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小皇後(作者:鬆下有鶴) 作者:鬆下有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罷,就伸手去給她摘下,冷不丁的,光溜溜的小腦袋出現在了眼前。
靜楠仰眸看著她,德妃呆住。
蕙昭儀同樣驚訝,繼而輕輕咳了咳,“這倒是……別出心裁了。”
德妃久經風浪,什麽場麵都見過,短暫的呆怔後,也反應了過來,“是啊。”
消息中倒是沒說,小孩居然是剛從寺廟還俗的。
但這於她來說,也沒什麽差別。
她笑了數次,眉目間些許沉鬱淡去,蕙昭儀道:“如何?姐姐,我便道是位小嬌客吧。”
知道對方看出自己情緒不好,德妃領受了蕙昭儀心意,頷首道:“你有心了。”
德妃其實清楚蕙昭儀待這荀家小姑娘格外好的真正原因。
蕙昭儀的妹妹到了該議親的年紀,前段時日正托人打聽荀宴的情況,似有意結好。
荀家雖不富貴,但家風極好,荀宴本人亦是英傑,蕙昭儀那邊會看上並不奇怪。
不過,這些與德妃幹係不大,如此說了一句,他便看著靜楠,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中。
見狀,蕙昭儀悄然遣退宮人,隻留二人和捧著寒瓜汁小口喝著的靜楠,輕聲道:“姐姐若有煩心事,不妨和我說說。”
說著一頓,咬了咬唇,“若是同陛下有關,我也可……”
她的唇被德妃伸指抵住,蕙昭儀抬首,撞入一雙溫柔的眼,“傻孩子,這種承諾也能亂說的。”
德妃幽幽歎了口氣,“我煩心的,是大公主那邊。”
在德妃低低的話語聲中,整件事被緩緩道出。
大公主非德妃親生,因其母妃早逝,便在年幼時被放在德妃膝下養育。
德妃行事周到,待她親和如慈母,闔宮上下,無人可指摘。
三年前,大公主出宮建府,同年與建平侯嫡次子成婚,真正離開了德妃懷抱。
夫婦二人本恩愛有加,這一年來卻不知為何,忽然鬧了不快。駙馬時常不回公主府,大公主亦不聞不問,旁人問起,便是一副冷若冰霜不欲多談的模樣。
德妃有心勸和,卻得知大公主在數月前救下一男子,養在公主府中,如今同吃同住,姿態親密,甚是膽大。
駙馬目前還不曉得此事,若是知道了,不知會鬧出什麽事端。
蕙昭儀捂唇,發出極低的驚訝聲,“殿下當真是……胡鬧。”
時下對女子約束雖算不得嚴苛,但若傳出養麵首之事,到底不好聽。
皇家、建平侯府的名聲都會受影響。
“那男子是何人?”
德妃神色淡淡,“打聽過,道是被阿苑救起後就失憶了,隻知姓孫,南邊兒口音,聽著像夔州那邊的。”
蕙昭儀眨眼,荀家三郎不正是剛從南邊兒回來麽?
涉及到大公主名聲和建平侯府,蕙昭儀卻不好輕易開口了。
德妃同她說,本也沒想真得個什麽好法兒,扯了扯嘴角,正要開口,被殿外傳聲打斷——
“娘娘,陛下來了。”
二人目露驚訝,雙雙起身迎接。
***
皇帝同荀宴議事,稍不留意,便忘了時辰。
他停下喝茶時一問,方知已經到了午時一刻,頓時拍腿大叫,“壞了!圓圓定餓了。”
說罷,急匆匆領荀宴去尋人。
與他相反,荀宴倒不認為她會餓著。小孩看著呆,實則聰明得很,可不會委屈自己。
再者,那荷包中的珍藏,荀宴是心中有數的。
皇帝在前方大步走,荀宴便不急不忙地踱步。
待問過宮人,才知道靜楠被帶去朝歡宮了。
荀宴是外男,按理不該往後宮走動。但皇帝不這麽想,兒子未光明正大認回,可在他心中早已認了多年,便絲毫升不起外臣需要避諱後妃的想法。
被荀宴阻止後,皇帝還嗤他一聲古板,他作為一國之君,讓他們陪著用頓午膳怎麽了?
身份一事,隻要他允了,有何不合規矩?
隨後,不容拒絕地帶著人往朝歡宮來。
二妃對荀宴的出現有些許詫異,很快恢複鎮定,齊齊給皇帝請安。
“朕說呢,到處都尋不到人,原來是跑德妃這宮裏來了。”皇帝笑著,直接抱起了靜楠,將她高高舉起,“小貪吃鬼,拋下朕和你阿宴哥哥,獨自來這裏吃美食。”
“沒有。”乍然升到空中,小孩腳不安地蹬了蹬,卻還認真向皇帝解釋,“沒有吃。”
糕點確實是沒吃的,皇帝眼風掃過,“沒吃,那喝了沒呀?”
……
小孩和他對視一眼,然後低下了腦袋,狀似認錯的模樣讓皇帝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德妃暗暗驚訝,在宮中多年,陛下這情態甚是少見。
一國之君尊貴自持,何曾如此情緒外露過。
她柔聲問:“午膳剛備好,陛下要在此用膳嗎?”
皇帝本就做了這個打算,當即頷首,不忘示意荀宴一同跟上。
他邁開了腳步,小孩卻還在他懷中,久不被放下,已經不自覺掙紮起來,大大的眼睛望向了荀宴。
皇帝一頓,故作凶態,“怎麽,不想要朕?那要誰啊?”
“哥哥。”小孩回答得毫不猶豫。
“……”皇帝語噎,方才確實忘了這孩子的耿直。
蕙昭儀輕輕一笑,打圓場,“小孩子麽,自是更習慣熟悉的人。陛下威嚴赫赫,想來她有些怕呢。”
“她會怕才是奇了。”雖如此說道,皇帝還是把小孩交給了荀宴,由他牽著上膳桌。
宮廷禦食,自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滿桌望去,道道佳肴皆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
皇帝用膳的喜好同荀家相似,所謂“食不言”的規矩甚少遵守,膳桌若無聲無息,他便味同嚼蠟。
荀宴話少,他自然清楚,也不強迫兒子,便專心逗小孩,偶爾同二妃說兩句。
靜楠卻是最愛吃的,一再被打攪,饒是小孩的好脾性也很委屈,想了想,伸手夾起一個大大的肉丸子遞給皇帝。
“給朕的?”皇帝驚喜道。
點點頭,靜楠憋出一字,“吵。”
意思大概是,認真吃飯,不許吵。
話出,周遭寂靜了陣,眾人頗有些震驚地瞧了過來。
本以為陛下會覺得小孩不懂事,卻沒想怔愣一瞬,他笑意竟絲毫未減,略一頷首,“朕不吵圓圓了,認真吃。”
**
朝歡宮的這頓午膳,賓主盡歡。
“嬌妻愛子”在側,皇帝心情久違地明朗,回了禦書房後不忘賜下了一批賞賜。
蕙昭儀難得歆羨道:“看來陛下當真喜歡孩子。”
方才在膳桌上,她親眼見證了陛下是如何寵愛荀家的小姑娘,瞧那模樣,隻怕要騎到頭上去也是同意的。
蕙昭儀雖說年輕,但也不由動了誕育皇嗣的心。
“大概是。”德妃聽罷,隨口應了一句,眸中含著深思。
以午休為由同蕙昭儀分開,德妃久坐在凳上不語,手指無意識地撫弄袖口。
奶嬤嬤看在眼中,上前一步,輕聲道:“娘娘可是看出什麽了?”
“譚姨也是?”德妃抬首,秀眉微微蹙著,“但按理來說是不應當的。”
原來,德妃同奶嬤嬤同時注意到了小姑娘掛在脖間的玉佩,不過一晃而過,其上獨特的花紋卻叫二人同時吃了一驚。
那花紋很是特別,需命匠工先刻出繡球紋路,再染上紫色汁液,頂端鑲金,由紅線串成。
這種玉佩,宮內的皇子公主們皆有一塊,乃陛下數年前心血來潮時命人所製。
陛下曾道:此玉佩為皇嗣象征,若有一日遇險,可持它向當地官府求助。
但若是旁人拿了它去官府,稍有不慎,卻會招致殺身之禍。
如此特殊的玉佩,德妃竟在那個被荀宴救下的小姑娘身上瞧見了。
這樣驚人的發現,令她自然而然想到了,這莫非是小公主?
她自是不知,這玉佩的來由,不過是一位老父親想贈與兒子被拒絕,隻能轉而給了喜愛的小姑娘。
皇帝玉佩沒給成,備覺委屈,又想:反正圓圓也是要養在荀家的,兒子疼愛她如親妹,給她也無甚區別。
在德妃這兒,不免就對靜楠身世生疑。
但她不明白的一點是,“如果真是陛下血脈,為何不認回宮,反而要放在荀家?多一個小公主而已,掀不起什麽風浪。”
奶嬤嬤一頓苦思,亦不得其解,隻能道:“興許有不好為人所知的緣由吧。”
隻能如此解釋了。
主仆二人對視一眼,默契地將此事略過。
再度沉默一陣,德妃注視著檀木架上的嫋嫋雲煙,忽而笑了,“說起來,那雙大眼睛同陛下倒真有幾分相像。”
“誰說不是呢。”
作者有話要說: 這誤會大了0-0
靜楠仰眸看著她,德妃呆住。
蕙昭儀同樣驚訝,繼而輕輕咳了咳,“這倒是……別出心裁了。”
德妃久經風浪,什麽場麵都見過,短暫的呆怔後,也反應了過來,“是啊。”
消息中倒是沒說,小孩居然是剛從寺廟還俗的。
但這於她來說,也沒什麽差別。
她笑了數次,眉目間些許沉鬱淡去,蕙昭儀道:“如何?姐姐,我便道是位小嬌客吧。”
知道對方看出自己情緒不好,德妃領受了蕙昭儀心意,頷首道:“你有心了。”
德妃其實清楚蕙昭儀待這荀家小姑娘格外好的真正原因。
蕙昭儀的妹妹到了該議親的年紀,前段時日正托人打聽荀宴的情況,似有意結好。
荀家雖不富貴,但家風極好,荀宴本人亦是英傑,蕙昭儀那邊會看上並不奇怪。
不過,這些與德妃幹係不大,如此說了一句,他便看著靜楠,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中。
見狀,蕙昭儀悄然遣退宮人,隻留二人和捧著寒瓜汁小口喝著的靜楠,輕聲道:“姐姐若有煩心事,不妨和我說說。”
說著一頓,咬了咬唇,“若是同陛下有關,我也可……”
她的唇被德妃伸指抵住,蕙昭儀抬首,撞入一雙溫柔的眼,“傻孩子,這種承諾也能亂說的。”
德妃幽幽歎了口氣,“我煩心的,是大公主那邊。”
在德妃低低的話語聲中,整件事被緩緩道出。
大公主非德妃親生,因其母妃早逝,便在年幼時被放在德妃膝下養育。
德妃行事周到,待她親和如慈母,闔宮上下,無人可指摘。
三年前,大公主出宮建府,同年與建平侯嫡次子成婚,真正離開了德妃懷抱。
夫婦二人本恩愛有加,這一年來卻不知為何,忽然鬧了不快。駙馬時常不回公主府,大公主亦不聞不問,旁人問起,便是一副冷若冰霜不欲多談的模樣。
德妃有心勸和,卻得知大公主在數月前救下一男子,養在公主府中,如今同吃同住,姿態親密,甚是膽大。
駙馬目前還不曉得此事,若是知道了,不知會鬧出什麽事端。
蕙昭儀捂唇,發出極低的驚訝聲,“殿下當真是……胡鬧。”
時下對女子約束雖算不得嚴苛,但若傳出養麵首之事,到底不好聽。
皇家、建平侯府的名聲都會受影響。
“那男子是何人?”
德妃神色淡淡,“打聽過,道是被阿苑救起後就失憶了,隻知姓孫,南邊兒口音,聽著像夔州那邊的。”
蕙昭儀眨眼,荀家三郎不正是剛從南邊兒回來麽?
涉及到大公主名聲和建平侯府,蕙昭儀卻不好輕易開口了。
德妃同她說,本也沒想真得個什麽好法兒,扯了扯嘴角,正要開口,被殿外傳聲打斷——
“娘娘,陛下來了。”
二人目露驚訝,雙雙起身迎接。
***
皇帝同荀宴議事,稍不留意,便忘了時辰。
他停下喝茶時一問,方知已經到了午時一刻,頓時拍腿大叫,“壞了!圓圓定餓了。”
說罷,急匆匆領荀宴去尋人。
與他相反,荀宴倒不認為她會餓著。小孩看著呆,實則聰明得很,可不會委屈自己。
再者,那荷包中的珍藏,荀宴是心中有數的。
皇帝在前方大步走,荀宴便不急不忙地踱步。
待問過宮人,才知道靜楠被帶去朝歡宮了。
荀宴是外男,按理不該往後宮走動。但皇帝不這麽想,兒子未光明正大認回,可在他心中早已認了多年,便絲毫升不起外臣需要避諱後妃的想法。
被荀宴阻止後,皇帝還嗤他一聲古板,他作為一國之君,讓他們陪著用頓午膳怎麽了?
身份一事,隻要他允了,有何不合規矩?
隨後,不容拒絕地帶著人往朝歡宮來。
二妃對荀宴的出現有些許詫異,很快恢複鎮定,齊齊給皇帝請安。
“朕說呢,到處都尋不到人,原來是跑德妃這宮裏來了。”皇帝笑著,直接抱起了靜楠,將她高高舉起,“小貪吃鬼,拋下朕和你阿宴哥哥,獨自來這裏吃美食。”
“沒有。”乍然升到空中,小孩腳不安地蹬了蹬,卻還認真向皇帝解釋,“沒有吃。”
糕點確實是沒吃的,皇帝眼風掃過,“沒吃,那喝了沒呀?”
……
小孩和他對視一眼,然後低下了腦袋,狀似認錯的模樣讓皇帝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德妃暗暗驚訝,在宮中多年,陛下這情態甚是少見。
一國之君尊貴自持,何曾如此情緒外露過。
她柔聲問:“午膳剛備好,陛下要在此用膳嗎?”
皇帝本就做了這個打算,當即頷首,不忘示意荀宴一同跟上。
他邁開了腳步,小孩卻還在他懷中,久不被放下,已經不自覺掙紮起來,大大的眼睛望向了荀宴。
皇帝一頓,故作凶態,“怎麽,不想要朕?那要誰啊?”
“哥哥。”小孩回答得毫不猶豫。
“……”皇帝語噎,方才確實忘了這孩子的耿直。
蕙昭儀輕輕一笑,打圓場,“小孩子麽,自是更習慣熟悉的人。陛下威嚴赫赫,想來她有些怕呢。”
“她會怕才是奇了。”雖如此說道,皇帝還是把小孩交給了荀宴,由他牽著上膳桌。
宮廷禦食,自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滿桌望去,道道佳肴皆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
皇帝用膳的喜好同荀家相似,所謂“食不言”的規矩甚少遵守,膳桌若無聲無息,他便味同嚼蠟。
荀宴話少,他自然清楚,也不強迫兒子,便專心逗小孩,偶爾同二妃說兩句。
靜楠卻是最愛吃的,一再被打攪,饒是小孩的好脾性也很委屈,想了想,伸手夾起一個大大的肉丸子遞給皇帝。
“給朕的?”皇帝驚喜道。
點點頭,靜楠憋出一字,“吵。”
意思大概是,認真吃飯,不許吵。
話出,周遭寂靜了陣,眾人頗有些震驚地瞧了過來。
本以為陛下會覺得小孩不懂事,卻沒想怔愣一瞬,他笑意竟絲毫未減,略一頷首,“朕不吵圓圓了,認真吃。”
**
朝歡宮的這頓午膳,賓主盡歡。
“嬌妻愛子”在側,皇帝心情久違地明朗,回了禦書房後不忘賜下了一批賞賜。
蕙昭儀難得歆羨道:“看來陛下當真喜歡孩子。”
方才在膳桌上,她親眼見證了陛下是如何寵愛荀家的小姑娘,瞧那模樣,隻怕要騎到頭上去也是同意的。
蕙昭儀雖說年輕,但也不由動了誕育皇嗣的心。
“大概是。”德妃聽罷,隨口應了一句,眸中含著深思。
以午休為由同蕙昭儀分開,德妃久坐在凳上不語,手指無意識地撫弄袖口。
奶嬤嬤看在眼中,上前一步,輕聲道:“娘娘可是看出什麽了?”
“譚姨也是?”德妃抬首,秀眉微微蹙著,“但按理來說是不應當的。”
原來,德妃同奶嬤嬤同時注意到了小姑娘掛在脖間的玉佩,不過一晃而過,其上獨特的花紋卻叫二人同時吃了一驚。
那花紋很是特別,需命匠工先刻出繡球紋路,再染上紫色汁液,頂端鑲金,由紅線串成。
這種玉佩,宮內的皇子公主們皆有一塊,乃陛下數年前心血來潮時命人所製。
陛下曾道:此玉佩為皇嗣象征,若有一日遇險,可持它向當地官府求助。
但若是旁人拿了它去官府,稍有不慎,卻會招致殺身之禍。
如此特殊的玉佩,德妃竟在那個被荀宴救下的小姑娘身上瞧見了。
這樣驚人的發現,令她自然而然想到了,這莫非是小公主?
她自是不知,這玉佩的來由,不過是一位老父親想贈與兒子被拒絕,隻能轉而給了喜愛的小姑娘。
皇帝玉佩沒給成,備覺委屈,又想:反正圓圓也是要養在荀家的,兒子疼愛她如親妹,給她也無甚區別。
在德妃這兒,不免就對靜楠身世生疑。
但她不明白的一點是,“如果真是陛下血脈,為何不認回宮,反而要放在荀家?多一個小公主而已,掀不起什麽風浪。”
奶嬤嬤一頓苦思,亦不得其解,隻能道:“興許有不好為人所知的緣由吧。”
隻能如此解釋了。
主仆二人對視一眼,默契地將此事略過。
再度沉默一陣,德妃注視著檀木架上的嫋嫋雲煙,忽而笑了,“說起來,那雙大眼睛同陛下倒真有幾分相像。”
“誰說不是呢。”
作者有話要說: 這誤會大了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