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娘姐姐上線了……


    八十年代,有一部電視劇《浣溪沙》,講述了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吳海燕飾演的西施與範蠡陪伴著越王在吳國度過了漫長而艱難的歲月。他們經曆了無數的屈辱、困苦和磨難,但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


    在吳國,勾踐不得不忍受各種侮辱和折磨,他甚至親自品嚐夫差的糞便以表示忠誠。西施則被迫成為吳王夫差的寵妃,她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迷惑夫差,讓他沉迷於享樂之中。同時,範蠡也在默默地策劃著越國的複興計劃。


    經過多年的隱忍和努力,越王勾踐終於得到了機會,帶領越國軍隊打敗了吳國,實現了複國大業。故事結局是,西施和範蠡悄然離去,泛舟太湖……


    電視劇是美好的,展現了一個充滿智謀和勇氣的時代,以及人們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它不僅講述了曆史,更描繪了人性中的善良與堅韌。


    紅娘姐姐得知範蠡辭官,隱姓埋名,從此歸隱。這幾年才知道,原來範蠡還被尊為文財神。


    那麽,為什麽後人尊他為“財神”呢?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神秘人物的麵紗。


    度娘顯示,範蠡(公元前 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國宛邑(今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滔河鄉)人。雖然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胸有大誌。後來,他結識了文種,並與他一起前往越國為官。在越國,範蠡得到了越王勾踐的重用,成為心腹大臣。


    然而,越國不久後,遭到了吳國的攻擊,越王勾踐被迫屈辱求和。在這段艱難時期,範蠡一直陪伴在勾踐身邊,為他出謀劃策,幫助他度過難關。最終,經過多年的臥薪嚐膽和精心策劃,越國終於打敗了吳國,實現了複國大業。


    勾踐複國之後,範蠡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於是決定辭官歸隱。他離開越國後,開始從事商業活動。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敏銳的洞察力,範蠡很快就在商業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了當時最富有的商人之一。


    由於範蠡在政治和商業方麵都有著卓越的成就,而且他為人正直、樂善好施,經常慷慨解囊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因此,人們對他非常尊敬和崇拜,將他視為財富和智慧的象征,並尊稱他為“財神”。


    範蠡之所以被稱為“財神”,不僅因為他在商業領域的成功,更因為他高尚的品德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實際上範蠡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他是道商鼻祖。功成名就後的範蠡並沒有選擇繼續待在勾踐身邊,而是及時選擇退位,然後走上了經商之路。後來範蠡三次經商暴富,但又散散家財,最後定居於宋國。


    “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說的就是範蠡,所以後世的商人便把範蠡當成他們的典範。


    範蠡的經商之道為眾人所敬仰,其對於商業的發展很有見解,商人之財取之有道,被稱為“陶朱公”,後來也有用此形容有財富之人。範蠡艱苦創業,所得財物毫不吝嗇捐獻出去,作為一名能賺錢又能散財濟眾之人,範蠡深得民心。


    範蠡本是越國複國的第一功臣,但是深知越王勾踐是可共患難不可共享福之人,便放棄高官厚祿,辭官而去,這是範蠡第一次散盡錢財。


    範蠡到齊國之後,沒有很多錢財,便帶著家人投入耕種事業中,了解當地氣候,在他人不濟之時,範蠡還會給鄰居他們贈送自己的糧食。於是沒過幾年,範蠡財產激增,名氣之大得到齊國人仰慕,任其為宰相,範蠡深知這達到自己最高地位,不能多待,避免不祥之事,遂散財辭官而去。


    於是範蠡選中交通便利,貨物流通的中樞地段定陶,定居於此,開始了他的經商路途,他以牲畜開始自己的貿易路,利用更好的牲畜喂食,使其牲畜肥碩靈活,甚有市場,因此開始漸漸達到財富過萬,為陶朱公,這次散財以救子。


    範蠡麵對財物猶如身外之物,取之有道,散之不惜。


    範蠡本為楚國人,從小家貧,卻喜好讀書,有一身好學識和偉大的抱負,卻苦於投靠無門便投奔越國勾踐手下。勾踐為越王,與吳國征戰,廣納賢士,但為人狂傲,範蠡認為其可共患難,不可同享福。勾踐會有會稽之辱,一是因為其傲慢輕敵,二是不采納範蠡等人的建議,方有喪國之辱。後聽從範蠡建議,忍辱向吳國求和,則自己成為人質入吳國為仆,臥薪嚐膽。而範蠡則同勾踐一同入吳,在勾踐身邊一同吃苦,也為後來的複國出謀策劃。


    吳王夫差看中範蠡的才能還曾勸說他投靠吳國,但範蠡並不為之動搖。且說勾踐被俘,越國各方麵均落得殘暴不堪,遂範蠡提出要發展農業,鼓勵農耕,發展經濟提高軍事力量,穩定民心,而這一切又要做的很謹慎不能被吳王發覺。於是範蠡在建城的時候以一大一小迷惑吳王,還進獻各種夫差喜歡的東西討他歡心,以此轉移注意力,還獻上美人西施消磨他的鬥誌。


    於是經過數十年的準備,待越王複國時機到來,成功滅了吳國,洗刷會稽之辱,最終成為一方霸王。此時大家都在慶祝複國之樂,但唯獨越王勾踐臉色沉重,範蠡深知勾踐剛愎自用的品性,對勾踐來說,大臣功高蓋主,範蠡等人遲早會被處死。遂向勾踐辭官,勾踐假意分國挽留,還以其家人相挾,範蠡連夜帶著家人逃離越國,還留信一封信給文種,望其早日逃脫,但文種未聽,最終被勾踐處死。


    範蠡是春秋時期不可多得的奇才,在各方麵均有涉獵,是一個難得的多才之子。他的一生跌宕多姿,在立功時辭官,在重農輕商時棄官從商,憑借自己非凡能力和艱苦奮鬥聞名天下。


    範蠡為人熟知的便是“三聚三散”、“三致千金”之事,而關於範蠡遷徙的原因均是為了保身,且兩次均改了名字,且說範蠡改的名字均有含義。越王勾踐五年,吳王赦免勾踐,範蠡得以隨勾踐回國,在路過苧蘿村的時候,範蠡第一次見到西施,頓時驚為天人。


    不久,勾踐采納文種提出的滅吳七術,其中第三術就是“美人計”,送美女給吳王夫差,來迷惑夫差心誌。勾踐把選拔美女的活兒交給了範蠡。


    範蠡接到命令後,當即前往全國各地查訪美女,最終在苧蘿村再次見到了西施。範蠡告訴西施此次來苧蘿村是奉大王之命征召你和鄭旦去吳國實施美人計的。


    西施聽了之後很平靜地答道:“國家不是君王一個人的,而是大夥兒的,如今國家處於危難之中,每個人都應該替君王分憂解難。我雖不能像範將軍那樣做個大英雄,但也想盡一份綿薄之力。”


    “一弱女子都能如此深明大義,不計個人榮辱,甘赴吳國為國效力。”範蠡聽了很是感動。隨後停留數日讓西施與家人做最後的告別,暫時的相處讓其心境又起了變化:不應該用善良無辜的生命去換取血腥累累的成功。麵對天真無邪的西施,他一度想過放棄,這也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對自己的決定產生動搖。範蠡沒有意識到的是,這次短暫的邂逅,讓兩人對彼此都有了好感。


    隨後,西施和鄭旦來到了會稽城,在王宮旁邊的一座小土城安頓了下來,這裏有專業的老師教授歌舞。等到歌舞學完之後,又由範蠡來教吳語。學吳語期間,西施為了能與範蠡多些相處的日子,說吳語故意說得磕磕絆絆。


    等到赴吳之期臨近,範蠡被越王勾踐催促,西施這才表明心跡:“從你來教我吳語的時候,我就知道去吳國的日子不遠了。之所以拖延,是想多增加一些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我害怕,將來到了吳國,有無邊無際的寂寞歲月,怕自己熬不下去,所以希望,盡量給自己多留一份美好的記憶,可以幫自己從這些記憶中,多吸取一些力量……這樣是不是很傻?


    範蠡畢竟也是一個性情中人,麵對如此情深意切的告白,不能不心旌搖動,再也顧不得什麽複仇大計、什麽王圖霸業。他一下把她攬入懷中,對準她的唇,溫柔的吻了下去……


    之後,西施入吳,果然不負所望。在西施的幫助以及越國自身的努力之下,越國終於在公元前473年,攻入吳都,吳國滅亡。吳被滅那一天,當範蠡派人去吳王宮去接西施時,發現她已經不見了。原來越王妃怕越王被西施美色所迷,毀了大好江山,就提前派人把西施沉江了。吳王江山被毀,真的應該怪在一個女人身上嗎?


    此時吳國已滅,越國霸業已成,範蠡料到勾踐會行那“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事,於是辭別勾踐,改名為鴟夷子皮,前往齊國去了。


    單說那日西施被越王妃推入江中,其實並沒有死,而是被齊國國相田恒的侄兒緇衣所救,化名為苧蘿姑娘。後來又托緇衣幫忙在越國尋找範蠡,知其早已離開越國不知所蹤,就隨緇衣來到齊國並在國相府上暫時住了下來。


    一天,緇衣在相國府偶遇鴟夷子皮,見其談吐不凡,不似普通人,細看之下與其在越王宮見過的範蠡銅像有幾分相像,便懷疑這個鴟夷子皮就是範蠡。於是告訴叔父田恒,讓其召見鴟夷子皮來相府與苧蘿姑娘相見。


    便在此時,範蠡已經進來,給田恒見禮:“大人,招小人前來,有什麽事情?”“鴟夷子皮先生,想見你的不是我,是這位姑娘!”


    “夷兒……”(西施本名施夷光)


    “範郎……”


    一聲呼喊,兩個人再也顧不得什麽,都迎向了對方,一下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範蠡和西施這對傷痕累累的情人,在經曆了生離死別的重重磨難之後,又奇跡般地團聚了。


    話說範蠡曾經對送西施赴吳產生過動搖,但是最終還是沒有放棄使用美人計。是因為功名利祿、王圖霸業比心愛的女子更重要?


    在曆史的長河中,範蠡和西施的故事被傳頌千年,但他們之間是否存在真正的愛情卻一直備受爭議。有些人認為他們之間有著深厚的感情紐帶,而另一些人則對此持懷疑態度。那麽,他們到底有沒有愛情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範蠡對西施的態度。據史書記載,範蠡將西施訓練成了一名出色的間諜,並派她去吳國執行任務。從表麵上看,這似乎隻是一種政治手段,而非情感表達。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思考,就會發現範蠡選擇西施並非偶然。他一定看到了西施身上的某些特質,才會信任她並賦予她如此重要的使命。這種信任也許源於他對西施的了解和欣賞,而不僅僅是因為她的美貌。此外,範蠡在整個計劃中都表現出了對西施的關心和保護。當西施成功完成任務後,範蠡立刻帶她離開了吳國,避免她受到吳王夫差的報複。這一舉動顯示了他對西施的重視和嗬護,也讓人不禁猜測他們之間可能有著更深層次的感情。


    另一方麵,西施對範蠡的感情也值得探討。作為一個女子,西施被卷入了一場複雜的政治陰謀之中。她肩負著巨大的壓力和責任,但始終沒有背叛範蠡和越國。她願意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犧牲自己,這種精神令人敬佩。同時,我們也可以想象,在這個過程中,她對範蠡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畢竟,範蠡是她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也是她為之奮鬥的目標所在。雖然史書並沒有明確記載西施對範蠡的愛意,但從她的行為和態度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內心深處對範蠡的依賴和信任。


    當然,要確定範蠡和西施之間是否有愛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曆史已經過去太久,我們無法親身體驗當時的情景。但通過對史料的研究和分析,我們可以嚐試理解他們的心境和動機。或許,範蠡和西施之間的關係超越了單純的愛情,更像是一種默契和相互支持的夥伴關係。他們共同經曆了風雨,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奮鬥。這樣的感情,即使不是浪漫的愛情,也同樣珍貴而難得。


    總的來說,範蠡和西施之間是否有愛情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但無論如何,他們的故事都是中國曆史上一段傳奇的佳話。他們的勇氣、智慧和奉獻精神將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對於這段曆史,我們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去探索和解讀,讓它繼續傳承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娘啼笑因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蝶並收藏紅娘啼笑因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