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裏很多夫妻,六十歲以後,變著法尋找長壽之道。


    時不時買個按摩梳,再買個按摩椅,再來個淨化器。被保健品廠家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而不自知。


    殊不知,大道至簡,返璞歸真。


    醫學教授在《簡養》中,寫過一段話:


    “養生其實不複雜,也不需要太多技巧。


    簡單的飲食、運動與休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就可以調理身體、保持健康。”


    現實中,很多人為了養生,嚐試過五花八門的方法,也買過琳琅滿目的保健品。


    結果往往耗費了大量時間與金錢,卻沒有太多成效。


    其實最好的養生,不是做加法,而是做減法,為自己減負。


    作家沙平言說過一句名言:簡單者壽。這句話深刻地表達了一個道理,即對於生活中的事情要學會刪減繁瑣,保持簡單和鬆弛的心態,這才是最有效的養生之道。


    在當今社會,人們常常被各種瑣事和欲望所困擾,導致身心疲憊,健康受損。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放下那些不必要的負擔,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簡潔明了。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享受人生的美好,同時也能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滋養。


    另一位作家傅士德也曾說過:“現代人的通病,是熱衷於擁有一切。”這句話揭示了現代社會中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問題——過於追求物質和外在的東西,而忽略了內心的真正需求。這種過度的追求往往會給人帶來無盡的壓力和焦慮,甚至影響到身心健康。


    因此,我們需要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審視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那麽多的物質和社交關係。或許,簡化生活、減少物欲,能夠幫助我們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想要的越多,越淪為欲望的奴隸。節製欲望,物質簡單了,你才能不為外物所累,活得舒適愜意。


    周有光,這位被譽為“漢語拚音之父”的著名語言學家,身上籠罩著無數的光環和榮耀。然而,令人驚歎的是,盡管名譽滿身,他卻始終保持著極其簡樸的生活方式。


    數十年來,他一直居住在一間狹小的屋子裏,麵積不足十平方米。房間內,隻有幾件簡單的家具,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品或多餘的擺設。地麵的木地板已經被歲月磨損得發白且變形,甚至翹起,但周老卻從未想過更換它們。


    周老曾經親自撰寫了一篇《陋室銘》來描述自己的居所,其中寫道:“房間陰暗,更顯窗子明亮。書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門檻破爛,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歡迎老友來臨。臥室就是廚房,飲食方便。書櫥兼作菜櫥,菜有書香。喜聽鄰居收音機送來音樂,愛看素不相識朋友寄來文章。使錦櫥兼作菜櫥,菜有書香。喜聽鄰居聲音更怪伏案太勤。門檻破爛,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歡迎老友來臨。臥室就是廚房,飲食方便。書櫥兼做菜櫥,菜有書香……


    正是這種簡單的生活方式,讓他得以無病無災地活到112歲。


    在奇書《養生四要》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寡欲”。


    舍棄多餘的欲念,拋去過多的物質,是養生最有效的方法。


    國學大師梁漱溟先生,他對物質生活的要求極低,甚至可以說是極其樸素。有一次,一個學生去他家拜訪,一進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屋子裏十分狹窄,空間顯得很局促,到處都堆滿了書,簡直讓人無從落腳。


    這位學生忍不住好奇地問道:“老師,以您的身份和地位,完全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條件,為什麽要選擇住在這樣一個擁擠不堪、艱苦的環境裏呢?”


    梁漱溟微笑著回答道:“艱苦嗎?我不覺得啊!這裏有滿室的書籍陪伴,我感到無比幸福。”說完,他輕輕地撫摸著身邊的書,眼中閃爍著滿足的光芒。相伴是我最想過的生活。


    他生性淡泊,視名利為塵土,拒絕了各種官方的榮譽。


    飲食方麵也從不講究,幾十年堅持食素,絕少飲酒,平時隻喝淡茶。一生清心寡欲,活到了95歲。


    白居易曾說:“自靜其心延壽命,無求於物長精神。”


    擁有物質越多,就越容易在物欲中迷失,招來煩惱、痛苦。減少渴求,回歸內心的寧靜。


    谘詢師王宇赤所說:“如果情緒無法表達,人的攻擊性就隻能向內,一旦開始自我攻擊,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其實,身體裏的病,大多都跟情緒有關。想要身體健康無虞,就要避免被垃圾情緒傳染。


    主持人竇文濤曾在節目中講過一段經曆。當初在鳳凰衛視的時候,由於工作壓力大,台本經常寫得不是很順利,再加上剛有點名氣,外界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各種聲音不絕於耳。這些負麵的評論讓他感到非常沮喪和困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在這種重壓之下,竇文濤的內心充斥著煩悶、焦慮和迷茫等不良情緒,導致他食欲不振,睡眠質量下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他就出現了精神衰弱的症狀,身上還長了許多帶狀皰疹,這讓他痛苦不堪。


    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竇文濤決定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調整自己的心態。他開始嚐試一些放鬆身心的活動,如冥想、瑜伽等,並積極與家人朋友交流溝通,釋放內心的壓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病情逐漸好轉,心情也變得開朗起來。請了個長假,去旅遊散心,一路上看花看海,爬山釣魚。


    慢慢地,他緊繃的身心開始放鬆,一直堵在他胸間的焦慮與煩悶,也逐漸被驅除殆盡。


    摒除了負麵情緒,身上的病竟不藥而愈,身體也比以前更有活力。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治愈自己。


    據度娘所說,在那個動蕩的六七十年代裏,著名的人口學家馬寅初正擔任著北京大學的校長一職。然而,世事無常,一場風暴即將降臨到這位智者身上。有一天,有人匆忙地跑到他麵前,告訴他一個驚人的消息:“北大校長的職務已經被撤銷了!”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馬寅初的臉上並沒有流露出絲毫的驚訝或憤怒,仿佛早已預料到了這一刻的到來。他隻是淡淡地回答道:“哦。”


    時間匆匆流逝,二十多年過去了,時代的風雲變幻,終於給馬寅初帶來了一絲轉機。有人興高采烈地跑來找他,激動地告訴他:“您北大校長的職務已經恢複了!”這次,馬寅初同樣沒有表現出過多的喜悅和興奮。他隻是平靜地回應道:“哦。”


    命運的起伏如同過山車一般,但無論是榮譽還是困境,都無法在他內心掀起波瀾。他以一種超然的態度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將一切視為過眼雲煙。這種淡定從容的心境,或許正是他長壽的秘訣之一。最終,馬寅初享年一百歲,成為人們敬仰的智者和長壽之星。


    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無論是麵對挫折還是榮耀,他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的心態不僅讓他能夠坦然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還幫助他在漫長的歲月中保持身心健康。


    《養真集》中有言:“自古神仙無別法,隻生歡喜不生愁。”這句話表達了一種人生態度和境界。它意味著自古以來成為神仙並沒有特別的方法,關鍵在於保持內心的喜悅而不產生憂愁。


    從字麵上看,這句話強調了心態對於修仙或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歡喜代表著積極、樂觀和愉悅的情緒狀態,而憂愁則表示消極、焦慮和煩惱的情緒。通過培養歡喜心,人們能夠更好地麵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並以平和的心境去應對各種情況。


    此外,這句話還可以被理解為一種修行的指導原則。在修仙的道路上,人們需要超越塵世的紛擾和憂慮,專注於內心的平靜與歡喜。隻有當心靈得到淨化,擺脫煩惱和雜念時,才能更接近神仙般的境界。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要完全消除所有的憂愁,而是學會如何以正確的方式看待和處理它們。歡喜並非盲目樂觀,而是建立在對生活的真實認識之上。通過修煉自己的心態,人們可以學會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同時努力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從而實現內心的平衡與安寧。


    \"隻生歡喜不生愁\"提醒我們要關注內心的情感世界,培養積極向上的心態,以更好地適應生活並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這種觀念不僅適用於修仙者,也適用於普通人,幫助我們過上更加幸福、健康和平靜的生活。


    心態鬆弛平和,很簡單,做人隻有一次,若這也計較,那也計較,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這種樂觀的心態,讓韓美林活力充沛,活得比很多年輕人都硬朗。


    《黃帝內經》裏提到,養生的核心就在於養心。


    人的內心容積固定的,快樂越多悲傷就越少,希望越多痛苦便越淡。


    正所謂,百病由心生,百病從心治。


    養好自己的心,保持簡單豁達的心態,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善待。


    著名曆史學家周穀城先生,80多歲依然精神矍鑠,登台講課時中氣十足。


    有人向他詢問養生之道,周先生說:“我也沒什麽高深秘訣,每天就是吃飯工作睡覺,少思多動,一切順其自然。”


    最好的養生,回歸簡單。極簡養生,節製物欲,控製情緒,少思慮,常樂觀。


    恒: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 初六:浚恒,貞凶,無攸利。。 九二:悔亡。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 九四:田無禽。 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變: )。 上六:振恒。


    《恒卦》象征持之以恒:亨通順利,沒有災禍。利於堅守正道;娶妻生子,吉祥。


    從姻緣養生的角度來看,恒卦提醒我們要保持穩定和持久的關係。在婚姻中,雙方需要相互理解、支持和包容,共同經營家庭。同時,也要注意身體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


    對於單身者來說,恒卦暗示著要有耐心等待合適的人出現,不要急於求成。而對於已婚者,則要珍惜眼前人,用心維護感情。


    此外,恒卦還告訴我們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等。隻有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享受幸福的生活。


    恒卦給我們的啟示是:在姻緣和養生方麵,簡單一點,持之以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娘啼笑因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蝶並收藏紅娘啼笑因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