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經臨近卯時,但因為還是冬季,天色還是漆黑一片。
“將軍,東城門發生了騷亂,應該是城裏咱們的人在攻打東門。”
“好,讓其它三門的人繼續佯攻,主力都隨我一起進東門。”夏侯褚開心地大笑起來,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己升官發財的機會就在眼前了。
“將軍,東門開了,是禁軍打開的。”
“好,這回咱們可是開國功臣了,等咱們殺了那個老妖婆,就可以封侯拜相了,哈哈......”
興奮的夏侯褚暢享著自己美好的未來,帶著造反的羽林衛很快就進了東門。
“小的拜見將軍。”
“你是何人?”
“回將軍的話,小的是禁軍右郎將曹君集將軍的親兵,我奉他的命令前來為將軍帶路。”
“哈哈,好,太好了!小子,你就等著升官發財吧!跟著你們曹將軍一定會吃香的喝辣的。
“將軍,不對呀,這怎麽走的都是偏僻之路呀,去皇宮的路我可是知道的。”夏侯褚的親兵起了疑心。
“把那個帶路的給我叫來?”
帶路兵被押到了夏侯褚的麵前。
“你小子帶的是什麽路?為何不見你們禁軍的大部隊?你不會是細作吧?我要殺了你!”夏侯褚惡狠狠地說道。
帶路兵被嚇得尿了褲子,急忙下跪磕頭說道:“將軍啊!我,我們曹將軍說,說是皇宮的禁軍不好攻打,咱們的人打得太費勁了,所以才,才沒留下來接您,這條路是最快的捷徑了,平時是不告訴別人的,是,是我們禁軍機密!小的可不想死啊,小的,小的家裏還有年邁的老母啊!嗚嗚......”
“行了!別他媽哭了,瞧你個熊樣,都尿褲子了,去吧,繼續帶路!”
“是,嗚嗚......”
“將軍,我陪他一起吧,以防有詐!”
“好!”
近三萬人的羽林衛進到了一片林地,也是墳地。帶路兵被嫣然救走後,夏侯褚的羽林衛們遭到密集的箭矢攻擊。騎著高頭大馬的夏侯褚被射落馬下。在禁軍和城防衛的夾擊下,造反的羽林衛投降了。
“寧,寧王殿下,怎,怎麽是您領兵?”見到寧王於樂的夏侯褚大驚失色。
“這不是來抓你嗎,你這麽大的將軍造反,我得親自來呀!”
“王爺,小的,小的隻是聽命,小的可不是主謀啊!”夏侯褚知道此時是推脫的時候了,不然隻有死路一條。
“哥哥,你帶兵的時候怎麽不叫上我呀,我,我還沒見過打仗呢,真是的!”樂樂在哥哥的懷裏生著氣。
“多危險呐,怎麽能帶上你呢?”
“哥哥都不怕,我也不怕,我可是會輕功的,哼!”刁蠻勁上來的樂樂可是天不怕地不怕。
“行,下次有機會就帶上你,好不好?”
“你可不許騙我!哥哥,你有沒有受傷呀?”
“沒有,哥哥很好。”
“嘿嘿,那就好。哥哥,是誰這麽大膽敢造反?”
“人可不少,你易子哥哥的族叔李長輝就是其中之一。”
“啊,那易子哥哥不會被牽連吧?”樂樂擔心地問道。
“隻要沒證據就不會,況且他是首輔李大人的女婿,應該不會跟著他們造反的。”於樂心裏也沒底,如今的兄弟他也看不透了。
“王爺,您的信,江南來的。”
看了信的於樂,臉色大變。
“哥哥,怎麽了!”樂樂看哥哥的臉色不好,知道可能出大事了。搶過哥哥手裏的信看了起來。
“完了!這怎麽又造反了呢?沒完了!”
安瑤拿過信仔細地看著。
“揚州刺史李敬業造反,那不是會威脅到金陵嗎?”安瑤說道。
“是啊,明哲,快給去金陵的人去信,讓他們返回到洛州。”
“是,王爺。”
......
“啟稟陛下,五皇子謀反一事,已經初步審理完成,主謀有大理寺少卿柴育、光祿少卿常旭、國子司業李長輝、禁軍右郎將曹君集、羽林衛右郎將夏侯褚以及皇甫建業與秦哲的下屬餘孽。他們收買了守城門的官兵,多次在子時的時候開城門讓叛軍人馬分批進入京城,藏身於京郊的莊子上,然後等待時機圖謀造反。
他們的策略是,利用劫持孩子的騷亂,先是對城中的秦王殿下、還有內閣大臣們的官邸進行攻擊,這樣,京兆府一定會救援於皇上,皇上就會命令禁軍前來救援,而救援的禁軍一定會是曹君集帶兵,因為左郎將陳讓休假在家。同時,羽林衛右郎將夏侯褚抓了羽林衛中郎將華良,率領三萬羽林衛以救駕為名想進入京城,好在城防衛顏雄沒有中計,於是兩衛發生了交戰。而叛軍預判到了這點,就讓禁軍右郎將曹君集出皇宮後攻占城防衛防守的任意一門,然後將反叛的羽林衛帶入城中,這樣就可進攻皇城了。
而五皇子買通了皇宮裏的一幹人等,先行打開了西門,好在有禁軍中郎將趙雲長的沉著指揮,才沒有讓反賊攻入皇宮。
最後,好在寧王殿下及時出手,將反叛的禁軍曹君集和他一同造反的禁軍鷹揚郎將史祿山一起擊斃,接管了叛出的禁軍後,揮師回軍皇城,解救了被困的禁軍,擊敗了攻打皇城的叛軍後,又設計活捉了率領反叛的羽林衛右郎將夏侯褚。”
“五皇子是怎麽死的?”
“寧王判斷說可能是親近的人趁五皇子沒有防備行刺的,禁軍已經把伺候五皇子的奴婢都抓了起來,逐一審問,但缺了一人,就是五皇子的隨從太監小保子,此人不知去向。
“什麽都是寧王,你們可真行,這麽大的事,皇城衛不知道,京兆府不知道!你們還能幹什麽?”女皇大怒,兩萬軍人進了京城,竟然沒人知道,這事可是太大了。現在還有可信之人嗎?
群臣全部跪地。
“陛下,揚州刺史李敬業率兵造反,還請陛下定奪!”徐演達說道。
“你們說,派誰去?”
“回陛下,臣懇請寧王殿下率軍。寧王殿下對京城的所有軍隊都熟知,也都聽他的號令,這次平叛就是最好的例子。城防衛、禁軍,還有羽林衛,都聽從寧王。”戶部侍郎叢孝說道。
他的話讓所有人都看向了他,這話說得非常對也非常不對,關鍵還是出自一名戶部的官員之口,這不正常。
“將軍,東城門發生了騷亂,應該是城裏咱們的人在攻打東門。”
“好,讓其它三門的人繼續佯攻,主力都隨我一起進東門。”夏侯褚開心地大笑起來,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己升官發財的機會就在眼前了。
“將軍,東門開了,是禁軍打開的。”
“好,這回咱們可是開國功臣了,等咱們殺了那個老妖婆,就可以封侯拜相了,哈哈......”
興奮的夏侯褚暢享著自己美好的未來,帶著造反的羽林衛很快就進了東門。
“小的拜見將軍。”
“你是何人?”
“回將軍的話,小的是禁軍右郎將曹君集將軍的親兵,我奉他的命令前來為將軍帶路。”
“哈哈,好,太好了!小子,你就等著升官發財吧!跟著你們曹將軍一定會吃香的喝辣的。
“將軍,不對呀,這怎麽走的都是偏僻之路呀,去皇宮的路我可是知道的。”夏侯褚的親兵起了疑心。
“把那個帶路的給我叫來?”
帶路兵被押到了夏侯褚的麵前。
“你小子帶的是什麽路?為何不見你們禁軍的大部隊?你不會是細作吧?我要殺了你!”夏侯褚惡狠狠地說道。
帶路兵被嚇得尿了褲子,急忙下跪磕頭說道:“將軍啊!我,我們曹將軍說,說是皇宮的禁軍不好攻打,咱們的人打得太費勁了,所以才,才沒留下來接您,這條路是最快的捷徑了,平時是不告訴別人的,是,是我們禁軍機密!小的可不想死啊,小的,小的家裏還有年邁的老母啊!嗚嗚......”
“行了!別他媽哭了,瞧你個熊樣,都尿褲子了,去吧,繼續帶路!”
“是,嗚嗚......”
“將軍,我陪他一起吧,以防有詐!”
“好!”
近三萬人的羽林衛進到了一片林地,也是墳地。帶路兵被嫣然救走後,夏侯褚的羽林衛們遭到密集的箭矢攻擊。騎著高頭大馬的夏侯褚被射落馬下。在禁軍和城防衛的夾擊下,造反的羽林衛投降了。
“寧,寧王殿下,怎,怎麽是您領兵?”見到寧王於樂的夏侯褚大驚失色。
“這不是來抓你嗎,你這麽大的將軍造反,我得親自來呀!”
“王爺,小的,小的隻是聽命,小的可不是主謀啊!”夏侯褚知道此時是推脫的時候了,不然隻有死路一條。
“哥哥,你帶兵的時候怎麽不叫上我呀,我,我還沒見過打仗呢,真是的!”樂樂在哥哥的懷裏生著氣。
“多危險呐,怎麽能帶上你呢?”
“哥哥都不怕,我也不怕,我可是會輕功的,哼!”刁蠻勁上來的樂樂可是天不怕地不怕。
“行,下次有機會就帶上你,好不好?”
“你可不許騙我!哥哥,你有沒有受傷呀?”
“沒有,哥哥很好。”
“嘿嘿,那就好。哥哥,是誰這麽大膽敢造反?”
“人可不少,你易子哥哥的族叔李長輝就是其中之一。”
“啊,那易子哥哥不會被牽連吧?”樂樂擔心地問道。
“隻要沒證據就不會,況且他是首輔李大人的女婿,應該不會跟著他們造反的。”於樂心裏也沒底,如今的兄弟他也看不透了。
“王爺,您的信,江南來的。”
看了信的於樂,臉色大變。
“哥哥,怎麽了!”樂樂看哥哥的臉色不好,知道可能出大事了。搶過哥哥手裏的信看了起來。
“完了!這怎麽又造反了呢?沒完了!”
安瑤拿過信仔細地看著。
“揚州刺史李敬業造反,那不是會威脅到金陵嗎?”安瑤說道。
“是啊,明哲,快給去金陵的人去信,讓他們返回到洛州。”
“是,王爺。”
......
“啟稟陛下,五皇子謀反一事,已經初步審理完成,主謀有大理寺少卿柴育、光祿少卿常旭、國子司業李長輝、禁軍右郎將曹君集、羽林衛右郎將夏侯褚以及皇甫建業與秦哲的下屬餘孽。他們收買了守城門的官兵,多次在子時的時候開城門讓叛軍人馬分批進入京城,藏身於京郊的莊子上,然後等待時機圖謀造反。
他們的策略是,利用劫持孩子的騷亂,先是對城中的秦王殿下、還有內閣大臣們的官邸進行攻擊,這樣,京兆府一定會救援於皇上,皇上就會命令禁軍前來救援,而救援的禁軍一定會是曹君集帶兵,因為左郎將陳讓休假在家。同時,羽林衛右郎將夏侯褚抓了羽林衛中郎將華良,率領三萬羽林衛以救駕為名想進入京城,好在城防衛顏雄沒有中計,於是兩衛發生了交戰。而叛軍預判到了這點,就讓禁軍右郎將曹君集出皇宮後攻占城防衛防守的任意一門,然後將反叛的羽林衛帶入城中,這樣就可進攻皇城了。
而五皇子買通了皇宮裏的一幹人等,先行打開了西門,好在有禁軍中郎將趙雲長的沉著指揮,才沒有讓反賊攻入皇宮。
最後,好在寧王殿下及時出手,將反叛的禁軍曹君集和他一同造反的禁軍鷹揚郎將史祿山一起擊斃,接管了叛出的禁軍後,揮師回軍皇城,解救了被困的禁軍,擊敗了攻打皇城的叛軍後,又設計活捉了率領反叛的羽林衛右郎將夏侯褚。”
“五皇子是怎麽死的?”
“寧王判斷說可能是親近的人趁五皇子沒有防備行刺的,禁軍已經把伺候五皇子的奴婢都抓了起來,逐一審問,但缺了一人,就是五皇子的隨從太監小保子,此人不知去向。
“什麽都是寧王,你們可真行,這麽大的事,皇城衛不知道,京兆府不知道!你們還能幹什麽?”女皇大怒,兩萬軍人進了京城,竟然沒人知道,這事可是太大了。現在還有可信之人嗎?
群臣全部跪地。
“陛下,揚州刺史李敬業率兵造反,還請陛下定奪!”徐演達說道。
“你們說,派誰去?”
“回陛下,臣懇請寧王殿下率軍。寧王殿下對京城的所有軍隊都熟知,也都聽他的號令,這次平叛就是最好的例子。城防衛、禁軍,還有羽林衛,都聽從寧王。”戶部侍郎叢孝說道。
他的話讓所有人都看向了他,這話說得非常對也非常不對,關鍵還是出自一名戶部的官員之口,這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