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她夢在洛陽,原如此。」蘇安剛把唱詞記在冊簿,一隻手搭在他的肩膀。
顧越腰間金鈴叮噹:「阿蘇就像那尊彈琵琶的雕像。」蘇安臉沉:「那你,你就是旁邊的禿頭僧人。」顧越道:「如此也正好,你唱佛光,我伏妖魔。」
一行人說笑過後,越發有興致,催船工加快速度,乘風破浪,午時趕到渡口。
參加放鳶的各路人家也陸續抵達,李道用、李彬、遊桓之等等人物皆聚於此,蘇安和顧越中間牽線,介紹兩邊的認識,便是束髮係衣,要開始登龍門山。
其間際遇也不盡相同。
就在千秋宴之後,李道用被貶,即將啟程去幽州州府任司馬,工部尚書韓休一句話也沒有求情;遊桓之和李彬,雖然被懲罰,但都還在其職,一個接受了東宮太子李瑛所題寫的碑額,一個因詩作文學,被張九齡列譽為河南道信安刺史。
唯獨是顧越,安心享受自己的生辰,誰都不管,一絲風聲都沒有,最為逍遙。
漫山遍野,紅葉如毯,待諸君拿定自己的立場,不遠處,一列白馬颯遝而過。
馬上的五六公子,衣妝鮮艷,身姿如鴻,高聲談論著詩賦,似說今年的製舉。
林間星星點點,擺著屏風,小孩子把哨子綁在小風輪上,握在手裏跑,身後追著奶娘和丫鬟。婦人身披彩紗,不穿內衣,在果販子那裏嘰嘰喳喳選著蜜桃。
張仲臣感慨道:「顧郎,我等是客,你們做地主,放鳶時要讓我們三尺線。」顧越道:「別拿官威壓人,堂堂正正,光明普照。」張仲臣道:「那我問旁人去。」
李彬領張仲臣,介紹著牡丹坊中的女伎。張仲臣儼然拒之,與李道用組隊。他們兩個很實在,不信現在流行的紙花樣,選了個舊時軍中通訊用的方形絲絹鳶。
魏穎兒已經有了雁鳶,便是躍身上馬,半臂掛彩綾,一手馭韁繩,領著十餘個侍女,浩浩湯湯往山路馳去。王庭甫一跺腳,哂道:「這個女郎將,唉。」
蘇安和顧越亮出鳳鳶時,也遭到了眾人的嘲笑。遊桓之捏了捏鳶骨,說這個尾巴又長又細又重,不吃風力,定是飛不起來,就拉著李彬,選了鷹形的大鳶。
李彬是什麽人?一把摺扇轉在腕間,又作了首擬物的小詩,說是紙鷹啄鳳尾。
隻有阿米拉著蘇安悄悄地問,參賽放鳶的都是雙十年華,這群人怎麽回事。蘇安道:「他們是和顧郎誌同道合的朋友,都喜歡放鳶。」阿米認真地點了點頭。
一路,那雁鳶、方鳶、鳳鳶、鷹鳶,夾雜在幾十隻紙鳶之中,匯成繽紛的河。
龍門山不高,一個時辰之後,無論是騎馬還是走路的,紛紛都已經抵達山頂。
一條長廊橫臥在此,登頂之人,俯瞰對麵的香山,驚奇於那綿延不絕,宛若玉女之體的線條,又順著如絲的洛水,北望籠罩著紫氣的洛陽城中的宮闕殿宇。
南北牡丹賽鳶詩會,終於開始了。
判官是威望極高,在五鳳門樓畫線的嚴厲的河南丞。他一清嗓子,宣布規則——長廊的東邊起鳶,一炷短香內,在不落鳶的情況之下,高遠者獲勝
待各鳶隊就位,男女老少圍擁過來,拿菊花、茱萸、彩球拋向執鳶的少年郎。
蘇安站在高台整理鳶骨,三丈開外,顧越躍身上馬,檢查線輪,往軸裏滴油。
蘇安笑道:「群馬奔跑起來危險,十八要是跑不過,別急。」顧越點了點頭:「你記住,等我拉線的時候,你再放手,也別捨不得。」蘇安道:「好。」
彼時,河南丞將大香點燃,插入香爐,各家都屏息凝神,但聽,一聲金響……
「起鳶!」
艷陽之下,神鷹展翅,白雁飛天,鯉魚騰躍,梅鹿奔跑,五彩的鳶升起來了。
夾道的歡呼聲震天動地,蘇安舉起那鳳鳥,等待顧越的信號,心中滿是期待。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的是,因此刻風力強勁,氣流混亂,那些急著把鳶拋出去的人,雖趕上了好時候,但還沒跑十丈,控製不住方向,彼此纏在了一處。
譬如李道用和張仲臣的方鳶,就被隔壁方家兄弟的公雞啄走,雙雙落在地上。
正當此鷸蚌相爭之時,一襲墨藍的絲衫,行雲流水,輕巧地穿過成片狼藉,似個漁翁,行在了前麵。
蘇安跳了起來:「十八!」下刻,手中的線抖了一抖,蘇安激動萬分,跟著跑了幾步,用盡全身的力氣,把那隻萬眾矚目的巨大的彩鳳鳥送入了青雲天。
二十丈、三十丈、四十丈……
顧越走馬馳騁,左右一看,身邊還有七八友人,天上彩鳶如豆。當然,各家有各家難處,譬如王庭甫和魏穎兒的雁,線備得不夠長,放完五十丈就續不上了。
五十丈、六十丈、七十丈……
風勁正好,那道深沉的藍,那匹黝黑的馬,越奔越快活,牽引著百家的視線。
「蘇供奉。」魏穎兒拉蘇安坐在高台之上,指尖繞著殘線,說道,「不得不說,十八郎雖然詩詞不怎麽驚艷,放紙鳶、打水漂,還是自小就很厲害的。」
蘇安的視線卻離不開顧越,應付道:「知道他打水漂厲害。」魏穎兒笑嘆:「可這些都是一人做的事,他朋友不少,性子卻孤僻,見有你做伴,我心裏高興。」
八十丈、九十丈、一百丈……
顧越腰間金鈴叮噹:「阿蘇就像那尊彈琵琶的雕像。」蘇安臉沉:「那你,你就是旁邊的禿頭僧人。」顧越道:「如此也正好,你唱佛光,我伏妖魔。」
一行人說笑過後,越發有興致,催船工加快速度,乘風破浪,午時趕到渡口。
參加放鳶的各路人家也陸續抵達,李道用、李彬、遊桓之等等人物皆聚於此,蘇安和顧越中間牽線,介紹兩邊的認識,便是束髮係衣,要開始登龍門山。
其間際遇也不盡相同。
就在千秋宴之後,李道用被貶,即將啟程去幽州州府任司馬,工部尚書韓休一句話也沒有求情;遊桓之和李彬,雖然被懲罰,但都還在其職,一個接受了東宮太子李瑛所題寫的碑額,一個因詩作文學,被張九齡列譽為河南道信安刺史。
唯獨是顧越,安心享受自己的生辰,誰都不管,一絲風聲都沒有,最為逍遙。
漫山遍野,紅葉如毯,待諸君拿定自己的立場,不遠處,一列白馬颯遝而過。
馬上的五六公子,衣妝鮮艷,身姿如鴻,高聲談論著詩賦,似說今年的製舉。
林間星星點點,擺著屏風,小孩子把哨子綁在小風輪上,握在手裏跑,身後追著奶娘和丫鬟。婦人身披彩紗,不穿內衣,在果販子那裏嘰嘰喳喳選著蜜桃。
張仲臣感慨道:「顧郎,我等是客,你們做地主,放鳶時要讓我們三尺線。」顧越道:「別拿官威壓人,堂堂正正,光明普照。」張仲臣道:「那我問旁人去。」
李彬領張仲臣,介紹著牡丹坊中的女伎。張仲臣儼然拒之,與李道用組隊。他們兩個很實在,不信現在流行的紙花樣,選了個舊時軍中通訊用的方形絲絹鳶。
魏穎兒已經有了雁鳶,便是躍身上馬,半臂掛彩綾,一手馭韁繩,領著十餘個侍女,浩浩湯湯往山路馳去。王庭甫一跺腳,哂道:「這個女郎將,唉。」
蘇安和顧越亮出鳳鳶時,也遭到了眾人的嘲笑。遊桓之捏了捏鳶骨,說這個尾巴又長又細又重,不吃風力,定是飛不起來,就拉著李彬,選了鷹形的大鳶。
李彬是什麽人?一把摺扇轉在腕間,又作了首擬物的小詩,說是紙鷹啄鳳尾。
隻有阿米拉著蘇安悄悄地問,參賽放鳶的都是雙十年華,這群人怎麽回事。蘇安道:「他們是和顧郎誌同道合的朋友,都喜歡放鳶。」阿米認真地點了點頭。
一路,那雁鳶、方鳶、鳳鳶、鷹鳶,夾雜在幾十隻紙鳶之中,匯成繽紛的河。
龍門山不高,一個時辰之後,無論是騎馬還是走路的,紛紛都已經抵達山頂。
一條長廊橫臥在此,登頂之人,俯瞰對麵的香山,驚奇於那綿延不絕,宛若玉女之體的線條,又順著如絲的洛水,北望籠罩著紫氣的洛陽城中的宮闕殿宇。
南北牡丹賽鳶詩會,終於開始了。
判官是威望極高,在五鳳門樓畫線的嚴厲的河南丞。他一清嗓子,宣布規則——長廊的東邊起鳶,一炷短香內,在不落鳶的情況之下,高遠者獲勝
待各鳶隊就位,男女老少圍擁過來,拿菊花、茱萸、彩球拋向執鳶的少年郎。
蘇安站在高台整理鳶骨,三丈開外,顧越躍身上馬,檢查線輪,往軸裏滴油。
蘇安笑道:「群馬奔跑起來危險,十八要是跑不過,別急。」顧越點了點頭:「你記住,等我拉線的時候,你再放手,也別捨不得。」蘇安道:「好。」
彼時,河南丞將大香點燃,插入香爐,各家都屏息凝神,但聽,一聲金響……
「起鳶!」
艷陽之下,神鷹展翅,白雁飛天,鯉魚騰躍,梅鹿奔跑,五彩的鳶升起來了。
夾道的歡呼聲震天動地,蘇安舉起那鳳鳥,等待顧越的信號,心中滿是期待。
然而,誰也沒有料到的是,因此刻風力強勁,氣流混亂,那些急著把鳶拋出去的人,雖趕上了好時候,但還沒跑十丈,控製不住方向,彼此纏在了一處。
譬如李道用和張仲臣的方鳶,就被隔壁方家兄弟的公雞啄走,雙雙落在地上。
正當此鷸蚌相爭之時,一襲墨藍的絲衫,行雲流水,輕巧地穿過成片狼藉,似個漁翁,行在了前麵。
蘇安跳了起來:「十八!」下刻,手中的線抖了一抖,蘇安激動萬分,跟著跑了幾步,用盡全身的力氣,把那隻萬眾矚目的巨大的彩鳳鳥送入了青雲天。
二十丈、三十丈、四十丈……
顧越走馬馳騁,左右一看,身邊還有七八友人,天上彩鳶如豆。當然,各家有各家難處,譬如王庭甫和魏穎兒的雁,線備得不夠長,放完五十丈就續不上了。
五十丈、六十丈、七十丈……
風勁正好,那道深沉的藍,那匹黝黑的馬,越奔越快活,牽引著百家的視線。
「蘇供奉。」魏穎兒拉蘇安坐在高台之上,指尖繞著殘線,說道,「不得不說,十八郎雖然詩詞不怎麽驚艷,放紙鳶、打水漂,還是自小就很厲害的。」
蘇安的視線卻離不開顧越,應付道:「知道他打水漂厲害。」魏穎兒笑嘆:「可這些都是一人做的事,他朋友不少,性子卻孤僻,見有你做伴,我心裏高興。」
八十丈、九十丈、一百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