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家書,遠遠比萬金更貴重,因為在路上走了已經足足有十二年。
時代圖景,風雲變幻,但,永遠無法改變那些思念。
打開信封,父親熟悉的小楷,再次出現在眼前。
一行熱淚,奪眶而出。
他們離開家鄉多年,蓴鱸之思不可解。每逢佳節倍思親,遇到清明、中秋和春節這種特殊節日,更是常常涕淚如雨。
在文嵐看過的資料裏,數十年後,這些老兵們將逐一凋零,生平最大的願望莫過於落葉歸根。
許多人唯一的願望就是,生前不能盡孝,唯求死後能夠安葬在父母身側。
文嵐看著金毓易紅通通的眼眶,想起了紀錄片裏那些顫顫巍巍的老兵們。
一滴水,沾濕了信紙,潤開字痕。
心急之下,伸手一摸,雪白的紙上麵色墨痕。
心下一通,眼淚便止不住地往下淌。
金毓易側過臉,抹了淚,避開大家的視線,平複心情。
文嵐等人,識趣地談論著家長裏短,留給他獨處的時間與空間。
桌上照片裏的人,張嘉慧一個都不認識,金家的小輩都聚在小桌一側,圍著照片,問長問短。
文嵐甚是有耐心,指著照片上的人,告訴他們哪位是他們的爺爺,哪位是他們的伯父,哪個小少年是他們的父親。
照片上的人與物,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惹得小孩子們驚叫連連,引來周圍鄰居在一旁探頭探腦。
張嘉慧掩了門窗,擋了好奇的孩子們的探視。
見文嵐迷惑的眼神,張嘉慧隱晦地解釋了一句:“現在世道亂得很,萬一有孩子亂說話,惹來麻煩就不好了。”
文嵐了然於胸,點了點頭,壓低了說話的聲音。
金毓易看完了書信,注意到書信最後隻留下姓名卻沒有寫任何的日期:“現在你們那邊管得還很嚴嗎?”
文嵐見金毓易的手指停在信尾,便明白了他隱晦的表達的意思:“家裏一切都還好,隻是有些親戚朋友關係複雜,可能其他的人會多想。我媽媽現在在香港治病,晚點我們就會回家。如果您有什麽要交代的,可以先準備好,我後天回去的時候,可以一並先帶到香港。”
“這,會不會對你們帶來不好的影響?”島內的政治氣氛日趨嚴峻,為了親人安全著想,金毓易不得不想深一層。
關於這個,文嵐早已做好預案,倒也不擔心。
“沒事,這些問題都不太。隻是為了保險起見,你們的信件也不要留日期,萬一被發現了,我們也好推說是其他幫忙帶出來,輾轉送回來的。”為了避免被人發現自己的金手指,當然也是為了安全著想,文嵐特意多提幾句。
金毓易摸著信紙,沉吟了許久,然後吞吞吐吐地問道:“如果不太麻煩的話,能不能幫忙多送幾封信?”
“金毓易,你想幹嗎?”張嘉慧大驚失色,連忙製止。
金毓易避開了妻子的視線:“我們身邊有些朋友,跟我們的情況一樣,也是十分想知道家裏的情況,哪怕隻言片語也好。”
“你別這樣,你忘了剛剛被抓去坐牢的汪章了嗎?”張嘉慧看了文嵐一眼,“現在跟對岸的關係複雜,萬一被人說你通,我們家就全完了!”
“難道你忘了羊光惠了嗎?他跟我們一樣,連跟家人道別都沒有,就來了這邊。他運氣不好,4年前舊病複發,死在了台中。他在這邊一個親人都沒有,我們去看他,他彌留之際,抓著我的手說,我想回家,我想媽媽了。他才不到40歲啊,現在就這樣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這個鬼地方。去年,我們幾個戰友去給他掃墓,那座荒山,茅草長得比人還高。四周的墳塋沒有人打理,有些退伍兵的墳都塌了。這,還說什麽入土為安,這叫做死了都不得安寧。”金毓易說著,聲音都哽咽起來。
張嘉慧心裏也不好受:“我記得呢,我還得他當時借錢給我們救急的那份恩情。可是,這裏頭……唉,我也不知道怎麽說好。”
金毓易手指在眼前畫了一圈:“前麵岑家來自山西,楊家來自四川,苗家來自家鄉,覃家來自湖南,胡家來自廣東,朱家來自福建,他們都離開著這麽多年了。可是這麽年,他們依然在聲聲地呼喚著家鄉的名字,遇到一個新的老鄉就能高興大半天。每年,春節放鞭炮,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餅,清明跪西土。他們倔強地秉承著從祖宗上麵傳下來的老例兒和規矩,十多年了,那一口鄉音依舊濃得化不開,家裏的小孩們各個都必須學會家鄉話。你說,如果有機會,讓他們聯係上老家的親人,他們願不願意?”
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很多事情,大家心裏都有數。
即便不是外省人,但接觸久了,張嘉慧也知道大家都念叨著想要回家。
所以,此時此刻,拒絕的話,張嘉慧真的也說不出口。
文嵐想起在眷村文學裏聽過的故事,想起那些終身不得歸家的孤獨靈魂,於心不忍。
文嵐前後仔細分析了一下風險:“沒有關係,表叔公,隻要能幫忙的,我們會盡量幫忙。您看,要不這樣,您先通知一些您信得過的朋友,讓他們把信先交給您。明天晚上,我再過來一趟,拿那些信件。其他的人,要不,我們嚐試通過香港中轉。嗯,回頭,我聯係到合適的人選再通知您。”
這時,一直充當木頭人的敏叔插了一句話:“文嵐小姐,隻要您那邊有門路到香港接信,我們完全可以把聯絡地址留我們分公司的地址。到時候,讓老爺交代分公司的牛經理,妥善處理便是。”
文嵐大喜過望:“這樣,當然最好。如果集合到一定數量的信件,我們也可以聯係相關部門,統一處理。”
“相關部門?”
幾雙眼睛,同時看向文嵐。
文嵐一揮手:“沒事,你們放心,不會影響到你們這邊的。”
“那就拜托你了!文嵐,你真是幫我了我們的大忙了!”金毓易對著文嵐,深深鞠躬致謝。
“表叔公,您不要太客氣了。我隻是想盡量彌補一些遺憾,讓更多的人稍微幸福一點而已。”
在另外一個時空裏,那些老兵們始終沒能回到他們魂牽夢縈的家鄉。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慈母,早就化成墳塋那頭的心願未了的舊魂。
想念著心中最愛的那個姑娘,便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在某個秋日,一不留神便倒在了白樺林裏。
白駒過隙,一甲子的歲月就這麽不經意間地溜掉了。
眷村一代人仍然還在做著回鄉的夢,而他們夢裏的家,早已不是舊年的模樣。
☆、魂牽夢縈
半個小時後,同是北京人的傅仁茂和戚文權敲響了金毓易的家門。
對著金毓易愕然的表情,戚文權不好意思地說:“抱歉,聽說老家那邊有人過來了,剛好老傅也在,我們就冒昧地過來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我們那邊的消息。”
金毓易心裏明白,中午時分,自己接到電話時過於興奮,估計是引起了其他的注意。
估計,見來訪的除了熟悉的敏叔外,就隻有一個小丫頭,所以機密部門才沒有過多關注。
隻是,行事不密,終究不是什麽好事。
同袍兼同鄉密友,金毓易也不好甩臉子。
隻是,見到來訪的居然是這麽小的姑娘,也不知道滿10歲了沒有,傅仁茂和戚文權對視了一眼,麵麵相覷。
文嵐覺得既然他們能夠進得了這個門,危險係數應該不大:“我年紀尚小,知道的東西少,不知道能不能幫上您們二位。”
金毓易的食指在唇珠處一擺:“隔牆有耳,有些話我們自己知道就好,不要說出去了。”
兩人點點頭:“小姑娘,既然你能過來,是不是那邊現在放鬆管製了?”
文嵐笑了笑,解釋說:“我是從香港過來的,我母親身患重病,在香港求醫。”
“啊,這樣啊。”戚文權有點失望。
倒是傅仁茂離開家實在太久了,一點希望都不願意放過:“那你知道通河那邊的情況嗎?我家在通河傅家村的,就在碼頭右邊兩裏路。”
文嵐搖了搖頭,給他們簡單介紹家鄉那邊情況。
聽到土地全歸國有,分田分地,人人當家做主,兩人臉上喜氣洋洋。
聽說最近天災連連,人們糧食緊張,兩人憂心忡忡。
聽聞國家調撥財糧,救災解難,兩人愁眉初展。
傅仁茂眼含期盼地看著文嵐:“我一個人在這邊,糧餉雖然不多,但保障我一個人吃用綽綽有餘。可是我過來這邊前,已經娶妻生子,家裏有一兒一女,還有才8歲的幼弟和兩個尚未成年的妹妹。為了養活家人,我1943年參軍入伍打擊日軍。47年,我給家裏寄了一張軍裝照,收到我妻子寄回來的合照一張。之後,輾轉各地,再也沒有收到過家信,也不知道家裏究竟怎麽樣了。”
傅仁茂從口袋裏掏出一張染著血跡的照片:“我的命,好幾次都是靠這張照片救回來的。1953年,訓練時出了意外,炮彈在我身邊炸了,大家都以為我救不回來。我摸著這張照片,硬是不甘心,咬著牙拚命闖了回來。我要是死,我那一大家子可怎麽辦呀。我離開家裏這麽多年,養家糊口的膽子全靠我妻子一個人擔著。哪怕是為了她,我怎麽也得回去,好好再看他們一眼。”
照片早已泛黃,經曆了炮火洗禮後,右邊角有點不全,左側更是血跡斑斑。
但此時,它被妥善地過了塑,時常貼在這個男人的身軀放置著。
戚文權摩挲著粗糙的大手:“老傅比較死心眼,人家都勸他在這邊重新成個家。可他說自己對不起家裏的妻子,念叨著家裏有老婆孩子在等著他,堅決不肯在這邊成家。他的糧餉除了必須用的,其他的全部攢了起來,說要帶回家,要給家裏人起個房子,要給妻子備上五金讓她風風光光的。”
49年入台的軍隊近百萬人,有很多人忍受不了孤寂,重新娶妻生子。但也有很多人,掛念著家裏的親人,一直沒有成家,終身獨自一人。
很多年輕的士兵,被裹著到了寶島,幾年後陸續離開部隊,自力更生。
他們大多數出生在農村,自小家境貧困,不識幾個字。在國難中長大,在顛簸流離中求生存,少年時被迫從軍,不想卻被裹到了異地,成了政治的犧牲者,成了永遠回不了家的孤魂野鬼。
他們因為是外省人,不懂閩南語,又缺乏必要的謀生技能,所以經常受歧視,大多數終身都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他們大多數從事一些低端職業,或是種地,或是打漁為生,或者劈山修路。
他們為了生產,吃盡了苦頭。寶島橫貫中央山脈的主幹道,就是這些退伍老兵,一步一步趟出來,一點一點用血淚開鑿而成。
戚文權低沉的聲音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我是家裏的老三,上麵兩個哥哥孩子多負擔重,我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18歲參了軍。本想著25歲前就回家侍奉父母,沒想到卻在千裏之外的寶島一間廟宇裏麵過了我的25歲生日,再也沒有見過父母的麵。我在這邊有了兒子,每當我看見我兒子的臉,我就在想,如果我母親看見了我兒子,她會說些什麽呢。你們不知道,有些時候,我都分不清現實和夢境了。”
他抬頭看向北邊,仿佛在看遙不可及的家:“我夢見我終於回到了家,我的母親早已白發蒼蒼,腰背彎得就像我記憶中的奶奶那樣。我撲通跪在她麵前,抱著她的腳,嚎啕大哭。她卻拍著我背,氣憤極了,大聲嗬斥我說,你真能玩啊,一下就玩了20年啊!可是我一低頭,卻發現我自己也已經是腳步蹣跚,行將就木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如果曆史沒有改變,那他的夢其實就是他們的將來。
廳裏的成年人,沒有一個人說話。
金毓易的兒女,被氣氛影響,也沒有一個人敢說話。
文嵐組織了一下措詞:“說實話,我年小力弱,做不了什麽。但,帶幾封家書回去,我還是能夠做到的。不如兩位留下詳細地址,寫好書信後交給我表叔公,我明天再過來一趟。隻是,因為情況比較複雜,我們可能沒有辦法能夠那麽快把信件轉交過去,更不可能馬上給你們回信。這點,希望你們體諒。”
“沒問題,當然沒有問題。隻要能幫我把信帶回去,你們一家人就是我的大恩人。”戚文權和傅仁茂異口同聲說道。
金毓易插了一句:“文嵐,你說家裏那邊糧食緊缺,那麽我們能不能多帶錢回去?”
文嵐連忙搖頭:“我覺得最好還是不要,錢少了幫補了什麽,錢多了說不清楚,後麵麻煩事更多。再說,你們的錢,在我們那根本用不了。”
說到這,文嵐忽然靈光一現:“這樣吧,如果你們要幫忙帶點東西的話,那麽黃金可能是是最適合的,但是絕對不能多。我帶回去之後,可以直接幫你們換成人民幣,或者直接把黃金交給你們家裏人也可以。”
戚文權和傅仁茂對視一眼:“我們家裏人是農村人,拿著黃金,估計也沒有地方換去。還是麻煩你們幫忙換成錢吧,這樣一來,他們用起來也比較方便。”
文嵐想了想,又加上一條:“黃金重,你們千萬別準備太多了,我們兩邊的計價不一樣,多了不方便。另外,家裏那邊缺糧食,如果你們真的想幫忙,可以托人在香港、澳大利亞或者其他地方買了糧食,然後直接捐回國。不求數量多少,能幫一點是一點,能運多一點糧食就運多一點。這樣,雖然不能直接分到你們家裏人手上,但好歹也能幫其他同胞一把。”
“這個主意好,這個我可以做到,我認識糧食公司的人。”傅仁茂一口答應出麵操作。
金毓易也想出一個主意:“這兩年米國的麵粉進來都是通過船運,我們如果能夠找到關係,直接轉運到香港就更方便了。”
傅仁茂曲指一盤算,覺得壓力不是一般得大:“一艘貨船,連貨帶運,起碼數十萬。這,不是我們幾個人吃得下的。”
張嘉慧兩眼亮晶晶:“我娘家那邊是種糧區,家家戶戶別得不多,陳糧肯定是有的。災年救人的時候,一兩年的陳糧隻是營養差一點,完全不影響食用的。我可以回去,勸他們捐一點。然後,我們這邊再湊點錢,多買一點。雙管齊下,總能多湊一點。”
金毓易一撫掌:“好,這樣可以湊更多糧食。我們明天聯係幾個不那麽激進的人,順便讓他們準備家書,然後再聯係買糧的事情。一個人做不了什麽,人多了,總能多湊兩袋糧食的。”
敏叔也湊趣到:“鋪橋修路,也不如捐糧救命的好。這樣的善事,一定得加上我那份。啊,對了,晚上,我回去問問老爺他們,說不定他們也願意加入這場盛事。”
就這樣,文嵐眼見著他們幾個人圍著桌子,你一言,我一語,漸漸把事情搞大了。
時代圖景,風雲變幻,但,永遠無法改變那些思念。
打開信封,父親熟悉的小楷,再次出現在眼前。
一行熱淚,奪眶而出。
他們離開家鄉多年,蓴鱸之思不可解。每逢佳節倍思親,遇到清明、中秋和春節這種特殊節日,更是常常涕淚如雨。
在文嵐看過的資料裏,數十年後,這些老兵們將逐一凋零,生平最大的願望莫過於落葉歸根。
許多人唯一的願望就是,生前不能盡孝,唯求死後能夠安葬在父母身側。
文嵐看著金毓易紅通通的眼眶,想起了紀錄片裏那些顫顫巍巍的老兵們。
一滴水,沾濕了信紙,潤開字痕。
心急之下,伸手一摸,雪白的紙上麵色墨痕。
心下一通,眼淚便止不住地往下淌。
金毓易側過臉,抹了淚,避開大家的視線,平複心情。
文嵐等人,識趣地談論著家長裏短,留給他獨處的時間與空間。
桌上照片裏的人,張嘉慧一個都不認識,金家的小輩都聚在小桌一側,圍著照片,問長問短。
文嵐甚是有耐心,指著照片上的人,告訴他們哪位是他們的爺爺,哪位是他們的伯父,哪個小少年是他們的父親。
照片上的人與物,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惹得小孩子們驚叫連連,引來周圍鄰居在一旁探頭探腦。
張嘉慧掩了門窗,擋了好奇的孩子們的探視。
見文嵐迷惑的眼神,張嘉慧隱晦地解釋了一句:“現在世道亂得很,萬一有孩子亂說話,惹來麻煩就不好了。”
文嵐了然於胸,點了點頭,壓低了說話的聲音。
金毓易看完了書信,注意到書信最後隻留下姓名卻沒有寫任何的日期:“現在你們那邊管得還很嚴嗎?”
文嵐見金毓易的手指停在信尾,便明白了他隱晦的表達的意思:“家裏一切都還好,隻是有些親戚朋友關係複雜,可能其他的人會多想。我媽媽現在在香港治病,晚點我們就會回家。如果您有什麽要交代的,可以先準備好,我後天回去的時候,可以一並先帶到香港。”
“這,會不會對你們帶來不好的影響?”島內的政治氣氛日趨嚴峻,為了親人安全著想,金毓易不得不想深一層。
關於這個,文嵐早已做好預案,倒也不擔心。
“沒事,這些問題都不太。隻是為了保險起見,你們的信件也不要留日期,萬一被發現了,我們也好推說是其他幫忙帶出來,輾轉送回來的。”為了避免被人發現自己的金手指,當然也是為了安全著想,文嵐特意多提幾句。
金毓易摸著信紙,沉吟了許久,然後吞吞吐吐地問道:“如果不太麻煩的話,能不能幫忙多送幾封信?”
“金毓易,你想幹嗎?”張嘉慧大驚失色,連忙製止。
金毓易避開了妻子的視線:“我們身邊有些朋友,跟我們的情況一樣,也是十分想知道家裏的情況,哪怕隻言片語也好。”
“你別這樣,你忘了剛剛被抓去坐牢的汪章了嗎?”張嘉慧看了文嵐一眼,“現在跟對岸的關係複雜,萬一被人說你通,我們家就全完了!”
“難道你忘了羊光惠了嗎?他跟我們一樣,連跟家人道別都沒有,就來了這邊。他運氣不好,4年前舊病複發,死在了台中。他在這邊一個親人都沒有,我們去看他,他彌留之際,抓著我的手說,我想回家,我想媽媽了。他才不到40歲啊,現在就這樣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這個鬼地方。去年,我們幾個戰友去給他掃墓,那座荒山,茅草長得比人還高。四周的墳塋沒有人打理,有些退伍兵的墳都塌了。這,還說什麽入土為安,這叫做死了都不得安寧。”金毓易說著,聲音都哽咽起來。
張嘉慧心裏也不好受:“我記得呢,我還得他當時借錢給我們救急的那份恩情。可是,這裏頭……唉,我也不知道怎麽說好。”
金毓易手指在眼前畫了一圈:“前麵岑家來自山西,楊家來自四川,苗家來自家鄉,覃家來自湖南,胡家來自廣東,朱家來自福建,他們都離開著這麽多年了。可是這麽年,他們依然在聲聲地呼喚著家鄉的名字,遇到一個新的老鄉就能高興大半天。每年,春節放鞭炮,端午包粽子,中秋吃月餅,清明跪西土。他們倔強地秉承著從祖宗上麵傳下來的老例兒和規矩,十多年了,那一口鄉音依舊濃得化不開,家裏的小孩們各個都必須學會家鄉話。你說,如果有機會,讓他們聯係上老家的親人,他們願不願意?”
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很多事情,大家心裏都有數。
即便不是外省人,但接觸久了,張嘉慧也知道大家都念叨著想要回家。
所以,此時此刻,拒絕的話,張嘉慧真的也說不出口。
文嵐想起在眷村文學裏聽過的故事,想起那些終身不得歸家的孤獨靈魂,於心不忍。
文嵐前後仔細分析了一下風險:“沒有關係,表叔公,隻要能幫忙的,我們會盡量幫忙。您看,要不這樣,您先通知一些您信得過的朋友,讓他們把信先交給您。明天晚上,我再過來一趟,拿那些信件。其他的人,要不,我們嚐試通過香港中轉。嗯,回頭,我聯係到合適的人選再通知您。”
這時,一直充當木頭人的敏叔插了一句話:“文嵐小姐,隻要您那邊有門路到香港接信,我們完全可以把聯絡地址留我們分公司的地址。到時候,讓老爺交代分公司的牛經理,妥善處理便是。”
文嵐大喜過望:“這樣,當然最好。如果集合到一定數量的信件,我們也可以聯係相關部門,統一處理。”
“相關部門?”
幾雙眼睛,同時看向文嵐。
文嵐一揮手:“沒事,你們放心,不會影響到你們這邊的。”
“那就拜托你了!文嵐,你真是幫我了我們的大忙了!”金毓易對著文嵐,深深鞠躬致謝。
“表叔公,您不要太客氣了。我隻是想盡量彌補一些遺憾,讓更多的人稍微幸福一點而已。”
在另外一個時空裏,那些老兵們始終沒能回到他們魂牽夢縈的家鄉。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慈母,早就化成墳塋那頭的心願未了的舊魂。
想念著心中最愛的那個姑娘,便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在某個秋日,一不留神便倒在了白樺林裏。
白駒過隙,一甲子的歲月就這麽不經意間地溜掉了。
眷村一代人仍然還在做著回鄉的夢,而他們夢裏的家,早已不是舊年的模樣。
☆、魂牽夢縈
半個小時後,同是北京人的傅仁茂和戚文權敲響了金毓易的家門。
對著金毓易愕然的表情,戚文權不好意思地說:“抱歉,聽說老家那邊有人過來了,剛好老傅也在,我們就冒昧地過來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我們那邊的消息。”
金毓易心裏明白,中午時分,自己接到電話時過於興奮,估計是引起了其他的注意。
估計,見來訪的除了熟悉的敏叔外,就隻有一個小丫頭,所以機密部門才沒有過多關注。
隻是,行事不密,終究不是什麽好事。
同袍兼同鄉密友,金毓易也不好甩臉子。
隻是,見到來訪的居然是這麽小的姑娘,也不知道滿10歲了沒有,傅仁茂和戚文權對視了一眼,麵麵相覷。
文嵐覺得既然他們能夠進得了這個門,危險係數應該不大:“我年紀尚小,知道的東西少,不知道能不能幫上您們二位。”
金毓易的食指在唇珠處一擺:“隔牆有耳,有些話我們自己知道就好,不要說出去了。”
兩人點點頭:“小姑娘,既然你能過來,是不是那邊現在放鬆管製了?”
文嵐笑了笑,解釋說:“我是從香港過來的,我母親身患重病,在香港求醫。”
“啊,這樣啊。”戚文權有點失望。
倒是傅仁茂離開家實在太久了,一點希望都不願意放過:“那你知道通河那邊的情況嗎?我家在通河傅家村的,就在碼頭右邊兩裏路。”
文嵐搖了搖頭,給他們簡單介紹家鄉那邊情況。
聽到土地全歸國有,分田分地,人人當家做主,兩人臉上喜氣洋洋。
聽說最近天災連連,人們糧食緊張,兩人憂心忡忡。
聽聞國家調撥財糧,救災解難,兩人愁眉初展。
傅仁茂眼含期盼地看著文嵐:“我一個人在這邊,糧餉雖然不多,但保障我一個人吃用綽綽有餘。可是我過來這邊前,已經娶妻生子,家裏有一兒一女,還有才8歲的幼弟和兩個尚未成年的妹妹。為了養活家人,我1943年參軍入伍打擊日軍。47年,我給家裏寄了一張軍裝照,收到我妻子寄回來的合照一張。之後,輾轉各地,再也沒有收到過家信,也不知道家裏究竟怎麽樣了。”
傅仁茂從口袋裏掏出一張染著血跡的照片:“我的命,好幾次都是靠這張照片救回來的。1953年,訓練時出了意外,炮彈在我身邊炸了,大家都以為我救不回來。我摸著這張照片,硬是不甘心,咬著牙拚命闖了回來。我要是死,我那一大家子可怎麽辦呀。我離開家裏這麽多年,養家糊口的膽子全靠我妻子一個人擔著。哪怕是為了她,我怎麽也得回去,好好再看他們一眼。”
照片早已泛黃,經曆了炮火洗禮後,右邊角有點不全,左側更是血跡斑斑。
但此時,它被妥善地過了塑,時常貼在這個男人的身軀放置著。
戚文權摩挲著粗糙的大手:“老傅比較死心眼,人家都勸他在這邊重新成個家。可他說自己對不起家裏的妻子,念叨著家裏有老婆孩子在等著他,堅決不肯在這邊成家。他的糧餉除了必須用的,其他的全部攢了起來,說要帶回家,要給家裏人起個房子,要給妻子備上五金讓她風風光光的。”
49年入台的軍隊近百萬人,有很多人忍受不了孤寂,重新娶妻生子。但也有很多人,掛念著家裏的親人,一直沒有成家,終身獨自一人。
很多年輕的士兵,被裹著到了寶島,幾年後陸續離開部隊,自力更生。
他們大多數出生在農村,自小家境貧困,不識幾個字。在國難中長大,在顛簸流離中求生存,少年時被迫從軍,不想卻被裹到了異地,成了政治的犧牲者,成了永遠回不了家的孤魂野鬼。
他們因為是外省人,不懂閩南語,又缺乏必要的謀生技能,所以經常受歧視,大多數終身都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他們大多數從事一些低端職業,或是種地,或是打漁為生,或者劈山修路。
他們為了生產,吃盡了苦頭。寶島橫貫中央山脈的主幹道,就是這些退伍老兵,一步一步趟出來,一點一點用血淚開鑿而成。
戚文權低沉的聲音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我是家裏的老三,上麵兩個哥哥孩子多負擔重,我為了減輕家裏的負擔,18歲參了軍。本想著25歲前就回家侍奉父母,沒想到卻在千裏之外的寶島一間廟宇裏麵過了我的25歲生日,再也沒有見過父母的麵。我在這邊有了兒子,每當我看見我兒子的臉,我就在想,如果我母親看見了我兒子,她會說些什麽呢。你們不知道,有些時候,我都分不清現實和夢境了。”
他抬頭看向北邊,仿佛在看遙不可及的家:“我夢見我終於回到了家,我的母親早已白發蒼蒼,腰背彎得就像我記憶中的奶奶那樣。我撲通跪在她麵前,抱著她的腳,嚎啕大哭。她卻拍著我背,氣憤極了,大聲嗬斥我說,你真能玩啊,一下就玩了20年啊!可是我一低頭,卻發現我自己也已經是腳步蹣跚,行將就木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如果曆史沒有改變,那他的夢其實就是他們的將來。
廳裏的成年人,沒有一個人說話。
金毓易的兒女,被氣氛影響,也沒有一個人敢說話。
文嵐組織了一下措詞:“說實話,我年小力弱,做不了什麽。但,帶幾封家書回去,我還是能夠做到的。不如兩位留下詳細地址,寫好書信後交給我表叔公,我明天再過來一趟。隻是,因為情況比較複雜,我們可能沒有辦法能夠那麽快把信件轉交過去,更不可能馬上給你們回信。這點,希望你們體諒。”
“沒問題,當然沒有問題。隻要能幫我把信帶回去,你們一家人就是我的大恩人。”戚文權和傅仁茂異口同聲說道。
金毓易插了一句:“文嵐,你說家裏那邊糧食緊缺,那麽我們能不能多帶錢回去?”
文嵐連忙搖頭:“我覺得最好還是不要,錢少了幫補了什麽,錢多了說不清楚,後麵麻煩事更多。再說,你們的錢,在我們那根本用不了。”
說到這,文嵐忽然靈光一現:“這樣吧,如果你們要幫忙帶點東西的話,那麽黃金可能是是最適合的,但是絕對不能多。我帶回去之後,可以直接幫你們換成人民幣,或者直接把黃金交給你們家裏人也可以。”
戚文權和傅仁茂對視一眼:“我們家裏人是農村人,拿著黃金,估計也沒有地方換去。還是麻煩你們幫忙換成錢吧,這樣一來,他們用起來也比較方便。”
文嵐想了想,又加上一條:“黃金重,你們千萬別準備太多了,我們兩邊的計價不一樣,多了不方便。另外,家裏那邊缺糧食,如果你們真的想幫忙,可以托人在香港、澳大利亞或者其他地方買了糧食,然後直接捐回國。不求數量多少,能幫一點是一點,能運多一點糧食就運多一點。這樣,雖然不能直接分到你們家裏人手上,但好歹也能幫其他同胞一把。”
“這個主意好,這個我可以做到,我認識糧食公司的人。”傅仁茂一口答應出麵操作。
金毓易也想出一個主意:“這兩年米國的麵粉進來都是通過船運,我們如果能夠找到關係,直接轉運到香港就更方便了。”
傅仁茂曲指一盤算,覺得壓力不是一般得大:“一艘貨船,連貨帶運,起碼數十萬。這,不是我們幾個人吃得下的。”
張嘉慧兩眼亮晶晶:“我娘家那邊是種糧區,家家戶戶別得不多,陳糧肯定是有的。災年救人的時候,一兩年的陳糧隻是營養差一點,完全不影響食用的。我可以回去,勸他們捐一點。然後,我們這邊再湊點錢,多買一點。雙管齊下,總能多湊一點。”
金毓易一撫掌:“好,這樣可以湊更多糧食。我們明天聯係幾個不那麽激進的人,順便讓他們準備家書,然後再聯係買糧的事情。一個人做不了什麽,人多了,總能多湊兩袋糧食的。”
敏叔也湊趣到:“鋪橋修路,也不如捐糧救命的好。這樣的善事,一定得加上我那份。啊,對了,晚上,我回去問問老爺他們,說不定他們也願意加入這場盛事。”
就這樣,文嵐眼見著他們幾個人圍著桌子,你一言,我一語,漸漸把事情搞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