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儒
明軍全身披掛紅色鎧甲的騎兵部隊,在一般人眼中,無異於是紅色的魔鬼。明軍騎兵像紅色的潮水衝向防馬柵,可迎候騎兵的是比從前更加猛烈的火槍密集射擊。頑強的明軍鐵騎不顧前麵堆積如山的屍體,亡命衝鋒,卻仍是連續攻了三次,付出四百騎傷亡的代價才攻下了山城。
四百騎傷亡,馬城臉色有些難看,毛文龍實在不是個領兵大將的材料。
這位後世大名鼎鼎的駐倭總兵官,打起仗來便顯得太過稚嫩,騎兵攻山自是無奈之舉,卻大可以多些耐性,選擇傷亡更小更穩妥的戰法。這也是在情理之中,毛文龍此人極喜兵行險招,應還是受了馬城這位大帥的影響,此人生性殘暴,或者會是個稱職的軍法官,儈子手,卻不是一員合格的統帥。
久居上位,馬城也深得禦下之道,雖心中不悅卻仍是嘉獎了一番。
人無完人麽,馬城自問還能容的下一個毛文龍,這是一匹烈馬,隻需給這匹烈馬套上韁繩即可。馬城對倭國自是十分重視,思索再三,還是將豐城侯李承阼這尊大神,從台灣請到倭國坐鎮,算是平級調動,這個韁繩由豐城侯李乘阼來做,當是再合適不過。
李乘阼是什麽人,當朝國侯身份何等顯赫,更是長期執掌京營,更難得正值壯年不過四十許人,正是最老辣圓滑的時候。稍一猶豫,馬城還是拋下心中顧慮,請豐城侯爺出山往倭國,代替李旦主持大局。
東海王李旦老了,精力不足,治理地方也並非其所長。
李乘阼大喜過望,欣然從命,成了駐倭明軍最高行政長官,精神亢奮的豐城侯連家眷都顧不上了,便隨一支開往倭國的艦隊出發,走馬上任。從此開始了豐城侯李氏,對日本長達三百年的統治,這也都是後話了。
李乘阼才剛上任就搞出了一係列花哨的動作,第一件事情便是修史。
馬城對此極為讚成,到底是執掌京營多年,做過大都督的大明顯貴,久居京師對文人那一套也極為熟悉,做派自然與毛文龍不同。中原王朝對於修史是極為看重的,大明的讀書人將之發揮到了顛峰,閣臣入閣隻前先要修史,從翰林編撰做起,大明的翰林官也是被稱之為儲相的顯貴族群。
修了史書,自然便占據了大義,做什麽壞事都理直氣壯了。
李乘阼到任之後從江南請了一為大儒吳鍾巒,攜一眾弟子入倭主持修史,大儒吳鍾巒其先人吳肇,為建文帝大臣,靖難之變後隱居不出。少年時候,喜歡讀《壇經》,又好講黃老長生之術。後來在東林書院聽了顧憲成的講學。
歎曰:“保身養性,取之儒學就可以了,不必遠求佛教和道教。”
於是拜入東林黨門牆,為東林重要人物李應升座師,而與東林諸公高攀龍、繆昌期為善,然而卻沒有出仕過。馬城倒不至於容不下一個與東林黨交好的書呆子,讓這等書呆子去教化倭人,正是其所長。
吳鍾巒是資深儒生,推行的是儒家治國理念仁政。
吳老先生和一眾弟子研究出來的結果,倭人有三成是秦人血統。
馬城知情後心情頗有些古怪,然而大計已定,剩下的就是技術性問題。吳老先生也不含糊,親自製禮樂、定律曆、敷文德、頌武功,事必親躬,是馬前卒,唯大帥馬首是瞻,再無半點東林黨人的矜持,言語之間對大帥是很景仰的。馬城一笑,這位老夫子也是個識趣的人,能在倭國開宗立派,吳老大人當也心滿意足了。
吳老夫人大唱了一番中日友好,李承阼卻翻臉不認人,有些倭人學者寫文章犯忌,便幹脆一刀哢嚓掉。這種敲山震虎的把戲,李侯爺玩的得心應手,一時間倭國清靜了許多。崇貞六年二月間,李承阼在倭國興大獄,一些倭國最知名的學者,僧人被處死,受到牽連的所謂叛黨分子有一萬多人。
連番清洗,倭國局勢穩定下來。
崇貞六年二月末,李承阼在日本初造學宮,吳老夫子親自繪畫圖紙,度量尺寸,親臨施工現場指導,事後撰《學宮圖說》。又造古祭器簋、籩、豆、登等,率學生習釋奠禮,改定儀注,詳明禮節。設置彰考館,由老夫子門生朱之瑜任主編,聘請朱之瑜指導,編纂鼓吹《日本史》,其影響直至後世數百年,朱之瑜與同為德川光國編撰《大日本史》的安積澹泊、木下道順、山鹿素行結為好友,並創立了水戶學派。
儒教,從此在倭國盛行起來,後世反倒比大明儒教還要興盛繁茂。
崇貞六年三月初,緬北之亂平定。
明軍在緬北的平叛更加果決,入緬明軍與四川秦氏護礦隊,從南北兩個方向並進,大軍鋪開連成一線進入叢林,每日隻前進五裏卻戰果斐然,大批緬兵,叛亂土司兵被趕出密林,聚集到緬北幾座重鎮。
秦邦義自大明境內,率八千餘兵自戛鳩渡大金沙江,深入緬屬孟拱、孟養土司地帶,緬兵原駐數千兵都退至新街附近的老官屯,並未在此設防。而此時南部明軍一萬五千餘人,造好戰船水陸並進,由野牛壩出蠻暮,在兩江交會處甘立寨,發生激戰,明軍以火炮擊沉緬兵十三艘戰船,擊退了攔截的緬甸水師。
明軍水師由大盈江出至大金沙江,陸上兵馬也到達新街附近,並派數千兵渡江到西岸哈坎紮營,打通水路,控製兩岸。然後派兵兩千接應秦邦義南下。秦邦義在水師掩護下指揮北路軍與新街、老官屯緬兵主力決戰,年輕氣勝的秦邦義甚至率親兵過江東,至前線親自指揮作戰。
緬兵這時也打探清楚明軍進攻方向,幾乎調集齊主力在新街、老官屯一帶夾江與明軍對峙。明軍此次平亂,名義上動用步騎五萬,但因為後勤限製,實際前線隻有不到三萬兵,扣除畹町駐兵兩千以及普洱駐兵三千,出關隻有兩萬五千兵,再扣除沿路台站駐兵四千,新街、老官屯前線清兵隻有兩萬,其中還包括水師一部。
然而緬兵,土司兵並不擅長野戰,因此明軍始終保持著碾壓的態勢。
明軍全身披掛紅色鎧甲的騎兵部隊,在一般人眼中,無異於是紅色的魔鬼。明軍騎兵像紅色的潮水衝向防馬柵,可迎候騎兵的是比從前更加猛烈的火槍密集射擊。頑強的明軍鐵騎不顧前麵堆積如山的屍體,亡命衝鋒,卻仍是連續攻了三次,付出四百騎傷亡的代價才攻下了山城。
四百騎傷亡,馬城臉色有些難看,毛文龍實在不是個領兵大將的材料。
這位後世大名鼎鼎的駐倭總兵官,打起仗來便顯得太過稚嫩,騎兵攻山自是無奈之舉,卻大可以多些耐性,選擇傷亡更小更穩妥的戰法。這也是在情理之中,毛文龍此人極喜兵行險招,應還是受了馬城這位大帥的影響,此人生性殘暴,或者會是個稱職的軍法官,儈子手,卻不是一員合格的統帥。
久居上位,馬城也深得禦下之道,雖心中不悅卻仍是嘉獎了一番。
人無完人麽,馬城自問還能容的下一個毛文龍,這是一匹烈馬,隻需給這匹烈馬套上韁繩即可。馬城對倭國自是十分重視,思索再三,還是將豐城侯李承阼這尊大神,從台灣請到倭國坐鎮,算是平級調動,這個韁繩由豐城侯李乘阼來做,當是再合適不過。
李乘阼是什麽人,當朝國侯身份何等顯赫,更是長期執掌京營,更難得正值壯年不過四十許人,正是最老辣圓滑的時候。稍一猶豫,馬城還是拋下心中顧慮,請豐城侯爺出山往倭國,代替李旦主持大局。
東海王李旦老了,精力不足,治理地方也並非其所長。
李乘阼大喜過望,欣然從命,成了駐倭明軍最高行政長官,精神亢奮的豐城侯連家眷都顧不上了,便隨一支開往倭國的艦隊出發,走馬上任。從此開始了豐城侯李氏,對日本長達三百年的統治,這也都是後話了。
李乘阼才剛上任就搞出了一係列花哨的動作,第一件事情便是修史。
馬城對此極為讚成,到底是執掌京營多年,做過大都督的大明顯貴,久居京師對文人那一套也極為熟悉,做派自然與毛文龍不同。中原王朝對於修史是極為看重的,大明的讀書人將之發揮到了顛峰,閣臣入閣隻前先要修史,從翰林編撰做起,大明的翰林官也是被稱之為儲相的顯貴族群。
修了史書,自然便占據了大義,做什麽壞事都理直氣壯了。
李乘阼到任之後從江南請了一為大儒吳鍾巒,攜一眾弟子入倭主持修史,大儒吳鍾巒其先人吳肇,為建文帝大臣,靖難之變後隱居不出。少年時候,喜歡讀《壇經》,又好講黃老長生之術。後來在東林書院聽了顧憲成的講學。
歎曰:“保身養性,取之儒學就可以了,不必遠求佛教和道教。”
於是拜入東林黨門牆,為東林重要人物李應升座師,而與東林諸公高攀龍、繆昌期為善,然而卻沒有出仕過。馬城倒不至於容不下一個與東林黨交好的書呆子,讓這等書呆子去教化倭人,正是其所長。
吳鍾巒是資深儒生,推行的是儒家治國理念仁政。
吳老先生和一眾弟子研究出來的結果,倭人有三成是秦人血統。
馬城知情後心情頗有些古怪,然而大計已定,剩下的就是技術性問題。吳老先生也不含糊,親自製禮樂、定律曆、敷文德、頌武功,事必親躬,是馬前卒,唯大帥馬首是瞻,再無半點東林黨人的矜持,言語之間對大帥是很景仰的。馬城一笑,這位老夫子也是個識趣的人,能在倭國開宗立派,吳老大人當也心滿意足了。
吳老夫人大唱了一番中日友好,李承阼卻翻臉不認人,有些倭人學者寫文章犯忌,便幹脆一刀哢嚓掉。這種敲山震虎的把戲,李侯爺玩的得心應手,一時間倭國清靜了許多。崇貞六年二月間,李承阼在倭國興大獄,一些倭國最知名的學者,僧人被處死,受到牽連的所謂叛黨分子有一萬多人。
連番清洗,倭國局勢穩定下來。
崇貞六年二月末,李承阼在日本初造學宮,吳老夫子親自繪畫圖紙,度量尺寸,親臨施工現場指導,事後撰《學宮圖說》。又造古祭器簋、籩、豆、登等,率學生習釋奠禮,改定儀注,詳明禮節。設置彰考館,由老夫子門生朱之瑜任主編,聘請朱之瑜指導,編纂鼓吹《日本史》,其影響直至後世數百年,朱之瑜與同為德川光國編撰《大日本史》的安積澹泊、木下道順、山鹿素行結為好友,並創立了水戶學派。
儒教,從此在倭國盛行起來,後世反倒比大明儒教還要興盛繁茂。
崇貞六年三月初,緬北之亂平定。
明軍在緬北的平叛更加果決,入緬明軍與四川秦氏護礦隊,從南北兩個方向並進,大軍鋪開連成一線進入叢林,每日隻前進五裏卻戰果斐然,大批緬兵,叛亂土司兵被趕出密林,聚集到緬北幾座重鎮。
秦邦義自大明境內,率八千餘兵自戛鳩渡大金沙江,深入緬屬孟拱、孟養土司地帶,緬兵原駐數千兵都退至新街附近的老官屯,並未在此設防。而此時南部明軍一萬五千餘人,造好戰船水陸並進,由野牛壩出蠻暮,在兩江交會處甘立寨,發生激戰,明軍以火炮擊沉緬兵十三艘戰船,擊退了攔截的緬甸水師。
明軍水師由大盈江出至大金沙江,陸上兵馬也到達新街附近,並派數千兵渡江到西岸哈坎紮營,打通水路,控製兩岸。然後派兵兩千接應秦邦義南下。秦邦義在水師掩護下指揮北路軍與新街、老官屯緬兵主力決戰,年輕氣勝的秦邦義甚至率親兵過江東,至前線親自指揮作戰。
緬兵這時也打探清楚明軍進攻方向,幾乎調集齊主力在新街、老官屯一帶夾江與明軍對峙。明軍此次平亂,名義上動用步騎五萬,但因為後勤限製,實際前線隻有不到三萬兵,扣除畹町駐兵兩千以及普洱駐兵三千,出關隻有兩萬五千兵,再扣除沿路台站駐兵四千,新街、老官屯前線清兵隻有兩萬,其中還包括水師一部。
然而緬兵,土司兵並不擅長野戰,因此明軍始終保持著碾壓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