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院裏瑩雪滿堂,並不安靜,相反熱鬧得很,包括賀連在內,十餘位少年排隊在廊下相談甚歡,大多還是長安的口音,盡說些千奇百怪的新鮮玩意。
「聽說這回波斯的商隊帶了一個鎏金的琵琶來,竟叫鸚鵡用爪子彈呢,等顧郎為咱們安頓完戶契和住處,下晌就去西市那家酒肆瞧瞧。」
葉奴排在隊的尾巴,因為身量瘦小,隻好左右往隊的盡頭看,那裏擺著一張黑漆案,案後跽坐著一位素淡長衫的齊整男子,想來就是大家口中所言的顧郎。
每個少年離開院子,懷中都捧走一件羊襖,指尖還染著印泥的紅色,而顧郎則慢條斯理地將案前的紙頁疊在旁邊,又執起筆沾墨,喊下一個報名字。
葉奴一麵等,一麵挨雪,終於輪到他時,後麵已經空無人影,他深吸口氣,擦幹自己的兩條白花花的眉毛,抬起臉道:「我叫葉奴,是韶州教坊司來的。」
顧郎打量他一眼,放下筆,一雙白皙而幹淨的手伸到炭火盆邊取暖,對旁邊的小吏侃道:「崔丞的這個侄兒,怎麽和前麵的不太一樣,一看就不到十五。」
因太樂署奏的是朝宴和祭祀的大曲,所以其招收長役樂工的要求在大唐司樂機構裏一向最為嚴苛,不僅隻收身世清白的男伎,且在外州者必須年滿十五歲。
葉奴不敢多猶豫,提起自己肩膀扛的布袋子,踮腳道:「我身子弱,路上不小心把公驗丟了,但我已滿十五。」顧郎應一聲,翻起炭火:「還算伶俐,十五就十五,正名什麽?」葉奴道:「正名?」顧郎道:「譬如某,姓顧名越,這就是正名。」葉奴道:「那我沒名。」顧郎信手欲在官契上落字,念道:「崔無名。」
「我不姓崔,也不是他侄兒。」葉奴一怔,擰緊手心,不知是哪裏來的委屈,指甲硬是在破舊的布袋子上摳出一條不甘願的白痕,「我姓蘇,就叫蘇安。」
一片廊外的雪絮被風捲入炭火盆,呲的騰起雲氣。顧越盯著葉奴,手中那支細狼毫懸停在紙上三寸,不動了。葉奴伸出凍得發紫的小手,把一個個手指頭輪番在印泥裏摁下,幾乎擠幹紅汁,搶著在契紙上蓋了印。
顧越道:「簽了此契,你就是樂雜戶,戶籍得轉入禮部的太常寺,終生不得與良人和官戶通婚,你這麽小,明白什麽意思麽?」葉奴的話音不大:「明白,阿爹阿娘都說過,契錢十金,一半填補家裏,一半給花奴娶女子,花奴是我弟。」
旁邊幾個架腿的小吏聳著肩膀笑起來:「你倒不像前麵的,被家裏賣了還自以為是少爺。」葉奴道:「給我一件襖子。」小吏叉起腰:「還沒給崔丞交過入門的錢吧?」葉奴指了指顧越:「他是管事的,輪不到你說話。」
一陣沉默,顧越嘆了口氣,捏起桌角邊的冊簿,翻過幾頁,交代眾人道:「這兩天鋪位暫時不夠,秋院排班之前,讓他在咱們春院擠一擠。」
葉奴道:「我能拿襖子嗎?」顧越取來布巾,沾了水,放在爐火前烤熱:「手給我。」葉奴還在猶豫,顧越直接抓過他的手,替他擦起指尖丹紅的印泥顏色。
「宵禁尚且還早,待我辦完差,帶你去東市。」顧越道,「你也別再惦記崔叔,他的侄兒少說也有幾十個,個個都是百金才認的親,你跟我就行。」
那瞬間,凍得僵硬的手心逐漸傳回溫暖,葉奴眼眶一熱,兩行淚就下來了。顧越見是如此,溫和地笑了笑:「沒事,你初來乍到,還不熟悉而已。」
春院深百丈,四麵圍有繪草木紋的漆牆,是太樂署裏辦文事以及官戶人員的居住之地,與教授樂藝的冬夏兩院和供樂伎和樂正居住的秋院並稱為四季院。
葉奴動作利索地在顧越的臥房裏打好地鋪,獨自又發了一會兒呆。他看見書架上擺滿古今書簿,也信手翻了幾頁,卻是一字不識,索性懶得再翻。
期間有三個人來過,一個是鄰舍的小吏張儉,問顧越討教一些禮部的公務,一個叫穀伯,說是顧十八來收信的夥計,還有一個,自稱韋員外,搬進幾罈子酒。
如此,葉奴大概了解到,顧越在太樂署裏打雜,負責安排招工、夥食、住宿和採購等日常事務,是個勉強能夠頂著崔立辦點事情的文吏。
於是,待送走各路來客,葉奴偷偷取出布袋子裏的荷包,坐下來開始盤算自己還剩幾文錢,夠不夠打點顧越,突然,門砰地一聲打了開。
「怎麽,囊中羞澀?」顧越笑著,一手撐在門邊,「你說你,今年究竟多大,十歲?一個人跑這麽遠來長安,竟沒有被拐賣了去,真是難得。」
葉奴臉一沉,緊張兮兮地收起錢:「我十三,老大不小了,就是看起來瘦弱而已,我們走。」語罷,他剛準備起身,一抬眼,又不禁怔住。
門前的一縷夕光照在顧越的側臉,襯得那肌膚如瓷,明眸若皓石,即便是千裏迢迢來長安,一路上,也從未見過五官生得如此精緻的人。
顧越從木抽屜裏取出了一枚魚符,晃悠道:「今日進皇城該見過這個吧?往後你也會有,出入朱雀門用,偶爾遲些也無妨,城門郎叫程巡,你報我的名字。」
二人路過朱雀門時,葉奴又低聲問:「那些肩膀上有獬豸的是什麽人?」顧越一邊和城門郎打招呼,一邊解釋道:「金吾衛,宵禁時專門抓我們這種私自跑出去逛街買東西的人。」葉奴:「……」
「聽說這回波斯的商隊帶了一個鎏金的琵琶來,竟叫鸚鵡用爪子彈呢,等顧郎為咱們安頓完戶契和住處,下晌就去西市那家酒肆瞧瞧。」
葉奴排在隊的尾巴,因為身量瘦小,隻好左右往隊的盡頭看,那裏擺著一張黑漆案,案後跽坐著一位素淡長衫的齊整男子,想來就是大家口中所言的顧郎。
每個少年離開院子,懷中都捧走一件羊襖,指尖還染著印泥的紅色,而顧郎則慢條斯理地將案前的紙頁疊在旁邊,又執起筆沾墨,喊下一個報名字。
葉奴一麵等,一麵挨雪,終於輪到他時,後麵已經空無人影,他深吸口氣,擦幹自己的兩條白花花的眉毛,抬起臉道:「我叫葉奴,是韶州教坊司來的。」
顧郎打量他一眼,放下筆,一雙白皙而幹淨的手伸到炭火盆邊取暖,對旁邊的小吏侃道:「崔丞的這個侄兒,怎麽和前麵的不太一樣,一看就不到十五。」
因太樂署奏的是朝宴和祭祀的大曲,所以其招收長役樂工的要求在大唐司樂機構裏一向最為嚴苛,不僅隻收身世清白的男伎,且在外州者必須年滿十五歲。
葉奴不敢多猶豫,提起自己肩膀扛的布袋子,踮腳道:「我身子弱,路上不小心把公驗丟了,但我已滿十五。」顧郎應一聲,翻起炭火:「還算伶俐,十五就十五,正名什麽?」葉奴道:「正名?」顧郎道:「譬如某,姓顧名越,這就是正名。」葉奴道:「那我沒名。」顧郎信手欲在官契上落字,念道:「崔無名。」
「我不姓崔,也不是他侄兒。」葉奴一怔,擰緊手心,不知是哪裏來的委屈,指甲硬是在破舊的布袋子上摳出一條不甘願的白痕,「我姓蘇,就叫蘇安。」
一片廊外的雪絮被風捲入炭火盆,呲的騰起雲氣。顧越盯著葉奴,手中那支細狼毫懸停在紙上三寸,不動了。葉奴伸出凍得發紫的小手,把一個個手指頭輪番在印泥裏摁下,幾乎擠幹紅汁,搶著在契紙上蓋了印。
顧越道:「簽了此契,你就是樂雜戶,戶籍得轉入禮部的太常寺,終生不得與良人和官戶通婚,你這麽小,明白什麽意思麽?」葉奴的話音不大:「明白,阿爹阿娘都說過,契錢十金,一半填補家裏,一半給花奴娶女子,花奴是我弟。」
旁邊幾個架腿的小吏聳著肩膀笑起來:「你倒不像前麵的,被家裏賣了還自以為是少爺。」葉奴道:「給我一件襖子。」小吏叉起腰:「還沒給崔丞交過入門的錢吧?」葉奴指了指顧越:「他是管事的,輪不到你說話。」
一陣沉默,顧越嘆了口氣,捏起桌角邊的冊簿,翻過幾頁,交代眾人道:「這兩天鋪位暫時不夠,秋院排班之前,讓他在咱們春院擠一擠。」
葉奴道:「我能拿襖子嗎?」顧越取來布巾,沾了水,放在爐火前烤熱:「手給我。」葉奴還在猶豫,顧越直接抓過他的手,替他擦起指尖丹紅的印泥顏色。
「宵禁尚且還早,待我辦完差,帶你去東市。」顧越道,「你也別再惦記崔叔,他的侄兒少說也有幾十個,個個都是百金才認的親,你跟我就行。」
那瞬間,凍得僵硬的手心逐漸傳回溫暖,葉奴眼眶一熱,兩行淚就下來了。顧越見是如此,溫和地笑了笑:「沒事,你初來乍到,還不熟悉而已。」
春院深百丈,四麵圍有繪草木紋的漆牆,是太樂署裏辦文事以及官戶人員的居住之地,與教授樂藝的冬夏兩院和供樂伎和樂正居住的秋院並稱為四季院。
葉奴動作利索地在顧越的臥房裏打好地鋪,獨自又發了一會兒呆。他看見書架上擺滿古今書簿,也信手翻了幾頁,卻是一字不識,索性懶得再翻。
期間有三個人來過,一個是鄰舍的小吏張儉,問顧越討教一些禮部的公務,一個叫穀伯,說是顧十八來收信的夥計,還有一個,自稱韋員外,搬進幾罈子酒。
如此,葉奴大概了解到,顧越在太樂署裏打雜,負責安排招工、夥食、住宿和採購等日常事務,是個勉強能夠頂著崔立辦點事情的文吏。
於是,待送走各路來客,葉奴偷偷取出布袋子裏的荷包,坐下來開始盤算自己還剩幾文錢,夠不夠打點顧越,突然,門砰地一聲打了開。
「怎麽,囊中羞澀?」顧越笑著,一手撐在門邊,「你說你,今年究竟多大,十歲?一個人跑這麽遠來長安,竟沒有被拐賣了去,真是難得。」
葉奴臉一沉,緊張兮兮地收起錢:「我十三,老大不小了,就是看起來瘦弱而已,我們走。」語罷,他剛準備起身,一抬眼,又不禁怔住。
門前的一縷夕光照在顧越的側臉,襯得那肌膚如瓷,明眸若皓石,即便是千裏迢迢來長安,一路上,也從未見過五官生得如此精緻的人。
顧越從木抽屜裏取出了一枚魚符,晃悠道:「今日進皇城該見過這個吧?往後你也會有,出入朱雀門用,偶爾遲些也無妨,城門郎叫程巡,你報我的名字。」
二人路過朱雀門時,葉奴又低聲問:「那些肩膀上有獬豸的是什麽人?」顧越一邊和城門郎打招呼,一邊解釋道:「金吾衛,宵禁時專門抓我們這種私自跑出去逛街買東西的人。」葉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