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色耳聲,萬法成辦。


    萬法非緣,豈觀如幻。


    大地山河,誰堅誰變。


    法眼宗的詩,名為《三界唯心》,可據說指的其實是法眼。看萬物時不用肉眼,而透過傳說之中的“真如之眼”去看,此“真如之言”,便叫法眼,道眼。


    是非,又是想看透什麽呢?


    唐時轉目,看向了另外一邊。


    何名圓滿報身?


    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


    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直至無上菩提。


    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唐時走過去看完,這一剎卻忽地將那手抬起來,隻冷笑一聲:“胡說八道!”


    那手下按,便欲將這柱上鐫刻著的經文毀去,可臨到要下手,竟然怎麽也拍不下去,嘀咕一句“自作多情”,又把手收回來。


    圓滿報身佛,如一燈,又如一智。


    一燈,一智,卻與是非十分相和。


    佛經指點人們迷津,莫總想著往日之過錯,已經過去的無法挽回,而應當想以後。佛說善惡不同,可其本性一樣。不存在差別的本性,便都是真實的本性。若有一惡念,便可以抵消掉以往在萬劫之中種下的千般善因;而若有一善念,也將抵消往日種種惡業。


    他初時以為這是是非勸誡他回頭是岸,可想想是非刻在這上麵的東西,一則給他自己看,二則給整個小自在天看,跟他唐時又有什麽關係?


    隻是看這上麵字字句句,又覺得古怪至極。


    過去的錯誤,看向將來,善惡之念,善因與惡果和業報。


    “這和尚也不知道是在想什麽……”


    他懶得再看,恰見旁邊有一石板,空無一字,於是提筆便書:“萬聚從中我獨尊,獨尊那怕聚紛紜。頭頭色色非他物,大地幹坤一口吞。十方世界恣橫眠,那管東西南北天。”


    也不記得是哪裏看來的了,記得個零零星星,轉眼便寫上去。


    要的就是一個狂,一個銳字。


    唐時不大記得自己看過的佛經,不過對這幾句卻有很深刻的印象。


    他笑的是是非想太多。


    自己看了一眼,尚算滿意,唐時轉身便直接推開了那第十層的門,不過一間不大的禪室,佛龕裏還放著經文,唐時隨意撿起一卷看了,又隨手扔下。


    這裏果然是沒人的,轉了兩圈,頓覺,無趣,唐時回身便走,關了那門,從十層高的欄上躍下,朝著東邊藏閣所在的方向便去了。


    ***


    是非現在果真是在小自在天。


    除了自在閣跟小自在天,唐時想不出這和尚的第二個去處。


    他在路途上已經耽擱久了,總不能應雨已經到了許久,他還在半路上,盡快過去才是正理。


    不過大荒十三閣都在一個圈上,唐時順著內荒的邊緣趕過去,速度還是很快的。


    他一路不曾停歇,大剌剌地腳踩著三株木心筆,化作一道淺藍色的流光,便已經直接落到了藏閣第一層下麵。


    這個時候下麵的修士不少,一見唐時都是愣了一下,過了一會兒看到他方才收起來的三株木心筆才想起來,這不是唐時又是誰?


    隻是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唐時已經直接進入了傳送陣,到第十層去了。


    一瞬間,唐時的回歸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沒一會兒便已經傳遍了整個藏閣。


    唐時歸來。


    這樣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帶給人的卻是一種無言的震撼。


    興許唐時自己都無法想像,他在大荒閣之中到底有多重要的地位。


    太高太高的成就,已經不是旁人能嫉妒得來的。


    所以餘下能做的,隻有仰望而已。


    仰望唐時的人很多,所以便被捧上神壇。


    唐時一路到頂,已經看到湯涯跟應雨,一個坐在桌邊無聊地看茶杯,一個還在看很多年之前留下來的風雨三千陣法。


    物是人非了。


    “湯先生。”


    唐時上來便喊了一聲。


    湯涯如今是大乘期的修士了,早已經渡過劫,他讓唐時坐下,順便直接一把將應雨推開,摘下那一副眼鏡,取了手帕細細地擦拭著,一邊擦,卻一邊道:“了解渡劫修士大會嗎?”


    “略知一二。”


    唐時的回答也很簡略。


    雖然說是這麽多年沒有見過麵,名義上唐時還是藏閣的修士,而湯涯則是藏閣的閣主,不過這兩個人算是老相識,說起話來,倒是不見什麽隔閡的感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世神級鑑賞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時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時鏡並收藏異世神級鑑賞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