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
然而韃子繞路了,呂長海便十分尷尬了,懷遠墩很快便會成為一座孤堡,這便是大明立國兩百多年來的尷尬。火力強大的邊堡是死的,人是活的,韃子吃了虧也是懂得繞路的,這便讓懷遠墩守軍處境十分尷尬,很快,便會成為一座孤堡了。
左右十幾裏外,蒙古大軍紛紛突破了邊牆。
似懷遠墩這樣的堅固墩台,便成了一個個孤立無援的孤舟。
傍晚,夕陽西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邊牆外頭,戰死的蒙古兵屍體無人收殮,引來狼群,禿鷹虎視眈眈,懷遠墩北邊十裏外,南邊都陷入激戰。呂長海站在碉樓頂上,瞧著北邊,南邊都有大段的邊牆被突破,心中凜然,這景象雖早在預料之中,這漫山遍野的蒙古大軍到處亂躥,往年也都是如此這般景象。
然而如今,呂長海眼界卻全然不同了,讓他龜縮在邊堡中坐試不理,卻實難接受。墩中方才戰了一陣,傷亡不重,死了十餘人傷了二十多,呂長海如今書中兵力充裕,能戰之兵尚有二百餘眾,留下一半人守墩,還能出動百騎抽冷子,給韃子來一下狠的。
出戰,出戰,這個念頭在腦中不可遏止的冒了出來。
將領的信心,都是在一次次勝利中打出來的,呂長海連勝韃子數場,信心爆棚,不免對韃騎起了輕視之心,這便是一支強軍的根本,不打勝仗,訓練的再充分也算不上天下強軍,打幾個勝仗那士氣,戰鬥力便完全不同,呂長海如今便是這樣想的,想撈戰功。
傍晚時分,一百五十裏長的嘉峪關防線,仍在激戰。
呂長海舉著千裏鏡,遠遠瞧見南邊一隊輕騎,明人服色,狼狽的往懷遠堡方向逃竄,後頭不下數百騎瘋狂的追殺,將那隊輕騎追的十分狼狽。邊牆上,清澗子弟紛紛雀躍起來,竟有些求戰心切,呂長海瞧著下麵一個個伸長脖子,往外頭張望的清澗子弟,正眼巴巴的看著他。
熱血上衝,呂長海便大吼一聲:“開堡們,出!”
下頭,人頭攢動,清澗子弟紛紛將戰馬從馬圈中牽出來,整備軍械,呂長海騰騰騰下了碉樓,正欲披掛上陣。
伢子卻突然冒了出來,悶聲道:“長海叔,這一陣,我去!”
呂長海一愣神,稍有些猶豫還是哈哈笑道:“準了!”
伢子也不知哪根筋搭錯了,竟跪地砰砰嗑了兩個響頭,起身時腳尖點地翻身上馬,吱呀,堡門一開百騎飛出,穿過堡門後稍做集結,便成群結隊往樹立外卷去,接應那隊敗退的同袍。那隊敗兵見有人出堡接應,強撐著瘋狂的拍打著戰馬,盡力擺脫蒙古兵的追殺。
伢子騎在馬背上,顛簸著,感覺全身上下似是充滿了力氣。
一騎當先,手中白蠟杆大槍橫在馬鞍上,身後,便是百餘騎清澗子弟殺氣騰騰,數裏遠的距離轉瞬即逝,那隊被追殺的明人十分狼狽,這麽一耽擱又戰死了七八人,隻餘不到十騎抱著馬脖子,拚命的逃。後頭,數百蒙古兵嚎叫著,拍打著馬匹,身子在馬背上探出來放箭。
“繞過去,繞過去!”
“往墩子裏跑!”
伢子接應到了那隊敗兵,嘶吼著,那隊輕騎如釋重負打馬避開正麵,陡然,清澗子弟迎麵撞上了蒙古輕騎。輕騎對戰,伢子一咬牙,一閉眼,大吼一聲,挺槍躍馬,朝著一個凶悍的韃子輕騎撞過去。
“殺!”
輕快的馬蹄聲中,那韃騎十分凶蠻,衝鋒中彎弓搭箭,貓著腰,舉著弓,竟憑借腰胯之力在馬背上生生拔高了一截。伢子驚恐萬狀,瞧著那戰機不俗的韃騎瞄準了他,那半米長的騎弓拉開了,距離越來越近怎也避不開了。
嗖,一箭射來!
伢子隻是個種地的農民,會騎馬,騎術一般,避不開便隻能硬生生的挨箭,胸口一疼,被一箭射中胸膛的伢子覺得全身的血液都僵硬了,時間似乎停滯了,手腳有些不聽使喚,下意識的往胸前一拔,那支箭拔了出來,竟未刺穿胸口的棉甲。
我沒死,伢子送了一口氣,才記起他的棉甲裏,可是鑲了一塊鐵板的,一緊張倒把這茬給忘了。我沒死,伢子心裏狂叫著,力氣重新回來了,衝鋒中身子漸漸往一側傾斜,手中白蠟杆大槍伸了出去。風馳電掣中,一槍,伢子借著馬速狠狠刺出,卻被那韃騎在馬背上一滾,竟剛好閃過了他的槍。
情急之下,兩馬交錯而過,伢子猛的一劃拉,啪,一槍杆抽在馬屁股上。
那韃騎胯下馬匹受驚,一聲悲鳴,竟撒開四蹄將那凶悍的韃子掀翻,高高飛了起來,重重的落地,摔了個筋斷骨折。
懷遠墩,呂長海舉著千裏鏡,笑罵了一聲:“真是個夯貨。”
伢子姓呂,寬州子弟多數都姓呂,這個伢子在呂長海看來,實在不是個合格的騎兵,這後生說白了就是沒天分,膽子小,反應慢,實在不是個上陣打仗的材料,隻是空有一腔血勇之氣。這騎馬打仗也是講究天分的,光是身強力壯沒有用,還要有出眾的反應能力,敏捷的身手。
剛才那一下若不是仗著甲胄精良,伢子已經死過一回了。
真正會騎馬射箭的韃騎,那可是了不得的精銳,一般的蒙古兵是做不到騎射的,伢子如何能是那韃騎的對手。然而那韃騎卻死了,伢子活下來了,呂長海都替那驍勇的韃騎覺得冤,棉甲裏不過鑲了一塊鐵板,竟讓一個如此驍勇善戰的草原騎兵冤死了。
殺死他的,不過是一個從軍不到半年,隻懂種地的木訥團練。
冤麽,其實也不冤,他卻不知就是這樣一塊小小的鐵板,在這時代是何等的奢侈。大明崇禎初年,受戰亂影響全國的鐵產量約十萬噸,大明全國一年產十萬噸鐵,用於打造軍械的有多少呐,不足一千噸,偌大個天朝上國,全國的軍隊一年隻有一千噸鐵的配額。
如此寒酸的鐵產量,要給一個團練兵的棉甲裏鑲鐵板,怕是兵部官員要跳腳喲。一塊小小的鐵板,三五斤重,鑲在厚實的棉甲裏,便決定一個木訥的大明團練兵,和一個驍勇蒙古勇士的生死。
然而韃子繞路了,呂長海便十分尷尬了,懷遠墩很快便會成為一座孤堡,這便是大明立國兩百多年來的尷尬。火力強大的邊堡是死的,人是活的,韃子吃了虧也是懂得繞路的,這便讓懷遠墩守軍處境十分尷尬,很快,便會成為一座孤堡了。
左右十幾裏外,蒙古大軍紛紛突破了邊牆。
似懷遠墩這樣的堅固墩台,便成了一個個孤立無援的孤舟。
傍晚,夕陽西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邊牆外頭,戰死的蒙古兵屍體無人收殮,引來狼群,禿鷹虎視眈眈,懷遠墩北邊十裏外,南邊都陷入激戰。呂長海站在碉樓頂上,瞧著北邊,南邊都有大段的邊牆被突破,心中凜然,這景象雖早在預料之中,這漫山遍野的蒙古大軍到處亂躥,往年也都是如此這般景象。
然而如今,呂長海眼界卻全然不同了,讓他龜縮在邊堡中坐試不理,卻實難接受。墩中方才戰了一陣,傷亡不重,死了十餘人傷了二十多,呂長海如今書中兵力充裕,能戰之兵尚有二百餘眾,留下一半人守墩,還能出動百騎抽冷子,給韃子來一下狠的。
出戰,出戰,這個念頭在腦中不可遏止的冒了出來。
將領的信心,都是在一次次勝利中打出來的,呂長海連勝韃子數場,信心爆棚,不免對韃騎起了輕視之心,這便是一支強軍的根本,不打勝仗,訓練的再充分也算不上天下強軍,打幾個勝仗那士氣,戰鬥力便完全不同,呂長海如今便是這樣想的,想撈戰功。
傍晚時分,一百五十裏長的嘉峪關防線,仍在激戰。
呂長海舉著千裏鏡,遠遠瞧見南邊一隊輕騎,明人服色,狼狽的往懷遠堡方向逃竄,後頭不下數百騎瘋狂的追殺,將那隊輕騎追的十分狼狽。邊牆上,清澗子弟紛紛雀躍起來,竟有些求戰心切,呂長海瞧著下麵一個個伸長脖子,往外頭張望的清澗子弟,正眼巴巴的看著他。
熱血上衝,呂長海便大吼一聲:“開堡們,出!”
下頭,人頭攢動,清澗子弟紛紛將戰馬從馬圈中牽出來,整備軍械,呂長海騰騰騰下了碉樓,正欲披掛上陣。
伢子卻突然冒了出來,悶聲道:“長海叔,這一陣,我去!”
呂長海一愣神,稍有些猶豫還是哈哈笑道:“準了!”
伢子也不知哪根筋搭錯了,竟跪地砰砰嗑了兩個響頭,起身時腳尖點地翻身上馬,吱呀,堡門一開百騎飛出,穿過堡門後稍做集結,便成群結隊往樹立外卷去,接應那隊敗退的同袍。那隊敗兵見有人出堡接應,強撐著瘋狂的拍打著戰馬,盡力擺脫蒙古兵的追殺。
伢子騎在馬背上,顛簸著,感覺全身上下似是充滿了力氣。
一騎當先,手中白蠟杆大槍橫在馬鞍上,身後,便是百餘騎清澗子弟殺氣騰騰,數裏遠的距離轉瞬即逝,那隊被追殺的明人十分狼狽,這麽一耽擱又戰死了七八人,隻餘不到十騎抱著馬脖子,拚命的逃。後頭,數百蒙古兵嚎叫著,拍打著馬匹,身子在馬背上探出來放箭。
“繞過去,繞過去!”
“往墩子裏跑!”
伢子接應到了那隊敗兵,嘶吼著,那隊輕騎如釋重負打馬避開正麵,陡然,清澗子弟迎麵撞上了蒙古輕騎。輕騎對戰,伢子一咬牙,一閉眼,大吼一聲,挺槍躍馬,朝著一個凶悍的韃子輕騎撞過去。
“殺!”
輕快的馬蹄聲中,那韃騎十分凶蠻,衝鋒中彎弓搭箭,貓著腰,舉著弓,竟憑借腰胯之力在馬背上生生拔高了一截。伢子驚恐萬狀,瞧著那戰機不俗的韃騎瞄準了他,那半米長的騎弓拉開了,距離越來越近怎也避不開了。
嗖,一箭射來!
伢子隻是個種地的農民,會騎馬,騎術一般,避不開便隻能硬生生的挨箭,胸口一疼,被一箭射中胸膛的伢子覺得全身的血液都僵硬了,時間似乎停滯了,手腳有些不聽使喚,下意識的往胸前一拔,那支箭拔了出來,竟未刺穿胸口的棉甲。
我沒死,伢子送了一口氣,才記起他的棉甲裏,可是鑲了一塊鐵板的,一緊張倒把這茬給忘了。我沒死,伢子心裏狂叫著,力氣重新回來了,衝鋒中身子漸漸往一側傾斜,手中白蠟杆大槍伸了出去。風馳電掣中,一槍,伢子借著馬速狠狠刺出,卻被那韃騎在馬背上一滾,竟剛好閃過了他的槍。
情急之下,兩馬交錯而過,伢子猛的一劃拉,啪,一槍杆抽在馬屁股上。
那韃騎胯下馬匹受驚,一聲悲鳴,竟撒開四蹄將那凶悍的韃子掀翻,高高飛了起來,重重的落地,摔了個筋斷骨折。
懷遠墩,呂長海舉著千裏鏡,笑罵了一聲:“真是個夯貨。”
伢子姓呂,寬州子弟多數都姓呂,這個伢子在呂長海看來,實在不是個合格的騎兵,這後生說白了就是沒天分,膽子小,反應慢,實在不是個上陣打仗的材料,隻是空有一腔血勇之氣。這騎馬打仗也是講究天分的,光是身強力壯沒有用,還要有出眾的反應能力,敏捷的身手。
剛才那一下若不是仗著甲胄精良,伢子已經死過一回了。
真正會騎馬射箭的韃騎,那可是了不得的精銳,一般的蒙古兵是做不到騎射的,伢子如何能是那韃騎的對手。然而那韃騎卻死了,伢子活下來了,呂長海都替那驍勇的韃騎覺得冤,棉甲裏不過鑲了一塊鐵板,竟讓一個如此驍勇善戰的草原騎兵冤死了。
殺死他的,不過是一個從軍不到半年,隻懂種地的木訥團練。
冤麽,其實也不冤,他卻不知就是這樣一塊小小的鐵板,在這時代是何等的奢侈。大明崇禎初年,受戰亂影響全國的鐵產量約十萬噸,大明全國一年產十萬噸鐵,用於打造軍械的有多少呐,不足一千噸,偌大個天朝上國,全國的軍隊一年隻有一千噸鐵的配額。
如此寒酸的鐵產量,要給一個團練兵的棉甲裏鑲鐵板,怕是兵部官員要跳腳喲。一塊小小的鐵板,三五斤重,鑲在厚實的棉甲裏,便決定一個木訥的大明團練兵,和一個驍勇蒙古勇士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