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南京,紫金山大營。


    “刺!”


    呂安抄著一根軍棍,一聲怒吼,一排手無縛雞之力的名士才子,便上前一步狠狠將白蠟杆大槍刺了出去。


    “刺!”


    再刺一槍那些公子哥兒,細皮嫩肉的大名士腳下便亂了,一個踉蹌整隊人便東倒西歪亂成一團。


    “苦也!”


    “非人哉!”哀嚎遍野,漢社名士們揉著腰,捏著腿盤坐在地,麵色發苦,一個個賽一個的委屈。呂安無奈隻得停下操練,讓這些錦衣玉食的大名士們喘口氣,反倒是太子殿下一本正經,擰著腰,端著槍,四平八穩的


    一記記刺了出去,年紀雖幼竟也虎虎生威。


    “收!”一聲低喝,太子爺再也拿不穩槍,撲通坐地,兩個護兵慌忙簇擁過去,卻被呂安麾下兩個隊官大棍子狠狠抽過去,將那兩個護兵抽的抱頭鼠竄。太子殿下竟咧著嘴哈哈大笑,抽的好,抽的妙,進了這紫金


    山大營,那就得按照大明新軍的規矩來。


    那兩個隊官敢抽太子的護衛,卻不敢動那些大名士,瞧著坐了一地的漢社名士竟猶豫了,隻得跑來請示上官。


    “大人,抽麽?”


    呂安瞧著東倒西歪的那群人,咬了咬牙,狠聲道:“抽,兩棍,抽出事來我擔著!”


    “好咧!”隊官們便大步走過去,掄起軍棍照著腿上肉厚的地方狠狠抽過去,頓時將一幹江南名士抽的滿地打滾,哭爹喊娘,什麽名士風範都沒了,嚎啕大哭者有之,鼻涕眼淚全下來了。軍官們拿大棍子抽人,那也


    是有一套辦法的,軍棍啪啪的打上去生疼,卻多數不會造成內傷。呂安便打心底裏痛快,大人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葉公好龍麽。他是很不情願來做這個副營官的,雖一步登天連跳十餘級,卻終日裏和這些四體不勤,無穀部分的大名士為伍,全身上下的不自在。他巴不


    得一通大棍子,將這些夯貨都抽的當了逃兵。


    卻不料那瘋瘋癲癲的孫世選,又發癲了,竟不避不讓硬挨軍棍,還狂呼亂叫著。


    “來的好,痛快!”


    “再來,哎喲,爽利!”呂安咧嘴,瞧著他眼淚鼻涕都下來了,猶自還在大呼小叫,忍不住抓著頭發覺得腦殼疼。這孫公子頗有些詩才在江南名氣極大,還是什麽竟陵派的後起之秀,這不就是個潑皮滾刀肉麽。呂安拿此人竟毫無


    辦法,隻是在心中嘀咕,這等人混跡於市井之間就叫潑皮,會做幾首歪詩便叫風流名士,沒奈何呀。


    然而他和孫世選混熟了,卻有些欣賞此人的硬氣,那不羈的狂態竟也不覺得刺眼了。


    “散了吧!”


    大棍子教訓了新丁,呂安便振衣而去,留下了一地哀鴻遍野。不遠處,丁文朝瞧著一營漢社名士被操練的死去活來,身側魏國公徐弘基掐著胡子哈哈大笑,南京戰事轉危為安,這位老國公心情轉好,便跑來紫金山大營坐鎮練兵,預備著親率大軍進攻福建,收複失地


    。老國公此時心中暢快無比,此戰過後,大明勳貴徹底壓倒了文官,占據了絕對的上風,在朝中還擁有了絕對話語權。


    話語權,這是大明武勳失去百年的東西,如今終於拿回來了。打從土木堡之變後,夾著尾巴做人的大明勳貴終究是揚眉吐氣,徹底擺脫了文人的打壓鉗製。叛亂過後必然有一場大清洗,隨著江南這塊舊黨文人的陣地失守,武勳複辟勢成必然,這是永樂朝後從未出現


    過的盛事。魏國公徐弘基老當益壯,江南武勳之首,這位老將不免意滿自得。誰曾想有朝一日,他這個蝸居南京的閑散國公,竟能屹立於朝堂之上,決斷軍國大事呐。這在英宗之後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土木堡之後,文人對武勳的打壓到了極致,自孝宗朝伊始更是變本加厲,以文


    製武幾成國策,造成的惡果便是馬六甲丟了,西域丟了,最終釀成了亡國之禍。


    這當口,丁文朝一撩袖袍,卻取出了一封密信交與國公爺。魏國公瞧見那書信落款,精神一振,竟是大都督馬城命丁文朝轉交的一封書信,便是寫給他這個老朽的。


    撕掉火漆,展開私信,鐵鉤銀畫躍然於紙上。魏國公取出老花鏡,便在親兵環繞下一字一句的揣摩新意,竟是一呆,當今武勳之首遼王馬城,竟在信中問了他一個問題,何謂武勳,這沒頭沒腦的問題竟然將老國公問呆了,何謂武勳這問的不著邊際,


    又該從何說起呐。借著往下看,馬城在信中娓娓道來,煞費苦心,以西方騎士精神為例,探討大明武勳在這個新生的強大國度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法國有一位大儒嚐言,貴族時代的原則是責任與榮耀,平民時代的原


    則是自利。


    西人以公共責任,教養,演化出的騎士精神,可為大明武勳之楷模。於是馬城順理成章,為大明武勳的未來指點了一條明路,武勳意味著榮譽和擔當,武勳戍邊衛國,保家守土,武勳通過珍惜榮譽懂得適可而止,並以此贏得天下人的信任。魏國公捧著信,陷入沉思,良久


    方深深的歎了口氣,這短短的一小段話,字字珠璣,竟為大明武勳解開了數千年來,一個解不開的死結。


    一個巴掌拍不響,文武相輕在中原上國由來已久。武人得勢便將文人將豬狗般屠戮,文人得勢便變著花樣打壓武人,一言不和就上彈章,吐口水。歸根結底,馬城將之歸咎於儒教對知識的壟斷,所謂知書達理,武人不讀書,不認字,如何能懂得大義所在


    ,舍生赴死的道理呢。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就是中原上國禍亂的根源。魏國公徐弘基放下長信,摘下老花鏡,瞧著不遠處太子殿下通紅的小臉,心中竟豁然開朗,朝著北邊拱了拱手,拜了三拜,這老朽的國公終於曉得馬城創立兵學的初衷與深意了,大明兵學,可為萬世開太


    平,一舉奠定大明今後數百年的皇圖霸業。


    徐弘基稍一沉吟,便決斷道:“太子殿下,當入兵學研襲軍製兵法,,此事老夫做主了!”丁文朝咧嘴一笑,恭維道:“老國公英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隔壁小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隔壁小王並收藏明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