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梁思索片刻,對另一中郎道:“傳令下去,沿途招兵,再派使者出使東陽,聯係陳嬰,聯合西進。”
項梁這處再琢磨陳嬰,東陽縣內,陳嬰也正和人說起項家。
陳嬰原本為東陽縣長吏,為人誠信謹慎,是一縣長者,東陽少年殺了縣令後,便推舉他為首領,陳嬰推拒不得,隻好勉力為之,如今從者多大兩萬人之眾,人多了,心也就大了,眾少年又請他自立為王。
陳嬰是個孝子,回家與母親說了此事。
陳母道:“我嫁到你家為婦,從沒聽說過你家祖上有富貴發達之人,如今突然有了這麽大的聲望名氣,不是吉兆。不如找一個人追隨他,大事若成,仍舊可以封侯,即便失敗了,你不是首惡,也不會成為眾矢之的,還可改名換姓逃亡。”
陳嬰深以為然,思索過後擇定一人,便對手下的軍吏道:“項家世代為將,在楚國大有名望,現在我們要做大事,沒有這等的將帥是不可能成事的。我等追隨名族,則一定可以消滅暴秦。”
眾少年欣然應允。
所以項梁即將有喜從天降,不費吹灰之力得將士兩萬餘人,此事項梁不知,周寧卻是知道的,因為此事史書有載,然而翅膀扇動,這其中也有周寧不知道的事情。
陳嬰見眾人應允後,覺得卸下重擔,心頭輕鬆許多,又與眾人笑道:“項家在江東起事,我聽聞編著《檢驗捷錄》的周寧周先生也投入了項家帳下,周先生心細如發又厚德愛民,所著之書,傳錄天下,減少了不少冤假錯案,有才有智有德,他投靠之師必是仁義之師。”
陳嬰此話,欽佩欣賞之情溢於言表,眾少年聞言更覺欣喜。
項梁此處有大喜,劉季那處卻是大喜大悲。
先頭劉季奉秦嘉之命領兵迎戰秦軍,原本以為戰場在碭縣,卻不想前方戰況早已有變,他剛行到肖縣,便與司馬仁率領的秦軍相遇了。
強將手下無弱兵,章邯一路高歌凱進,其別將司馬仁也不可小覷,就在劉季往碭縣趕的路上,他已攻下了碭縣,所以雙方在距離彭城更近的肖縣會麵。
這一仗,雙方初初照麵,劉季就被打得落荒而逃,直一路逃到了距離沛縣不遠的留縣。
戰敗被人追著逃亡的狼狽,叫劉季心頭窩火。
憋屈啊!
往後退,攻不下豐邑,往前走,打不過秦軍,太他娘的窩囊了!
就在這個時候,劉季想到了自己的廄將張良。
廄將即負責車馬後勤的將領,是去借兵路上,劉季與張良相談甚歡後,封給張良的官職。
張良這個後勤官員與蕭何的後勤不同。
蕭何坐陣大後方,替維護劉季的根基,使劉季無論對何處用兵皆糧道不絕,其地位之緊要不言而喻;而張良這個後勤在前線,既不能參與戰事核心,又處在劉季的眼皮子底下,工作繁忙而瑣碎。
至於劉季為何戰前不問,戰敗逃亡後才來問策,這裏頭就有劉季自己的思量了,聊得再投契,那也是剛認識不久的生人,劉季雖然麵上與誰都聊得來混得轉,可幾十年的市井閱曆在那裏,基本的防人之心不可無是知曉且具備的。
就是在後期,張良輔佐他一直進了關中,臨到鴻門宴前夜,張良得到項伯的內部消息,急忙趕去告知他項羽準備明日興兵討伐他,他也要先問清楚了張良與項伯之間的關係,才請項伯進來談話。
這份老辣謹慎,被劉季一句話就哄得賣了漢軍將領曹無傷的項羽難及十一。
張良自然知曉劉季對他的看似尊重、熱情後的防備與猜疑,不過他並不在意,如此外粗內細,才是做大事之人,再者自己之前那些戰績,也確實沒有說服力。
張良出謀道:“《吳子兵法》有言:‘凡戰之要,必先占其將而察其才。因形用權,則不勞而功舉。’”
這話是說若能了解對方將領的特點,再根據對方的情況采用策略,便能事半功倍。
這話說得有道理,可是具體怎麽做呢?劉季接著問道:“子房有何良策?”
張良笑道:“我觀那司馬仁領兵從不知防守退避,一味猛攻追擊,或可一用。”
劉季若有所思的挑了挑眉,張良又道:“聽聞沛公曾在碭山落草,想必對於碭山的山形地貌極為熟悉。”
“哈哈哈哈,子房的意思我明白了。”劉季頓開茅塞,哈哈大笑道:“在他爺爺的地盤上跟老子打,看老子怎麽收拾他。”
等劉季再戰司馬仁時便改了策略,每每挑釁引得秦軍分兵出城追擊,便鑽入山林不見蹤跡,如此往複了三日,被分流的秦軍猛然發現,自己前後左右皆是敵軍!
亂世的忠誠可貴,但亂世談忠誠也可笑,被包圍的秦軍大多選擇了投降,劉季將其收編入伍,一日日下來,秦軍愈少而劉季軍愈多,終於輪到了劉季以多欺少,正麵將秦將司馬仁斬於馬下,大大的揚眉吐氣。
真正的出氣還在後頭呢,劉季瞧著豐邑的方向眯著眼磨著牙,雍齒這個鱉孫,如今他領兵近萬,連碭縣這個一郡郡治都打下來了,連秦軍的將領都斬殺了,不信還治不了小小豐邑不足兩千的人馬,弄不死雍齒這個小人。
劉季領著兵馬氣勢洶洶、信心十足的複仇去了,然而結果就是治不了、打不過。
雍齒守城與司馬仁不同,司馬仁以攻為守、放棄城堅優勢,雍齒則固守城堅、閉城不出,而向來攻堅拔寨成少敗多,代價慘烈,死傷慘重。
而秦軍與雍齒作戰也與與司馬仁作戰不同,亂世談忠可貴可笑,他們能為了求生背叛司馬仁反投劉季,如今自然也能背離劉季而去。
對戰司馬仁他們不逃不背叛,是因為他們占據上風,而且他們已然成為叛軍,秦律軍紀嚴明,背叛難逃一死,當是時,他們與劉季可以說是一損俱損,可對戰雍齒就不同了,打不過就逃,再正常不過。
那熱油啊,石頭啊,看著就嚇人,他們蒙頭往城牆上爬,上邊砸下來的東西就直落腦袋上,當場就能喪命,要秦軍為劉季拚死戰鬥,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們和劉季攏共也沒幾天交情呢,於是秦軍開始逃。
隻要有一個逃兵,就能引起如山倒般的連鎖反應,更別說劉季收編的秦軍數量足足占據他兵馬過半之多,這一逃起來,比攻城的兵眾還要聲勢浩大。
而剩下的呢,有近三千是從秦嘉借來的兵馬,這又能有多少感情?
所以近萬人馬一戰下來,幾乎又是歸零。
劉季遠遠站在將台上,寒風料峭中,人真是被傷著了,這次不同與上次,上次是急怒攻心,這次是挫敗茫然。
但戰場之上,沒有讓人傷悲感秋的功夫,劉季的兵逃的逃死的死,該輪到雍齒開城出兵,痛打落水狗了,於是乎劉季又是一場狼狽的逃竄奔命。
可光逃不行啊,事情得解決,尤其他還殺了章邯的部將司馬仁,可以說是大大的出了風頭,而出頭就容易被削,沒瞧著章邯一路行軍,那是直奔著那稱王的去呢。
劉季又尋張良問計,張良這子房的字不是白取的,劉季問話一落,他便給出了主意。
“我的計策其實不算新穎,您也用過了。”
劉季一點就通,“借兵?”
張良點頭,“正是,城池之故您也見識過了,與其攻城不如圍城,圍得他糧草斷絕,自然拱手讓城。”
“行!”劉季重重的點了點頭,丟臉這事他就沒怕過,一回生二回熟,剛折損了秦嘉三千兵馬的劉季又準備去尋秦嘉借兵了。
而此時,項家軍也在一步一步朝著彭城的方向開進。
第82章 邊緣
天下動蕩, 四處狼煙不停,章邯一支救火隊滿地圖的跑,實在難以麵麵俱到, 隻能先打擊稱王的大勢力, 餘下一些小賊留讓各地方政府處理。
章邯的戰略方針是沒有問題的,隻是卻便宜了項梁。
項梁所領兵馬遠不是劉季手下的烏合之眾可以比擬,渡江之後,大勢力被章邯打擊得差不多, 餘下的各縣守兵在項梁麵前如同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小流義軍也不過是小魚小蝦, 吞之以壯自身, 故項梁一路西進, 未遇到半點阻礙。
原本聽聞東陽縣有兩萬人的勢力, 項梁心中忌憚, 欲派使者前往試探, 不想對方竟決意領兩萬人馬來投,項梁大喜過望,全軍士氣更是高漲。
自使者回稟了消息, 項梁臉上的喜色便幾日不曾散去,他一樂得此大助力,己方實力大漲;二喜先輩威名不墜,自起事渡江以來, 不斷有英豪前來投奔相助。
然而就在項梁率眾歡迎陳嬰的宴會上,陳嬰卻舉杯問道:“敢問哪位是周寧周先生, 某原為東陽縣長吏, 習過先生的《檢驗捷錄》, 對先生仰慕已久。”
周寧垂眸放下梜筷, 心中輕歎,此事更叫她意識到,即便她真的不想,她的存在還是會影響改變一些事情,從而將自己卷入史書無載的險境。
項梁聞言,眼裏的歡喜之意瞬間淡去,笑指著周寧道:“那便是了。”
周寧笑了笑,端起酒杯,抬眸看向陳嬰,與他微笑頷首,遙遙舉杯見過,“多謝陳君抬愛。”
突然被點名的周寧風度儀態俱佳,而點名的陳嬰卻是駭了一跳,“竟是如此年輕,我原以為……會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經年老吏。”
周寧隻笑了笑,不欲自誇,項梁也想就此揭過此事,正打算另起一個話題,偏偏項羽還嫌不夠,接茬笑道:“這算什麽,我家先生乃不世出的奇才。”
“哦?”陳嬰更是好奇。
項羽還欲再說,項梁笑著打斷,狀似關懷的說道:“大家先喝酒、吃飯,周寧年紀還小,大家別誇獎太過,叫年輕人失了進取之心。”
周寧垂眸似謙虛似認同的笑了笑,項羽卻笑道:“先生如此,已經是當世難得的智者大才了。便是再無寸進,這世間也少有人能與之比肩。”
項羽語氣肯定,神色驕傲,項梁卻笑容淡淡,目色嚴肅帶著些薄怒的看向項羽,淡聲道:“那是你的匹夫之見,周寧苦習兵書經略,必是有大誌向之人。”
這話是話中有話啊。
周寧笑道:“某隻是幼時居於山野,人煙稀疏,樂趣甚少,又無甚體力奔跳射箭,隻好靜坐讀書消磨時光,讀了許多年都讀習慣了,倒沒想過要為了什麽而讀書。”
周寧說完,淡笑著垂眸,似乎是想掩飾自己眸中的感傷之色。
眾人見此,打哈哈的笑了笑,轉而說起了別的話題。
而項羽則麵目憐惜,他幾乎能想象到荒郊深山裏、簡陋茅屋中,小小的年幼的先生無人談話、無處玩耍,隻能一個人沉默看書的樣子。
周寧垂著眸不在意別人的打量,斟酒自飲了一杯。
雖然這險況叫她意外,但所幸還不算太壞,盡管陳嬰對她的欽佩仰慕加重了項梁對她的忌憚,但也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她的價值,這亂世,起兵反秦的秦吏也不少呢。
如今她已隱晦表明自己無甚誌向,隻要之後她再順水推舟的任由項梁將自己邊緣化,應該就沒有性命之憂。
周寧放下酒杯,拾起梜筷,臉上是慣常的淺淺笑容,這也是好事,某些大事上她便不用出謀劃策,也免得造成更大的曆史變動。
果然,此次宴會後,尋常的軍事會議項梁不再派人通知她與會,軍事決策也不再詢問她的意見,甚至於許多新加入的勢力、將領、謀士根本不識得她。
周寧能感受到項梁不著痕跡的疏遠,卻並沒有作出什麽反應,隻是正常的和陳嬰交談來往,間或項羽他們攻城歸來,她也不與他們言說此事,至於旁的新加入的人,他們不認識她,她也不去主動結交。
真真是淡泊功利、無欲無求,甚至可以說是逆來順受,最後如項梁所願的被邊緣化到項家軍核心領導的最外層。
這一路以來也確實沒什麽困難能讓項梁想到用周寧,項家軍本就犀利,又有陳嬰兩萬人馬相助,很快行至東陽,又打到盱台,渡過淮水,一路到了下相、下邳,而下邳再往西就是彭城了。
此時已是陽春三月,冰雪消融、春草初綻,項家一路攻城一路征兵,行至下邳已有七萬兵馬,如此勢力是任誰也小瞧不得,那麽……
周寧把情報簿合上,章邯已經在來的路上了,還有前方,秦嘉也會動了。
秦嘉立景駒為楚王,是想接過陳勝的擔子,成為反秦的主力,結果項梁這處卻打著張楚的旗號來了,這叫秦嘉如何能忍。
至於章邯,他倒不是衝著項梁來的,隻是他的部將司馬仁戰死,自然引起了他對於景駒這個楚王的注意,於是他來了。
當然他跑這一趟,也不介意順手滅了項梁。
這兩處衝突,最先爆發的是距離更近的秦嘉,他的兵馬駐紮在彭城東麵,正好堵住了項梁西進的道路。
而不喜歡這種情緒通常是雙方的,秦嘉厭惡項梁的張楚旗號,項梁也看不慣秦嘉立的楚王,兩者都號楚,自然要鬥出個真楚。
自來師出都是要有名的,於是項梁對士兵道:“陳王首舉義旗,反抗暴秦,如今戰鬥失利,下落不明,秦嘉背叛陳王又立景駒為楚王,實為大逆不道。”之後便發兵攻打秦嘉。
是的,項梁至今還不知陳勝已死,這叫黑、高等人很是唏噓。
項羽和秦嘉這一場幾乎打了整整一個月,秦嘉不敵項梁,向北敗走,項梁一路窮追不舍,直追擊到胡陵,胡陵再往前的亢父還是秦軍之地,於是秦嘉又轉身和項梁戰了一場,最終戰死胡陵,其部下投降,被項梁收編,此時項梁的手下兵馬擴充至十萬人。
當此之時,章邯也近了,他駐兵於栗,距離項梁僅二百裏地。
黑聽此笑道:“這章邯運氣是真好,前頭打吳廣,吳廣被部下田臧殺了,如今攻秦嘉,秦嘉又給項家軍滅了。”
周寧笑看了他一眼,“這可不是運氣好。”
是起義軍還沒有擰成一股繩,還是更關注自己的利益,缺乏大局觀。
黑和高等五人聞言皆若有所思,周寧笑了笑,垂眸吩咐道:“收拾行裝吧。”
收拾?
行裝!!!
項梁這處再琢磨陳嬰,東陽縣內,陳嬰也正和人說起項家。
陳嬰原本為東陽縣長吏,為人誠信謹慎,是一縣長者,東陽少年殺了縣令後,便推舉他為首領,陳嬰推拒不得,隻好勉力為之,如今從者多大兩萬人之眾,人多了,心也就大了,眾少年又請他自立為王。
陳嬰是個孝子,回家與母親說了此事。
陳母道:“我嫁到你家為婦,從沒聽說過你家祖上有富貴發達之人,如今突然有了這麽大的聲望名氣,不是吉兆。不如找一個人追隨他,大事若成,仍舊可以封侯,即便失敗了,你不是首惡,也不會成為眾矢之的,還可改名換姓逃亡。”
陳嬰深以為然,思索過後擇定一人,便對手下的軍吏道:“項家世代為將,在楚國大有名望,現在我們要做大事,沒有這等的將帥是不可能成事的。我等追隨名族,則一定可以消滅暴秦。”
眾少年欣然應允。
所以項梁即將有喜從天降,不費吹灰之力得將士兩萬餘人,此事項梁不知,周寧卻是知道的,因為此事史書有載,然而翅膀扇動,這其中也有周寧不知道的事情。
陳嬰見眾人應允後,覺得卸下重擔,心頭輕鬆許多,又與眾人笑道:“項家在江東起事,我聽聞編著《檢驗捷錄》的周寧周先生也投入了項家帳下,周先生心細如發又厚德愛民,所著之書,傳錄天下,減少了不少冤假錯案,有才有智有德,他投靠之師必是仁義之師。”
陳嬰此話,欽佩欣賞之情溢於言表,眾少年聞言更覺欣喜。
項梁此處有大喜,劉季那處卻是大喜大悲。
先頭劉季奉秦嘉之命領兵迎戰秦軍,原本以為戰場在碭縣,卻不想前方戰況早已有變,他剛行到肖縣,便與司馬仁率領的秦軍相遇了。
強將手下無弱兵,章邯一路高歌凱進,其別將司馬仁也不可小覷,就在劉季往碭縣趕的路上,他已攻下了碭縣,所以雙方在距離彭城更近的肖縣會麵。
這一仗,雙方初初照麵,劉季就被打得落荒而逃,直一路逃到了距離沛縣不遠的留縣。
戰敗被人追著逃亡的狼狽,叫劉季心頭窩火。
憋屈啊!
往後退,攻不下豐邑,往前走,打不過秦軍,太他娘的窩囊了!
就在這個時候,劉季想到了自己的廄將張良。
廄將即負責車馬後勤的將領,是去借兵路上,劉季與張良相談甚歡後,封給張良的官職。
張良這個後勤官員與蕭何的後勤不同。
蕭何坐陣大後方,替維護劉季的根基,使劉季無論對何處用兵皆糧道不絕,其地位之緊要不言而喻;而張良這個後勤在前線,既不能參與戰事核心,又處在劉季的眼皮子底下,工作繁忙而瑣碎。
至於劉季為何戰前不問,戰敗逃亡後才來問策,這裏頭就有劉季自己的思量了,聊得再投契,那也是剛認識不久的生人,劉季雖然麵上與誰都聊得來混得轉,可幾十年的市井閱曆在那裏,基本的防人之心不可無是知曉且具備的。
就是在後期,張良輔佐他一直進了關中,臨到鴻門宴前夜,張良得到項伯的內部消息,急忙趕去告知他項羽準備明日興兵討伐他,他也要先問清楚了張良與項伯之間的關係,才請項伯進來談話。
這份老辣謹慎,被劉季一句話就哄得賣了漢軍將領曹無傷的項羽難及十一。
張良自然知曉劉季對他的看似尊重、熱情後的防備與猜疑,不過他並不在意,如此外粗內細,才是做大事之人,再者自己之前那些戰績,也確實沒有說服力。
張良出謀道:“《吳子兵法》有言:‘凡戰之要,必先占其將而察其才。因形用權,則不勞而功舉。’”
這話是說若能了解對方將領的特點,再根據對方的情況采用策略,便能事半功倍。
這話說得有道理,可是具體怎麽做呢?劉季接著問道:“子房有何良策?”
張良笑道:“我觀那司馬仁領兵從不知防守退避,一味猛攻追擊,或可一用。”
劉季若有所思的挑了挑眉,張良又道:“聽聞沛公曾在碭山落草,想必對於碭山的山形地貌極為熟悉。”
“哈哈哈哈,子房的意思我明白了。”劉季頓開茅塞,哈哈大笑道:“在他爺爺的地盤上跟老子打,看老子怎麽收拾他。”
等劉季再戰司馬仁時便改了策略,每每挑釁引得秦軍分兵出城追擊,便鑽入山林不見蹤跡,如此往複了三日,被分流的秦軍猛然發現,自己前後左右皆是敵軍!
亂世的忠誠可貴,但亂世談忠誠也可笑,被包圍的秦軍大多選擇了投降,劉季將其收編入伍,一日日下來,秦軍愈少而劉季軍愈多,終於輪到了劉季以多欺少,正麵將秦將司馬仁斬於馬下,大大的揚眉吐氣。
真正的出氣還在後頭呢,劉季瞧著豐邑的方向眯著眼磨著牙,雍齒這個鱉孫,如今他領兵近萬,連碭縣這個一郡郡治都打下來了,連秦軍的將領都斬殺了,不信還治不了小小豐邑不足兩千的人馬,弄不死雍齒這個小人。
劉季領著兵馬氣勢洶洶、信心十足的複仇去了,然而結果就是治不了、打不過。
雍齒守城與司馬仁不同,司馬仁以攻為守、放棄城堅優勢,雍齒則固守城堅、閉城不出,而向來攻堅拔寨成少敗多,代價慘烈,死傷慘重。
而秦軍與雍齒作戰也與與司馬仁作戰不同,亂世談忠可貴可笑,他們能為了求生背叛司馬仁反投劉季,如今自然也能背離劉季而去。
對戰司馬仁他們不逃不背叛,是因為他們占據上風,而且他們已然成為叛軍,秦律軍紀嚴明,背叛難逃一死,當是時,他們與劉季可以說是一損俱損,可對戰雍齒就不同了,打不過就逃,再正常不過。
那熱油啊,石頭啊,看著就嚇人,他們蒙頭往城牆上爬,上邊砸下來的東西就直落腦袋上,當場就能喪命,要秦軍為劉季拚死戰鬥,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們和劉季攏共也沒幾天交情呢,於是秦軍開始逃。
隻要有一個逃兵,就能引起如山倒般的連鎖反應,更別說劉季收編的秦軍數量足足占據他兵馬過半之多,這一逃起來,比攻城的兵眾還要聲勢浩大。
而剩下的呢,有近三千是從秦嘉借來的兵馬,這又能有多少感情?
所以近萬人馬一戰下來,幾乎又是歸零。
劉季遠遠站在將台上,寒風料峭中,人真是被傷著了,這次不同與上次,上次是急怒攻心,這次是挫敗茫然。
但戰場之上,沒有讓人傷悲感秋的功夫,劉季的兵逃的逃死的死,該輪到雍齒開城出兵,痛打落水狗了,於是乎劉季又是一場狼狽的逃竄奔命。
可光逃不行啊,事情得解決,尤其他還殺了章邯的部將司馬仁,可以說是大大的出了風頭,而出頭就容易被削,沒瞧著章邯一路行軍,那是直奔著那稱王的去呢。
劉季又尋張良問計,張良這子房的字不是白取的,劉季問話一落,他便給出了主意。
“我的計策其實不算新穎,您也用過了。”
劉季一點就通,“借兵?”
張良點頭,“正是,城池之故您也見識過了,與其攻城不如圍城,圍得他糧草斷絕,自然拱手讓城。”
“行!”劉季重重的點了點頭,丟臉這事他就沒怕過,一回生二回熟,剛折損了秦嘉三千兵馬的劉季又準備去尋秦嘉借兵了。
而此時,項家軍也在一步一步朝著彭城的方向開進。
第82章 邊緣
天下動蕩, 四處狼煙不停,章邯一支救火隊滿地圖的跑,實在難以麵麵俱到, 隻能先打擊稱王的大勢力, 餘下一些小賊留讓各地方政府處理。
章邯的戰略方針是沒有問題的,隻是卻便宜了項梁。
項梁所領兵馬遠不是劉季手下的烏合之眾可以比擬,渡江之後,大勢力被章邯打擊得差不多, 餘下的各縣守兵在項梁麵前如同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小流義軍也不過是小魚小蝦, 吞之以壯自身, 故項梁一路西進, 未遇到半點阻礙。
原本聽聞東陽縣有兩萬人的勢力, 項梁心中忌憚, 欲派使者前往試探, 不想對方竟決意領兩萬人馬來投,項梁大喜過望,全軍士氣更是高漲。
自使者回稟了消息, 項梁臉上的喜色便幾日不曾散去,他一樂得此大助力,己方實力大漲;二喜先輩威名不墜,自起事渡江以來, 不斷有英豪前來投奔相助。
然而就在項梁率眾歡迎陳嬰的宴會上,陳嬰卻舉杯問道:“敢問哪位是周寧周先生, 某原為東陽縣長吏, 習過先生的《檢驗捷錄》, 對先生仰慕已久。”
周寧垂眸放下梜筷, 心中輕歎,此事更叫她意識到,即便她真的不想,她的存在還是會影響改變一些事情,從而將自己卷入史書無載的險境。
項梁聞言,眼裏的歡喜之意瞬間淡去,笑指著周寧道:“那便是了。”
周寧笑了笑,端起酒杯,抬眸看向陳嬰,與他微笑頷首,遙遙舉杯見過,“多謝陳君抬愛。”
突然被點名的周寧風度儀態俱佳,而點名的陳嬰卻是駭了一跳,“竟是如此年輕,我原以為……會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經年老吏。”
周寧隻笑了笑,不欲自誇,項梁也想就此揭過此事,正打算另起一個話題,偏偏項羽還嫌不夠,接茬笑道:“這算什麽,我家先生乃不世出的奇才。”
“哦?”陳嬰更是好奇。
項羽還欲再說,項梁笑著打斷,狀似關懷的說道:“大家先喝酒、吃飯,周寧年紀還小,大家別誇獎太過,叫年輕人失了進取之心。”
周寧垂眸似謙虛似認同的笑了笑,項羽卻笑道:“先生如此,已經是當世難得的智者大才了。便是再無寸進,這世間也少有人能與之比肩。”
項羽語氣肯定,神色驕傲,項梁卻笑容淡淡,目色嚴肅帶著些薄怒的看向項羽,淡聲道:“那是你的匹夫之見,周寧苦習兵書經略,必是有大誌向之人。”
這話是話中有話啊。
周寧笑道:“某隻是幼時居於山野,人煙稀疏,樂趣甚少,又無甚體力奔跳射箭,隻好靜坐讀書消磨時光,讀了許多年都讀習慣了,倒沒想過要為了什麽而讀書。”
周寧說完,淡笑著垂眸,似乎是想掩飾自己眸中的感傷之色。
眾人見此,打哈哈的笑了笑,轉而說起了別的話題。
而項羽則麵目憐惜,他幾乎能想象到荒郊深山裏、簡陋茅屋中,小小的年幼的先生無人談話、無處玩耍,隻能一個人沉默看書的樣子。
周寧垂著眸不在意別人的打量,斟酒自飲了一杯。
雖然這險況叫她意外,但所幸還不算太壞,盡管陳嬰對她的欽佩仰慕加重了項梁對她的忌憚,但也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她的價值,這亂世,起兵反秦的秦吏也不少呢。
如今她已隱晦表明自己無甚誌向,隻要之後她再順水推舟的任由項梁將自己邊緣化,應該就沒有性命之憂。
周寧放下酒杯,拾起梜筷,臉上是慣常的淺淺笑容,這也是好事,某些大事上她便不用出謀劃策,也免得造成更大的曆史變動。
果然,此次宴會後,尋常的軍事會議項梁不再派人通知她與會,軍事決策也不再詢問她的意見,甚至於許多新加入的勢力、將領、謀士根本不識得她。
周寧能感受到項梁不著痕跡的疏遠,卻並沒有作出什麽反應,隻是正常的和陳嬰交談來往,間或項羽他們攻城歸來,她也不與他們言說此事,至於旁的新加入的人,他們不認識她,她也不去主動結交。
真真是淡泊功利、無欲無求,甚至可以說是逆來順受,最後如項梁所願的被邊緣化到項家軍核心領導的最外層。
這一路以來也確實沒什麽困難能讓項梁想到用周寧,項家軍本就犀利,又有陳嬰兩萬人馬相助,很快行至東陽,又打到盱台,渡過淮水,一路到了下相、下邳,而下邳再往西就是彭城了。
此時已是陽春三月,冰雪消融、春草初綻,項家一路攻城一路征兵,行至下邳已有七萬兵馬,如此勢力是任誰也小瞧不得,那麽……
周寧把情報簿合上,章邯已經在來的路上了,還有前方,秦嘉也會動了。
秦嘉立景駒為楚王,是想接過陳勝的擔子,成為反秦的主力,結果項梁這處卻打著張楚的旗號來了,這叫秦嘉如何能忍。
至於章邯,他倒不是衝著項梁來的,隻是他的部將司馬仁戰死,自然引起了他對於景駒這個楚王的注意,於是他來了。
當然他跑這一趟,也不介意順手滅了項梁。
這兩處衝突,最先爆發的是距離更近的秦嘉,他的兵馬駐紮在彭城東麵,正好堵住了項梁西進的道路。
而不喜歡這種情緒通常是雙方的,秦嘉厭惡項梁的張楚旗號,項梁也看不慣秦嘉立的楚王,兩者都號楚,自然要鬥出個真楚。
自來師出都是要有名的,於是項梁對士兵道:“陳王首舉義旗,反抗暴秦,如今戰鬥失利,下落不明,秦嘉背叛陳王又立景駒為楚王,實為大逆不道。”之後便發兵攻打秦嘉。
是的,項梁至今還不知陳勝已死,這叫黑、高等人很是唏噓。
項羽和秦嘉這一場幾乎打了整整一個月,秦嘉不敵項梁,向北敗走,項梁一路窮追不舍,直追擊到胡陵,胡陵再往前的亢父還是秦軍之地,於是秦嘉又轉身和項梁戰了一場,最終戰死胡陵,其部下投降,被項梁收編,此時項梁的手下兵馬擴充至十萬人。
當此之時,章邯也近了,他駐兵於栗,距離項梁僅二百裏地。
黑聽此笑道:“這章邯運氣是真好,前頭打吳廣,吳廣被部下田臧殺了,如今攻秦嘉,秦嘉又給項家軍滅了。”
周寧笑看了他一眼,“這可不是運氣好。”
是起義軍還沒有擰成一股繩,還是更關注自己的利益,缺乏大局觀。
黑和高等五人聞言皆若有所思,周寧笑了笑,垂眸吩咐道:“收拾行裝吧。”
收拾?
行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