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甫挑起眉毛:「吳刺史?」吳定嘆了口氣:「不僅如此,白山之戰,薛公手下長史趙章對李郡王陽奉陰違,險些導致慘敗,幸虧李郡王及時率部趕到,方才挽回局麵,可,隻要薛公還在幽州,這有一就有二,可突幹又不是等閑之輩。」
此時的屏風之外,六月鳳仙花瓣紛紛揚揚,《相逢樂》的拍序結束,眾賓客有說有笑,聞說是吏部李侍郎和徐員外親筆題詞,聲音很輕,將迎「入破」。
吳定看一眼顧越,又看一眼李峘,起身合攏四麵屏風,指著畫像,道:「薛玉雖為平陽郡公子孫,亦不該阻撓李郡王,悖逆朝廷,吳某為蒼生計,就直說了。」
顧越道:「請講。」吳定道:「欲平契丹,先治州政,吳刺史在幽州多年,如果朝廷真想撤薛公,他可以出全力相助,隻是有個心願。」顧越道:「什麽心願?」吳定道:「他想入京為官,今後效力於李郡王。」顧越道:「這……」
李峘笑了笑,道:「敢情你們『牽絲線』,牽到家父大人身上。」顧越應道:「李郡王尊貴之軀,何必親赴幽州去沾染泥濘?這些事,從來都是禮部的份內。」
至此,皆是目光如炬。吳定道:「顧郎,在下不才,願意修書去和家兄招呼。」顧越道:「如此,顧某的一條命就交給各位了。」李峘雖覺得是渾身不適應,卻也再三思量,而後,把腰間玉佩摘下,丟在案前,起身告辭。
談完事,舞樂仍未停歇。
餘下幾人商量一番,決意從側門離場。王庭甫斷後,在廊下走著走著,耳邊聽見大曲的第三部 分「舞遍」已過,便是突然止住了腳步,嘆道:「顧郎啊。」
顧越道:「作甚?」王庭甫道:「蘇公子賣茶不賣酒,是怕你醉了傷身吧?」顧越道:「你且別管我,說說你自己,何時續弦?」王庭甫揮手而去:「再說。」
送別匆匆人影,顧越回到正堂時,《相逢樂》隻餘尾聲。他一個人,推開雕花屏風,走到角落坐下,和江湖過客一樣,屏息凝神,看著流光溢彩的台麵。
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舞姬的四水袖——揚州芙蓉綾,蘇州冰梅緞,蜀中香樟綢,長安彩雲絲。她們當空作畫,畫去,亂花凋零,才知是無樂不起舞。
蘇安坐得偏後,在賀連和許闊之間,彈的是最拿手的五弦。他的眉毛修成一柄長劍,銳利而陽剛,那坐定的身姿,透出山巒的仙逸之氣。
他挑弦,弦音的張力十二分足,卷盡世間風雲變幻,到了末了,並未取林蓁蓁的廣陵之風,也不從雅樂之色,而在瑟與鼓的狂風驟雨中,突然,歸於一宮音。
隻是曲終,沒有人喝彩,沒有人鼓掌,場麵有些悶,也因是——其實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諸如裴延,二疊便先行告辭,又諸如林逸遠,看見李林甫就溜了。
蘇安笑笑,收起琵琶,獨請留下的幾位喝茶,一是李林甫,題完「開化興邦」四字之後,回去換身破衣,又跑來聽,二是徐青,用笛子補正了收尾的宮音。
那時,顧越站起來,滿心壯誌,想去抱一下蘇安,就看見蘇安、盧蘭和賀連三人,一併同李、徐走入正廂,有說有笑,竟然是完全忽視自己的樣子。
廿五路過,看見顧越悶悶地品著一杯苦茶,小心問道:「這位客官,怎麽說。」顧越道:「新來的?」廿五琢磨片刻,恍然大悟:「是顧郎?!」顧越點頭。
廿五道:「顧郎,蘇公子知道你來了,特意吩咐,」顧越迅速拿茶水作鏡子,照了一下自己的儀容。廿五:「吩咐顧郎去側廂聽談。」顧越:「……」
正廂內,幾道影子映在素白的屏風。李林甫是知音人,先評道:「蘇公子此曲,張弛有度,把四方樂風融合得幾乎完美,隻可惜,詞不配。」蘇安道:「詞是顧郎填的,規矩有餘,才思不足,我們幾個都說像是公文。」徐青道:「哈哈。」
顧越:「……」
徐青道:「卻不知牡丹坊下首大曲,何時出爐?」蘇安道:「未定。」徐青道:「是這樣,某尋了一位高人,其貌,龍章鳳姿,其才,堪比七賢,願為填詞一曲。」盧蘭笑了笑:「那不就正是李侍郎麽?」徐青道:「喲嗬。」
李林甫不是白來,也不是白給題字,他覺得蘇安有才,入梨園是早晚的,又聽徐青說,這人聰明,於是,想要牡丹坊今後的曲子全給「桂園子弟」填詞。
蘇安也沒有慌張,如此引狼入室,自有一番主張,提出改編《秦王破陣樂》為《破陣子》、《□□》二首在民間演出,以歌頌朝廷功德,請李林甫奏上。
皆知,《秦王破陣樂》以雄壯的龜茲樂為基調,為太宗皇帝為表彰出征將士的英勇而編撰,若放在眼下,稟奏此事,就等同於讚譽蕭閣老的東出大計。
一時堂中空寂,誰都不吭聲,顧越捏緊茶杯,心中是疾風過崗,正要掀桌去救場,便聽見李林甫意味深長地,問了蘇安一句話:「蘇公子可是在規勸老夫?」
蘇安道:「不敢,我是樂人,不懂國政,隻聽朝中各位王公大人說,吐蕃之亂時,朝局尚不穩,情況比如今東出契丹還更艱難,上罷相燕公,又召蕭閣老進議政堂,調兵遣將,三年終定河西邊陲,正如龍標詩為『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可見,無論再難,隻要上意已決,沒有人可以阻攔。」
此時的屏風之外,六月鳳仙花瓣紛紛揚揚,《相逢樂》的拍序結束,眾賓客有說有笑,聞說是吏部李侍郎和徐員外親筆題詞,聲音很輕,將迎「入破」。
吳定看一眼顧越,又看一眼李峘,起身合攏四麵屏風,指著畫像,道:「薛玉雖為平陽郡公子孫,亦不該阻撓李郡王,悖逆朝廷,吳某為蒼生計,就直說了。」
顧越道:「請講。」吳定道:「欲平契丹,先治州政,吳刺史在幽州多年,如果朝廷真想撤薛公,他可以出全力相助,隻是有個心願。」顧越道:「什麽心願?」吳定道:「他想入京為官,今後效力於李郡王。」顧越道:「這……」
李峘笑了笑,道:「敢情你們『牽絲線』,牽到家父大人身上。」顧越應道:「李郡王尊貴之軀,何必親赴幽州去沾染泥濘?這些事,從來都是禮部的份內。」
至此,皆是目光如炬。吳定道:「顧郎,在下不才,願意修書去和家兄招呼。」顧越道:「如此,顧某的一條命就交給各位了。」李峘雖覺得是渾身不適應,卻也再三思量,而後,把腰間玉佩摘下,丟在案前,起身告辭。
談完事,舞樂仍未停歇。
餘下幾人商量一番,決意從側門離場。王庭甫斷後,在廊下走著走著,耳邊聽見大曲的第三部 分「舞遍」已過,便是突然止住了腳步,嘆道:「顧郎啊。」
顧越道:「作甚?」王庭甫道:「蘇公子賣茶不賣酒,是怕你醉了傷身吧?」顧越道:「你且別管我,說說你自己,何時續弦?」王庭甫揮手而去:「再說。」
送別匆匆人影,顧越回到正堂時,《相逢樂》隻餘尾聲。他一個人,推開雕花屏風,走到角落坐下,和江湖過客一樣,屏息凝神,看著流光溢彩的台麵。
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舞姬的四水袖——揚州芙蓉綾,蘇州冰梅緞,蜀中香樟綢,長安彩雲絲。她們當空作畫,畫去,亂花凋零,才知是無樂不起舞。
蘇安坐得偏後,在賀連和許闊之間,彈的是最拿手的五弦。他的眉毛修成一柄長劍,銳利而陽剛,那坐定的身姿,透出山巒的仙逸之氣。
他挑弦,弦音的張力十二分足,卷盡世間風雲變幻,到了末了,並未取林蓁蓁的廣陵之風,也不從雅樂之色,而在瑟與鼓的狂風驟雨中,突然,歸於一宮音。
隻是曲終,沒有人喝彩,沒有人鼓掌,場麵有些悶,也因是——其實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諸如裴延,二疊便先行告辭,又諸如林逸遠,看見李林甫就溜了。
蘇安笑笑,收起琵琶,獨請留下的幾位喝茶,一是李林甫,題完「開化興邦」四字之後,回去換身破衣,又跑來聽,二是徐青,用笛子補正了收尾的宮音。
那時,顧越站起來,滿心壯誌,想去抱一下蘇安,就看見蘇安、盧蘭和賀連三人,一併同李、徐走入正廂,有說有笑,竟然是完全忽視自己的樣子。
廿五路過,看見顧越悶悶地品著一杯苦茶,小心問道:「這位客官,怎麽說。」顧越道:「新來的?」廿五琢磨片刻,恍然大悟:「是顧郎?!」顧越點頭。
廿五道:「顧郎,蘇公子知道你來了,特意吩咐,」顧越迅速拿茶水作鏡子,照了一下自己的儀容。廿五:「吩咐顧郎去側廂聽談。」顧越:「……」
正廂內,幾道影子映在素白的屏風。李林甫是知音人,先評道:「蘇公子此曲,張弛有度,把四方樂風融合得幾乎完美,隻可惜,詞不配。」蘇安道:「詞是顧郎填的,規矩有餘,才思不足,我們幾個都說像是公文。」徐青道:「哈哈。」
顧越:「……」
徐青道:「卻不知牡丹坊下首大曲,何時出爐?」蘇安道:「未定。」徐青道:「是這樣,某尋了一位高人,其貌,龍章鳳姿,其才,堪比七賢,願為填詞一曲。」盧蘭笑了笑:「那不就正是李侍郎麽?」徐青道:「喲嗬。」
李林甫不是白來,也不是白給題字,他覺得蘇安有才,入梨園是早晚的,又聽徐青說,這人聰明,於是,想要牡丹坊今後的曲子全給「桂園子弟」填詞。
蘇安也沒有慌張,如此引狼入室,自有一番主張,提出改編《秦王破陣樂》為《破陣子》、《□□》二首在民間演出,以歌頌朝廷功德,請李林甫奏上。
皆知,《秦王破陣樂》以雄壯的龜茲樂為基調,為太宗皇帝為表彰出征將士的英勇而編撰,若放在眼下,稟奏此事,就等同於讚譽蕭閣老的東出大計。
一時堂中空寂,誰都不吭聲,顧越捏緊茶杯,心中是疾風過崗,正要掀桌去救場,便聽見李林甫意味深長地,問了蘇安一句話:「蘇公子可是在規勸老夫?」
蘇安道:「不敢,我是樂人,不懂國政,隻聽朝中各位王公大人說,吐蕃之亂時,朝局尚不穩,情況比如今東出契丹還更艱難,上罷相燕公,又召蕭閣老進議政堂,調兵遣將,三年終定河西邊陲,正如龍標詩為『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可見,無論再難,隻要上意已決,沒有人可以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