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隨著先人的光華淡去,薛玉發現自己漸漸變成了一個被朝廷遺忘的老頭子,他所堅守的幽州,其實也不過是王公貴胄們建功揚名的一塊墊腳石。


    仔細而言,近年以來朝廷接連派遣好幾位大將迎麵出擊契丹,唯獨不以他薛玉為主將,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就差把製書貼在他臉上,讓他滾回鄉下種地去,他不能服,他不甘願。


    再加上,契丹和朝廷的關係如潮汐起起落落,今天被打怕了就稱臣納貢,明天膽子長好了就叛變內亂,如此無常反覆的戰術,終於硬生生磨出了薛玉的老沉手段。


    何謂手段?朝廷一來人,一過問,就正兒八經地上陣,打出斬獲上萬的勝仗,朝廷一走人,一轉頭,就喝酒睡覺,零零星星又把奪來的土地拱手還回去。


    如此,無論是誰,欲來幽州,先認薛家。十四年前,吐蕃之亂尚未起,上曾調定遠將軍孫氏至幽州,欲行更替兵權之事,薛玉在其退守營州孤立無援時,發了一道密令,令部將鄭擒風觀望待命,致使戰爭敗北,營州失守,孫氏馬革裹屍而還。


    去年正月,信安郡王李應禕出擊契丹,觸及幽州境時,薛玉再度讓長史趙章暗中作祟,欲行搶奪軍功之事;隨之,蕭喬甫惱怒,諫李隆基欽定邊防論戰十策為狀元策,薛玉則借朝中舊勢,許禦史中丞薛瑾之子薛紀平為進士,以為恩情;宣政未始,尚書省啟用敢死之士,與幽州進奏院聯絡,網羅地方人心,薛玉指使薛瑾安排心腹進入宣政使團,密切監視一行人的行蹤……


    隻是薛玉未料到,李郡王尚且沒動作,年未過而立的一介繡花狀元郎,卻步步踩在關節之上。一是先斬後奏,把平步青雲之路許給隔壁的吳刺史,釜底抽薪;二是自下至上,控製滄州永濟渠之糧草轉運,斷他後路;三是令人切開薊縣鐵礦的口子,順著冶煉鋼鐵之路,把各個鎮戍、堡柵、關塞的兵器及兵力摸得透徹。


    「你,你且照實說。」薛玉的刻滿皺紋的手,一尺一寸撫過雕刻麒麟紋的扶臂,聲音深沉而嘶啞,「榆關已經堅守六個月,若你鄭伯主動出擊,可否送回一道捷報?」


    薛敬單膝跪地:「義父!」薛玉道:「這道彈劾宣政使的奏摺,至尊禦批,三省十幾位官員簽字,一日即成敕旨,可知何意?這是至尊對薛家最後一次的信任,如若榆關敗,遼東土地便再也掛不住虎旗,我,將以死謝罪。」


    風夾雜著雪,灌入堂中,火光殘喘最後一口氣,忽地暗滅。


    薛敬顫聲:「義父,我願為您而死。」薛玉長嘆口氣,撐起身子,點了點頭:「好,有此忠心便好,這樣,即刻令鄭擒風率鐵騎出擊,好歹送回一道大捷報,我自有辦法勸至尊退步。」薛敬道:「是,謹遵義父號令!」


    一場雪,連下整整十日,館舍四麵的歇山頂覆滿白毯,唯剩九條梁脊暴露在風刃中,如僵蛇一般突兀。馬廄,雪沒過馬膝;官署,雪淹至階前;人們出行時,渾身都要裹在絨裘之中,否則隻需片刻,便能立成冰柱。


    自從住進館舍,蘇安再沒有多說一句話,他知道掙紮無濟於事,必須等陸路使團抵達,見到王庭甫和郭弋,才能聯絡吳刺史。於是,麵對薛敬的監視,他隻抱緊琵琶,一次又一次穿過趕圩時期的市集,去教坊學奚琴及塞北曲調。


    他不想被當做牛馬給賣走。


    當日,剛跨進門檻,他便聽到一支慷慨悲愴的古燕趙曲。曲雖是宮調,卻惆悵雄壯,而旋律中總有種聲音,如泣如訴,似耄耋垂嘆,又綿延千裏,激揚迴蕩。


    教坊的司樂出來迎接,彎腰頷首,姿態卑微:「鄙人謝焉,見過薛參軍,蘇公子。」蘇安隨習俗,一一認識樂工,而後,至廂房裏暖手,一一挑樂器,挑人。


    「謝司樂,你們坐。」蘇安解下披風,搓著手,笑了笑,勸薛敬把硬邦邦的鐵盔摘去,說道,「方才的曲段中,有一種樂器活似人聲,我想見識見識。」


    謝焉點頭,令樂童抬上一架簡單古樸的二弦木琴,琴杆尾部連接六角形空筒,頂部設兩個琴軫,上軫縛內弦,下軫縛外弦。待樂童校完軫,謝焉親自上陣,將琴架在大腿上,左手控弦,右手拿起竹片作弓,套進兩弦的中間。


    一個來回之間,隻見琴筒側麵的蟒皮震顫,空中劃過滄桑的吟嘯,塞北的喜怒哀樂,輾轉在高亢和低沉之間,特別末尾幾計滑音,幾乎是人的聲腔的再現。


    謝焉俯仰拉弦,眉間微蹙,呼吸亦跟隨竹片的往返。樂童解說:「此曲名為《當庭月》,師父是營州人,盼望失地收復,重歸故裏,都說薛公……」


    薛敬攥著頭盔的手一緊,斥道:「休得多言。」蘇安無可奈何,也取來一把奚琴,試吟揉幾下,自然而然就跟隨曲調,用指尖彈撥起來,無縫入韻。


    樂童從未離開過幽州城,初次見到長安的花哨指法,很是訝異。蘇安回道:「無論何方出身,但凡入了長安,便不計較地域和種族,我此來,也因是受了高人指點,要拜訪一位叫石弦的老先生,據說他在往北三十裏的羈縻州帶州。」


    弦音戛然而止:「蘇公子說的石弦先生,可是乙失革?」蘇安不知詳情。謝焉接著道:「乙失革原是契丹族草原部落首領,愛拉琴,歸降之後,朝廷賜名為李石安,現在居於羈縻州帶州,便是薛參軍的鄉裏。」薛敬道:「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在盛唐種牡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又生並收藏他在盛唐種牡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