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清穿之皇太孫躺贏日常 作者:癢癢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曾經有人因為長頭發在騎馬奔馳時散亂,白白地任由獵物跑離自己的視線。
老林子裏荊棘到處都是,一不注意頭發落到上麵,那有時間慢慢理順?
戰場上,不管是誰,都有可能因為頭發淩亂而失去最關鍵的一線生機。
平原上的人種田,衣食住行自給自足,打仗不是他們的要務,所以可以忍受,所以他們習慣了,可是關外的人不可以。
前額的頭發刮掉,後邊的頭發梳成辮子。這樣即不會遮擋視線,也不會在馬上披頭散發……在野外宿營時辮子盤起來還可以當枕頭。
如此實用性的發型,美觀與否自然就不重要了。久而久之變成習俗。
是什麽時候,發型變成了一種文化的象征,一種民族的象征了那?
草原上的風確實大,大到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環境決定了,這些遊牧民族必然要選擇最實用的發型,“髡發”成為主流。
“髡,剃發也。”它就是一個方便舒適的發型,可是這個中性詞在留長發的人的眼裏,卻是一個大大的貶義詞。
此乃“五刑”之一也。周朝人把犯錯誤的男子剃頭處置,待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流行起來後,頭發的地位愈加顯貴。
看在草原上的人眼裏,沒有覺得有任何美感,為什麽留那麽多頭發?不熱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難道就一輩子不剪發了嗎?
草原人覺得搞不懂中原人的想法,光喊著口號誰也沒任由頭發長到腳脖子。
然而,那個時候,雙方你生活在你的地盤,我生活在我的地盤,除了戰爭,誰也不妨礙誰。
哦豁,那個時候也沒有民族的稱呼,更沒有民族自尊心的說法兒。回人的男孩子去除□□、南洋人打落門牙、草原人剃發……慢慢的演變,都變成了一種,巴圖魯的成人禮。
大約在南北朝的時候,雙方開始融合了,事情出來了。
南朝平原的人看見北朝草原人的剃發辮子覺得很好笑,將其稱之為:索虜。這不是什麽好詞,索是繩子的意思,意思是北朝人個個帶著自殺的上吊繩,又笨又傻的蠻夷小索佬。
北朝人倒是不在乎,照舊摟草打兔子,遇到話多的南朝人直接上拳頭。南北朝戰爭、融合,冠禮開始流行於中原人,也開始有了不同的民族,草原人為了生活依舊剃發辮發,中原人很不屑,但——也相安無事。
不就是一個發型嘛?不當吃不當喝的,一直到大清進關。
滿漢兩班官員站成兩排,漢臣穿漢服束發,滿臣馬蹄袖剃發。貳臣孫之獬自己剃發,試圖通過改裝進去滿隊列,奈何兩邊都認為他是串種,都罵他是蝙蝠裝老鼠!
孫之獬討好不成羞憤不已,於是憤而上疏:“衣冠束發之製,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
中國,中央之國,多麽古老的名字。那個時候一般人的認知,中國是一個大國,這個大國裏麵,有漢人,有滿洲人,有蒙古人……改朝換代再流弊哄哄,它不能殺光誰吧,老百姓該怎麽生活還怎麽生活。
可是孫之獬的一封折子——多爾袞對孫之獬的上書讚不絕口!全國開展剃發行動。“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個個跟草原的羊一般被剃個精光……
皇太後摟著小弘星,樂哈哈地笑。
“之所以定下來這個發式啊,主要是因為風。人天天騎馬打獵,放牧牛羊,風吹頭發亂,嚴重擋視線……特別是天氣熱的時候,不戴帽子也熱。
那萬一一個眼神不好,少了一頭牛、羊,那可了不得……”
“打獵的時候,前麵是個小兔子,烏糟糟的頭發一擋,活生生看成一頭黑熊,一夥人萬箭齊發紮得兔子變成刺蝟……這多傻啊。
剪掉頭發,還亂,幹脆紮起來,還亂,那就編起來!”
皇太後講故事講得有聲有色,弘星聽得哇哇大叫,重重點腦袋:“辛苦啊烏庫瑪麽。”
烏庫瑪麽眼見重孫子有模有樣的安慰他,更是一顆心軟的一塌糊塗。
“辛苦,也不辛苦。人活著,就是這樣兒的滋味兒,這啊,叫有滋有味。”皇太後抱著最疼的重孫子,絮絮叨叨的,“烏庫瑪麽知道,現在進了關,不缺水了,也沒有那麽大的風沙了……”
“弘星的瑪法,在南洋和日本,還說不強製剃頭辮發……”
皇太後一口氣沒歎出來,可到底是不認同的,弘星感受到烏庫瑪麽情緒低落,小小的迷糊:“烏庫瑪麽,頭發就是一個發型啊。”
烏庫瑪麽登時笑出來,笑容裏有幾分釋然,也有幾分自嘲,還有幾分心酸,幾分感傷。
烏庫瑪麽摩挲著重孫子的小胖臉,看著他大眼睛裏倒映的兩個小人影兒,笑。
“烏庫瑪麽明白,發型就是發型。烏庫瑪麽看那小遊戲裏頭,有桃心頭,有包包頭,有三分頭,豎豎頭……都短短的,奇奇怪怪的,今天這個形狀,明天那個形狀,不做和尚也剃光頭……”
弘星歡喜得來——:“烏庫瑪麽,就是那樣。烏庫瑪麽,人根據自己的要求,要什麽發型都隨意,自個兒喜歡就成。瑪法說長頭發不方便,剃板寸頭。”
皇太後那個樂嗬:“可是它隻是一個發型啊?”
第74章 小肥肥
牛頓先生來到大清,是在六月中旬的時候,比大皇子預測的時間早了幾個月,六月份的南方已經熱起來,這也導致他首先感受到大清的酷暑來臨。
他瞅著大清人的剃發,或者說在他眼裏,光明正大的“禿發脫發”,開心地拿下來自己的大波浪濃密大假發。
一個浩浩蕩蕩的使節團,除了最嚴謹保守的幾位,其餘的,都隨著大清人的發型服飾來。
不需要大假發,不需要高跟皮鞋,不需要綁腿褲……當聽說過的畫麵呈現大國式,並且親眼見到,哦豁,一點兒也不奇怪,非常、非常、非常……舒坦。
一個使節團的人在南方和天主教人士匯合,盡可能地更多地了解大清情況,比如對待女子方麵,必須謹守禮儀,保持距離。
牛頓先生等等人木然地,震驚地,一一照做。
他們來之前,已經歐洲天主教教會,和前麵來到大清的法蘭西使節團、大清出使歐洲的使節團,大清大皇子水師……所有人盡可能地了解大清的文化經濟、風俗習慣等等,可他們親眼見到,還是震驚。
男子的發型好接受,可以說震驚過後從接受良好,到喜歡的程度。
女子的小腳……也好接受,大清女子不勒腰,所以大清女子的腳,就和歐洲女子的馬蜂細腰一般?
大街上的女子相對少見,也可以接受,大清女子一般不出大門,出大門就做轎子,這個他們很早就知道。
可是,可是,他們在爭吵?每一個人都在爭吵。
其他天主教人士告訴他們,這是大清人在抗議,大清的皇上禁止大清的女子裹腳,他們更不明白。
上帝啊,大清沒有黑死病,沒有天花,澡堂子到處都是,七八天洗一次澡,麵容幹淨整潔,麵色紅潤,眼神驕傲自豪……有豐收的糧食,有美酒,有寬敞平整的官道,有太多太多……讓他們驚歎的物事。
和平穩定的日子,安居樂業的日子,玻璃、風扇、剃須刀、美食……上帝啊,天堂的生活。
這裏就是天國。
一行人一路吃著美食來到京城,一個個胖了一圈兒;所有人帶著滿肚子向往和期待要見到大清的小殿下,無法想象的熱情激昂。
一個好皇帝,加上一個好的繼承人,得天寵愛通神的繼承人,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嗎?一個空氣中流動著奶油芬芳的地方,一個幸福和平的地方。
他們滿懷激動,要見到大清的皇帝,大清的小殿下。
弘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見到他們,弘星還沒從他的“傷心”裏走出來,強打起來精神,尊敬地迎接他的牛頓先生的到來。
使節團在接待的院子裏接受檢查,三天後,按照禮節流程進暢春園,和法蘭西使節團來到大清一樣,不是大清的跪拜禮,而是他們麵見他們國王的最高禮節。
雙方見禮完畢,弘星因為要見到牛頓先生,心情好了一咪咪。一身寶石紅的馬褂袍服,頭戴寶石東珠的吉服冠,渾身上下都是亮閃閃的珠珠串串,鞋子上都是璀璨奪目的大鑽石……
上帝,上帝派大天使下凡了嗎?在使節團人的眼裏,一陣耀眼過後,一陣恍惚過後,麵對高座上這位閃亮尊貴的小娃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誰說東方人鼻子塌的?誰說東方人麵孔平的?誰說東方人是黃皮膚的?誰說東方人的眼睫毛不夠長不夠翹的?
誰說東方人身高不高的!
上帝啊,大清的小殿下,有著天使般完美的麵孔,立體飽滿的五官,比黑寶石耀眼的大眼睛,刷在他們心靈上的長睫毛……一切的一切,都是超越他們想象的完美!
富有東方風情的水園子裏、水氣彌漫,絲毫不見六月末酷暑降臨的炎熱,樸素大方的小殿堂裏,眾人落座,皇帝高坐在上,身邊坐著大清的小殿下。
小殿下白白嫩嫩的,乖巧、可愛、大氣、莊重……所有人克製不住的念頭——想親親,想抱抱!
英吉利·安妮女王的王叔羅切斯特伯爵,不由自主地上前一步,鞠躬行禮:“親愛的皇帝陛下,請允許我和小殿下說一句話。”
皇上樂嗬嗬地笑,英吉利人喜歡他的乖孫兒,他老人家自然高興。
皇上說道:“貴客遠道而來,請不要拘束。”
於是,對大清人說話的含蓄剛剛有一點體會的英吉利人,那真是“不拘束”。
羅切斯特伯爵跑到弘星麵前,再次鞠躬行禮:“小殿下,你的光芒照亮了東方的天空。”
弘星起身,板著小胖臉,嚴肅認真地回禮:“親愛的羅切斯特伯爵,你好。”
羅切斯特伯爵身邊的一位官員,英吉利下院議長羅伯特·哈利子爵,安妮女王最信任的保皇派溫和托利黨人,緊跟著上前一步,鞠躬行禮:“親愛的小殿下,吾等在西方就感受到你的光芒,萬分感激。”
弘星有模有樣的,再次回禮:“親愛的羅切斯特子爵,你好。”
一個個的,都上前說話,弘星的英吉利語言非常好,應答自如,這讓使節團的人更加興奮,每個人都要和他說話兒。
小孩兒禮貌友好尊重的行為一瞬間獲得更多的好感,大殿裏的氣氛一變,輕鬆很多。等到下午的宴會開始,那真是隨興得很,仿若英吉利的沙龍舞會一般,東方的歌舞美食,搭配西方的自由模式——“不拘束”。
宴會中,所有的使節團的人都來了。弘星見到英吉利的科學家、藝術家……弘星都喜歡,和他們交談非常開心,特別是他心心念念的牛頓先生,一見到他,弘星完全忘記自己的“傷心”。
牛頓先生六十多歲了,目前擔任國會議員、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皇家鑄幣廠監管、皇家學會會長、法國科學院的會員……多項職務。
他也是一位和藹發胖的老人家,一位標準的英吉利人,因為參加宴會他又戴上大波浪大假發,剛剛被封為爵士貴族的他,一身標準的英吉利綁腿褲長風衣裝扮,特歡喜地給他心心念念的小夥伴行禮。
“親愛的小殿下,見到了你,好像見到大清人如此自信的源頭。”
弘星大眼睛一眯,不大明白:“親愛的牛頓先生,弘星不大明白。”
牛頓先生哈哈哈笑,在座的都笑。
剛剛發現一顆彗星的哈雷先生。
輝格黨的英雄人物、英吉利著名的思想家和自由家,牛頓先生的好朋友,寫下《政府論》《人類理解論》等等著作的洛克先生……
英吉利著名的諷刺詩人亞曆山大·波普。
安妮女王最喜歡的神學家……
都對小殿下發出友好大方的笑兒。
就見洛克先生一口喝完他的一杯竹葉青,老邁的身軀好似有了活力,大步上前,鞠躬行禮。
“親愛的小殿下,我們來之情聽說,大清人很傲慢,很無知的那種傲慢,但是我們親眼見到的大清人,超過我們的相信,他們的自信,發自內心,來自底氣。我們相信,短短的幾年時間,這都是小殿下的功勞。
見到小殿下,我好像看到大清的未來。”
洛克先生的話音一落,使節團的人對他“怒目而視”;皇上對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了解,也知道他們的關係,隻樂哈哈地笑。弘星還是嚴肅著臉,很有禮貌地回禮:“親愛的洛克先生,你好。”
“洛克先生所言的‘無知的傲慢’,弘星大約明白一點點。對比西方的航海和思想啟蒙,大清是一個偷懶打盹兒,剛剛醒來的獅子。”
小孩兒還形象地做出一個睡飽醒來的模樣,看得眾人一愣,大清國人這一方是麵無表情,除了麵無表情還能咋辦?英吉利使節團的人則是對著小孩兒露出敬佩的目光。
他們認為,一時的失去先機並不可怕,對於一個大國來說,最可怕的是無知的傲慢,讓人一直落後,更加落後的封閉無知。
皇上還是樂哈哈地笑,在翻譯官的幫助下和英吉利的公爵、伯爵、侯爵們喝酒說話兒。
牛頓先生剛要開口,五十多歲的哈雷先生瞧著小殿下那平靜的目光,很是欽佩地,搶先:“我們在歐洲的時候,聽到不少人說,東方人認為西方是野蠻的蠻夷,還有人說我們到了大清要三跪九叩……
我們本來很有信心,但也有了擔心。來到大清後,發現這裏的人……都很高貴,矜持地高貴,幹幹淨淨,斯斯文文。人們信奉神,也努力地拋灑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弘星很自然地露出一個“矜持且謙虛”的微笑,雖然弘星因為雲姐姐的事兒非常傷心和生氣,但是他麵對其他國家的人,那當然喜歡聽他們誇大清國人的好。
老林子裏荊棘到處都是,一不注意頭發落到上麵,那有時間慢慢理順?
戰場上,不管是誰,都有可能因為頭發淩亂而失去最關鍵的一線生機。
平原上的人種田,衣食住行自給自足,打仗不是他們的要務,所以可以忍受,所以他們習慣了,可是關外的人不可以。
前額的頭發刮掉,後邊的頭發梳成辮子。這樣即不會遮擋視線,也不會在馬上披頭散發……在野外宿營時辮子盤起來還可以當枕頭。
如此實用性的發型,美觀與否自然就不重要了。久而久之變成習俗。
是什麽時候,發型變成了一種文化的象征,一種民族的象征了那?
草原上的風確實大,大到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環境決定了,這些遊牧民族必然要選擇最實用的發型,“髡發”成為主流。
“髡,剃發也。”它就是一個方便舒適的發型,可是這個中性詞在留長發的人的眼裏,卻是一個大大的貶義詞。
此乃“五刑”之一也。周朝人把犯錯誤的男子剃頭處置,待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流行起來後,頭發的地位愈加顯貴。
看在草原上的人眼裏,沒有覺得有任何美感,為什麽留那麽多頭發?不熱嗎?“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難道就一輩子不剪發了嗎?
草原人覺得搞不懂中原人的想法,光喊著口號誰也沒任由頭發長到腳脖子。
然而,那個時候,雙方你生活在你的地盤,我生活在我的地盤,除了戰爭,誰也不妨礙誰。
哦豁,那個時候也沒有民族的稱呼,更沒有民族自尊心的說法兒。回人的男孩子去除□□、南洋人打落門牙、草原人剃發……慢慢的演變,都變成了一種,巴圖魯的成人禮。
大約在南北朝的時候,雙方開始融合了,事情出來了。
南朝平原的人看見北朝草原人的剃發辮子覺得很好笑,將其稱之為:索虜。這不是什麽好詞,索是繩子的意思,意思是北朝人個個帶著自殺的上吊繩,又笨又傻的蠻夷小索佬。
北朝人倒是不在乎,照舊摟草打兔子,遇到話多的南朝人直接上拳頭。南北朝戰爭、融合,冠禮開始流行於中原人,也開始有了不同的民族,草原人為了生活依舊剃發辮發,中原人很不屑,但——也相安無事。
不就是一個發型嘛?不當吃不當喝的,一直到大清進關。
滿漢兩班官員站成兩排,漢臣穿漢服束發,滿臣馬蹄袖剃發。貳臣孫之獬自己剃發,試圖通過改裝進去滿隊列,奈何兩邊都認為他是串種,都罵他是蝙蝠裝老鼠!
孫之獬討好不成羞憤不已,於是憤而上疏:“衣冠束發之製,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從陛下也。”
中國,中央之國,多麽古老的名字。那個時候一般人的認知,中國是一個大國,這個大國裏麵,有漢人,有滿洲人,有蒙古人……改朝換代再流弊哄哄,它不能殺光誰吧,老百姓該怎麽生活還怎麽生活。
可是孫之獬的一封折子——多爾袞對孫之獬的上書讚不絕口!全國開展剃發行動。“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個個跟草原的羊一般被剃個精光……
皇太後摟著小弘星,樂哈哈地笑。
“之所以定下來這個發式啊,主要是因為風。人天天騎馬打獵,放牧牛羊,風吹頭發亂,嚴重擋視線……特別是天氣熱的時候,不戴帽子也熱。
那萬一一個眼神不好,少了一頭牛、羊,那可了不得……”
“打獵的時候,前麵是個小兔子,烏糟糟的頭發一擋,活生生看成一頭黑熊,一夥人萬箭齊發紮得兔子變成刺蝟……這多傻啊。
剪掉頭發,還亂,幹脆紮起來,還亂,那就編起來!”
皇太後講故事講得有聲有色,弘星聽得哇哇大叫,重重點腦袋:“辛苦啊烏庫瑪麽。”
烏庫瑪麽眼見重孫子有模有樣的安慰他,更是一顆心軟的一塌糊塗。
“辛苦,也不辛苦。人活著,就是這樣兒的滋味兒,這啊,叫有滋有味。”皇太後抱著最疼的重孫子,絮絮叨叨的,“烏庫瑪麽知道,現在進了關,不缺水了,也沒有那麽大的風沙了……”
“弘星的瑪法,在南洋和日本,還說不強製剃頭辮發……”
皇太後一口氣沒歎出來,可到底是不認同的,弘星感受到烏庫瑪麽情緒低落,小小的迷糊:“烏庫瑪麽,頭發就是一個發型啊。”
烏庫瑪麽登時笑出來,笑容裏有幾分釋然,也有幾分自嘲,還有幾分心酸,幾分感傷。
烏庫瑪麽摩挲著重孫子的小胖臉,看著他大眼睛裏倒映的兩個小人影兒,笑。
“烏庫瑪麽明白,發型就是發型。烏庫瑪麽看那小遊戲裏頭,有桃心頭,有包包頭,有三分頭,豎豎頭……都短短的,奇奇怪怪的,今天這個形狀,明天那個形狀,不做和尚也剃光頭……”
弘星歡喜得來——:“烏庫瑪麽,就是那樣。烏庫瑪麽,人根據自己的要求,要什麽發型都隨意,自個兒喜歡就成。瑪法說長頭發不方便,剃板寸頭。”
皇太後那個樂嗬:“可是它隻是一個發型啊?”
第74章 小肥肥
牛頓先生來到大清,是在六月中旬的時候,比大皇子預測的時間早了幾個月,六月份的南方已經熱起來,這也導致他首先感受到大清的酷暑來臨。
他瞅著大清人的剃發,或者說在他眼裏,光明正大的“禿發脫發”,開心地拿下來自己的大波浪濃密大假發。
一個浩浩蕩蕩的使節團,除了最嚴謹保守的幾位,其餘的,都隨著大清人的發型服飾來。
不需要大假發,不需要高跟皮鞋,不需要綁腿褲……當聽說過的畫麵呈現大國式,並且親眼見到,哦豁,一點兒也不奇怪,非常、非常、非常……舒坦。
一個使節團的人在南方和天主教人士匯合,盡可能地更多地了解大清情況,比如對待女子方麵,必須謹守禮儀,保持距離。
牛頓先生等等人木然地,震驚地,一一照做。
他們來之前,已經歐洲天主教教會,和前麵來到大清的法蘭西使節團、大清出使歐洲的使節團,大清大皇子水師……所有人盡可能地了解大清的文化經濟、風俗習慣等等,可他們親眼見到,還是震驚。
男子的發型好接受,可以說震驚過後從接受良好,到喜歡的程度。
女子的小腳……也好接受,大清女子不勒腰,所以大清女子的腳,就和歐洲女子的馬蜂細腰一般?
大街上的女子相對少見,也可以接受,大清女子一般不出大門,出大門就做轎子,這個他們很早就知道。
可是,可是,他們在爭吵?每一個人都在爭吵。
其他天主教人士告訴他們,這是大清人在抗議,大清的皇上禁止大清的女子裹腳,他們更不明白。
上帝啊,大清沒有黑死病,沒有天花,澡堂子到處都是,七八天洗一次澡,麵容幹淨整潔,麵色紅潤,眼神驕傲自豪……有豐收的糧食,有美酒,有寬敞平整的官道,有太多太多……讓他們驚歎的物事。
和平穩定的日子,安居樂業的日子,玻璃、風扇、剃須刀、美食……上帝啊,天堂的生活。
這裏就是天國。
一行人一路吃著美食來到京城,一個個胖了一圈兒;所有人帶著滿肚子向往和期待要見到大清的小殿下,無法想象的熱情激昂。
一個好皇帝,加上一個好的繼承人,得天寵愛通神的繼承人,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嗎?一個空氣中流動著奶油芬芳的地方,一個幸福和平的地方。
他們滿懷激動,要見到大清的皇帝,大清的小殿下。
弘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見到他們,弘星還沒從他的“傷心”裏走出來,強打起來精神,尊敬地迎接他的牛頓先生的到來。
使節團在接待的院子裏接受檢查,三天後,按照禮節流程進暢春園,和法蘭西使節團來到大清一樣,不是大清的跪拜禮,而是他們麵見他們國王的最高禮節。
雙方見禮完畢,弘星因為要見到牛頓先生,心情好了一咪咪。一身寶石紅的馬褂袍服,頭戴寶石東珠的吉服冠,渾身上下都是亮閃閃的珠珠串串,鞋子上都是璀璨奪目的大鑽石……
上帝,上帝派大天使下凡了嗎?在使節團人的眼裏,一陣耀眼過後,一陣恍惚過後,麵對高座上這位閃亮尊貴的小娃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誰說東方人鼻子塌的?誰說東方人麵孔平的?誰說東方人是黃皮膚的?誰說東方人的眼睫毛不夠長不夠翹的?
誰說東方人身高不高的!
上帝啊,大清的小殿下,有著天使般完美的麵孔,立體飽滿的五官,比黑寶石耀眼的大眼睛,刷在他們心靈上的長睫毛……一切的一切,都是超越他們想象的完美!
富有東方風情的水園子裏、水氣彌漫,絲毫不見六月末酷暑降臨的炎熱,樸素大方的小殿堂裏,眾人落座,皇帝高坐在上,身邊坐著大清的小殿下。
小殿下白白嫩嫩的,乖巧、可愛、大氣、莊重……所有人克製不住的念頭——想親親,想抱抱!
英吉利·安妮女王的王叔羅切斯特伯爵,不由自主地上前一步,鞠躬行禮:“親愛的皇帝陛下,請允許我和小殿下說一句話。”
皇上樂嗬嗬地笑,英吉利人喜歡他的乖孫兒,他老人家自然高興。
皇上說道:“貴客遠道而來,請不要拘束。”
於是,對大清人說話的含蓄剛剛有一點體會的英吉利人,那真是“不拘束”。
羅切斯特伯爵跑到弘星麵前,再次鞠躬行禮:“小殿下,你的光芒照亮了東方的天空。”
弘星起身,板著小胖臉,嚴肅認真地回禮:“親愛的羅切斯特伯爵,你好。”
羅切斯特伯爵身邊的一位官員,英吉利下院議長羅伯特·哈利子爵,安妮女王最信任的保皇派溫和托利黨人,緊跟著上前一步,鞠躬行禮:“親愛的小殿下,吾等在西方就感受到你的光芒,萬分感激。”
弘星有模有樣的,再次回禮:“親愛的羅切斯特子爵,你好。”
一個個的,都上前說話,弘星的英吉利語言非常好,應答自如,這讓使節團的人更加興奮,每個人都要和他說話兒。
小孩兒禮貌友好尊重的行為一瞬間獲得更多的好感,大殿裏的氣氛一變,輕鬆很多。等到下午的宴會開始,那真是隨興得很,仿若英吉利的沙龍舞會一般,東方的歌舞美食,搭配西方的自由模式——“不拘束”。
宴會中,所有的使節團的人都來了。弘星見到英吉利的科學家、藝術家……弘星都喜歡,和他們交談非常開心,特別是他心心念念的牛頓先生,一見到他,弘星完全忘記自己的“傷心”。
牛頓先生六十多歲了,目前擔任國會議員、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皇家鑄幣廠監管、皇家學會會長、法國科學院的會員……多項職務。
他也是一位和藹發胖的老人家,一位標準的英吉利人,因為參加宴會他又戴上大波浪大假發,剛剛被封為爵士貴族的他,一身標準的英吉利綁腿褲長風衣裝扮,特歡喜地給他心心念念的小夥伴行禮。
“親愛的小殿下,見到了你,好像見到大清人如此自信的源頭。”
弘星大眼睛一眯,不大明白:“親愛的牛頓先生,弘星不大明白。”
牛頓先生哈哈哈笑,在座的都笑。
剛剛發現一顆彗星的哈雷先生。
輝格黨的英雄人物、英吉利著名的思想家和自由家,牛頓先生的好朋友,寫下《政府論》《人類理解論》等等著作的洛克先生……
英吉利著名的諷刺詩人亞曆山大·波普。
安妮女王最喜歡的神學家……
都對小殿下發出友好大方的笑兒。
就見洛克先生一口喝完他的一杯竹葉青,老邁的身軀好似有了活力,大步上前,鞠躬行禮。
“親愛的小殿下,我們來之情聽說,大清人很傲慢,很無知的那種傲慢,但是我們親眼見到的大清人,超過我們的相信,他們的自信,發自內心,來自底氣。我們相信,短短的幾年時間,這都是小殿下的功勞。
見到小殿下,我好像看到大清的未來。”
洛克先生的話音一落,使節團的人對他“怒目而視”;皇上對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了解,也知道他們的關係,隻樂哈哈地笑。弘星還是嚴肅著臉,很有禮貌地回禮:“親愛的洛克先生,你好。”
“洛克先生所言的‘無知的傲慢’,弘星大約明白一點點。對比西方的航海和思想啟蒙,大清是一個偷懶打盹兒,剛剛醒來的獅子。”
小孩兒還形象地做出一個睡飽醒來的模樣,看得眾人一愣,大清國人這一方是麵無表情,除了麵無表情還能咋辦?英吉利使節團的人則是對著小孩兒露出敬佩的目光。
他們認為,一時的失去先機並不可怕,對於一個大國來說,最可怕的是無知的傲慢,讓人一直落後,更加落後的封閉無知。
皇上還是樂哈哈地笑,在翻譯官的幫助下和英吉利的公爵、伯爵、侯爵們喝酒說話兒。
牛頓先生剛要開口,五十多歲的哈雷先生瞧著小殿下那平靜的目光,很是欽佩地,搶先:“我們在歐洲的時候,聽到不少人說,東方人認為西方是野蠻的蠻夷,還有人說我們到了大清要三跪九叩……
我們本來很有信心,但也有了擔心。來到大清後,發現這裏的人……都很高貴,矜持地高貴,幹幹淨淨,斯斯文文。人們信奉神,也努力地拋灑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弘星很自然地露出一個“矜持且謙虛”的微笑,雖然弘星因為雲姐姐的事兒非常傷心和生氣,但是他麵對其他國家的人,那當然喜歡聽他們誇大清國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