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使張行昀挑了一個吉祥的時辰,領著宮官,為蘇安把行頭搬回太樂署秋院文舞郎的私房之中。蘇安先已別過眾人,沒有多抱怨,一切都順從內侍省安排。
秋院,花瓣遍地,河水涓涓,老榛樹林子蟬鳴不斷,較從前沒什麽大的變化。
蘇安頷首站在樹蔭下:「有勞張大使。」張行昀恭謹回禮,從懷中拿出了一朵白色的簪花。花瓣已枯幹,沾著塵土和骯漬,隻依稀還有個盛放時五邊的輪廓。
蘇安著實認了一陣子,問是何物。張行昀說,五鳳樓賽會結束後,高馮特意讓他取回蘇安棄下的白花,保存至今,留作紀念:「蘇供奉,義父大人私下也說過,很喜歡你所作八人之《霓裳》,隻是相比於對至尊的忠義之情,還是淺薄些。」
蘇安收在袖袋中,笑回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多謝高公公,張大使。」
……
離開梨園之後,蘇安在太樂署度過了一個平靜的四月。本因清明宴之事,他想去拜見李昇平,然而,李昇平近來稱病,問張儉,亦不知李昇平到底去了哪裏。
蘇安也沒有回牡丹坊,因他知道,現在,坊中應酬由茶娘包管,坊中曲目由盧蘭包作,似乎溫馨和美,並不適合打攪。
所以,他能做的事,除了編寫《樂府閑錄》最後的幾篇琴譜,便是默默等待,待顧越打聽到他永不能再入大明宮的事實,派人送信,表示接受了,他才願再去顧府。
他也和人承認,自己比任何時候都更思念顧越,尤其,當包括張儉在內的幾個官員,三番五次,為打聽考功司分權後初次糊名的三銓選授而來時,他難以應對,幾度起身欲走,然而,他終究沒有跨過門檻,恪守著身為樂人的尊嚴。
一聲聲蟬鳴,一筆筆墨痕,及至孟夏,皇城裏仍然在議論著今年麥苗初長成。
熟料書墨剛落成,蘇安雷打不動的安逸心境,突然被幾個小孩子打攪了。
彼時,阿明和阿蘭兩兄妹光著屁股追鼓兒跑。鼓兒奔得滿身汗,顧後不看路,絆到門檻,摔在了蘇安的院子口。三伯連忙跑過來抱外孫兒,從鼓兒手中搓下瓦片。
「打擾蘇供奉。」三伯打走鼓兒,哄走阿明和阿蘭,道,「這小子近來不知得什麽寶貝,竟還拿去和樂正炫耀,我都說他是越來越欠協律郎的鞭子了。」
蘇安笑笑,從三伯的手中接過瓦片,本以為撿來的,不想,看見那上麵亂七八糟的刻痕,整個人都恨不得鑽到地縫裏去——那是他先前埋在老榛樹下的記號
「三伯,你讓鼓兒來。」
鼓兒的模樣像許闊,發育得高壯,早早紮起總角,在同齡的樂童之中已經頗有些當頭兒的架勢。
蘇安捏了一下鼓兒的手骨:「你從何處挖來的這些?」鼓兒磕破了嘴唇,滿口都是血,答話的時候還在傻笑:「他們說,幹爹就是埋了瓦片之後,才進的夏院,我也想埋,結果就挖到了。」蘇安忽然就想起許闊在集賢閣為自己熬藥的場景,而今,秀心剛又生下男孩,想必沒時間看管鼓兒。
鼓兒擦一下嘴巴,說道:「幹爹,我也想學五弦,騎金象,我能比阿爹學得更好。」蘇安一敲鼓兒的腦袋,說道:「沒良心的小子,活該你摔倒,疼不疼?你阿爹不是學不好,而是因為要養你。」
區區幾日,蘇莫諳曾經用——○△□☆◇——強行記旋律的故事,便被林蓁蓁林葉和裴洛兒改編成為了教育晚輩的反麵範例,並廣而告之,有年年相傳之勢。
如何得了?於樂人而言,此行徑,就好比文人用諧音法標註經文,很是難堪。
蘇安重新燃起鬥誌。他準備把大功告成的《樂府閑錄》印出,在牡丹坊招收包括鼓兒在內的七至八個弟子,發揚五弦的牽曲之藝,憑此,把過去在宮中的不堪劣跡擦抹幹淨。
是日,長安城處處飄楊花,就像風吹過湛藍天空時,剪下了一朵朵的碎雲。
蘇安乘馬車出發去交書譜,心裏計著人頭,阿明、阿蘭、阿米,鼓兒還是得再問問許闊……卻不想,未到安邑書坊,便被幾十架牛車活生生堵在東市與平康坊之間。
街坊邊的娘子書生高聲談論著,這是哪家的書畫,竟然這麽多。馬夫回過頭,對蘇安道:「蘇供奉快看吶,那書多的,竟把拉車的牛兒都累得渾身是汗吶!」
※※※※※※※※※※※※※※※※※※※※
這之後有很多的糖
我家胖子說,宴會結束時那句「至死他仍然這麽覺得。」有些突兀,我考慮之後,刪去了,不影響劇情,順便也補充鼓兒的片段,以及,龍池樂的出處。
坐立二部伎的主要內容,《通典》卷第146《樂六》「坐立部伎」有詳細的論述:《龍池樂》,玄宗龍潛之時,宅於崇慶坊,宅南坊人所居變為池,瞻氣者亦異正。故中宗末年,泛舟池內。玄宗正位,以宅為宮,池水逾大,瀰漫數裏,為此樂以歌其祥也。舞有七十二人,冠飾以芙蓉。
蘇安退出梨園,原因主要是,他破開人眼之後,已經能從宮中和各類宴會的情形中,判斷出李林甫要開始□□,自己繼續留在宮中,隻會承受樂與政不能統一的痛苦。大概是我筆力有限,也不想寫得那麽尖銳,此處雖然蘇安對於顧越的逢場作戲心中有意見,但是他也清楚,顧越心繫家國,隻有如此才能守一方太平。
秋院,花瓣遍地,河水涓涓,老榛樹林子蟬鳴不斷,較從前沒什麽大的變化。
蘇安頷首站在樹蔭下:「有勞張大使。」張行昀恭謹回禮,從懷中拿出了一朵白色的簪花。花瓣已枯幹,沾著塵土和骯漬,隻依稀還有個盛放時五邊的輪廓。
蘇安著實認了一陣子,問是何物。張行昀說,五鳳樓賽會結束後,高馮特意讓他取回蘇安棄下的白花,保存至今,留作紀念:「蘇供奉,義父大人私下也說過,很喜歡你所作八人之《霓裳》,隻是相比於對至尊的忠義之情,還是淺薄些。」
蘇安收在袖袋中,笑回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多謝高公公,張大使。」
……
離開梨園之後,蘇安在太樂署度過了一個平靜的四月。本因清明宴之事,他想去拜見李昇平,然而,李昇平近來稱病,問張儉,亦不知李昇平到底去了哪裏。
蘇安也沒有回牡丹坊,因他知道,現在,坊中應酬由茶娘包管,坊中曲目由盧蘭包作,似乎溫馨和美,並不適合打攪。
所以,他能做的事,除了編寫《樂府閑錄》最後的幾篇琴譜,便是默默等待,待顧越打聽到他永不能再入大明宮的事實,派人送信,表示接受了,他才願再去顧府。
他也和人承認,自己比任何時候都更思念顧越,尤其,當包括張儉在內的幾個官員,三番五次,為打聽考功司分權後初次糊名的三銓選授而來時,他難以應對,幾度起身欲走,然而,他終究沒有跨過門檻,恪守著身為樂人的尊嚴。
一聲聲蟬鳴,一筆筆墨痕,及至孟夏,皇城裏仍然在議論著今年麥苗初長成。
熟料書墨剛落成,蘇安雷打不動的安逸心境,突然被幾個小孩子打攪了。
彼時,阿明和阿蘭兩兄妹光著屁股追鼓兒跑。鼓兒奔得滿身汗,顧後不看路,絆到門檻,摔在了蘇安的院子口。三伯連忙跑過來抱外孫兒,從鼓兒手中搓下瓦片。
「打擾蘇供奉。」三伯打走鼓兒,哄走阿明和阿蘭,道,「這小子近來不知得什麽寶貝,竟還拿去和樂正炫耀,我都說他是越來越欠協律郎的鞭子了。」
蘇安笑笑,從三伯的手中接過瓦片,本以為撿來的,不想,看見那上麵亂七八糟的刻痕,整個人都恨不得鑽到地縫裏去——那是他先前埋在老榛樹下的記號
「三伯,你讓鼓兒來。」
鼓兒的模樣像許闊,發育得高壯,早早紮起總角,在同齡的樂童之中已經頗有些當頭兒的架勢。
蘇安捏了一下鼓兒的手骨:「你從何處挖來的這些?」鼓兒磕破了嘴唇,滿口都是血,答話的時候還在傻笑:「他們說,幹爹就是埋了瓦片之後,才進的夏院,我也想埋,結果就挖到了。」蘇安忽然就想起許闊在集賢閣為自己熬藥的場景,而今,秀心剛又生下男孩,想必沒時間看管鼓兒。
鼓兒擦一下嘴巴,說道:「幹爹,我也想學五弦,騎金象,我能比阿爹學得更好。」蘇安一敲鼓兒的腦袋,說道:「沒良心的小子,活該你摔倒,疼不疼?你阿爹不是學不好,而是因為要養你。」
區區幾日,蘇莫諳曾經用——○△□☆◇——強行記旋律的故事,便被林蓁蓁林葉和裴洛兒改編成為了教育晚輩的反麵範例,並廣而告之,有年年相傳之勢。
如何得了?於樂人而言,此行徑,就好比文人用諧音法標註經文,很是難堪。
蘇安重新燃起鬥誌。他準備把大功告成的《樂府閑錄》印出,在牡丹坊招收包括鼓兒在內的七至八個弟子,發揚五弦的牽曲之藝,憑此,把過去在宮中的不堪劣跡擦抹幹淨。
是日,長安城處處飄楊花,就像風吹過湛藍天空時,剪下了一朵朵的碎雲。
蘇安乘馬車出發去交書譜,心裏計著人頭,阿明、阿蘭、阿米,鼓兒還是得再問問許闊……卻不想,未到安邑書坊,便被幾十架牛車活生生堵在東市與平康坊之間。
街坊邊的娘子書生高聲談論著,這是哪家的書畫,竟然這麽多。馬夫回過頭,對蘇安道:「蘇供奉快看吶,那書多的,竟把拉車的牛兒都累得渾身是汗吶!」
※※※※※※※※※※※※※※※※※※※※
這之後有很多的糖
我家胖子說,宴會結束時那句「至死他仍然這麽覺得。」有些突兀,我考慮之後,刪去了,不影響劇情,順便也補充鼓兒的片段,以及,龍池樂的出處。
坐立二部伎的主要內容,《通典》卷第146《樂六》「坐立部伎」有詳細的論述:《龍池樂》,玄宗龍潛之時,宅於崇慶坊,宅南坊人所居變為池,瞻氣者亦異正。故中宗末年,泛舟池內。玄宗正位,以宅為宮,池水逾大,瀰漫數裏,為此樂以歌其祥也。舞有七十二人,冠飾以芙蓉。
蘇安退出梨園,原因主要是,他破開人眼之後,已經能從宮中和各類宴會的情形中,判斷出李林甫要開始□□,自己繼續留在宮中,隻會承受樂與政不能統一的痛苦。大概是我筆力有限,也不想寫得那麽尖銳,此處雖然蘇安對於顧越的逢場作戲心中有意見,但是他也清楚,顧越心繫家國,隻有如此才能守一方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