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嘛,不缺了養兒女的那點子祿米錢。


    正統帝的膝下,目前兒女的數量並不算多。所以,他還是稀罕了孩子的。


    誰讓這個時代,小孩子的夭折率,還是挺高的。


    隻要沒長大,沒結婚生子,這有一個萬一……還是可能夭折掉的。


    天子的屁股下麵,那是一把龍椅。


    皇帝是有皇位,需要兒子繼承的。


    這不,正統帝不例外,也是跟這時代的所有人一樣,那是需要香火的繼承人。


    同時,亦是越多越好。


    多子多福?


    不,隻是多些兒子,更能挑了合心意的儲君。


    “朕也高興。”


    正統帝說了心底話。


    “甚好,甚好。”


    正統帝不介意了,這時候,依偎進他懷裏的玉榮。


    “你這一胎是朕登基後,懷上的頭一個孩子。朕高興,朕想,母後也會為朕高興。皇家子嗣綿延,也可告慰祖宗們在天之靈。”


    正統帝這話說的順其自然。


    聽了玉榮耳裏,卻是覺得份量過重了。


    她這一個小胳膊小腿兒的,能承受的住嗎?


    後宮的嬪妃,不是懷上了孩子,就是萬事大吉。


    懷上了,能不能平安的生下來?


    生下來了,能不能平安的養大?


    一切一切,可是千頭萬緒的,沒那麽的簡單。


    晚膳後,帝妃二人是沐浴一翻。


    然後,倒不曾早早的歇下。


    春日,這等時候,二人還是一起聽了一出戲。


    就是永壽宮的宮人,那是排的皮影戲。


    這等民間的技藝,正統帝看的有趣。


    至於玉榮?


    玉榮懂一些。


    這是原身留下來的記憶,這也是原身的回憶中,非常深刻的一些存在。


    原身的生母,隻是一個妾。


    原身的父親耿鵬一共娶過兩任妻子。


    元配耿安氏出身商賈之家,能嫁給原身的父親,隻能說是安氏一族是投資,投資當初還是寒家子的耿鵬。


    這等行為,商賈中的有識之士,肯定都是幹過不止一回。


    目的嗎?


    也簡單的。


    曆朝曆代的皇家,都重農抑商。


    這是時代的需要,百業農為本,人嘛,都需要吃飯的。


    古代的皇朝,真要倒台了,那一定是土地兼並到了,沒給底層的人們留下活路。


    若不然,有一口吃的,黎民百姓就會老實的,當了草芥,當了庶民。


    要玉榮為看,安氏一族的投資,那是很有眼光的。


    原身的父親耿鵬,也確實考中了進士,如願的做了官老爺。


    隻不過嘛,對於一個成功的官老爺而言,升官、發財,死了糟糠妻,這是人生三大喜。


    是的,現實就是這麽的殘酷。


    說好的,夫妻同苦,以期未來?


    事實呢,夫妻共患難了,未必能共甘甜。


    耿家的老太太,耿鵬的親娘,並不滿意了耿安氏這一個兒媳。


    她老人家認為,這一個商賈出身的兒媳,配不上她的兒子。


    耿老太太是一個寡婦,一個能供了寒家子的兒子考上了科舉的老太太,那能是簡單的人物嗎?


    翻臉?


    肯定不能明著來。


    耿家也是要臉麵的。


    不過,當初耿安氏嫁進耿家,這中間就有貓膩兒。


    那過六禮,入祖譜,祭祖宗。


    這裏麵入祖譜一事,就是貓膩的所在。


    耿安氏的名兒,沒記上。


    是落下了嗎?


    還是有心人的算計?


    總之,耿安氏嫁進耿家,跟耿老太太之間,頗多的恩怨。


    耿老太太在兒子考中進士後,就以安氏無子為由,要讓兒子與兒媳和離。


    耿安氏無子,這是事實。


    若說原由?


    這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可在這一個時代,女子總是弱勢的。


    耿安氏是沒生下一兒半女的,可她也做了這一個時代裏,大婦的賢惠事兒。


    耿安氏嫁進耿家,三年未生育,就給耿鵬這一位夫君挑了兩個妾,以此來堵了耿老太太的嘴。


    這兩個妾,一個就是玉榮的原身的生母月姨娘。


    另一個便是跟玉榮的原身,同一年出生的大哥耿謹的生母秋姨娘。


    耿謹打一出生,就抱到了嫡母耿安氏的膝下撫養。


    至於原身?


    原身沒這個福氣。


    耿老太太跟耿安氏這一對婆媳鬥法。


    幼年時的原身,跟生母月姨娘一起被趕回了鄉下祖宅。


    在原身的記憶中,她的人生開始,就是在貧窮的鄉下生活。


    山村,貧民,很多很窮的同村人。


    那等年幼時的記憶中,原身還是快樂。


    人嘛,幸福是需要比較的。


    也許在當時,在縣城的耿宅的耿家人看來,祖宅的鄉下日子,窮而無趣,窮而可憐。


    可在原身的幼時回憶中,她跟生母的生活,是美好的、自在的。


    比起山村裏,那些更可憐的,那些在家中吃得最少,還要常常被長輩打罵,辛苦的幹了農活的小姑娘們,萬一哪一年光景不好?還可能要被親人長輩們賣了的同年齡的小姑娘們,原身還覺得自個兒是幸運的。


    時代就是這麽的光怪陸離。


    隻是後來,許是縣城的耿家人,想起了鄉下還有一個耿家大姑娘。


    原身被接回了縣城。


    原身回到了縣城,一切又不同。


    就像是《石頭記》中的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切又變了模樣。


    生母是姨娘,原身得尊得敬,得重得愛的,變為了嫡母。


    同時,還得討好了,並不喜歡了原身的祖母。


    兩個長輩的鬥法。


    原身與生母月姨娘,隻是左右搖擺,不由自己的可憐蟲。


    這些後宅的紛紛擾擾,在原身的父親成為了官老爺後,形勢徒然變了。


    耿府,要上演了官老爺跟元配和離的戲碼?


    當然不可能的。


    安氏一族不同意。


    耿安氏本人更不會甘心的。


    夫君是爹娘挑的,可一個女子拿了嫁妝養著夫家的人。


    怎麽可能甘心了,一朝富貴來,她卻成為下堂婦?


    中間發生些什麽?


    原身不知道。


    不過,能猜測的,無外乎,安氏一族最後與耿鵬這一位官老爺達成了一些妥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書之裕妃升職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卿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卿晴並收藏穿書之裕妃升職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