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綜]男神不想談戀愛 作者:總裁哥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睚眥必報。
「暴君」這個名頭,可不就是從他的性子開始被人「口口相傳」的嗎?
李瑋這事,如果是換了他,他心裏想的,一定是「這掌權大位,應當要換人來坐」。畢竟,皇帝和公主能毫不講理地欺負到他頭上,仗著的,就隻有他們的地位和權勢。
他隻消把他們的依仗奪了便是。
沒人能叫他吃虧。
但原身不同。
由始至終,他都秉持著他的本心。
別人害他,他委屈。但他並不覺得,這是他能反過去害人的理由。
他要的,是公道。求的,是問心無愧。
這樣的人,你說他純良、說他忠厚,都已經不太準確。
他是個真正的聖人。
像他這樣,幾乎是不為私/欲所左右的人,帝辛從前,也不過是見過一個法海。
法海……
帝辛真的是很久沒想起過這個人了。
從前,他雖然敬重法海,但說實話,他並不是很能理解,法海的一些所作所為。
帝辛從不否認,他是一個極度隨性的人。
他的愛,和他的恨,都很強烈。
愛則欲其生,恨則欲其死。
無外乎如是。
對於妲己,他說他「放下了」。可實際上,他放下的是「愛」,是「在乎」。
摘星台的火光裏,他惡趣味滿滿,一心想看妲己的笑話和下場,這何嚐不是另一種「怨」?
歷經許多「人生」,他看著那因一時貪念,就被聶小倩攝了性命的書生;看著那因執著情愛,終其一生都過得渾噩的將軍……
他總是自詡灑脫,便笑話他們迷障,可他從來、從來沒有回望過自己。
心思一頓,帝辛也不知道自己是哪來的感悟,忽然便開始審視起自己的過去——
萬裏江山,丟了便丟了。
當初的他,是真的這樣認為的。
他覺得自己輸得起,也覺得自己可以不在意。
假使沒有這次審視,他想,他也許還會繼續這樣「騙」自己。
是的,騙。
他的確是「輸得起」,可他未必是真的「不在意」。
如果他真的不在意,那他就不會讓「成聖」,占據自己所有的心思,也不會讓女媧和姬發,占據自己整個的人生。
這有點像是心魔。
他還是直到這時才發現,原來,曾經的他,竟差點被眼前的迷障,困了一生。
「聖人」是什麽?
人們總以為,「聖人」就是「忍氣吞聲」。
可事實呢?
聖人也有私心,聖人也有私/欲。他們隻是比旁人更明白,什麽叫「人生」,什麽叫「釋然」。
釋然,不等於原諒。
哪怕是到了現在,帝辛也仍舊覺得女媧、姬發、薑子牙,可憎可惡。但,他們虛偽、他們偽善,又憑什麽叫他為他們,自畫囚牢?
蒼穹無限,他應該要有屬於他自己的、更廣闊的人生。
所謂釋然,並不是說他放過他們,而是說,他要放過自己。
神思落定。
帝辛猛然間,便覺得心裏有一把鎖,猛然墜落。
以往「附身」,他總要自己去牽引靈氣。但這回,卻像是水乳交融一樣,那靈氣自動在「他」體內融合。
是的,靈氣。
原來,這個世界,竟是可以修煉的。
作者有話要說: 註:1、宋代想做實事的人,一般都不會做駙馬,因為宋代限製駙馬權力,給的基本都是隻拿俸祿的虛職。然後和公主在一起,因為公主是君的原因,很有可能會要受氣
2、這個世界可以修煉,寫曹國舅,應該也算預告了,畢竟八仙之一
3、篡權什麽的,真的沒有什麽可能性_(:3」∠)_
首先,宋朝的軍/權都掌握在皇上自己手裏,畢竟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其次,宋朝起義的可能性很小,畢竟為了安撫「失業」流民、和那些無所事事的流氓,朝廷都把他們招進軍/隊了,這也是宋朝積貧的原因之一。
第三,宋仁宗,其實算是宋朝數得上號的皇帝了。司馬光、歐陽修、包拯、範仲淹等一係列大佬,都和他同一個時代,所以可以想像,男主想篡位,會遭到怎樣的難關。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原身的性格,從根本上否定了這一可能。而男主呢,其實也恰好需要一些轉變,去變得更好~
第59章
不經意間發現一條新思路, 帝辛若有所思,便連著對李瑋的執念,也隱隱有了眉目。
既不甘, 又不想刻意尋仇。
李瑋的執念,雖說有些矛盾和模糊,但若是可以修煉, 那想來, 也不會太難完成。
他隻需替原身,做個真正逍遙自在的人便是。
任那帝王再是富有宇內, 卻也不過隻是一個凡人,轄製不了仙家。
「他」若超脫世俗,變得連仁宗也高攀不上, 也不敢輕侮。那這「地位身份」變化的本身, 就是對仁宗、對所謂「皇權」的一種「羞辱」。
帝辛有了決斷,旋即盤腿,立馬便入了修行。
彼時, 他還不知道,外麵的「俗世」, 已經因「他」, 徹底鬧開了——
原本,李母抓姦,因著事發突然,本身就鬧得挺大。誰想,那福康公主還恣意妄為, 壓根就「不避諱」,連夜帶著奸/夫,就明晃晃地逃回了宮中。
「暴君」這個名頭,可不就是從他的性子開始被人「口口相傳」的嗎?
李瑋這事,如果是換了他,他心裏想的,一定是「這掌權大位,應當要換人來坐」。畢竟,皇帝和公主能毫不講理地欺負到他頭上,仗著的,就隻有他們的地位和權勢。
他隻消把他們的依仗奪了便是。
沒人能叫他吃虧。
但原身不同。
由始至終,他都秉持著他的本心。
別人害他,他委屈。但他並不覺得,這是他能反過去害人的理由。
他要的,是公道。求的,是問心無愧。
這樣的人,你說他純良、說他忠厚,都已經不太準確。
他是個真正的聖人。
像他這樣,幾乎是不為私/欲所左右的人,帝辛從前,也不過是見過一個法海。
法海……
帝辛真的是很久沒想起過這個人了。
從前,他雖然敬重法海,但說實話,他並不是很能理解,法海的一些所作所為。
帝辛從不否認,他是一個極度隨性的人。
他的愛,和他的恨,都很強烈。
愛則欲其生,恨則欲其死。
無外乎如是。
對於妲己,他說他「放下了」。可實際上,他放下的是「愛」,是「在乎」。
摘星台的火光裏,他惡趣味滿滿,一心想看妲己的笑話和下場,這何嚐不是另一種「怨」?
歷經許多「人生」,他看著那因一時貪念,就被聶小倩攝了性命的書生;看著那因執著情愛,終其一生都過得渾噩的將軍……
他總是自詡灑脫,便笑話他們迷障,可他從來、從來沒有回望過自己。
心思一頓,帝辛也不知道自己是哪來的感悟,忽然便開始審視起自己的過去——
萬裏江山,丟了便丟了。
當初的他,是真的這樣認為的。
他覺得自己輸得起,也覺得自己可以不在意。
假使沒有這次審視,他想,他也許還會繼續這樣「騙」自己。
是的,騙。
他的確是「輸得起」,可他未必是真的「不在意」。
如果他真的不在意,那他就不會讓「成聖」,占據自己所有的心思,也不會讓女媧和姬發,占據自己整個的人生。
這有點像是心魔。
他還是直到這時才發現,原來,曾經的他,竟差點被眼前的迷障,困了一生。
「聖人」是什麽?
人們總以為,「聖人」就是「忍氣吞聲」。
可事實呢?
聖人也有私心,聖人也有私/欲。他們隻是比旁人更明白,什麽叫「人生」,什麽叫「釋然」。
釋然,不等於原諒。
哪怕是到了現在,帝辛也仍舊覺得女媧、姬發、薑子牙,可憎可惡。但,他們虛偽、他們偽善,又憑什麽叫他為他們,自畫囚牢?
蒼穹無限,他應該要有屬於他自己的、更廣闊的人生。
所謂釋然,並不是說他放過他們,而是說,他要放過自己。
神思落定。
帝辛猛然間,便覺得心裏有一把鎖,猛然墜落。
以往「附身」,他總要自己去牽引靈氣。但這回,卻像是水乳交融一樣,那靈氣自動在「他」體內融合。
是的,靈氣。
原來,這個世界,竟是可以修煉的。
作者有話要說: 註:1、宋代想做實事的人,一般都不會做駙馬,因為宋代限製駙馬權力,給的基本都是隻拿俸祿的虛職。然後和公主在一起,因為公主是君的原因,很有可能會要受氣
2、這個世界可以修煉,寫曹國舅,應該也算預告了,畢竟八仙之一
3、篡權什麽的,真的沒有什麽可能性_(:3」∠)_
首先,宋朝的軍/權都掌握在皇上自己手裏,畢竟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其次,宋朝起義的可能性很小,畢竟為了安撫「失業」流民、和那些無所事事的流氓,朝廷都把他們招進軍/隊了,這也是宋朝積貧的原因之一。
第三,宋仁宗,其實算是宋朝數得上號的皇帝了。司馬光、歐陽修、包拯、範仲淹等一係列大佬,都和他同一個時代,所以可以想像,男主想篡位,會遭到怎樣的難關。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原身的性格,從根本上否定了這一可能。而男主呢,其實也恰好需要一些轉變,去變得更好~
第59章
不經意間發現一條新思路, 帝辛若有所思,便連著對李瑋的執念,也隱隱有了眉目。
既不甘, 又不想刻意尋仇。
李瑋的執念,雖說有些矛盾和模糊,但若是可以修煉, 那想來, 也不會太難完成。
他隻需替原身,做個真正逍遙自在的人便是。
任那帝王再是富有宇內, 卻也不過隻是一個凡人,轄製不了仙家。
「他」若超脫世俗,變得連仁宗也高攀不上, 也不敢輕侮。那這「地位身份」變化的本身, 就是對仁宗、對所謂「皇權」的一種「羞辱」。
帝辛有了決斷,旋即盤腿,立馬便入了修行。
彼時, 他還不知道,外麵的「俗世」, 已經因「他」, 徹底鬧開了——
原本,李母抓姦,因著事發突然,本身就鬧得挺大。誰想,那福康公主還恣意妄為, 壓根就「不避諱」,連夜帶著奸/夫,就明晃晃地逃回了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