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捏疼我了,我知道,你的宅子是他幫忙翻修的。」雷海青甩開手,輕聲道,「有什麽好看的,每天也有這樣的老頭子來覲見,不就是怕至尊忘了他們麽。」
這個孩子每每語出驚人,而蘇安目送著崔隱進殿,五味陳雜,嘆了一口氣。
這道殿中省的奏表,正切時宜,也不切時宜地,在金秋之際引發了一場混戰。
七日之內,接替顧越扛起轉運司大旗的遊桓之,因拉攏地方、勾結朋黨受到訓斥,交權;緊接著,刺史李彬毛遂自薦,英勇地接替遊桓之,又因作詩戲論貢品,被罰去田產,交權;再接著,李道用後繼而出,因與宴時流口水被貶……
而崔隱公本人,更是被彈劾的牒狀淹沒,一麵,是暗涉械鬥、沉船、匪盜的滿盈惡貫,一麵,又是舉辦樂賽的如火熱情,誰也分不清究竟是哪張麵孔。
蘇安守在宮中,找高馮問了問信,得知李隆基近來喜怒無常,歌舞卻怎麽也看不夠,於是,議程便被安排在佳節當日,公論賀表之時,群臣共商此事。
千秋節,五更天明,宮中彩綢鋪道,明堂的鬥拱之下懸掛起千百麵青銅鏡。
立部伎的太和之樂響起時,蘇安坐在台麵的左側,靜靜地等待著盛大的判決。這回奏《千秋樂》,他的旁邊添了一把五弦,是新拔的文舞郎跟班上道來了。
妝容也比平日裏的更講究,傅過鉛粉後,還要在額間畫象徵長壽的鶴蘭。舞姬如流雲的衣袖緩緩度過,一朵朵鶴蘭綻放,眾家再相逢,卻是心境各不同。
於是,蘇安學著當年的林蓁蓁,給新人講述了一下即將到場的閣老們的故事。
「中書令張九齡,《千秋金鏡錄》,賀簿;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李林甫……」
時,張九齡和李林甫麵對著麵,在五鳳門樓落輦,兩邊的樹上有蟬在鳴叫。
秋天的蟬又叫寒蟬,象徵著高潔,發出的聲音是暗啞微弱的,從來不會聒噪。
侍者將潔白的玉笏呈上,張九齡笑著拾起:「李閣老,今日奇了,秋蟬也能作響。」語罷,在李林甫麵前晃了一晃,從容地裝入腰間的一個精緻的繡袋中。
李林甫彎腰鞠躬,陪說道:「張閣老,看來是至尊的壽辰吉光普照,感化了這隻蟬。」張九齡道:「嗨呀,還以為你又要說螳螂。」李林甫道:「那也可以,說起螳螂和蟬,不禁就讓人想起那幾句話來,『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
「此三者,皆是隻看眼前之利,而不顧其後有患。」一個聲音從後麵傳來,眾人看去,正是跛著來的崔隱公,「二位閣老,請先入宮,珍重身體,別站久了。」
宦官抬禮而過,攜來的風,把樂壇的珠簾攪得左右搖晃。蘇安輪番勾過五根弦,校完音,忽然,又聽得一聲洪亮的通報——門下侍中裴耀卿,賀牡丹水月鏡
「什麽?!」
那剎,崔隱的麵色一變,頓住腳步:「至尊何,何時把裴閣老從南邊召回了。」
張、李、崔,幾位徐徐行走的老人,一回頭,全唏噓不已,嘆歲月年華不公。
一件紫袍,風馳電掣地穿過門洞朝他們趕來,步子輕盈,幾乎隻見腳尖點地。
「崔殿中。」裴耀卿身材精瘦,深窩眼中燃著熾熱的火光,隔著十丈就揮袖行起禮,「一路乘船過三橋,洛陽依舊好風景,我險些錯過。張閣老。李閣老。」
張九齡笑了一笑:「守倉大帥回來了。」裴耀卿道:「剛路過河陰,補完最後二十萬石。」張九齡道:「方才還在說你。」裴耀卿道:「哦?」李林甫道:「罷了,聽到宮音三連沒?《太和》都要結束了,來,裴閣老先請。」崔隱:「……」
裴耀卿道:「請!」
太和之樂結束之時,李隆基登臨寶座,立部伎改奏起群臣上壽所用的《休和》。
一年一度,觀壽禮的時刻又到了,雷海青很開心,一直拉著蘇安指指點點。
他們級別高,並非負責奏儀式雅樂的立部伎,便是屏息凝神,看著東宮、壽王、忠王等等等等,十餘位成年封王的皇子,帶著五光十色的禮品,敬獻而上。
辰時,張九齡近前,拿出玉笏,稟奏道:「陛下,臣愚見,明鏡用來照人的形體,妍媸顯示於表麵;往事用來照人的內心,善惡能得到反省,緣於此義,臣張九齡,謹於生辰節上《事鑒》十章,分為五卷,名曰《千秋……」文才斐然。
群臣附議,卻沒有人知道李林甫的盒中裝的是什麽,叫李隆基拍案笑出了聲。
李隆基笑道:「朕已閱過奏表,卿勞苦,近日遷都之議甚多,朕想再聽一聽。」
崔隱的一道賀表,落滿百家名姓,並獻了來自東海的紅珊瑚,賀喜東都太平。
隨之,裴耀卿也把那麵在揚州甄選的,隨自己遊歷四方的牡丹水月鏡交代了。這鏡子的獨到之處在於,鏡麵柔軟,一點,會泛開花紋,故而名「牡丹水月」。
各州、王府、國賀禮,持續了一日。
直至金種響,蘇安才醒過神,開始牽《千秋樂》。為突出舞藝,舞遍增加至八遍,領舞的女姬是張雲容,她的舞姿召風喚雨,幾乎要卷飛場上所有絳紫官袍。
如此,陰陽又交匯,一時瑜亮,道不盡的快活太平。新人不解,為何張九齡和李林甫總有說不完的話,而裴耀卿敬崔隱吃酒之時,又是那般的盛氣淩人。
這個孩子每每語出驚人,而蘇安目送著崔隱進殿,五味陳雜,嘆了一口氣。
這道殿中省的奏表,正切時宜,也不切時宜地,在金秋之際引發了一場混戰。
七日之內,接替顧越扛起轉運司大旗的遊桓之,因拉攏地方、勾結朋黨受到訓斥,交權;緊接著,刺史李彬毛遂自薦,英勇地接替遊桓之,又因作詩戲論貢品,被罰去田產,交權;再接著,李道用後繼而出,因與宴時流口水被貶……
而崔隱公本人,更是被彈劾的牒狀淹沒,一麵,是暗涉械鬥、沉船、匪盜的滿盈惡貫,一麵,又是舉辦樂賽的如火熱情,誰也分不清究竟是哪張麵孔。
蘇安守在宮中,找高馮問了問信,得知李隆基近來喜怒無常,歌舞卻怎麽也看不夠,於是,議程便被安排在佳節當日,公論賀表之時,群臣共商此事。
千秋節,五更天明,宮中彩綢鋪道,明堂的鬥拱之下懸掛起千百麵青銅鏡。
立部伎的太和之樂響起時,蘇安坐在台麵的左側,靜靜地等待著盛大的判決。這回奏《千秋樂》,他的旁邊添了一把五弦,是新拔的文舞郎跟班上道來了。
妝容也比平日裏的更講究,傅過鉛粉後,還要在額間畫象徵長壽的鶴蘭。舞姬如流雲的衣袖緩緩度過,一朵朵鶴蘭綻放,眾家再相逢,卻是心境各不同。
於是,蘇安學著當年的林蓁蓁,給新人講述了一下即將到場的閣老們的故事。
「中書令張九齡,《千秋金鏡錄》,賀簿;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李林甫……」
時,張九齡和李林甫麵對著麵,在五鳳門樓落輦,兩邊的樹上有蟬在鳴叫。
秋天的蟬又叫寒蟬,象徵著高潔,發出的聲音是暗啞微弱的,從來不會聒噪。
侍者將潔白的玉笏呈上,張九齡笑著拾起:「李閣老,今日奇了,秋蟬也能作響。」語罷,在李林甫麵前晃了一晃,從容地裝入腰間的一個精緻的繡袋中。
李林甫彎腰鞠躬,陪說道:「張閣老,看來是至尊的壽辰吉光普照,感化了這隻蟬。」張九齡道:「嗨呀,還以為你又要說螳螂。」李林甫道:「那也可以,說起螳螂和蟬,不禁就讓人想起那幾句話來,『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
「此三者,皆是隻看眼前之利,而不顧其後有患。」一個聲音從後麵傳來,眾人看去,正是跛著來的崔隱公,「二位閣老,請先入宮,珍重身體,別站久了。」
宦官抬禮而過,攜來的風,把樂壇的珠簾攪得左右搖晃。蘇安輪番勾過五根弦,校完音,忽然,又聽得一聲洪亮的通報——門下侍中裴耀卿,賀牡丹水月鏡
「什麽?!」
那剎,崔隱的麵色一變,頓住腳步:「至尊何,何時把裴閣老從南邊召回了。」
張、李、崔,幾位徐徐行走的老人,一回頭,全唏噓不已,嘆歲月年華不公。
一件紫袍,風馳電掣地穿過門洞朝他們趕來,步子輕盈,幾乎隻見腳尖點地。
「崔殿中。」裴耀卿身材精瘦,深窩眼中燃著熾熱的火光,隔著十丈就揮袖行起禮,「一路乘船過三橋,洛陽依舊好風景,我險些錯過。張閣老。李閣老。」
張九齡笑了一笑:「守倉大帥回來了。」裴耀卿道:「剛路過河陰,補完最後二十萬石。」張九齡道:「方才還在說你。」裴耀卿道:「哦?」李林甫道:「罷了,聽到宮音三連沒?《太和》都要結束了,來,裴閣老先請。」崔隱:「……」
裴耀卿道:「請!」
太和之樂結束之時,李隆基登臨寶座,立部伎改奏起群臣上壽所用的《休和》。
一年一度,觀壽禮的時刻又到了,雷海青很開心,一直拉著蘇安指指點點。
他們級別高,並非負責奏儀式雅樂的立部伎,便是屏息凝神,看著東宮、壽王、忠王等等等等,十餘位成年封王的皇子,帶著五光十色的禮品,敬獻而上。
辰時,張九齡近前,拿出玉笏,稟奏道:「陛下,臣愚見,明鏡用來照人的形體,妍媸顯示於表麵;往事用來照人的內心,善惡能得到反省,緣於此義,臣張九齡,謹於生辰節上《事鑒》十章,分為五卷,名曰《千秋……」文才斐然。
群臣附議,卻沒有人知道李林甫的盒中裝的是什麽,叫李隆基拍案笑出了聲。
李隆基笑道:「朕已閱過奏表,卿勞苦,近日遷都之議甚多,朕想再聽一聽。」
崔隱的一道賀表,落滿百家名姓,並獻了來自東海的紅珊瑚,賀喜東都太平。
隨之,裴耀卿也把那麵在揚州甄選的,隨自己遊歷四方的牡丹水月鏡交代了。這鏡子的獨到之處在於,鏡麵柔軟,一點,會泛開花紋,故而名「牡丹水月」。
各州、王府、國賀禮,持續了一日。
直至金種響,蘇安才醒過神,開始牽《千秋樂》。為突出舞藝,舞遍增加至八遍,領舞的女姬是張雲容,她的舞姿召風喚雨,幾乎要卷飛場上所有絳紫官袍。
如此,陰陽又交匯,一時瑜亮,道不盡的快活太平。新人不解,為何張九齡和李林甫總有說不完的話,而裴耀卿敬崔隱吃酒之時,又是那般的盛氣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