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風在終南山搞出曲轅犁、廚具係列的時候,霍光女婿範明友將軍,剛剛打敗了漢朝東北邊境的烏桓族,穩定了那裏的局勢。
話說秦朝的時候,大秦東北邊境的敵人是東胡。
匈奴人頭曼於前209年稱單於,大約相當於始皇稱帝。
一直到第二代單於冒頓,匈奴人都向東胡稱臣納貢。
大漢代秦後,過了幾十年,冒頓單於率軍端了東胡老巢,殺了東胡首領,相當於滅了東胡國。
東胡餘族於是分裂為兩部:一部遷到大興安嶺北部的鮮卑山,改名鮮卑族;一部遷到大興安嶺南邊的烏桓山,改名烏桓族。
作為東胡後裔的兩族,反過來都向匈奴稱臣納貢。
前119年時,大漢主動出擊,進攻匈奴,把匈奴主力趕到漠北。霍去病在狼居胥祭天封禪。
烏桓靠近大漢邊境,便見風使舵,向大漢稱臣。
大漢朝廷將他們遷移到東北五郡以北,即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之外,專門設置護烏桓校尉,管理他們。
其實就是要他們充當大漢與匈奴的隔離帶,平時擔任偵察兵,戰時做炮灰。
二十多年以來,烏桓由過去的遊牧部落聯盟變成了定居放牧民族;由過去的被匈奴與大漢兩麵夾擊,變成沒有戰爭、豐衣足食、和平發展。
烏桓人口增長迅速,達到十來萬人。其中軍士兩萬。
烏桓族是一個十分特別的民族。
他們獲得的食物,第一順序是戰士吃,第二順序是孩子吃,第三順序是年輕婦女,第四是年長婦女,最後才是年長男性。
他們是母係社會,最大規矩是不能傷害母親、女人。也不能傷害未成年弟妹。但殺父殺兄不是多大事。
族人之間發生摩擦,可以在成年族人見證下,挑戰解決。這種情況下,被殺一方家人不得報複,但可請族長主持評議,要求賠償。
二十多年過去了,烏桓族激進派勢力抬頭。他們一刻也沒忘記過本族的仇恨,對匈奴人的、對漢人的。
這派人一直堅持苦苦練兵,伺機複仇。
在這派人鼓動下,族人裏醞釀的反抗情緒也越來越濃。
他們決定先報複匈奴人。
匈奴共主從頭曼單於到現在的壺衍鞮單於,兩百多年,共12代。
前11代單於,有三位的墳墓就靠近烏桓族領地不遠。
前不久,剛上位的烏桓激進派首領一聲令下,幾隊人馬分頭出動,把這三座單於墳墓給刨了。
遠在漠北的匈奴人聽說烏桓人掘了自家祖墳,許多部落都怒火中燒,立即發2萬精騎兵來伐。
大漢朝廷也收到了消息。朝會時,霍光拋出這個話題,要求文武官員們討論此事。
趙充國為代表的一派認為大漢軍應該作壁上觀,到時坐收漁利。
範明友為代表的一派認為大漢軍很久沒有參與大的戰爭,軍隊應該動一動。
在霍光支持下,範明友一派占了上風。
朝廷決定任命範明友為度遼將軍,率2萬騎兵出戰。
出發前,霍光密示範明友:兵不空出。首要目標是打匈奴那兩萬騎兵。若打不著,就轉頭打烏桓人。
果然,匈奴人進入烏桓領地後,遭遇烏桓兵,打得正帶勁。忽然探子急報大漢軍隊圍包而來。
匈奴騎兵隻好胡亂砍殺一通,匆匆忙忙往北撤了。
範明友攻擊匈奴人撲了空,很是沮喪。
他想到霍大人指示“兵不空出”,隻得拿烏桓人出氣。
可憐烏桓人剛被匈奴騎兵衝殺一通,死傷慘重。
傷口還在冒血,大漢騎兵衝來了,比匈奴軍更猛。
範明友的隊伍以很小代價打得烏桓人丟盔卸甲、鬼哭狼嚎。最後潰散逃跑。
這一戰,範明友率軍教訓烏桓人,帶回首級6千多。其中包括三位烏桓王爺。
範明友終於被封平陵侯。
平心而論,烏桓族中有些人在近幾年心態膨脹,偶爾會搶掠邊境漢人,這是典型作死。
不過,烏桓人的主流是畏懼大漢,甘心臣服的。
霍光要找機會讓自己女婿建功立業,正愁沒有目標。
有些烏桓人跳出來,禍害大漢邊民。霍光用這個借口啟動戰事,挑不出一點毛病。
對悲慘的烏桓族人來說,隻能算是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烏桓人被自己本族少數刺頭害慘了。
經此一役,大漢東北邊境安靜下來了。
而大漢東北、西北兩個方向的戰事後景,直接擊中了羌族、氐族人兩顆騷動的心,粉碎了他們蠢蠢欲動的夢。
他們族中那些靜悄悄溜進河西走廊的部落,帶著萬分恐懼的心情,很快又靜悄悄溜回到祁連山以北,逐漸朝昆侖河穀以南的高原撤退。
那裏原高山陡,長年冰雪覆蓋,植被稀疏,放牧條件極差。
可是有什麽辦法呢?
看看烏孫、龜茲、焉耆、車師一帶匈奴人的現實,再看看剛被胖揍的烏桓人慘狀,羌族、氐族人哪裏還有勇氣打河西走廊的主意!
這些年,是大漢皇朝的盛世,也是曆史上少有的一段太平光景。
話說秦朝的時候,大秦東北邊境的敵人是東胡。
匈奴人頭曼於前209年稱單於,大約相當於始皇稱帝。
一直到第二代單於冒頓,匈奴人都向東胡稱臣納貢。
大漢代秦後,過了幾十年,冒頓單於率軍端了東胡老巢,殺了東胡首領,相當於滅了東胡國。
東胡餘族於是分裂為兩部:一部遷到大興安嶺北部的鮮卑山,改名鮮卑族;一部遷到大興安嶺南邊的烏桓山,改名烏桓族。
作為東胡後裔的兩族,反過來都向匈奴稱臣納貢。
前119年時,大漢主動出擊,進攻匈奴,把匈奴主力趕到漠北。霍去病在狼居胥祭天封禪。
烏桓靠近大漢邊境,便見風使舵,向大漢稱臣。
大漢朝廷將他們遷移到東北五郡以北,即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之外,專門設置護烏桓校尉,管理他們。
其實就是要他們充當大漢與匈奴的隔離帶,平時擔任偵察兵,戰時做炮灰。
二十多年以來,烏桓由過去的遊牧部落聯盟變成了定居放牧民族;由過去的被匈奴與大漢兩麵夾擊,變成沒有戰爭、豐衣足食、和平發展。
烏桓人口增長迅速,達到十來萬人。其中軍士兩萬。
烏桓族是一個十分特別的民族。
他們獲得的食物,第一順序是戰士吃,第二順序是孩子吃,第三順序是年輕婦女,第四是年長婦女,最後才是年長男性。
他們是母係社會,最大規矩是不能傷害母親、女人。也不能傷害未成年弟妹。但殺父殺兄不是多大事。
族人之間發生摩擦,可以在成年族人見證下,挑戰解決。這種情況下,被殺一方家人不得報複,但可請族長主持評議,要求賠償。
二十多年過去了,烏桓族激進派勢力抬頭。他們一刻也沒忘記過本族的仇恨,對匈奴人的、對漢人的。
這派人一直堅持苦苦練兵,伺機複仇。
在這派人鼓動下,族人裏醞釀的反抗情緒也越來越濃。
他們決定先報複匈奴人。
匈奴共主從頭曼單於到現在的壺衍鞮單於,兩百多年,共12代。
前11代單於,有三位的墳墓就靠近烏桓族領地不遠。
前不久,剛上位的烏桓激進派首領一聲令下,幾隊人馬分頭出動,把這三座單於墳墓給刨了。
遠在漠北的匈奴人聽說烏桓人掘了自家祖墳,許多部落都怒火中燒,立即發2萬精騎兵來伐。
大漢朝廷也收到了消息。朝會時,霍光拋出這個話題,要求文武官員們討論此事。
趙充國為代表的一派認為大漢軍應該作壁上觀,到時坐收漁利。
範明友為代表的一派認為大漢軍很久沒有參與大的戰爭,軍隊應該動一動。
在霍光支持下,範明友一派占了上風。
朝廷決定任命範明友為度遼將軍,率2萬騎兵出戰。
出發前,霍光密示範明友:兵不空出。首要目標是打匈奴那兩萬騎兵。若打不著,就轉頭打烏桓人。
果然,匈奴人進入烏桓領地後,遭遇烏桓兵,打得正帶勁。忽然探子急報大漢軍隊圍包而來。
匈奴騎兵隻好胡亂砍殺一通,匆匆忙忙往北撤了。
範明友攻擊匈奴人撲了空,很是沮喪。
他想到霍大人指示“兵不空出”,隻得拿烏桓人出氣。
可憐烏桓人剛被匈奴騎兵衝殺一通,死傷慘重。
傷口還在冒血,大漢騎兵衝來了,比匈奴軍更猛。
範明友的隊伍以很小代價打得烏桓人丟盔卸甲、鬼哭狼嚎。最後潰散逃跑。
這一戰,範明友率軍教訓烏桓人,帶回首級6千多。其中包括三位烏桓王爺。
範明友終於被封平陵侯。
平心而論,烏桓族中有些人在近幾年心態膨脹,偶爾會搶掠邊境漢人,這是典型作死。
不過,烏桓人的主流是畏懼大漢,甘心臣服的。
霍光要找機會讓自己女婿建功立業,正愁沒有目標。
有些烏桓人跳出來,禍害大漢邊民。霍光用這個借口啟動戰事,挑不出一點毛病。
對悲慘的烏桓族人來說,隻能算是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烏桓人被自己本族少數刺頭害慘了。
經此一役,大漢東北邊境安靜下來了。
而大漢東北、西北兩個方向的戰事後景,直接擊中了羌族、氐族人兩顆騷動的心,粉碎了他們蠢蠢欲動的夢。
他們族中那些靜悄悄溜進河西走廊的部落,帶著萬分恐懼的心情,很快又靜悄悄溜回到祁連山以北,逐漸朝昆侖河穀以南的高原撤退。
那裏原高山陡,長年冰雪覆蓋,植被稀疏,放牧條件極差。
可是有什麽辦法呢?
看看烏孫、龜茲、焉耆、車師一帶匈奴人的現實,再看看剛被胖揍的烏桓人慘狀,羌族、氐族人哪裏還有勇氣打河西走廊的主意!
這些年,是大漢皇朝的盛世,也是曆史上少有的一段太平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