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說抗擊瘟疫,昭慶也不比朝中那些人多懂些什麽, 隻知道淳縣受災最為嚴重, 放任不管肯定是要出問題的。
她的兵馬是日夜行軍,來到淳縣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淳縣外頭的駐軍, 個個都以白巾覆麵遮住口鼻,手持兵刃身穿甲冑,守在淳縣各個外出要道之上,淳縣縣城大門緊閉,負責指揮駐軍的吳莧芝在昭慶到達淳縣地界之後, 立刻就來拜見了她。
昭慶跟著他進入了營帳之中,聽他匯報這些日子封鎖淳縣之後發生的事情——這吳莧芝是明武帝從死人堆裏扒拉出來的武將,對明武帝忠心耿耿,可以說什麽髒活爛活都願意為明武帝去拋頭顱灑熱血。說句沒心肝的話,別說是封城,哪怕是明武帝要求屠城,他也手起刀落照幹不誤,幹完還會順便幫明武帝背個黑鍋。
大約這就是明武帝派遣他來的緣由了,隻要有吳莧芝在這裏鎮守,淳縣裏頭的人是出不來的,但是從其他地方調配來的糧食、藥材,以及郎中大夫,都能切切實實的送進淳縣去。
「殿下,」吳莧芝雙手交疊對著昭慶行禮道,「這便是末將鎮守淳縣這些日子所做的準備。」
昭慶看完他呈上來的文書,點了點頭,俯身扶起了吳莧芝:「辛苦吳將軍了。」她頓了頓,還是問道,「將軍這些日子鎮守在淳縣地界,可見到一位名叫蘇沐春的名醫尋訪至此?」
她催促急行軍,為的也是趕在蘇沐春之前到達淳縣,好進一步先把準備做好,等到蘇沐春來到淳縣,隻需要和之前已經到達淳縣的民間大夫和太醫們一起想辦法攻克疫病便是。
吳莧芝搖了搖頭:「並沒有蘇姓醫師前來。」
昭慶鬆了口氣,笑道:「勞煩吳將軍為小王準備麵巾,小王要進淳縣。」
吳莧芝一聽昭慶要進入淳縣之中,立刻出聲反對到:「萬萬不可,淳縣之中時氣瀰漫,殿下金尊玉貴,豈可涉險其中!」
「吳將軍。」昭慶站了起來,她身量不高,站在高大威武的吳將軍麵前,更顯得瘦瘦小小一隻,弱不禁風模樣,可是當吳莧芝看向她的眼睛的時候,卻又仿佛在她的眉眼中看到了少年時的明武帝,「我為淳縣百姓而來,豈可高坐釣魚台,做出高枕無憂之相。」
「而且吳將軍放心,小王不是魯莽之人,第一天進入淳縣,我隻會前往縣衙同知縣交接,了解一下淳縣這幾日的情況,並不會貿然接觸被時疫感染之人。」
吳莧芝見不能勸動昭慶,便隻好道:「之前太醫署的太醫來之時,告訴我們以草藥水煮過麵巾,遮住口鼻可防感染時疫,我軍將士無不照做,還請殿下……」
「這我懂,自然是聽從吳將軍安排。」昭慶連忙對他的話表示贊同。
吳莧芝便撥了一隊軍士,皆是手持兵刃,身穿甲冑護衛在昭慶身旁,他知道淳縣封閉這些日子,縣中之人大多憋著一股氣——加上這時疫暫且無解,一縣百姓,數千人口,悲從中來,惡向膽生,其實是很可怕的。
此時若是有人心懷惡意,稍稍一扇動,昭慶的小命自然是懸於一線。
吳莧芝是明武帝的忠臣,他自然是以昭慶的安危為先的。
昭慶知道這一隊士兵非帶不可,便應允了吳莧芝的請求,當淳縣大門被打開的時候,昭慶才發現,這裏的情況其實比自己想像的要好一些。
街上並沒有見到屍首,幹幹淨淨不見一個行人,一直到府衙之中,她才見到了忙著診治病人的竇太醫一行人,王太醫上了年紀,原本是可以留守宮中的,但是他覺得自己幹這行時間久了,經驗比那些小年輕人不知道多了多少,這次淳縣疫病之災,絕對不能少了他的身影。
淳縣知縣姓牛,是一科榜眼出身,為官也算是小有名聲。
當初淳縣封鎖起來的時候,牛知縣也曾經想過先把自己的一家老小送出城去,連帶著城中富戶第一時間大多也想著往淳縣外跑。
然而吳將軍油鹽不進,又是個粗人,做事都是雷霆手段,將這些試圖賄賂他往外跑的富戶全抓起來,又送回了縣城之中,可是光是把人送回去怎麽夠呢?自然還是會有人想要逃跑的,一來二去,吳莧芝惱了,將幾戶典型抓起來,綁在淳縣外頭示眾,才算止住了城中之人往外跑的苗頭。
隻是他這麽做,自然有人深恨他。城中富戶平頭百姓不必說,牛知縣與他同朝為官,實際上對吳莧芝的做法,還是有些齟齬。
他牛知縣家中老母七十有餘,若是染上時氣,又叫他如何是好?
昭慶自然也是知道的。
所以當她來到縣衙的時候,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抽抽鼻子,擠擠眼睛,聲淚齊下:「牛大人啊,這些時日委屈你了!」她一身男裝打扮,穿的是親王朝服,沒等牛知縣給她下跪行禮,自己卻先上前揪住了牛知縣的官服袖子,「吳將軍行事粗魯,奈何牛知縣一片忠君愛國之心,將淳縣內部打理得如此井井有條,才能將疫病封鎖於淳縣之中,沒有瀰漫至天京,牛知縣真乃國之忠臣,牛家老夫人教子有方,小王自當奏請聖上封為誥命,頤養天年……」
這一套八角俱全的高帽子拳法打下來,牛知縣都懵了,隻敢彎著腰,扶著痛哭流涕的昭慶連連搖頭:「殿下言重、殿下言重!吾等天子門生,自然為陛下百姓,為我大周鞠躬盡瘁,殿下如此,豈不是折煞下官嗎!」
她的兵馬是日夜行軍,來到淳縣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淳縣外頭的駐軍, 個個都以白巾覆麵遮住口鼻,手持兵刃身穿甲冑,守在淳縣各個外出要道之上,淳縣縣城大門緊閉,負責指揮駐軍的吳莧芝在昭慶到達淳縣地界之後, 立刻就來拜見了她。
昭慶跟著他進入了營帳之中,聽他匯報這些日子封鎖淳縣之後發生的事情——這吳莧芝是明武帝從死人堆裏扒拉出來的武將,對明武帝忠心耿耿,可以說什麽髒活爛活都願意為明武帝去拋頭顱灑熱血。說句沒心肝的話,別說是封城,哪怕是明武帝要求屠城,他也手起刀落照幹不誤,幹完還會順便幫明武帝背個黑鍋。
大約這就是明武帝派遣他來的緣由了,隻要有吳莧芝在這裏鎮守,淳縣裏頭的人是出不來的,但是從其他地方調配來的糧食、藥材,以及郎中大夫,都能切切實實的送進淳縣去。
「殿下,」吳莧芝雙手交疊對著昭慶行禮道,「這便是末將鎮守淳縣這些日子所做的準備。」
昭慶看完他呈上來的文書,點了點頭,俯身扶起了吳莧芝:「辛苦吳將軍了。」她頓了頓,還是問道,「將軍這些日子鎮守在淳縣地界,可見到一位名叫蘇沐春的名醫尋訪至此?」
她催促急行軍,為的也是趕在蘇沐春之前到達淳縣,好進一步先把準備做好,等到蘇沐春來到淳縣,隻需要和之前已經到達淳縣的民間大夫和太醫們一起想辦法攻克疫病便是。
吳莧芝搖了搖頭:「並沒有蘇姓醫師前來。」
昭慶鬆了口氣,笑道:「勞煩吳將軍為小王準備麵巾,小王要進淳縣。」
吳莧芝一聽昭慶要進入淳縣之中,立刻出聲反對到:「萬萬不可,淳縣之中時氣瀰漫,殿下金尊玉貴,豈可涉險其中!」
「吳將軍。」昭慶站了起來,她身量不高,站在高大威武的吳將軍麵前,更顯得瘦瘦小小一隻,弱不禁風模樣,可是當吳莧芝看向她的眼睛的時候,卻又仿佛在她的眉眼中看到了少年時的明武帝,「我為淳縣百姓而來,豈可高坐釣魚台,做出高枕無憂之相。」
「而且吳將軍放心,小王不是魯莽之人,第一天進入淳縣,我隻會前往縣衙同知縣交接,了解一下淳縣這幾日的情況,並不會貿然接觸被時疫感染之人。」
吳莧芝見不能勸動昭慶,便隻好道:「之前太醫署的太醫來之時,告訴我們以草藥水煮過麵巾,遮住口鼻可防感染時疫,我軍將士無不照做,還請殿下……」
「這我懂,自然是聽從吳將軍安排。」昭慶連忙對他的話表示贊同。
吳莧芝便撥了一隊軍士,皆是手持兵刃,身穿甲冑護衛在昭慶身旁,他知道淳縣封閉這些日子,縣中之人大多憋著一股氣——加上這時疫暫且無解,一縣百姓,數千人口,悲從中來,惡向膽生,其實是很可怕的。
此時若是有人心懷惡意,稍稍一扇動,昭慶的小命自然是懸於一線。
吳莧芝是明武帝的忠臣,他自然是以昭慶的安危為先的。
昭慶知道這一隊士兵非帶不可,便應允了吳莧芝的請求,當淳縣大門被打開的時候,昭慶才發現,這裏的情況其實比自己想像的要好一些。
街上並沒有見到屍首,幹幹淨淨不見一個行人,一直到府衙之中,她才見到了忙著診治病人的竇太醫一行人,王太醫上了年紀,原本是可以留守宮中的,但是他覺得自己幹這行時間久了,經驗比那些小年輕人不知道多了多少,這次淳縣疫病之災,絕對不能少了他的身影。
淳縣知縣姓牛,是一科榜眼出身,為官也算是小有名聲。
當初淳縣封鎖起來的時候,牛知縣也曾經想過先把自己的一家老小送出城去,連帶著城中富戶第一時間大多也想著往淳縣外跑。
然而吳將軍油鹽不進,又是個粗人,做事都是雷霆手段,將這些試圖賄賂他往外跑的富戶全抓起來,又送回了縣城之中,可是光是把人送回去怎麽夠呢?自然還是會有人想要逃跑的,一來二去,吳莧芝惱了,將幾戶典型抓起來,綁在淳縣外頭示眾,才算止住了城中之人往外跑的苗頭。
隻是他這麽做,自然有人深恨他。城中富戶平頭百姓不必說,牛知縣與他同朝為官,實際上對吳莧芝的做法,還是有些齟齬。
他牛知縣家中老母七十有餘,若是染上時氣,又叫他如何是好?
昭慶自然也是知道的。
所以當她來到縣衙的時候,做得第一件事就是抽抽鼻子,擠擠眼睛,聲淚齊下:「牛大人啊,這些時日委屈你了!」她一身男裝打扮,穿的是親王朝服,沒等牛知縣給她下跪行禮,自己卻先上前揪住了牛知縣的官服袖子,「吳將軍行事粗魯,奈何牛知縣一片忠君愛國之心,將淳縣內部打理得如此井井有條,才能將疫病封鎖於淳縣之中,沒有瀰漫至天京,牛知縣真乃國之忠臣,牛家老夫人教子有方,小王自當奏請聖上封為誥命,頤養天年……」
這一套八角俱全的高帽子拳法打下來,牛知縣都懵了,隻敢彎著腰,扶著痛哭流涕的昭慶連連搖頭:「殿下言重、殿下言重!吾等天子門生,自然為陛下百姓,為我大周鞠躬盡瘁,殿下如此,豈不是折煞下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