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不敢說,王爺和娘娘昨又交代,因有那李峘和薛紀平,探花宴得用千人樂陣。」林蓁蓁比劃著名幾個歸位,「我是宮裏宮外跑遍,若非去年排過,眼下怎麽賣弄得起。」


    為招待新科,皇室不久之後要在長安東南的曲江杏園設探花宴,這一宴,李昇平照舊例定的是林蓁蓁排曲。排曲不比練曲,專場有專人,既要和禮部和太常寺打交道,又要和宮中內侍省和內教坊都熟悉,各部用什麽樂器,多少數量,什麽調式,都必須經過校禮和校書,才能教下麵的司樂機構去訓練樂工,級別遠高於單純教授樂藝和既定樂曲的樂正。


    大曲《慶善樂》,寓意文教洽而天下安樂,其中一些部分的調式是蘇安替林蓁蓁改的,所以,林蓁蓁說話時,不自禁就瞥了一眼坐在杏樹下沉默不說話的蘇安。


    盧蘭哂道:「蘇公子一定是在算,三十個進士,顧郎會是第幾個。」林蓁蓁道:「唉,萬年如一日,顧郎估計又得榜上無名,反正也不老,還能考。」


    樂陣好容易排完,磨蹭一陣子,要開始練曲了。林葉走過去,戳一下蘇安的肩膀,督促道:「就差你這把五弦。」蘇安回:「我沒有心思。」林葉素來話不多,隻有護著林蓁蓁時,眼裏容不得沙:「七的排場,你別擺架子,如果不想彈,讓賀連替你便是。」蘇安嘆了口氣,吊兒郎當地走進樂陣。


    正是這時,風中傳來一陣腳步聲。


    「張榜了!」一位宮中女官朝他們跑來,跑得香汗淋漓,上氣不接下氣,那張紅撲撲的小臉,神色更是不可言喻,「各位樂官,明經和進士兩科都張榜了!」


    林蓁蓁道:「杏生,年年張榜,年年花開花又落,驚什麽?可是娘娘那裏有什麽要言語的?」一滴晶瑩的汗水,順著杏生的白狐絨滾落,落在青草地上。


    尚儀局女官杏生抬起臉,定了定神:「至尊聖人在洛陽欽定,同榜裴延、李峘、薛紀平、張思行……顧,顧越詩詞雅達,憑撰《光聖大定策》,摘頭榜頭名,壬申科狀元銜。」


    蘇安道:「什麽?!」杏生道:「往年還沒出過這事,娘娘特意吩咐我過來,說是給太樂署的道喜,讓諸位好生排曲。」林蓁蓁往後退了一步。


    蘇安已經聽不清對話,隻覺腦袋發熱,一手把琵琶丟給林蓁蓁,交代賀連替他奏曲,又持魚符,直接奔出宮去:「我要去看!我甘願領罰!」


    一路遠望,整條承天門大街全是烏泱泱的人,人流帶來的風吹過各衙門簷下的金鈴,人流蒸騰起的汗氣熏得眼睛生疼,人的聲音迴蕩在天地,匯成一首大曲。


    ※※※※※※※※※※※※※※※※※※※※


    鯉魚躍龍門的出處正經在宋代 《埤雅·釋魚》:「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但是唐時,不難發現它在民間已經是一種普遍接受的說法。


    比如,開元二十年(同文中時間軸),玄宗到洛陽以北地區出巡,詔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員可將本地區賢才直接向朝廷推薦,這一時期李白同在洛陽,與元演、崔成甫結識。《贈崔侍郎》大概就是他在此背景下的作品。


    黃河三尺鯉,


    本在孟津居。


    點額不成龍,


    歸來伴凡魚。


    故人東海客,


    一見借吹噓。


    風濤倘相見,


    更欲淩昆墟。


    這一年,大唐全國戶數為七百八十六萬一千二百三十六,為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


    第24章 金榜


    人海中,蘇安鑽著縫隙向前擠,越是靠近,越是動彈不得,隻見南北向的官府閣樓之上,全都擺著碎金底紙屏。小吏用洪亮的聲音隔空往外麵的十二街坊傳信:「四十五,安州應山縣,王……四十六,滄州清河郡,魏……」


    如烽火傳訊,每喊過一聲,紙屏便寫下一個名字,從吏部東堂到禮部南院,從南院到太府寺,從太府到太常寺,再從太常傳去朱雀和安上門,一路呼嘯而去。


    「往……」這便是蘇安第一次以觀眾的身份參雜在其中,仰望這場曾經讓他無法理解,眼下卻讓整座長安為之沸騰的,浩浩蕩蕩的揭幕,「往哪走……」


    圍在院牆前的人,氣色憔悴,眉結霜露,一看便知守了徹夜。他們衣衫樸素,舉止恭謙,唯獨手裏攥著書卷緊緊不放,談吐之時,噴發出激情四射的聲浪。


    「張公門下有雅風,你們看裴郎的詩作,質樸自然,掃六朝綺靡,情懷自現,不愧為進士!」「不對,豪氣當如六年前王龍標,『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那才是男兒郎。」「詩詞不過趣味之物,要論策論,針砭時弊,我隻佩服燕公……」「休得妄論!」「說半天,不知各位兄台是否上榜?」「我沒有。」「我也沒有。」「明年再來。」……


    皇城外的酒樓,但凡有個高點的閣台,盡皆坐滿,不時又飄出高亢的戲腔,把貴人的名字唱進曲子。那些口中嚼茶葉,腰間佩銀蹀躞的公子們紛紛捲簾探望,目光和底下的芸芸眾生一樣熾熱。


    「阿娘!阿爹!」突然,人群中一聲尖叫,瘦骨嶙峋的一位白髮書生撲上前去,淚流滿麵地跪在牆角前,用牙啃著磚牆,「兒今日,金榜題名啊!」


    蘇安皺起眉,順著那堵牆,看見一張長足三丈的碎金花底的黃紙榜,榜上鐵畫銀鉤,一列一列地擺著讓他覺得十分陌生的墨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在盛唐種牡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又生並收藏他在盛唐種牡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