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雁到底是沒下得去手打孩子,回家給把衣服換了,順手洗出來,就回攤位接著出攤。腦子也沒閑著,想著小言這樣兒的孩子得怎麽教。


    之後隻要有空兒,給孩子們講故事,就盡量講與人為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理。什麽事情能做,什麽事情不能做,能想到的,一點點的教給孩子。能聽進去多少算多少,慢慢教吧。


    等小言完全適應了幼兒園,還帶著他去少年宮,看看他有沒能感興趣,想學的。都以為他得喜歡武術、散打什麽的。結果並沒有,打架相關的,人家全沒看上。看上鋼琴了……


    這就是個自帶敗家屬性的,你說你就不能挑個便宜點兒的喜歡嗎?


    雪雁就覺得牙疼了。自家這倆兒子,也是沒誰了,文靜內秀的老大學武術,淘氣活潑的老二卻要學鋼琴?


    這都是咋想的呢?


    還沒從小言要學鋼琴的衝擊當中緩過來呢,仨小姑娘跟著丁老爹丁老娘一起去少年宮接哥哥的時候,自己玩嗨了。孩子小嘛,以為哥哥們每周都上課,是特別好的事兒呢。一個個的自己把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曉麗可是從她媽那裏繼承的民族天賦,要學跳舞。丁晴也要學武術,還指名了就學耍大刀。這也是個熊孩子,倒是有幾分她爹文強的風範了。自家的小雪才是最愁人的,這孩子是持啥都好,啥都想學。唱歌跳舞樂器畫畫珠算圍棋,看哪樣兒都不想走。你說你走路都沒走利索,說話還說不了長句子呢,你咋那麽貪呢?


    雪雁都無奈了。孩子們想學,那就學吧。小的幾個也不指望她們真能學會啥,跟著混吧。不就是交學費的事兒嘛,交!小雪那個,她都給她交上,就是想治治這孩子的毛病,你不是都舍不得嗎?那你就學,學不過來,你自己累。跟不上你自己難受。自己選的,受著唄。不能慣毛病,就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


    為了這個事兒,雪雁又被丁老娘罵了一頓,都要收拾行李回家了。一直說,沒有那麽慣孩子的。一個孩子學一科,一個月就十塊錢,小雪自己就報了六科,加起來就是一百塊錢。關鍵真用到正地方也行,孩子們這麽小,能學啥?那麽老些錢,不就跟扔水裏一樣嗎?扔水裏還能聽個響呢,這個錢花的是連響都聽不著。


    “好好好,你說的都對,行不?我這不是想著,省得他們將來長大了怨我沒培養他們嘛。等他們自己放棄了,那以後可賴不著我了吧。您說我這一天天累得跟狗一樣,拚了命的掙這份兒辛苦錢,不就是為了他們嘛。又不是供不起不是!”


    反正不管雪雁咋說,她跟丁老娘是各有各的道理,丁老娘就覺得她大手大腿,敗家。她又有自己的堅持。誰也說服不了誰。丁老爹天天在中間當和事佬兒,勸著丁老娘,別操那沒用的心,怎麽教育孩子,一輩有一輩的方法。時代不一樣了,少摻和,少生氣。丁老娘聽進去多少不知道,該磨嘰還是磨嘰,但是該接送也接送。也不跟孩子說喪氣話。


    孩子們都花了大錢去上興趣班了,金素英是跟曉麗一遍一遍的囑咐,要好好學,別浪費了那錢。她也提出來要自己給孩子交學費,雪雁哪能讓啊。曉麗讓她媽念叨的緊張,沒課的時候也天天在家練習,學得最認真。


    丁晴學大刀,孫蘭英是問都沒問過,反正保要不讓她出錢,孩子又沒到上學的時候,愛學啥學啥唄,她沒意見。到是文強,他閨女終於有像他的地方了,可把他高興壞了。在家裏給他閨做木刀,沒事兒爺倆就在院子裏練。


    雪雁可沒空兒管那些,市場要建好了,她且忙著呢。


    地基做完,開始地上建築做框架的時候,她就拿著交費的收據去找了工程隊長,給送了兩箱子白酒,那邊同意建到自家門市的時候,按她的要求,二樓直接不做間隔牆。一樓間隔也沒有按標準走,門朝裏的一邊隻留了五米長度。她賣雜菜鹹菜的,沒有很多種,最多有一節櫃台做個展示就可以了。剩下的空間都是放鹹菜缸,四十平的地方,空一半,還能放二十來個缸,足夠了。外間留了二十米。間隔牆東側留一道門,中間牆上還留了一個可以遞送東西的一米見方的窗口。


    這麽做,一是為了通行方便,再一個,也是為了通風。這時候基本沒有安空調的,也太貴,安不起。餃子館要有廚房,不通風的話,夏天太遭罪了。有個穿堂風,就能好很多。到時候再安上幾個吊扇,就不怕熱的。


    隻有二層的樓,又都是框架,直筒子。建起來快得很。這會兒的工人又都肯幹,隻要不拖欠工錢,那都是下死力氣的。一天一塊錢,都能貪黑起早的幹。又是王區長的政、績、工程,前期收攏了幾百的資金,也不差錢了。幾百個工人加上各種大型機械一起開工。那房子真的是一天一個樣兒。一個月不到,房子主體就全建完了。


    剩下的水暖,玻璃,外觀還有路麵兒又花了一個月。原本指著圖紙收錢的時候,說的是七月末八月初交房。硬是給提前了半個月,七月十號驗收合格,七月十五號正式交房。房產證辦下來之後,壓在管理處,還完了房錢,最後一次,一手交錢一手交房產證。四百八十戶,一起到管理處拿鑰匙,拿到鑰匙,房子就是你的,可以開始裝修,什麽時候開業自己說了算。


    自打進了七月,路麵的水泥都鋪完,丁老爹和丁老娘就處於一種非常玄妙的狀態了。就是那種,喝了半斤二鍋頭,還沒醉,但是很飄的那種,興奮得上頭的狀態。正在大夏天,中午日頭足,也不帶著孩子在公園玩兒了,就去市場對麵兒,找個陰涼的地方,坐在那裏,對著自家的門市,一看一下午。一直到該做晚飯了,才往回走,順便到公園邊的臨時市場買個菜,丁老爹把老太太和三個小姑娘送回家,自己再到幼兒園接倆小子。接完了回來,吃完晚飯,再到大學門口給擺攤的幾個送飯。


    一直到管理處通知取鑰匙的時間了,雪雁和金素英就把攤子撤了,專心準備餃子館。把攤子完全轉給孫蘭英。大學也快放暑假了,顧客能少挺多的,但是外客她自己還是忙不過來。那就能掙多少算多少了。


    第28章


    “家裏那麽些鹹菜缸, 不能先用著呢?還有那鍋,拆了搬過來接著用不行嗎?幹什麽都得買新的呢?不是錢啊?”


    門市開始裝修了,母女倆又開始了天天互嗆的日子。


    牆麵原來就是水泥的, 這時候就算是最好的牆麵了, 也沒太多可選擇的材料, 就保持了原樣。棚頂也沒動。就是加裝了五組燈管, 三個吊扇。


    除了這些, 其實再就沒加什麽了。最大的工程在廚房裏,有店麵了, 家裏的兩個大灶就沒什麽必要了。廚房的空間特意留得大一些, 足足有三十來個平方, 前後兩個大灶台,沒做火灶, 還是煤氣灶方便, 就都留得煤氣灶的口。煤氣灶火輕, 太大的鍋帶不起來, 就一麵帶了三個六印的鍋,已經是能帶得動的最大的了。中間靠牆一麵留做灶台, 案板。四米長, 中間有兩米的空檔可以站人。做成一米寬的台麵, 多少活兒都能施展開了。灶台是貼了瓷磚的,方便清潔。丁老娘就挺有意見了, 覺得浪費,但還是忍著沒出聲。


    然後廚房的灶做完了, 鹹菜鋪子那邊,櫃台沒什麽可選的,全國都是差不多的一種下麵櫃子上麵玻璃的櫃台。一節就夠了, 再買下幾個大瓷碗做展示。這邊是要做批發的,沒打算零著賣,門口再放一個公斤稱,稱糧食的那種三百公斤的大稱。還準備了一個小稱,小商小販人家十斤二十斤的稱,就小稱就行。剩下的空間,雪雁又訂了二十三口大缸回來,屋子裏放得滿滿當當的。


    這下丁老娘可是忍不住了。直接就開噴。她的意思,家裏放著幾十口缸呢,夏天又不用儲那麽老些鹹菜,都是鮮菜,現吃現拌的,怎麽就不能先拿過來用了?就非得買新的?然後家裏那些就那麽幹放著?這不是敗家是什麽?老輩兒人,就沒有那麽過日子的。


    家裏兩個大灶拆了,中間兩間屋子的鹹菜缸也都搬到前門房的倉庫裏了。雪雁順便又把家重新改造了一下,孩子們漸大了,小風過了年虛歲六歲,可以自己住了。過兩年上小學,孩子可得有自己的書房了。所就把原來她臥室外間的小灶台又往中間挪了一間房,把東數第二間留出來,中間留個過路,兩邊分開,徹了一道一米高的牆,原後到房頂全安上玻璃,分成兩個房間。陽麵兒的留給小雪,陰麵兒連著灶的一麵做個小火炕,夠小風小言兩兄弟住的。對牆打上一整麵牆的櫃子,一半是兩開門的衣櫃,一人一個。另一半打成上麵書櫃,下麵書桌的樣式。樣子都是雪雁自己設計,文強找人做的。提前就做好了,灶一拆,房子改造完家具直接拉回來就行。


    羅成他們那邊,西邊第二間第三間也空起來了,金素英沒折騰著挪灶,隻在第二間原來放大灶的一麵也隔開了一間房,打了個小炕,留著給曉麗住。羅成一天到晚也不閑著,有一點兒空就自己折騰著撿工地的邊角料做家具,房子改造完的時候,桌子凳子書桌書櫃啥的也都配齊了。


    第三間空下來,他們用不上,雪雁就把那間和自己這邊還剩下的半間合一起,打通了,原來的兩個門並成一個門,做了大客廳,買了沙發,茶幾,電視啥的,都配備上。現在相當不錯的裝修了。


    老太太心疼啊,背著那些債,門市還得裝修,開業還不知道要用多少錢。家裏還搞什麽裝修?還買幾什麽電視?大幾千,又花出去了。


    真的是花錢如流水啊。


    老太太磨嘰,雪雁就聽著,想回的話回幾句,不想回就左耳進右耳出唄。


    文強近兩個月除了找地之外,最大的一件事兒就是找木匠做桌椅板凳。家裏的書桌書櫃真的是順便做的。最主要的是做餃子館裏要用的飯桌和凳子。


    一兩樓加起來還有三百三十多平的空間。雪雁也沒留包間,全都做成四人桌。兩邊一邊一個長條凳。就農村最常用的那種就行。桌子也都是木板的,最簡單的一個板四條腿的長條桌子。一張桌子一米二長,八十公分寬,加上凳子的空間,差不多兩米左右。一樓放滿能放四十桌,二樓放滿能放四十八桌。剛開業,肯定用不了那麽些桌子,就先做了五十桌,樓下放了三十舊,樓上放二十桌。想著差不多樓下就夠用的。


    這會兒還很少有複合板,木桌就是貨真價實的木桌。木板都是從大北邊林場運過來的,都是整塊的木板。桌子腿都是差不多粗細的木頭做出來的。凳子算是邊角料做的,也都是實打實的木頭。也就是這個年代了,再過幾十年,想要這樣兒的桌子,那才真要花大價錢呢。現在,這麽好的桌子,雖然不是什麽名貴的木材,可也是用幾十年上百年都不會壞的,才十二塊錢,就一整套。五十套才六百塊錢。對雪雁這種帶著後世眼光的人來說,這就跟撿的一樣。


    鍋灶有了,桌椅配上,開業就不差什麽了。


    胖姐家的店更簡單,連灶都不用搭,桌椅板凳全都不用,連貨架子都不用,就賣菜嘛,菜往屋裏一堆,直接賣就成。因著菜的種類實在是有限,店麵卻大了五六位,還有二樓,那就得增加品類,除了原來的蔬菜和雞蛋,米麵油也上了。還有山貨,幹海貨,市場搬到公園的幾個月裏,胖姐最多有一半時間看攤,都是直接扔給家裏的姐夫,能賣多少算多少。她是到處跑著找貨源,所以,店一到手,人家那貨就差不多堆滿了。


    她家賣米麵油了,正好,雪雁都不用再去找供貨的了,直接從她家裏批就是。用量小的菜也一直就從她家拿就行。


    肉是在何家訂的,用多少拿多少,一天一結賬。原來一直買調料的那家,沒買到這邊的門市,轉到別的地方去幹了。就又找了一家姓王的,三十多歲的兩夫妻,早年就從縣城過來做買賣了,之前也在市場,跟雪雁也是熟的。兩口子沒啥積蓄,買不起門市,隻在裏麵三排門市最角落的地方租了一個二十幾平的小鋪麵。兩口子都是踏實肯幹的,雪雁喜歡那樣的人,特意到他家訂調料,也算是拉巴他們一把。要不然那麽偏的地方,買賣得多艱難。


    這些個全都訂好了,提前兩天,雪雁開包餃子,把準備做的一樣包一些,把家裏人和朋友們叫過來試試味道。


    也沒搞那麽多花樣兒,就羊肉茴香餡,芹菜牛肉餡,純肉餡,白菜肉餡,西葫蘆雞蛋餡和韭菜雞蛋餡六種,這會兒的人也沒幾個舍得吃炒菜的,雪雁也不搞那些,就以快捷為主。現在是夏天,青菜最不缺的,就加上一個家常涼菜當配菜,還有茶葉蛋,順帶著有點的也賣。自家的鹹菜還是不單賣,也不往菜單子裏放,還是送,一個雜菜鹹菜,一個金錢黃瓜,一份餃子配兩小碟兒,這個碟子更小,是雪雁專門訂的,隻有手掌那麽大,還隻給裝個底兒,絕對不會浪費。誰要是覺得不夠吃,也給添。


    賣餃子,最費的還是醬油、醋。蒜泥味兒大,有人愛吃有人不愛吃,跟辣椒油一樣,都是單放的。哪後世的小吃店一樣,每張桌子放個醋壺,一個醬油壺,再一個小蒜缸,一個小辣椒油缸,方便顧客自己調。


    五十張桌子,光是餐具就是好大一筆,還是從之前做鍋的鋪子定的,老板滿倉叔樂得嘴都合不攏,店還沒開業先接了大定單,別的不說,就這個兆頭,也是好的呀。


    這會兒的絞肉機也不好買,那餃餡子都得自己一刀一刀的切,雪雁和羅成兩口子光是切肉就忙活了一個多小時。還是拌餡兒,得把汁水拌進去,要一直攪一直攪,最累胳膊的活兒。


    老太太想幫忙,雪雁沒用。他們老兩口把孩子們照看好就算幫了最大的忙了。她也是舍不得爹媽太累。


    張叔張嬸也都過來這邊了,家裏的攤子已經收掉了。也沒讓他們幹重活兒,兩人就負責洗辣椒,扒蒜。


    包餃子的時候到是全家都能動手了。除了在外麵擺攤的孫蘭英,都在呢。


    包了六鍋餃子,一樣包了一百個,自家人加上張叔張嬸,把胖姐,何家兩口子還有滿倉叔,賣調料的王家兩口子都叫上。先試試味道。


    大家都吃著很滿意。


    那就挺好的。


    可以放心開業了


    第29章


    相比起還沒幾個人嚐試過的餃子, 雪雁的粥顯然更有知名度。


    開業當天,有個簡單的小儀式,九點五十八分放兩掛一千響的鞭炮, 告訴一下周圍的鄰居, 可以來自家消費了。


    其實當天早上六點鍾, 早餐就已經開始賣了。


    頭天晚上小米就泡上, 茶葉蛋也煮到鍋裏了, 第二天早上四點,雪雁、羅成兩口子還有楊叔楊嬸就到店裏做粥做饅頭包子準備開業。金素英蒸饅頭包子的手藝特別好, 她是主廚。也是怪了, 雪雁的廚藝按說也是可以的, 偏就是蒸不好饅頭,也不是不能吃, 就是跟金素英做的比起來, 口感上明顯差。她就隻管調包子餡, 羅成一身的力氣, 揉麵最合適了。這邊包子饅頭進鍋,正好到鹹菜鋪子那邊兒裝好了鹹菜給勝利飯店送貨。茶葉蛋飯店不送了, 店裏這邊兒也是帶著賣, 一天二三百個一小鍋就夠了。頭天做好放鍋時浸味兒, 放一晚上,夏天也不至於壞掉。早上來打火一熱就行。


    頭一天, 沒敢多做,怕賣不完, 就熬了三鍋粥。有店麵了,在店吃也行了。再配上小鹹菜。


    批發市場上人早,五點半, 所有的鋪子都開門了,來進貨的也都陸續上人。店裏也開始有客人了。不過大部分還是鋪子的老板門,急著做生意,沒時間做飯,來買了現成了回去趁空吃了。都是老主顧,送鹹也不用小碟子盛,都讓自己拿,能吃多少拿多少。有幾位特別好意思的,能把一天的鹹菜都拿出去,把高嬸子氣得隻瞪眼睛。


    “算了,嬸子。這樣人兒到哪都有。咱也不差那一口。”雪雁還勸著高嬸看開點兒。


    “一筷子能夾半飯盒去,得兩三毛錢呢。真夠可以的……”這會兒的方便袋還沒那麽多,鄰居們來打飯都是自己帶著盆兒或者飯盒,盛上粥,再拿幾個饅頭或者包子,有的活得糙一點的,直接把鹹菜放粥裏,也不單放。


    “一人一個活法兒,也是日子過得確實緊,等她錢掙夠多了,不差那三毛兩毛的,就好了。”雪雁知道高嬸說的是內市第三排第一家賣菜的張嫂子,貪小便宜沒夠,一天要是不占幾分錢便宜就跟賠了似的。就那麽個人,隻能她占便宜,別人都得吃虧就是她的道理。但凡覺得少占了點兒,都不行的。這號人,那生意是做不大的。來她店裏進貨的,大多數都是生客,老客很少。有個別老顧客,那也是生意做熟了,習慣而已。


    “哼,她?她這輩子都不帶改的。她現在差那三兩毛的嗎?那是比著小朱拿呢。”高嬸說的小朱,是張嫂子的鄰居朱大姐,也是賣菜的。賣菜成本最低嘛。兩家挨著都賣菜,朱家的生意能好三倍不止,兩口子肯幹,踏實,菜收拾得幹淨,還給送貨,朱大姐人活泛,生意做得紅火。就是命苦,她家裏四五個孩子,從中學到小學都有,還有公公生病癱瘓在家,婆婆身體也不是太好,常年吃藥,就她家男人一個兒子,兩口子掙錢養活十來口人,一分錢都是錢。買鋪子交的首付的一千來塊錢,那真是熬了心血攢下的。背著每月房錢,更是不敢花了。


    兩個人的早飯,就買一飯盒的粥,一毛錢的。還得厚著臉皮讓高嬸給多打一勺米湯。就是混個水飽兒。人窮誌短,拿那麽多鹹菜,是要就著玉米餅子當中午飯的。這樣的人,能幫誰都願意伸把手兒。偏家裏條件明明不錯,家裏就兩個孩子,還是公婆給養著,男人也上班每月有工資的張嫂子,非跟人家比。也是愁人。


    一個市場,四百八十個檔口,幾百人的小圈子,形形色色,真是什麽樣兒的人都有。


    其實也挺有意思的。


    有鋪子了就是這樣兒好,早餐賣得比想象中的還要好,自家的鋪子裝修花了差不多一周的時間,其它大部分的店鋪都是拿到鑰匙第二天的就開業了。幾天時間,人氣兒已經起來了。也都知道這是之前賣粥的雪雁開的店了。這一開門,老顧店就回家一大部分。市場越來越好,做小買賣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下麵縣城的,地級市的,都過來進貨,原的都是提前一天來,早早就過來。看這邊店裏人多,從眾心理,也都過來吃。兩百多茶葉蛋早早就賣完了。三鍋粥也沒夠賣,又多熬了兩鍋。包子餡現做來不及,又加蒸了兩籠屜饅頭。


    賣粥送鹹菜也不是白送的,有人吃著鹹菜好,又正好是做吃食生意的,就直接下了訂單,批上一些回去試著賣看看。


    早餐雪雁沒管,高嬸看著收錢就行,她自己幹窗口快一年,很熟練了。高叔幫著給打包,店食的給上上菜,金素英自己在廚房,也能忙得過來。


    雪雁跟羅成兩個在鹹菜鋪子,都快忙飛起來了。


    她那鹹菜,得利飯店用鹹菜炒的打鹵麵都成了招牌之一了。周圍的人,哪個不知道那鹹菜就是她家出的。高嬸那窗口又隻零賣不批發。多少人等著盼著要做她這個鹹菜的生意呢。總算等到他這門市支起來,知道要開始批鹹菜了,恨不得天天盯著她啥時候開業。頭天知道她今兒個早要開業的,都早早的過來排隊。夏天鹹菜放不長,都不敢多批,你十斤他八斤的,羅成一直就在盛鹹菜,稱重,雪雁就是收錢,八毛錢一斤。二十三口鹹菜缸,挨著餃子館廚房的三口缸空著,給飯店送過去一缸,留一缸自家用。十八口大缸,三千多斤,一早上而已,全賣完了。


    做鹹菜的時候,都已經是把銷量往高了預測,按兩天準備的。哪知道,居然沒夠。


    沒到八點半呢,鹹菜鋪子關門了……


    沒東西賣了。


    也是挺尷尬。


    雪雁都沒空尷尬,那邊兒收拾完,羅成忙著涮缸。她得過來準備餃子餡了。早餐就賣到八點,也收了。要開始準備開業和正餐了。


    丁老爹把孩子們送到學校之後,也過來幫忙。頭天就讓何家給留了五十斤豬肉,牛羊肉各二十斤。拿回來,分工,男人洗菜摘菜,女的剁餡子。丁丁當當的,忙活到九點半,文強拉著鞭炮過來了。雪雁還得在前麵兒張羅著,想著到了九點五十八分,放完鞭炮是個意思就行了。


    結果都九點五十了,烏央烏央了從管理處過來三四十號人,仔細一看,當中可不正是那位王區長嘛!直接就奔著自家門口來了。


    “你是第一個支持市場改建的攤主,群眾支持我們的工作,我當然也得來支持一下群眾的工作,對不對?”領導在群眾麵前,那永遠都是平易近人的。


    “感謝領導的支持……”場麵話就說唄,什麽有了領導關心和支持,相信市場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生意也會越來越好,掙的錢也會越來越多,感謝好政策改變了生活,感謝英明領導帶領老百姓致富,巴拉馬拉,領導講著話,她適當的捧幾句,商業互吹唄。意思是那個意思就行,也不用說得太書麵,她一個農村婦女的身份,說得太官方,反而不輪不類,得往實在了說。


    到點兒了,兩掛鞭,還是領導和管理處的主任一人一掛點著的。雪雁這個主人反而退後了。


    行吧,咋滴都行。領導都過來支持她開業,衝著這個牌麵,露不露臉的那都是小事兒。


    領導來走個流程就撤了。


    雪雁這連個牌匾都沒有的餃子館就算是開業了。


    送走了人,回店裏就忙活著包餃子,煮餃子。到十一點鍾,先煮了兩大鍋,文強端著鍋,雪雁帶著調料和鹹菜的拖盤。往市場管理處送一鍋,派出所送一鍋。嘴上說的當然是讓大家幫著嚐嚐味道,真正是啥意思,是個人都懂。


    “你這個小丁兒啊。我活五十多年,就沒見過比你更會做買賣的。既然你自己上門了,我也不跟你客氣,能不能給我開個後門兒,賣我幾斤鹹菜?家裏那口子,就好這一口兒,自己怎麽也做不出來那個味兒來。”派出所的老所長跟雪雁不是頭一回打交道了,房子還在圖紙上呢,過年過節,米麵油,水果蔬菜的就沒斷過往所裏送。


    人家也不說送禮,送那東西吧,你說貴嗎?除了過年的米麵油貴點,那菜和那水果,都是農村園子裏吃不了扔在地上都沒撿的。一箱子不值一塊錢的東西。但人家這個情兒,你能不領嗎?還有這麽長時間,人家那生意做的,誰不是看在眼裏。先不說人家的東西確實好,就那一套兒一套兒的路子,誰比得了?


    “裘叔,您跟我說這話,那不是見外了嘛。我那麽大的買賣,還能差您家這幾斤呀?買什麽買,笑話我呀?回頭過去拿不就完了嘛。咱所裏誰家要,直接過去拿唄。千萬別跟我客氣。”裘所長是老兵,不會彎著轉著說話,雪雁也就不搞官腔,直接直去,半開玩笑的回話。


    “那哪行啊,你那也有本錢呢。”菜多少錢一斤大家心裏都有數,那鹹菜的成本有多少,也都有猜測,使勁往高了猜,用的料再珍貴,三四毛錢的怎麽都夠了。至少都是對半掙了,多少人在背後議論,雪雁一天掙的,就夠別人掙好幾年的。雖然都明白,那也不好白吃呀。


    “哎呀我的叔啊,我那館子一天送出去的,就是咱全所拿鹹菜當菜吃,也用不了那麽些啊。你就放寬心吧,總不能讓我送所裏來吧?那多不好看哪。”雪雁就笑。


    “你也知道往所裏送東西不好看啊?那你這是幹啥來了?”老所長讓雪雁都給說笑了。


    “咱不是鄰居嘛,我開業,這麽大的喜事兒,不得跟大家夥分享分享?”說著話兒呢,所裏的廚師已經把餃子倒出去,鍋都順手給刷出來了。“您這兒吃著,我還得往管理處去呢,先走啦。”


    “走吧走吧,沒事兒別來了。有事兒喊一聲兒。”老所長就揮手,態度上明確的表現出來,已經不把雪雁當外人了。


    到了管理處,情況也差不多,那位官架子特別大,腦子比腳後根還死性的主任已經調去市圖書館當副館長了。新來的主任是以前居委會的主任,管了半輩子街到的趙大媽,老太太快六十了,最擅長的就是處理鄰裏關係。人頭也熟,這一片兒的人見的老太太都服服貼貼。老太太對雪雁不錯,有什麽事情需要店主配合的,都是主動上門。能幫著辦就幫著辦,雪雁從來不用操心日常的事兒。


    還有市場建成之後,特意搬過來的,全門針對市場的工商、稅務這些個衙門口兒,哪怕是隻有三兩個工作人員,雪雁也沒落下誰,都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管家婆在八零[穿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羿葉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羿葉子並收藏管家婆在八零[穿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