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了,力量就散了。如今才能不給大魏的朝廷惹來麻煩。”


    用了勳貴,自然也要防了勳貴的。


    這爵位自然是低等的為好。畢竟,大草原挨著大魏朝的繁華北方。


    “至於後麵若得軍功為高等爵位國公之輩。不若與宗親一起,遠封海外為諸侯。”玉榮的目光中,悠悠的向往。


    大航海啊,那才是真正的出路。


    “海外諸侯?”


    正統帝挑眉。


    “聖上,京都市集之上,有海外的新奇之物。亦有海外來客,來我大魏經商貿易。”玉榮說道:“那些海客能千裏萬裏之遠,來了大魏。那海外有無數的土地,那麽,何不讓大魏朝的兵戈,為大魏朝的百姓尋得更多的領土耕種?”


    “人少了,地多了。大魏朝的統治,才能長治長安。”玉榮歎息一聲,道:“我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可那些海外之土,太遠了。”


    “遠的朝廷難以治理。到不若分封給宗親與勳貴。便是咱們的兒孫將來,也未嚐不可的皆是分封出去。”


    玉榮笑道:“若是我的話,有何不妥之處,聖上莫怪。我一時就是胡思亂想。”


    非是胡思亂想。


    玉榮真覺得走出去,去尋了出路,才是正確的法子。


    人多地少。


    從來是大問題。特別是農耕時代,百姓沒飯吃,就要抄家夥造反的。


    “也可能是胡人南下,這戰爭之事一起。我這想了後事的處理妥善來。”玉榮給自己的行為與談話找了描補。


    正統帝聽後,點點頭。


    “朕明白。”


    正統帝表示理解的回道。


    “朕聽得梓橦之意,非是覺得你之言全是妄想。實是有許多想法,朕之前未必沒有考慮。隻是不如梓橦想得更加的明白透徹。”正統帝肯定了玉榮的話,才又道:“那麽,梓橦,對於北麵的戰事,你肯定還有想法吧。”


    玉榮聽了皇帝的話。她沉默了片刻後,才是遞了一封奏本。


    這是玉榮寫的,她思考良久,終於還是拿出來。正統帝接過後,看了起來。


    這奏章本說的什麽?


    自然是統合了玉榮的想法。


    玉榮的簡單。


    說的簡單明白些。


    那就是請皇帝禦駕親征,以此才奪得大勝之基,拿下軍中的全部威望。皇帝出征,她這一位皇後隨行。


    玉榮需要軍中的威望。


    她哪怕這些年,在那些軍戶的軍村是努力許多。也是經營了人脈。可有些事情,要做了,才有結果的。


    軍中的威望,不是說出來,而是打出來的。


    除了皇帝親征。


    那麽,就是勳貴中,宗親中,有些人不管得用與否?既然大魏的帝後有心經營了北麵的大草原。


    那麽,提前的布局就必需要了。


    勳貴可以分封。


    軍中有功的將士,自然也可以分封的。


    以草場為根本,把北麵的大草原占下來。


    這以人為本的防線,才是真正的防線。修什麽要塞,修什麽城牆。


    這分封的小貴族,得了實封的。合一起,在一麵天子旗下時,那是一股勢力。可若是分散了,分得很散很散。


    那麽,這對於皇家而言,這何嚐不是自己手中的牌。


    可要把牌拿住了,這裏麵的消耗也是蠻大的。布局,皇帝親自去了,玉榮這一位皇後也可以落子的。


    第139章


    帝後決定親征, 那也是來年的事情。


    今年應該準備的可是節慶與出征的一切準備事宜。打仗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兵員的調到,民夫的調動,糧食的征集。以及這裏麵的方方麵麵的協調。


    總之處處是細節。


    皇後很忙碌。


    皇帝也沒有閑著。既然決定親征, 皇帝肯定也要一些動作。


    東宮。


    太子妃最近也忙碌起來。因為,玉榮這一位皇後把後宮的一些宮務,慢慢的交給了太子妃一部分。


    分權, 也是抬高了太子妃的地位。


    太子妃是太子的嫡妻。玉榮還是分得清楚, 如何抬高太子妃的地位以穩定了東宮的這穩。


    對此, 太子妃當然是滿意的。


    司馬賢回了東宮,見到的就是忙碌的太子妃。


    “母後倒是重用於你。”司馬賢對於嫡妻的忙碌,沒覺得什麽不妥當。夫妻一體,嫡妻有了權柄,於東宮而言也是好事。


    “也是母後的信重。”太子妃韋氏盈盈一笑。


    “殿下最近也是忙碌的緊, 朝堂上下多處皆要殿下操心。”太子妃也是體貼了太子, 還是遞了一盞茶到太子的手上。


    “全給母後操持一些手下活計, 算不得小事, 也算不得拿什麽主意。孤就是奉命行事。”太子司馬賢這般回了話。


    太子妃沉默片刻後,說道:“殿下不開心。”


    “這般明顯嗎?”


    太子妃司馬賢愣了一下。


    “不明顯。”太子妃搖搖頭,回道:“一般人一定看不出來。我是殿下的枕邊人,自然熟悉殿下的性情。這才能瞧出來一些端倪。”


    太子司馬賢聽後,輕輕的鬆了一口氣。喜怒行於色, 這可不是一位合格的上位者。


    “孤有些心事。”太子司馬賢遲疑片刻後, 還在太子妃的跟前吐露了一些心聲。他說道:“朝廷在北邊的戰事非但不會縮小, 還會擴大。父皇、母後是一樣的心思,想平了北邊的霍亂。”


    “此乃好事。”


    太子妃笑說道:“若北邊能得太平,大魏朝安矣。”


    太子司馬賢卻是搖搖頭。


    “北邊哪那麽容易平定的?更何況,這一打大戰, 那也不是一下子能結束的。一旦戰爭擴大了,苦的還是百姓。”司馬賢有憐憫天下百姓的心思。


    走出了皇城。


    見識了天下百姓的苦痛,他是真憐憫百姓。戰爭一起,多少人家又是要失了兒子、丈夫、父親?


    可這些事情,太子司馬賢做不得主。


    帝後的心思一般一樣。戰爭會繼續已經成了定局。


    至於說北邊胡人的和親。


    這事情擱司馬賢這兒瞧著,也覺得胡人妄想。可若是……若是真能和平,一女子的幸福與千千萬萬的百姓相比,那熟輕熟重?


    至於和親的公主。


    在天家眼中,肯定不可能是真正的公主。至少,不會是皇帝的女兒。


    宗室之中選了人,又或是冊封一位官宦之家的女子足矣。一個公主的封號,這等手段從古至今不曾少見。


    當然,這些想法,可能是司馬賢自己想的。


    也可能是他身邊的一些人在他的耳邊與他提過的。總之,跟帝後想平了大草原不一樣。太子司馬賢是想著和平,想著少了戰爭,休養生息。


    “特別是國庫裏的銀子……”司馬賢這時候歎息一聲。他可是在各部衙門裏觀過政的,也是知道國庫是什麽樣子。


    總之,戰爭再起,國庫那要窮得響當當。


    “國庫哪有銀子發動戰爭。至於各地的糧倉,也是問題繁多的。”司馬賢是知道大魏朝的家底。


    囤糧的天下幾處糧倉,朝廷戰爭一起後,就已經看緊起來。


    裏麵的糧食可不是滿額的。能有六成者,已經是利害的。更甚者,已經被蛀得不剩下幾多。


    這裏麵的官司,總歸皇家會料理。


    可這些貪官砍了。糧食想再填滿了糧倉,也是容易的事情。


    糧草、銀錢,這些是打仗的根本。


    司馬賢跟皇後提議了,也是上了奏本。他不是讚同了,一定要落了大魏朝廷的威風。而是量力而行。


    也免得裏麵出了大差子。


    “總之事兒多,北邊不太平。孤想勸了朝廷緩緩。母後責罵了孤。”


    司馬賢這不高興的原由在這裏。


    他挨罵了。


    這是他從小到大裏頭一回見到了母後的怒火。


    從未曾有過的。


    “愛之深、責之切。”太子妃握了太子的手,這般寬慰。


    太子與太子妃二人在述了心事時。


    通天閣。


    玉榮見了皇帝。


    帝後二人坐一起,玉榮講了關於一些戰爭的準備。以及朝廷上麵一些人員新的調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之裕妃升職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卿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卿晴並收藏穿書之裕妃升職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