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說話間,沈知都還不知道真的有沒有以後了……
柳書言並沒有直接接下沈知的話,而是將膳食替她擺好,看著她進食了一點點之後,才提醒道:「如今我已被貶為庶民,不再是貴妃了,殿下若覺得喚柳夫人不習慣,可喚其他的。還有,今日我與殿下說的,這世上除了你、我、皇上和丞相之外,再無旁人知曉,殿下也不要隨意告訴別人。今日大臣已弔唁過皇上,明日他便會醒來,屆時殿下再在殿中無人之時將棺封上,送皇上離開即可。殿下之後在大臣麵前演戲,也要像一些,切不可露了餡兒。」
「孤都知道的……」柳書言說話間,沈知已咽下了好幾口粥,說著,她將碗放下,試探性的看向柳書言,應道,「多謝……阿言提醒。」
她想沈天和就是這麽叫柳書言的,雖然親近,但好像也並無什麽大不了的。在無人時,柳書言好像也不介意沈知這麽叫她,於是這麽一叫,就是三月過去了。
這三月,沈知成功登基,坐上了皇位,將沈天和留下的一些瑣碎之事處理得妥妥帖帖。
而這期間,柳書言還是一直留在宮裏陪著她,時時在一些事情上給予她一些意見,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將什麽事都攬下來。從那日在殿中之後,她們誰也沒有再提起過出征前的事情,經過一段時日的相處,二人間的隔閡也漸漸消散了去。至於柳書言是否要離開宮裏一事,相處得久了,即便柳書言不說,沈知心中也知道了答案,隻是二人都心照不宣。
對於沈知將柳書言留在宮裏的行為,百官和宮人都看在眼裏,但誰都不敢在明麵上提起。一來沈知這麽做是她自己的私事,並沒有對任何人任何事造成什麽惡劣的影響,反而會對某些朝堂之事有所幫助,他們也沒有什麽理由好反對;二來柳書言畢竟是丞相柳修筠的親妹妹,一個皇帝一個丞相,他們再怎麽管閑事,也不敢管和這兩個大人物都有關的。百姓就更不必說了,宮廷的是是非非都與他們無關,不管這個皇帝的私事如何,隻要她能讓百姓們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百姓就是愛戴喜歡她的,是以沈知在所有人的眼中,都暫時還算得上是一個稱職的好皇帝,也就沒有人時常提起柳書言,去幹涉她二人了。
三月戴孝期一過,沈知便立馬借著朝中賢才緊缺、正式用人之時的由頭將當初用沈天和名義貶去的前江州司徒召回了京,安了個不大不小的官職,也想他自己將為官的人情世故琢磨一番,等日後有所作為了,再行提拔。
朝中的事情忙完了,沈知便打算微服私訪去一趟柳州。一來她想過去看看經過上次整頓之後,那邊的情況究竟如何了;二來上次在山中遇到的「劫匪」大當家的,沈知覺得他雖然做了見不得光的行當,但卻依舊是個正直的可用之才,她想過去試試能不能將他招安,如果可以的話,讓他去柳州為官,替他父親翻案,也是一件好事;三來,她想回京的時候再順便去一趟謝府,將上次欠下的銀兩還了,再送些東西過去,也算是報答了。
這次出行,沈知就隻帶了兩個暗衛和柳書言,她也想借著這個機會和柳書言一起出去玩兒一玩兒,畢竟她若不是為了沈知留在宮裏,本可以一直這樣逍遙自在的。
兩人邊遊玩邊體察民情,沿途揪出了一些當地橫行的貪官,也算是替百姓解決了不少問題。
從京城前往柳州又繞路折轉後,沈知再一次到了謝府門前。這一次沒有人主動開門,還是上前沈知主動敲了門。
來開門的是一位家僕,沈知本來打算將東西送過來之後就離開,但是她又有些不放心,終還是說明了要尋小姐謝芸的來意,麻煩那家僕前去通報一聲。
那家僕看沈知和柳書言二人也不像壞人,便將她們請了進去,讓人好茶款帶著,這才前去請了人。本來謝老爺子就喜歡結交有人,有客來訪他定是高興的,但因著今日他剛好不在家,那家僕也隻好隻去請謝芸了。
沒過一會兒,謝芸便趕了過來,步履匆匆的,神色之間有一些難掩的喜悅。但在見到沈知身邊的柳書言後,她臉上的笑意便淡了下來,但出於修養,她還是禮貌地接待了二人。
沈知交予了她一盒金葉子,又送了些上好玉佩絲綢等以作答謝,但謝芸不肯收下。兩方推辭了一番,她最終還是隻拿了一塊玉佩,其餘的又悉數退還給了沈知。
臨了了,謝芸不忘熱情邀請道:「沈公子也知道,家父素來喜愛結交才俊,今日他恰巧出行,明日才能歸來,未能與沈公子相見也甚是可惜。現下天色也漸晚,二位不如暫且在府上留宿一宿,等明日見過家父之後再行如何?」
沈知知道即便明日與謝老爺子見了,這次之後,許是兩人也再無相見的可能,便也沒有必要再見了。所以麵對謝芸的邀請,她還是像上次來時一樣婉拒道:「我二人還要趕路,便不在府上多過叨擾了,謝姑娘後會有期。」
可謝芸卻沒有像她當時一樣回一句「後會有期」,而是強忍著眼底的失落之意,淡淡道:「既如此,那小女子也不便強留了……沈公子和令閫甚是般配,郎才女貌,祝二位舉案齊眉、白頭偕老。」
「在下……」沈知本想解釋,但想著謝芸反正也不知道二人的真實身份,之後大抵也不會再見,也沒有什麽再浪費口舌解釋的必要了。她看了看柳書言,便話鋒一轉,帶著些私心,輕聲應道,「多謝。」
柳書言並沒有直接接下沈知的話,而是將膳食替她擺好,看著她進食了一點點之後,才提醒道:「如今我已被貶為庶民,不再是貴妃了,殿下若覺得喚柳夫人不習慣,可喚其他的。還有,今日我與殿下說的,這世上除了你、我、皇上和丞相之外,再無旁人知曉,殿下也不要隨意告訴別人。今日大臣已弔唁過皇上,明日他便會醒來,屆時殿下再在殿中無人之時將棺封上,送皇上離開即可。殿下之後在大臣麵前演戲,也要像一些,切不可露了餡兒。」
「孤都知道的……」柳書言說話間,沈知已咽下了好幾口粥,說著,她將碗放下,試探性的看向柳書言,應道,「多謝……阿言提醒。」
她想沈天和就是這麽叫柳書言的,雖然親近,但好像也並無什麽大不了的。在無人時,柳書言好像也不介意沈知這麽叫她,於是這麽一叫,就是三月過去了。
這三月,沈知成功登基,坐上了皇位,將沈天和留下的一些瑣碎之事處理得妥妥帖帖。
而這期間,柳書言還是一直留在宮裏陪著她,時時在一些事情上給予她一些意見,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將什麽事都攬下來。從那日在殿中之後,她們誰也沒有再提起過出征前的事情,經過一段時日的相處,二人間的隔閡也漸漸消散了去。至於柳書言是否要離開宮裏一事,相處得久了,即便柳書言不說,沈知心中也知道了答案,隻是二人都心照不宣。
對於沈知將柳書言留在宮裏的行為,百官和宮人都看在眼裏,但誰都不敢在明麵上提起。一來沈知這麽做是她自己的私事,並沒有對任何人任何事造成什麽惡劣的影響,反而會對某些朝堂之事有所幫助,他們也沒有什麽理由好反對;二來柳書言畢竟是丞相柳修筠的親妹妹,一個皇帝一個丞相,他們再怎麽管閑事,也不敢管和這兩個大人物都有關的。百姓就更不必說了,宮廷的是是非非都與他們無關,不管這個皇帝的私事如何,隻要她能讓百姓們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百姓就是愛戴喜歡她的,是以沈知在所有人的眼中,都暫時還算得上是一個稱職的好皇帝,也就沒有人時常提起柳書言,去幹涉她二人了。
三月戴孝期一過,沈知便立馬借著朝中賢才緊缺、正式用人之時的由頭將當初用沈天和名義貶去的前江州司徒召回了京,安了個不大不小的官職,也想他自己將為官的人情世故琢磨一番,等日後有所作為了,再行提拔。
朝中的事情忙完了,沈知便打算微服私訪去一趟柳州。一來她想過去看看經過上次整頓之後,那邊的情況究竟如何了;二來上次在山中遇到的「劫匪」大當家的,沈知覺得他雖然做了見不得光的行當,但卻依舊是個正直的可用之才,她想過去試試能不能將他招安,如果可以的話,讓他去柳州為官,替他父親翻案,也是一件好事;三來,她想回京的時候再順便去一趟謝府,將上次欠下的銀兩還了,再送些東西過去,也算是報答了。
這次出行,沈知就隻帶了兩個暗衛和柳書言,她也想借著這個機會和柳書言一起出去玩兒一玩兒,畢竟她若不是為了沈知留在宮裏,本可以一直這樣逍遙自在的。
兩人邊遊玩邊體察民情,沿途揪出了一些當地橫行的貪官,也算是替百姓解決了不少問題。
從京城前往柳州又繞路折轉後,沈知再一次到了謝府門前。這一次沒有人主動開門,還是上前沈知主動敲了門。
來開門的是一位家僕,沈知本來打算將東西送過來之後就離開,但是她又有些不放心,終還是說明了要尋小姐謝芸的來意,麻煩那家僕前去通報一聲。
那家僕看沈知和柳書言二人也不像壞人,便將她們請了進去,讓人好茶款帶著,這才前去請了人。本來謝老爺子就喜歡結交有人,有客來訪他定是高興的,但因著今日他剛好不在家,那家僕也隻好隻去請謝芸了。
沒過一會兒,謝芸便趕了過來,步履匆匆的,神色之間有一些難掩的喜悅。但在見到沈知身邊的柳書言後,她臉上的笑意便淡了下來,但出於修養,她還是禮貌地接待了二人。
沈知交予了她一盒金葉子,又送了些上好玉佩絲綢等以作答謝,但謝芸不肯收下。兩方推辭了一番,她最終還是隻拿了一塊玉佩,其餘的又悉數退還給了沈知。
臨了了,謝芸不忘熱情邀請道:「沈公子也知道,家父素來喜愛結交才俊,今日他恰巧出行,明日才能歸來,未能與沈公子相見也甚是可惜。現下天色也漸晚,二位不如暫且在府上留宿一宿,等明日見過家父之後再行如何?」
沈知知道即便明日與謝老爺子見了,這次之後,許是兩人也再無相見的可能,便也沒有必要再見了。所以麵對謝芸的邀請,她還是像上次來時一樣婉拒道:「我二人還要趕路,便不在府上多過叨擾了,謝姑娘後會有期。」
可謝芸卻沒有像她當時一樣回一句「後會有期」,而是強忍著眼底的失落之意,淡淡道:「既如此,那小女子也不便強留了……沈公子和令閫甚是般配,郎才女貌,祝二位舉案齊眉、白頭偕老。」
「在下……」沈知本想解釋,但想著謝芸反正也不知道二人的真實身份,之後大抵也不會再見,也沒有什麽再浪費口舌解釋的必要了。她看了看柳書言,便話鋒一轉,帶著些私心,輕聲應道,「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