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平言罷,眾人紛紛鎖緊眉頭,不再言語。似乎,有著極重的壓力扛在肩上。
看著氣氛逐漸變得壓抑,郭子韜急忙打起了圓場。“好了,還是快些趕路吧。再晚的話,也許定平都已經淪陷了。”
聞言,眾人長舒一口氣,不再胡思亂想。
“駕!”徐平率先拍馬而去。
眾人一看,當即揚鞭縱馬,緊隨其後。
……
涼州,武都郡,定平關內。
魏冉心情大好,昨夜一戰,可謂是大獲全勝。經過昨夜的偷襲,康州軍今日已然無力再行攻城。對於定平關而言,每多一日的時間,便會多上一分機會。
“報!”
“何事?”
“稟侯爺!壕溝已全部挖掘完成,圍繞著關前十丈之外,溝內馬釘與木刺也已全部鋪滿。”
魏冉微微點頭。“關頭的石料與木樁可夠?”
“回侯爺!足以支撐數日。”
“下去吧。”
偏將正欲離去,魏冉再次開口。“對了,把好酒好肉都拿出來,關內存糧全部開倉,讓將士們吃個痛快,好好休整一日。明日,與康州軍決一死戰。”
“諾!”
魏冉緩緩登上關頭,眺望著遠處的康州軍大營,壓力很是沉重。
定平關距武都不過百裏,武都郡地勢高而山脈險,除了武都,整個涼州地勢廣而植被稀。一旦丟了武都,再無任何關隘與天險。
屆時,宇文逸可據此險地而俯視整個涼州。進可領精騎縱馬飛馳,退可依定平據險而守。原本由於定平關阻攔而斷絕道路的涼州七郡,也會因武都的丟失,重新連成一片。
想到此處,魏冉緩緩拔出佩刀,抬臂用力一揮,麵前的燭台轟然倒塌。
定平一戰,不可有失。
……
時間轉瞬即逝,眨眼便已是明月高懸。
賀州,上陽郡,武成王府。
寧毅將手中信函揉做一團,隨即,猛然砸向門外。“蠢材!魏冉怎會犯如此大的錯誤!八萬精銳盡喪,他是豬腦嗎?此等誘敵之計竟然無法識破,簡直枉為涼州營統帥!”
接到安插在涼州的密探來報之後,寧毅勃然大怒。雖說對於皇帝的意圖,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無論鍋裏的肉怎麽爛,那也是大周內部的事。
涼州七郡已失,若是再丟了武都,整個涼州三分之二的地域便盡歸元武所有。
“忠奎!”
“王爺!
“取筆墨來。”
“王爺,您是要上書陛下,請旨出兵嗎?”吳忠奎第一時間便猜到了寧毅的想法。
寧毅臉色陰沉到了極致,手中拳頭捏得咯咯作響。“有何不可?”
忠奎使勁撓了撓頭,眉頭頓時皺成麻花。“王爺啊,涼州營覆滅的事尚未通傳賀州,咱們貿然請旨不妥吧?皇帝老兒會怎麽看您?他都沒說,您咋知道涼州營覆滅了?”
聞言,寧毅先是微微一愣,隨即放聲大笑。“忠奎啊,連你都會動腦子了?好,好事啊!”
幾息之後,寧毅收起了笑容,極為嚴肅的開口說道:“你要明白,有些事情雖然大家都不說,卻各個心知肚明。
你當我賀州沒有徐滄的探子嗎?還是你以為北境沒有歐陽正奇的暗哨?
大家都知道,皇帝自然也知道。如今涼州營覆滅,定平必然是危在旦夕。
天大的事,天大的鬥爭,那都比不上大周的國土。咱們生活的土地,咱們自己人就算鬥得死去活來,那也是自己人的東西。
元武算什麽狗娘雜?也配染指我大周疆域?
皇帝不會囉嗦的,他恐怕還巴不得本王出兵涼州。最好和宇文逸鬥個你死我活,那才是他希望看到的。行了,取筆墨來。”
“好複雜?算了,忠奎這就給您取去。”
片刻之後,寧毅坐於案台前,提筆急書。
“臣寧毅,敬啟陛下:
臣聞國之安危,係於兵戎。今涼州有難,敵寇肆虐,社稷危殆,百姓不安。念及此,臣痛心疾首,寢食難安。
今賀州糧草充裕,兵甲已足。臣願親率精銳之師,出征關外,以靖邊疆。
臣此去,誌在破敵,重振國威。待此戰告捷,臣當敬獻敵酋之首,以報陛下聖恩。
臣衛國之心,日月可鑒。伏請陛下應允。
臣寧毅,叩首。”
停筆,封緘。寧毅將信隨手遞給了吳忠奎。“差快馬將此信送至神京。還有,一會你親自去西營點兵。明日午時,兵出長寧。”
“啊?王爺,您這折子才剛剛寫好,咱們就出兵嗎?”吳忠奎聞言,大為不解。
寧毅抬手重重的拍在其肩上,隨後笑著罵道:“你這蠢材!現在不發兵,更待何時?等皇帝旨意下來,再送至賀州時,莫說武都,怕是涼州都丟了!”
“可是王爺,皇帝老兒要是不同意,咱們這可是私自用兵啊,是形同謀反的?”
聞此話,寧毅眉頭微挑,麵色略帶不屑。“你當徐滄,張啟聖和韓忠他們跟你一樣蠢嗎。隻要涼州不丟,一切好說。辦事去!”
“哦!”吳忠奎眼角一挑,應聲離去。
元武與大周的國恨已經長達數百年之久,收複涼州七郡更是每個周人的期望。
如今失地未複,又添新仇,便是隆聖帝得知此事如何動怒,都不會表現出來。至少,在此戰有定數之前,他不會下刀子。
……
與此同時,神京的皇城內也很不安生。
“看看吧,這是天香樓送來的消息。”隆聖帝將手中密信丟給了劉辟,臉上的表情陰沉到了極致。
接過密信,幾息之後,劉辟躬身俯拜道:“陛下,靖北王應當是去涼州了。北境的消息靈通,想必早已知曉一切。
此二人乃金蘭之交,涼州營覆滅,長興侯自然會身陷絕地,作為兄長,靖北王不會坐視不理。”
隆聖帝將劉辟手中的密信一把扯回,當即撕成了粉碎。“徐滄眼裏還有朕這個皇帝嗎?他明知朕會察覺,還是毫無顧忌的趕去涼州。
一個,是手握重兵的異姓王;一個,是掌控著涼州的邊疆大吏。
他就不知道避嫌嗎?還是說他壓根就不在意朕會如何看待他?”
隆聖帝越說越氣,頓時怒火中燒,一腳踹翻了身旁的香爐。“昨日,蕭如諱又來請旨,一雙狗眼,天天盯著少禦首的空缺。一個二個,有恃無恐,這就是他們的為臣之道?”
“陛下,陛下息怒啊!”劉辟額頭冷汗直冒,慌忙跪地叩首。
“息怒?你讓朕如何息怒?司徒孝呈離京這幾日,怕也是去了涼州吧。
這幾人可真是兄弟情深呐。好啊,好得很。
狗東西,你來說。
是朕氣量狹小嗎!是朕妄加猜忌嗎?還是朕容不下他們?”
徐平言罷,眾人紛紛鎖緊眉頭,不再言語。似乎,有著極重的壓力扛在肩上。
看著氣氛逐漸變得壓抑,郭子韜急忙打起了圓場。“好了,還是快些趕路吧。再晚的話,也許定平都已經淪陷了。”
聞言,眾人長舒一口氣,不再胡思亂想。
“駕!”徐平率先拍馬而去。
眾人一看,當即揚鞭縱馬,緊隨其後。
……
涼州,武都郡,定平關內。
魏冉心情大好,昨夜一戰,可謂是大獲全勝。經過昨夜的偷襲,康州軍今日已然無力再行攻城。對於定平關而言,每多一日的時間,便會多上一分機會。
“報!”
“何事?”
“稟侯爺!壕溝已全部挖掘完成,圍繞著關前十丈之外,溝內馬釘與木刺也已全部鋪滿。”
魏冉微微點頭。“關頭的石料與木樁可夠?”
“回侯爺!足以支撐數日。”
“下去吧。”
偏將正欲離去,魏冉再次開口。“對了,把好酒好肉都拿出來,關內存糧全部開倉,讓將士們吃個痛快,好好休整一日。明日,與康州軍決一死戰。”
“諾!”
魏冉緩緩登上關頭,眺望著遠處的康州軍大營,壓力很是沉重。
定平關距武都不過百裏,武都郡地勢高而山脈險,除了武都,整個涼州地勢廣而植被稀。一旦丟了武都,再無任何關隘與天險。
屆時,宇文逸可據此險地而俯視整個涼州。進可領精騎縱馬飛馳,退可依定平據險而守。原本由於定平關阻攔而斷絕道路的涼州七郡,也會因武都的丟失,重新連成一片。
想到此處,魏冉緩緩拔出佩刀,抬臂用力一揮,麵前的燭台轟然倒塌。
定平一戰,不可有失。
……
時間轉瞬即逝,眨眼便已是明月高懸。
賀州,上陽郡,武成王府。
寧毅將手中信函揉做一團,隨即,猛然砸向門外。“蠢材!魏冉怎會犯如此大的錯誤!八萬精銳盡喪,他是豬腦嗎?此等誘敵之計竟然無法識破,簡直枉為涼州營統帥!”
接到安插在涼州的密探來報之後,寧毅勃然大怒。雖說對於皇帝的意圖,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無論鍋裏的肉怎麽爛,那也是大周內部的事。
涼州七郡已失,若是再丟了武都,整個涼州三分之二的地域便盡歸元武所有。
“忠奎!”
“王爺!
“取筆墨來。”
“王爺,您是要上書陛下,請旨出兵嗎?”吳忠奎第一時間便猜到了寧毅的想法。
寧毅臉色陰沉到了極致,手中拳頭捏得咯咯作響。“有何不可?”
忠奎使勁撓了撓頭,眉頭頓時皺成麻花。“王爺啊,涼州營覆滅的事尚未通傳賀州,咱們貿然請旨不妥吧?皇帝老兒會怎麽看您?他都沒說,您咋知道涼州營覆滅了?”
聞言,寧毅先是微微一愣,隨即放聲大笑。“忠奎啊,連你都會動腦子了?好,好事啊!”
幾息之後,寧毅收起了笑容,極為嚴肅的開口說道:“你要明白,有些事情雖然大家都不說,卻各個心知肚明。
你當我賀州沒有徐滄的探子嗎?還是你以為北境沒有歐陽正奇的暗哨?
大家都知道,皇帝自然也知道。如今涼州營覆滅,定平必然是危在旦夕。
天大的事,天大的鬥爭,那都比不上大周的國土。咱們生活的土地,咱們自己人就算鬥得死去活來,那也是自己人的東西。
元武算什麽狗娘雜?也配染指我大周疆域?
皇帝不會囉嗦的,他恐怕還巴不得本王出兵涼州。最好和宇文逸鬥個你死我活,那才是他希望看到的。行了,取筆墨來。”
“好複雜?算了,忠奎這就給您取去。”
片刻之後,寧毅坐於案台前,提筆急書。
“臣寧毅,敬啟陛下:
臣聞國之安危,係於兵戎。今涼州有難,敵寇肆虐,社稷危殆,百姓不安。念及此,臣痛心疾首,寢食難安。
今賀州糧草充裕,兵甲已足。臣願親率精銳之師,出征關外,以靖邊疆。
臣此去,誌在破敵,重振國威。待此戰告捷,臣當敬獻敵酋之首,以報陛下聖恩。
臣衛國之心,日月可鑒。伏請陛下應允。
臣寧毅,叩首。”
停筆,封緘。寧毅將信隨手遞給了吳忠奎。“差快馬將此信送至神京。還有,一會你親自去西營點兵。明日午時,兵出長寧。”
“啊?王爺,您這折子才剛剛寫好,咱們就出兵嗎?”吳忠奎聞言,大為不解。
寧毅抬手重重的拍在其肩上,隨後笑著罵道:“你這蠢材!現在不發兵,更待何時?等皇帝旨意下來,再送至賀州時,莫說武都,怕是涼州都丟了!”
“可是王爺,皇帝老兒要是不同意,咱們這可是私自用兵啊,是形同謀反的?”
聞此話,寧毅眉頭微挑,麵色略帶不屑。“你當徐滄,張啟聖和韓忠他們跟你一樣蠢嗎。隻要涼州不丟,一切好說。辦事去!”
“哦!”吳忠奎眼角一挑,應聲離去。
元武與大周的國恨已經長達數百年之久,收複涼州七郡更是每個周人的期望。
如今失地未複,又添新仇,便是隆聖帝得知此事如何動怒,都不會表現出來。至少,在此戰有定數之前,他不會下刀子。
……
與此同時,神京的皇城內也很不安生。
“看看吧,這是天香樓送來的消息。”隆聖帝將手中密信丟給了劉辟,臉上的表情陰沉到了極致。
接過密信,幾息之後,劉辟躬身俯拜道:“陛下,靖北王應當是去涼州了。北境的消息靈通,想必早已知曉一切。
此二人乃金蘭之交,涼州營覆滅,長興侯自然會身陷絕地,作為兄長,靖北王不會坐視不理。”
隆聖帝將劉辟手中的密信一把扯回,當即撕成了粉碎。“徐滄眼裏還有朕這個皇帝嗎?他明知朕會察覺,還是毫無顧忌的趕去涼州。
一個,是手握重兵的異姓王;一個,是掌控著涼州的邊疆大吏。
他就不知道避嫌嗎?還是說他壓根就不在意朕會如何看待他?”
隆聖帝越說越氣,頓時怒火中燒,一腳踹翻了身旁的香爐。“昨日,蕭如諱又來請旨,一雙狗眼,天天盯著少禦首的空缺。一個二個,有恃無恐,這就是他們的為臣之道?”
“陛下,陛下息怒啊!”劉辟額頭冷汗直冒,慌忙跪地叩首。
“息怒?你讓朕如何息怒?司徒孝呈離京這幾日,怕也是去了涼州吧。
這幾人可真是兄弟情深呐。好啊,好得很。
狗東西,你來說。
是朕氣量狹小嗎!是朕妄加猜忌嗎?還是朕容不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