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安一副沒良心的笑容愈加燦爛:「你要是高中,就不能經商了,誒,那顧十八就全歸我了,哈哈……」顧越拍拍他的肩膀:「顧十八改為蘇十八,可好?」
顧越生著一雙清澈明亮的柳葉眼,閑來含情萬種盡風流,此刻目光凝聚,又透出一股寒冽之氣,直叫蘇安心中一悸。這樣一個人,明明重情義甚於功利,遊刃於世故而疏於詩詞歌賦,卻總有一定要金榜題名,報效國門的執念。
何況,入仕為官未必隻有正經科考一條路,於流外而言,有上司招呼,通過吏部考核就可以進入流內,甚至是多花些錢財捐官捐功名,也不是沒有前例。
「你看你,都落榜無數次了。」蘇安壓住心頭一陣莫名的惋惜,鼓勵道,「若是哪天你真的金榜題名,別說蘇十八,就大王八都行。」
顧越嗯了一聲,揉著太陽穴:「也罷,不說遠的,今年中秋節宮裏辦千叟宴,韓樂正向李大人推薦了你,特許你在殿前獻藝。」蘇安的眸子瞪大:「什麽?!」
回過神,蘇安才想起正事,其實他費盡心思侍弄這件豎箜篌,是為贈予一位無利之人,他命其名為回春,是為報答昔日開導之恩。
又是冬院訓練之時,蘇安坐在圓凳上,一首一首彈過韓昌君教授的雅曲,身邊是許闊、孟月還有眾多的日復一日刻苦訓練卻仍未出頭的樂伎。
「師父,徒兒不肖,偷改《太和》之調,偷用雜家指法,且這豎琴,原本不屬中原派係,隻是,徒兒覺得音聲不當劃界,若是天籟,人人皆可賞其美。」
韓昌君拄著拐杖,微微笑道:「那不然,你以為為師的雲雷琵琶是哪來?當年,裴洛兒一邊說為師的技藝不如他,一邊還送來這個琵琶,你說,氣人不氣人。」
藉此吉言,中秋節前兩月左右,蘇安在太常寺對太樂鼓吹兩署的考校中取得頭名,又因其出身韶州農家之良戶,承李昇平推薦,拔為殿廷文舞郎。
第16章 景雲
蘇安終於能夠穿著一襲體麵的霜色圓領袍衫進入他日思夜想三載有餘的夏院裏習曲,曲為新版的坐部伎首篇——《景雲樂》。
《景雲樂》中舞伎八人,絲竹樂器二十一種,歌二人,鼓貝十人,相較於立部伎上百人的大規模演奏,曲風更為柔美,曲調更為精緻。
至於新版,傳言便是荷月,大明宮中的那位惠妃娘娘在的太液池行船,不意間落下一枚鳳尾花簪,侍從沉湖去撈,竟是從一隻老龜口中將簪子取回的。
聖上開顏,抱來琵琶將《景雲樂》調式微調,命禮部於中秋佳節在麟德殿辦一場千叟宴,請一百零八位耄耋長者,並邀天下文武共賞。
太樂署領旨後,夏院便開始排曲,蘇安作為彈五弦琵琶的文舞郎,有幸和林蓁蓁等幾位前輩一起被選中,跟著日夜練習,要趕在中秋前將曲子合成。
他原本就會《景雲樂》,但合奏不比獨奏,不僅得精於一樣,還得學習宮廷禮儀,還得通習其它樂器,於是,他又通宵達旦地補箏,補笙,補笛,補鼓……
是夜,月已漸圓,蘇安留開門扉,一邊練十三弦箏,一邊等集賢閣的幾個舊友過來玩——搬鋪蓋的時候嘚瑟了好久,說這裏有花有草有水潭。
一人住一院也好,房中各式各樣的樂器都有,練習方便,又因署裏都知道他是李昇平指定的協助採購的人,所以就連僕從也安排得比尋常多,巧是十六個。
可惜這十六個人,各自負責聯絡幾家樂坊,全都不在他身邊伺候,隻有遇見難得的寶貝時,為了不讓教坊或是別家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去,才會來稟報。
回過神,先到的是許闊,領著秀心和娃,一家三口人坐在鞦韆上盪。蘇安一笑,迎進孟月,又往門外張望賀連:「那個人不是說自己見過至尊容顏麽?」
「別提,立部伎幾百個人,誰能找到我?」賀連走來,蹲下身子,指尖劃過清澈的潭麵,長嘆一口氣,「每回朝會彈《太和》,彈得我鬧心。」
這時,孩子哭了,秀心抱著哄,因是認生,半天也哄不好。蘇安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嚇著了吧。」賀連往岸上潑水:「你還幸災樂禍。」蘇安道:「不怕,我去拿個鞀來。」秀心嗔道:「鞀什麽鞀,孩子家的,分明就是撥浪鼓兒。」
蘇安搖著撥浪鼓,滿臉壞笑地捏著娃的糰子肉:「師兄要是不介意,我來給他請名字。」許闊道:「你又不識字。」蘇安道:「誒,就叫鼓兒。」
孟月一人,又是吟詩又是摘花,酸酸地問了一句:「蘇公子,中秋節千叟宴上,你不是散序上彈琵琶的麽?我想看看那件牡丹花錦袍。」
花錦袍用波斯錦為衣料,傳入宮廷之後在用色和花紋上有諸多改良,肩處刺繡牡丹的便是《景雲樂》專用服飾之一。莫說孟月,就是蘇安自己,都是摸一下怕勾絲,碰一下怕蹭油,照林蓁蓁的原話,即便為陪襯舞伎,天下也隻有這一件。
幾個人圍著那朵雙麵的刺繡牡丹,前後議論了一番,哪裏的色澤艷麗,哪裏的姿態豐滿,樣樣新鮮,甚至又把配套的五色綾袴和綠雲冠也瞅起來。
蘇安愜意地看著這群人,笑了笑道:「許師兄,那我說,從今往後集賢閣不收月光錢,你們幫我多管一些秋院的事,我讓顧郎照例送春籃家書。」
許闊怔了一下,沒有立時應答,倒是懷中的娃哇嗚一聲,又哭了出來。秀心明白得很,拉過其他幾個不甘願的人,溫婉行禮道:「看鼓兒要認你當幹爹哩。」
顧越生著一雙清澈明亮的柳葉眼,閑來含情萬種盡風流,此刻目光凝聚,又透出一股寒冽之氣,直叫蘇安心中一悸。這樣一個人,明明重情義甚於功利,遊刃於世故而疏於詩詞歌賦,卻總有一定要金榜題名,報效國門的執念。
何況,入仕為官未必隻有正經科考一條路,於流外而言,有上司招呼,通過吏部考核就可以進入流內,甚至是多花些錢財捐官捐功名,也不是沒有前例。
「你看你,都落榜無數次了。」蘇安壓住心頭一陣莫名的惋惜,鼓勵道,「若是哪天你真的金榜題名,別說蘇十八,就大王八都行。」
顧越嗯了一聲,揉著太陽穴:「也罷,不說遠的,今年中秋節宮裏辦千叟宴,韓樂正向李大人推薦了你,特許你在殿前獻藝。」蘇安的眸子瞪大:「什麽?!」
回過神,蘇安才想起正事,其實他費盡心思侍弄這件豎箜篌,是為贈予一位無利之人,他命其名為回春,是為報答昔日開導之恩。
又是冬院訓練之時,蘇安坐在圓凳上,一首一首彈過韓昌君教授的雅曲,身邊是許闊、孟月還有眾多的日復一日刻苦訓練卻仍未出頭的樂伎。
「師父,徒兒不肖,偷改《太和》之調,偷用雜家指法,且這豎琴,原本不屬中原派係,隻是,徒兒覺得音聲不當劃界,若是天籟,人人皆可賞其美。」
韓昌君拄著拐杖,微微笑道:「那不然,你以為為師的雲雷琵琶是哪來?當年,裴洛兒一邊說為師的技藝不如他,一邊還送來這個琵琶,你說,氣人不氣人。」
藉此吉言,中秋節前兩月左右,蘇安在太常寺對太樂鼓吹兩署的考校中取得頭名,又因其出身韶州農家之良戶,承李昇平推薦,拔為殿廷文舞郎。
第16章 景雲
蘇安終於能夠穿著一襲體麵的霜色圓領袍衫進入他日思夜想三載有餘的夏院裏習曲,曲為新版的坐部伎首篇——《景雲樂》。
《景雲樂》中舞伎八人,絲竹樂器二十一種,歌二人,鼓貝十人,相較於立部伎上百人的大規模演奏,曲風更為柔美,曲調更為精緻。
至於新版,傳言便是荷月,大明宮中的那位惠妃娘娘在的太液池行船,不意間落下一枚鳳尾花簪,侍從沉湖去撈,竟是從一隻老龜口中將簪子取回的。
聖上開顏,抱來琵琶將《景雲樂》調式微調,命禮部於中秋佳節在麟德殿辦一場千叟宴,請一百零八位耄耋長者,並邀天下文武共賞。
太樂署領旨後,夏院便開始排曲,蘇安作為彈五弦琵琶的文舞郎,有幸和林蓁蓁等幾位前輩一起被選中,跟著日夜練習,要趕在中秋前將曲子合成。
他原本就會《景雲樂》,但合奏不比獨奏,不僅得精於一樣,還得學習宮廷禮儀,還得通習其它樂器,於是,他又通宵達旦地補箏,補笙,補笛,補鼓……
是夜,月已漸圓,蘇安留開門扉,一邊練十三弦箏,一邊等集賢閣的幾個舊友過來玩——搬鋪蓋的時候嘚瑟了好久,說這裏有花有草有水潭。
一人住一院也好,房中各式各樣的樂器都有,練習方便,又因署裏都知道他是李昇平指定的協助採購的人,所以就連僕從也安排得比尋常多,巧是十六個。
可惜這十六個人,各自負責聯絡幾家樂坊,全都不在他身邊伺候,隻有遇見難得的寶貝時,為了不讓教坊或是別家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去,才會來稟報。
回過神,先到的是許闊,領著秀心和娃,一家三口人坐在鞦韆上盪。蘇安一笑,迎進孟月,又往門外張望賀連:「那個人不是說自己見過至尊容顏麽?」
「別提,立部伎幾百個人,誰能找到我?」賀連走來,蹲下身子,指尖劃過清澈的潭麵,長嘆一口氣,「每回朝會彈《太和》,彈得我鬧心。」
這時,孩子哭了,秀心抱著哄,因是認生,半天也哄不好。蘇安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嚇著了吧。」賀連往岸上潑水:「你還幸災樂禍。」蘇安道:「不怕,我去拿個鞀來。」秀心嗔道:「鞀什麽鞀,孩子家的,分明就是撥浪鼓兒。」
蘇安搖著撥浪鼓,滿臉壞笑地捏著娃的糰子肉:「師兄要是不介意,我來給他請名字。」許闊道:「你又不識字。」蘇安道:「誒,就叫鼓兒。」
孟月一人,又是吟詩又是摘花,酸酸地問了一句:「蘇公子,中秋節千叟宴上,你不是散序上彈琵琶的麽?我想看看那件牡丹花錦袍。」
花錦袍用波斯錦為衣料,傳入宮廷之後在用色和花紋上有諸多改良,肩處刺繡牡丹的便是《景雲樂》專用服飾之一。莫說孟月,就是蘇安自己,都是摸一下怕勾絲,碰一下怕蹭油,照林蓁蓁的原話,即便為陪襯舞伎,天下也隻有這一件。
幾個人圍著那朵雙麵的刺繡牡丹,前後議論了一番,哪裏的色澤艷麗,哪裏的姿態豐滿,樣樣新鮮,甚至又把配套的五色綾袴和綠雲冠也瞅起來。
蘇安愜意地看著這群人,笑了笑道:「許師兄,那我說,從今往後集賢閣不收月光錢,你們幫我多管一些秋院的事,我讓顧郎照例送春籃家書。」
許闊怔了一下,沒有立時應答,倒是懷中的娃哇嗚一聲,又哭了出來。秀心明白得很,拉過其他幾個不甘願的人,溫婉行禮道:「看鼓兒要認你當幹爹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