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咱們是這群山環抱之地養育的兒女,竟然有多數人讚同官府那所謂的文明之策。但我要問你們,如果你們同意了官府的主張,那就是對我們祖先的背叛,是對他們千年傳承的褻瀆?你們可曾捫心自問,對得起那些賜予我們生命,教會我們生存之道的先祖嗎?


    祖宗之意,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魂。他們給予我們生命,教會我們在茂密的叢林中如猛虎般馳騁,讓我們以獵物的肉為食,以它們的皮為衣,那是與天地為伴,與萬物共生的生活,那是我們的傳統,我們的信仰,有何不妥?那些困苦,那些挑戰,不過是生活的磨礪,又怎能與背叛祖宗相提並論?


    你們啊,怎麽就能輕易地丟棄那些深入骨髓的傳統,怎麽就能如此輕易地淪為十惡不赦的罪人,忘記了我們的根源,忘記了我們的身份?你們難道就不能看清,這官府之舉,不過是想要剝奪我們的自由,摧毀我們的信仰,將我們變成他們眼中的‘文明人’嗎?”


    “夠了!我們的先祖們怎麽可能願意看到我們世世代代在饑寒交迫中掙紮?他們一定希望我們能過上更好的日子。而今,有了官府的扶持,我們即將過上好日子,這有什麽不對?我們並未忘本,更沒有打算背叛祖先的教誨。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尊崇先祖,按照我們的傳統舉行祭祀,歡慶每一個屬於我們的節日。


    若你仍執意要堅守那種貧瘠的生活,我們不會阻止你。但你也無權強迫我們與你同流合汙,回到那苦難的歲月。你的固執己見,你的頑固不化,才是真的令人痛心。你心中的險惡與惡意,你的自私與冷漠,才是真正的罪孽深重。請別再用你的狹隘與無知,來玷汙我們追求美好的決心與信念。”


    “你,你這是汙蔑,我,我要殺了你......”


    夜幕如厚重的帷幕緩緩落下,人們的喧囂逐漸沉寂,然而,一場無可避免的悲劇卻在此刻悄然上演。這不僅僅是一起命案,更是一場曆史與現實交織的較量,新舊思想的碰撞,理念的激戰,命運的抉擇,貧富的鴻溝,愚昧與聰慧的較量,全部凝聚在這一刹那。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它席卷了整個東北大地,讓人們不得不正視那些被忽視、被掩蓋的矛盾。在這場風暴的中心,是新舊勢力的對峙。舊有的觀念和製度,如同堅固的城堡,守護著過去的榮光;而新生的力量,則如狂風驟雨,勢不可擋地衝擊著這座城堡。


    這是一場理念的戰爭。有人堅守著傳統的道德觀念,認為那是社會的基石;而有人則追求著創新的思想,渴望打破舊有的束縛。這兩股力量在暗中較量,企圖在這場戰爭中占據上風。


    命運,這個看似遙不可及卻又無處不在的存在,也在這場命案中露出了它的猙獰麵目。有人因為命運的捉弄而陷入困境,有人則因為命運的垂青而走向成功。然而,在這場命案中,命運卻像是一個冷酷的旁觀者,靜靜地觀看著這場人間的悲劇。


    貧富的鴻溝在這場命案中也被無情地撕裂開來。富人享受著無盡的榮華富貴,而窮人卻隻能在社會的底層掙紮求生。這種巨大的差距讓人們不得不思考,這個社會是否公平?


    愚昧與聰慧的較量,則在這場命案中達到了高潮。有人因為愚昧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人則因為聰慧而揭開了真相的麵紗。這種對比讓人們不得不感歎,知識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


    這起命案,如同一麵鏡子,映照出了這個社會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它讓人們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此事,如同一麵剔透的銅鏡,恰如其分地映照出東北社會之風貌。這不僅僅是一個話題,更是一個機會,一個讓白山學子們盡情施展才華,展示學識與見解的舞台。我提議,讓白山書院借此契機,創辦一份報紙,名為“白山文刊”。


    這“白山文刊”,將成為學子們智慧的集結地,讓他們對這一事件進行深入剖析,展開激烈的辯論。希望用他們的文字,如同鋒利的劍,直指問題的核心;希望他們的觀點,將如同指路明燈,照亮人們的思想之路。


    不僅如此,這份報紙還要走出書院,走進東北的千家萬戶。讓每一個百姓,都能從中讀到白山學子的聲音,感受到他們的熱情與智慧。讓這份報紙,成為連接書院與百姓的橋梁,讓知識的力量,在東北的大地上流淌。”於樂激情豪邁地說道。


    周揚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望向於樂,聲音裏帶著幾分不安:“王爺,此事若是鬧得沸沸揚揚,隻怕會一發不可收拾啊。”


    於樂卻是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怕什麽?越鬧越大,豈不是更能引起世人的關注?我正是要讓天下人皆知,讓他們參與進來,討論自己的命運,揭露這世間的不公。我要喚醒他們的良知,讓他們團結起來,向那些貪婪的富人發起反抗。你不必擔憂,我們手握重兵,背後有官衙撐腰,任何犯罪之人,都必將受到法律的製裁!”


    上官婉兒在一旁默默沉思,心中對王爺的話既感讚同又覺忐忑。她知道王爺此舉風險極大,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但王爺的話又讓她看到了希望,仿佛是一束光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她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王爺的話,究竟是對是錯?這一切,又將如何發展……


    ......


    “哈哈,哥哥這次竟然學我們當初為女權與平等在國子監所做的事情了,這可真是太好了。如此熱烈的討論,豈能少了我,長樂無雙公主,我要將心中的想法化作文章,刊登在文刊之上,與世人共享。”


    樂樂知曉哥哥即將有所動作,那份玩心也隨之躍動,怎肯落後於人?


    安瑤也被這股熱情所感染,躍躍欲試,仿佛隨時準備將她的見解付諸筆墨。


    然而,安真真卻在此刻潑了一盆冷水,她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地說道:“你們兩個,別光顧著起哄。你們真的明白王爺的用意嗎?若是盲目跟風,恐怕會適得其反。”


    她的話語如同一記警鍾,敲醒了樂樂與安瑤內心的狂熱。是啊,我們是否真正理解了哥哥(王爺)的用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瑤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樂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樂公子並收藏平瑤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