李青皺眉道:“皇上,你這是要搞壟斷?”


    “啥是壟斷?”朱棣撓了撓頭。


    “就是……利益集中在一人手裏。”


    朱棣點頭,笑道:“不錯,就是這樣,有錢肯定要皇帝賺、國家賺,那些個富紳日子已經夠好了,他們再富,也不會為民做事,反而會進一步壓榨百姓。”


    李青搖頭道:“皇上三思,這樣做……實在是不妥。”


    “有何不妥?”


    “擋人財路,無異於殺人父母。”李青道,“利益壟斷,很可能會造成動亂。”


    朱棣像是聽到了天大的笑話,“朕一皇帝,難道還要忌憚區區地主富紳?”


    李青無言以對,朱棣說的句句在理,富紳有錢,遠不如國家富有,但……


    “皇上可有預案?”


    “有一些。”朱棣道,“朕欲大建織造局,朝廷經營、管轄;茶葉盡皆歸於朝廷,與鹽一樣,改為官茶;減少富紳地主種桑養蠶規模,為朝廷讓路;瓷器,大建官窯……”


    李青咽了咽唾沫,朱棣這已經不算擋人財路了。


    士紳就這幾樣來錢的門路,全被朱棣給掐斷了,即便不造反,也會鬧出大亂子。


    來大明這麽久,李青對這時代已經充分了解,帝王絕非後世人以為的那般,呼風喚雨,欲所欲為。


    即便是皇帝,也有很多事身不由己,需要妥協。


    因為皇帝,也是人,隻是被神化了而已。


    並非後世人認為的那樣,所有國策一經發布,上下一心,令行禁止!


    朱棣太有魄力了,同時,也太莽了。


    李青真心覺得這樣會出事,即便朱棣鎮得住,後世之君也未必鎮得住。


    老朱禁海,可以說是擋了富紳財路,老四開海,卻做的更絕,直接從富紳身上剜肉。


    但李青一時間,又找不到合適措辭來駁朱棣。


    因為朱棣這一做法,利國利民。


    李青心道:“不對呀,曆史上鄭和下西洋,不是說耗資彌巨,大肆撒錢,極大程度的消耗了大明國力,是賠本的買賣嗎?


    可按朱棣這說法,隻會大賺特賺,絕不會賠錢!”


    隨即,他又想到了朱棣的豐功偉績:通運河、編撰永樂大典、五征漠北、遷都北京,六下西洋……一樁樁,一件件,哪一樣都耗資彌巨。


    可以說,古代帝王,再沒有一人比朱棣還能花錢的了。


    可即便如此,大明卻沒崩,反而被譽為盛世,這根本說不通。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史書抹黑了下西洋的功績,為禁海找借口。


    換一個說法,要是下西洋真是賠本的買賣,那朱棣哪來的錢,辦這麽多大事。


    二十二年的皇帝,二十二年的歲收,除去必要的基礎建設、天災時的賑濟、皇宮、皇室宗親開銷、官員俸祿……剩下的,絕逼辦不了這麽多事兒。


    大明賦稅真的不高,豐年三千多萬石,歉年兩千六七百萬石,去除掉開銷,餘下的並不算多。


    朱棣若真是為了功績,逼得百姓難以過活,百姓絕對造反,又哪來盛世可言?


    再者,李青也不相信,朱棣會傻到讓鄭和去滿世界的撒錢,這就不是一個正常人幹的事兒。


    這不是撒幣嗎?


    即便換成小小朱,他也不會這麽幹啊!


    對了,誰是鄭和?


    李青蹙眉沉思片刻,一個麵容清秀,嘴角常帶著笑意男子浮現在眼前。


    這一刻,他終於理通了,整個人豁然開朗。


    三寶是太監,太監沒有子嗣,自然也就沒有了列土封疆之心,加上他是朱棣心腹,所以下西洋的人選,非他莫屬。


    而下西洋之舉,絕不是耗資彌巨、消耗大明國力,而是支撐朱棣立下豐功偉績的根本。


    它是真真的賺錢,而且是賺大錢。


    隻可惜,朱棣這一功績,被文人寫的史書抹黑了。


    這也難怪,老四這事兒幹的的確不地道,擋人財路倒也罷了,還要剜人家肉。


    老朱狠,老四更狠,士紳攤上這爺倆,屬實倒黴。


    ……


    朱棣說完自己設想,朝李青道,“你以為如何?”


    “……皇上聖明!”李青心裏覺得這樣有些不妥,但這項國策,又著實利國利民,他沒有反對的理由。


    “皇上,關於織造局……?”


    朱棣蹙眉沉思片刻,“朕想讓太監管理;


    一來呢,太監不被世人接受,他們一淨身,就被家族從族譜上抹了去,即便他們貪,也比不過有家有口的文臣;


    退一步說,就算他們巨貪也不要緊,一個閹人能花多少錢?


    逮著就讓他全吐出來了!


    這二來呢,讓文臣接手,他們勢必成長飛速,建文這才幾年啊,大明就有了幾分宋朝影子。”


    李青點頭:“皇上聖明!”


    說實話,他對文臣的印象也不好,不是說文臣沒好人,而是這個團體……實在令人愛不起來。


    世人都以為武將對皇權威脅更大,實際上,武將比文臣好管理多了。


    而文臣則不同,他們比武將的心眼多,而且,他們背後站著的是士紳,能量比武將大得多。


    這時代,能中舉做官的大多富人,因為窮人根本讀不起書,而且,經過千百年來的演變,士紳官僚早已融為一體,無法分開。


    窮人出人頭地不是沒有,但少得可憐。


    朱棣笑道:“海上貿易,絲綢是重中之重,朕想讓你來管織造局。”


    “哈?”李青隻覺褲襠一涼,連連擺手:“不合適,這不合適……!”


    “瞧把你嚇的,朕不是要閹了你,而是先讓你管著。”朱棣好笑道,“等你弄完善了,再轉交於太監管理。”


    李青訕訕道:“臣遵旨。”


    朱棣伸了伸懶腰,歎道:“朕要做的事兒太多了,一時間也不知該先做哪個好,織造局的事急不來,你先給朕辦另一件事。”


    “……”李青突然覺得老四跟老朱一個樣兒,使喚起人來,簡直不是人。


    這還沒開始呢,就給他可勁兒安排活兒。


    漲工資的事兒,你是提也不提啊……李青摸了摸鼻子,“皇上請說。”


    “組建錦衣衛。”朱棣笑道,“錦衣衛壓製文官、乃至武將,都十分奏效,朕豈可棄而不用?”


    李青輕輕點頭,疑惑道,“皇上,其實組建錦衣衛並不難,根本用不著我。”


    “朕當然知道。”朱棣一副掏心窩子模樣,“朕隻是讓你和錦衣衛搭上線,朕的用心良苦,你咋就不懂呢?”


    李青一呆,旋即苦笑。


    果然,接下來朱棣的話,就驗證了他的猜想。


    “朕想了想,還是不給你官職了,你現在這樣就挺好。”朱棣拍著胸脯道,“放心,有朕罩著你,好使。”


    老四和老朱一樣,也是要讓他做孤臣。


    事實上,老朱最後讓他做權臣,也是因為自己不行了,要是身體倍兒棒,絕不會讓他做權臣。


    奈何他權臣之路還沒開啟,就被三個攪屎棍搶了先機。


    李青腹誹:真不愧是老朱的崽兒,這行徑,簡直如出一轍。


    不過,他對這個並不在乎,都做那麽多年孤臣了,早已習慣。


    李青甚至在想,或許後人看明史,自己的形象也多半是個大反派。


    兩人就開海,改戶籍製等事宜,進行了簡單規劃,見時間快傍晚了,李青起身告退。


    “等一下。”朱棣叫住欲走的李青,“那個鐵鉉如何了?”


    “這個……”李青幹笑道,“鐵鉉比較固執,臣再想想辦法。”


    朱棣眉頭皺了皺,“不用了,他既不願臣服,勸也沒用,就那麽關著吧,朕要讓他好好瞧瞧,朕與建文孰強孰弱!”


    “皇上虛懷若穀,臣欽佩之至。”李青拍了記馬屁。


    同時,暗暗鬆了口氣,連鐵鉉都不殺了,說明朱棣不準備嚴辦建文相關人員,而是打算用事實證明自己。


    “臣告退。”


    ……


    朱棣確實是這麽想的,他要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不過,跟建文有關的人可以放過,但建文本人,他是說什麽也不能放過。


    大侄子活不見人,死不見屍,讓他寢食難安。


    朱棣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了一個還算可行的辦法,朗聲道:“來人,去把胡濙叫來。”


    小黃門剛進殿中,聽到聖喻連忙行了一禮,匆匆去了。


    兩刻鍾後,胡濙趕到。


    “臣參見……”


    “免禮,坐。”朱棣十分溫和。


    胡濙咽了咽唾沫,小心坐下,“皇上有何吩咐?”


    “朕有件事要你去做,做好了加官進爵。”朱棣食指一下下敲打著禦案,“朕給你一隊人馬,去尋仙人張邋遢。”


    “臣……”


    “朕還沒說完呢。”朱棣繼續道,“尋仙隻是幌子,你的真正任務是找到建文……”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紅並收藏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