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一章 騎戰
遼騎作為大明的戰略決戰力量來使用,一旦出擊,那便是如同一把鐵錘,直搗韃軍心腹,無可阻擋。遼騎主力被迫進入西北作戰,北方戰場便隻能轉攻為守,這便是一支戰略決戰力量的巨大價值。
河西走廊東段,馬蹄聲急。
何可綱初次領遼東鐵騎作戰,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一聲戎裝的何可綱身側,全是衣甲鮮明的遼東鐵騎,半數是老卒半數是新軍,滾滾西去,何可綱便覺得人生圓滿了,別無所求,沿河西一路行來,卻又觸目驚心,河西東部被韃騎禍害的很嚴重,鄉野之間多數村鎮化為廢墟。
這河西少石頭,多數民宅都是用黃土木材蓋成,在兵災中被損壞的很嚴重。
遼騎西進,前線偵騎四出,亮處了遼騎鋒利的獠牙,一隊輕騎就敢追著一群韃騎殺,兩三騎就敢尾隨大股韃騎,牛皮膏藥一般死死粘著,趕不走又追不上,大量裝備了優質戰馬的遼騎,五千餘眾深入河西腹地,竟打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銳不可擋。
重鎮武威,東八十裏處。
遼軍前鋒一路狂飆突進,在武威外圍遭遇了勁敵,停了下來,副將李平桂領一營偵騎與敵對峙,收攏兵力,半日時間聚起一千鐵騎,這便是大明新軍製的特色,高級將領不設常備官職,出兵時臨時委任總製官,副將,有效避免了大明新軍淪為將領私兵的隱患。
自然,這是隻有精銳常備軍才能做到的,這套製度與後世軍製已然十分接近了。大軍區主官輪換製,戰時委任前敵指揮官,馬城將後世這一套軍製搬到遼東,效果極佳,有效避免了軍閥割據的問題,千百年來將領私兵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大明新軍就這樣杜絕了軍閥割據。
燕京首輔孫承宗曾言,便是這套新式軍製,解決了幾千年來藩鎮割據的大問題,功莫大焉,雖是軍中不設常備主官,卻因為參謀製度的存在,有效避免了新軍戰鬥力的損耗,新軍製與參謀製度相輔相成,這也是馬城能想到的最佳解決辦法。
大明為了避免藩鎮割據,也曾經搞過大軍區主官輪換,結果造成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然而輔以完善的參謀製度,大明新軍製在經過了數年磨合後,終於算是完善了。
曠野中,河邊。
一千多遼騎,與大批俄騎隔河對峙,李平桂舉起千裏鏡瞧著河對麵的騎兵,高鼻梁,金發碧眼,穿藍色軍服正是老對手俄騎,錯不了。稍一琢磨便明白了,這夥俄兵在北邊被打散了,大部被殲,冬天裏塞北又大雪封路,無法同性,一些俄國潰兵便逃到南邊來了。
這些俄人潰兵還真不少,軍報說圍攻武威的俄兵約六千餘眾,張掖也有俄兵登城作戰。
“殺不盡的蠻夷!”
李平桂咒罵著,瞧著河對麵俄騎軍械不齊,連馬匹也高的高,矮的矮,必然是在潰敗途中丟失了大量好馬,隻得求助於蒙古人,以低劣的蒙古馬充數,俄騎人數在一千到兩千之間,李平桂也不理俄騎有多少人,手一揮,軍旗翻卷,千餘遼騎沿河往上遊去,尋水淺處渡河。
河對麵俄騎自是不肯善罷甘休,沿河尾隨跟蹤,同樣往河上遊開拔。
“敗軍之將,不知死活!”
兩支騎兵沿著不知名的一條河,往上遊飛馳,很快在數裏外找到了水淺處,明軍便憑借戰馬素質的絕對優勢,先一步渡河,一雙雙馬蹄踩著淺淺的河水,在河對麵稍一集結,便拉開架勢往那夥俄騎,席卷過去。日月軍旗翻卷,遼騎先一步渡河完成了集結,花費了少許時間,隻集結了兩三百騎竟敢拉開架勢,一個個大紅色的身影在馬背上起伏,向千餘俄騎發起了衝鋒,俄騎自然被激怒了,成群結隊的迎了上來。
“夠勁!”
李平桂大嚷了一聲,瞧著前頭大隊俄騎在曠野中鋪開,不停加速,加速過程中還兼顧著隊形,排成三列衝鋒陣,心中不驚反喜,俄騎能戰,素質比韃兵不知強到哪裏去了。成群結隊的俄騎擺出標準的三排衝鋒陣,前排拚湊了數百騎,胯下人人一匹高頭大馬。
這數百匹高大的頓河馬,應是俄兵前辛萬苦保全下來的,關鍵時刻派上了用場。約三百俄騎挺槍躍馬,殺氣騰騰,竟還有些穿全身騎兵甲的龍騎兵,便是俄軍精銳中的精銳。兩支精騎對著頭衝鋒,距離不斷的拉近,千裏鏡中,打頭的俄軍龍騎兵紛紛拉下麵罩,將長槍夾在腋下,準備對撞。
卻不料數百遼騎在衝鋒中,突然減速,轉向。
馬蹄聲中,戰馬嘶鳴,李平桂眼中凶光一閃,一聲呼喝便打馬飛出,千餘遼騎紛紛打馬轉向避開俄騎的正麵衝鋒,竟一溜煙的往西邊衝進農田裏去了,高速衝鋒的俄軍重騎兵竟無法轉向,隻得拚命拉扯著韁繩,那高大的頓河馬呼哧呼哧的喘著氣,停了下來。
三百多俄兵重騎,調轉馬頭杵在農田裏,便如同地裏頭丈出來的莊稼,傻愣愣的看著遼騎在西邊停住,又成群結隊的衝了上來。三百貴族龍騎兵,驃騎兵便隻能傻愣愣的站著,眼睜睜看著大股明軍斜刺裏,衝向了來不及變陣的自方騎兵後隊。
砰砰砰!
衝鋒中的遼騎紛紛打響了火銃,新近裝備的馬戰利器在河西走廊發威,一陣硝煙彌漫,密集的銃響過後,後隊俄騎如同下餃子一般,被銃子射的人仰馬翻,遼騎衝上來隔著三五十步的距離發銃,打完了便向兩側繞開,就在馬背上咬開定裝火藥,快速裝填。
一列列遼騎衝上去發銃,繞開,裝填,再衝上來發銃。
河畔升騰的一團團硝煙中,軍械不齊的俄騎竟毫無招架之力,被大明軍工最新式的馬戰火銃射的極是淒慘。那一杆杆噴桶般樣式的馬戰專用火銃,在三五十步的距離上威力極大。訓練有素的遼騎又是排著橫隊,成群結隊的衝上來發銃,軍械不齊的俄兵又如何抵擋。
混戰中,有些俄騎滾鞍下馬用精心保管的火繩槍還擊,還有一些取下騎弓,手忙攪亂的射箭,更多軍械不齊,衣甲不全的俄騎絕望的拔出馬刀,朝著遼騎發起絕望的衝鋒,又一隊隊倒下。遼騎且戰且退,裝填好火銃便衝上來打,讓俄兵決死的衝鋒變成了絕望的掙紮。
遼騎作為大明的戰略決戰力量來使用,一旦出擊,那便是如同一把鐵錘,直搗韃軍心腹,無可阻擋。遼騎主力被迫進入西北作戰,北方戰場便隻能轉攻為守,這便是一支戰略決戰力量的巨大價值。
河西走廊東段,馬蹄聲急。
何可綱初次領遼東鐵騎作戰,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一聲戎裝的何可綱身側,全是衣甲鮮明的遼東鐵騎,半數是老卒半數是新軍,滾滾西去,何可綱便覺得人生圓滿了,別無所求,沿河西一路行來,卻又觸目驚心,河西東部被韃騎禍害的很嚴重,鄉野之間多數村鎮化為廢墟。
這河西少石頭,多數民宅都是用黃土木材蓋成,在兵災中被損壞的很嚴重。
遼騎西進,前線偵騎四出,亮處了遼騎鋒利的獠牙,一隊輕騎就敢追著一群韃騎殺,兩三騎就敢尾隨大股韃騎,牛皮膏藥一般死死粘著,趕不走又追不上,大量裝備了優質戰馬的遼騎,五千餘眾深入河西腹地,竟打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銳不可擋。
重鎮武威,東八十裏處。
遼軍前鋒一路狂飆突進,在武威外圍遭遇了勁敵,停了下來,副將李平桂領一營偵騎與敵對峙,收攏兵力,半日時間聚起一千鐵騎,這便是大明新軍製的特色,高級將領不設常備官職,出兵時臨時委任總製官,副將,有效避免了大明新軍淪為將領私兵的隱患。
自然,這是隻有精銳常備軍才能做到的,這套製度與後世軍製已然十分接近了。大軍區主官輪換製,戰時委任前敵指揮官,馬城將後世這一套軍製搬到遼東,效果極佳,有效避免了軍閥割據的問題,千百年來將領私兵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大明新軍就這樣杜絕了軍閥割據。
燕京首輔孫承宗曾言,便是這套新式軍製,解決了幾千年來藩鎮割據的大問題,功莫大焉,雖是軍中不設常備主官,卻因為參謀製度的存在,有效避免了新軍戰鬥力的損耗,新軍製與參謀製度相輔相成,這也是馬城能想到的最佳解決辦法。
大明為了避免藩鎮割據,也曾經搞過大軍區主官輪換,結果造成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然而輔以完善的參謀製度,大明新軍製在經過了數年磨合後,終於算是完善了。
曠野中,河邊。
一千多遼騎,與大批俄騎隔河對峙,李平桂舉起千裏鏡瞧著河對麵的騎兵,高鼻梁,金發碧眼,穿藍色軍服正是老對手俄騎,錯不了。稍一琢磨便明白了,這夥俄兵在北邊被打散了,大部被殲,冬天裏塞北又大雪封路,無法同性,一些俄國潰兵便逃到南邊來了。
這些俄人潰兵還真不少,軍報說圍攻武威的俄兵約六千餘眾,張掖也有俄兵登城作戰。
“殺不盡的蠻夷!”
李平桂咒罵著,瞧著河對麵俄騎軍械不齊,連馬匹也高的高,矮的矮,必然是在潰敗途中丟失了大量好馬,隻得求助於蒙古人,以低劣的蒙古馬充數,俄騎人數在一千到兩千之間,李平桂也不理俄騎有多少人,手一揮,軍旗翻卷,千餘遼騎沿河往上遊去,尋水淺處渡河。
河對麵俄騎自是不肯善罷甘休,沿河尾隨跟蹤,同樣往河上遊開拔。
“敗軍之將,不知死活!”
兩支騎兵沿著不知名的一條河,往上遊飛馳,很快在數裏外找到了水淺處,明軍便憑借戰馬素質的絕對優勢,先一步渡河,一雙雙馬蹄踩著淺淺的河水,在河對麵稍一集結,便拉開架勢往那夥俄騎,席卷過去。日月軍旗翻卷,遼騎先一步渡河完成了集結,花費了少許時間,隻集結了兩三百騎竟敢拉開架勢,一個個大紅色的身影在馬背上起伏,向千餘俄騎發起了衝鋒,俄騎自然被激怒了,成群結隊的迎了上來。
“夠勁!”
李平桂大嚷了一聲,瞧著前頭大隊俄騎在曠野中鋪開,不停加速,加速過程中還兼顧著隊形,排成三列衝鋒陣,心中不驚反喜,俄騎能戰,素質比韃兵不知強到哪裏去了。成群結隊的俄騎擺出標準的三排衝鋒陣,前排拚湊了數百騎,胯下人人一匹高頭大馬。
這數百匹高大的頓河馬,應是俄兵前辛萬苦保全下來的,關鍵時刻派上了用場。約三百俄騎挺槍躍馬,殺氣騰騰,竟還有些穿全身騎兵甲的龍騎兵,便是俄軍精銳中的精銳。兩支精騎對著頭衝鋒,距離不斷的拉近,千裏鏡中,打頭的俄軍龍騎兵紛紛拉下麵罩,將長槍夾在腋下,準備對撞。
卻不料數百遼騎在衝鋒中,突然減速,轉向。
馬蹄聲中,戰馬嘶鳴,李平桂眼中凶光一閃,一聲呼喝便打馬飛出,千餘遼騎紛紛打馬轉向避開俄騎的正麵衝鋒,竟一溜煙的往西邊衝進農田裏去了,高速衝鋒的俄軍重騎兵竟無法轉向,隻得拚命拉扯著韁繩,那高大的頓河馬呼哧呼哧的喘著氣,停了下來。
三百多俄兵重騎,調轉馬頭杵在農田裏,便如同地裏頭丈出來的莊稼,傻愣愣的看著遼騎在西邊停住,又成群結隊的衝了上來。三百貴族龍騎兵,驃騎兵便隻能傻愣愣的站著,眼睜睜看著大股明軍斜刺裏,衝向了來不及變陣的自方騎兵後隊。
砰砰砰!
衝鋒中的遼騎紛紛打響了火銃,新近裝備的馬戰利器在河西走廊發威,一陣硝煙彌漫,密集的銃響過後,後隊俄騎如同下餃子一般,被銃子射的人仰馬翻,遼騎衝上來隔著三五十步的距離發銃,打完了便向兩側繞開,就在馬背上咬開定裝火藥,快速裝填。
一列列遼騎衝上去發銃,繞開,裝填,再衝上來發銃。
河畔升騰的一團團硝煙中,軍械不齊的俄騎竟毫無招架之力,被大明軍工最新式的馬戰火銃射的極是淒慘。那一杆杆噴桶般樣式的馬戰專用火銃,在三五十步的距離上威力極大。訓練有素的遼騎又是排著橫隊,成群結隊的衝上來發銃,軍械不齊的俄兵又如何抵擋。
混戰中,有些俄騎滾鞍下馬用精心保管的火繩槍還擊,還有一些取下騎弓,手忙攪亂的射箭,更多軍械不齊,衣甲不全的俄騎絕望的拔出馬刀,朝著遼騎發起絕望的衝鋒,又一隊隊倒下。遼騎且戰且退,裝填好火銃便衝上來打,讓俄兵決死的衝鋒變成了絕望的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