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拜帖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畢竟是自己未來的女婿。
這老丈人的譜,要是要有的,老丈人的關心,也是有的。
自家女婿在宮中挨了打,怎麽著也要討個說法的。
人家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雖然還沒有正式成親,但是也不過就差了那個形式而已,兩家的事兒,那是改不了的。
李複英國公女婿的身份,是改不了的。
次日,來涇陽王府遞拜帖的人就多了。
不僅僅是李績知道了自己未來的女婿在宮中受傷了,還有一些與李複關係不錯的朝臣,也聽到消息了。
房玄齡,杜如晦,程咬金,尉遲恭等人,都派遣了家裏的人前來送拜帖。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竟然是魏征家裏的人,也送來了拜帖。
李複瞅著手裏的拜帖。
“這倒是稀奇啊,我與魏征之間,平日裏也沒什麽來往啊。”李複笑道。
“郎君,當初您不是在陛下麵前提過此人嗎?那會兒,魏征的處境艱難,您這一提,讓陛下留意了他,也算是有舉薦之恩吧?”老趙說道:“這幾份拜帖,您看要怎麽安排?”
“將魏征的拜帖跟他們分開。”李複說道:“魏征的話,我要正兒八經的接待,光明正大的接待。”
“至於其他幾份,都安排在一起,等中午,留下大家一塊吃頓飯。”李複說道。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以前也不是沒在李複家裏吃過飯,與他們相熟,之前是李世民,帶著他們來家裏,或者在莊子上,湊在一起吃過幾頓飯,李複就算是不參政,跟他們也熟悉了。
至於程咬金,長孫無忌,他們之間,都是秦王府出來的人,還有尉遲恭,都是一塊刀口舔血有的今天,都是陛下的親信。
他們要來涇陽王府,必然也是在陛下麵前過了眼的。
所以留他們吃飯,哪怕是親近一些,也無妨。
至於魏征,李複不能與他過於親近,並非李複看人下菜碟,實在是,這樣做的話,對魏征好。
魏征能有今日,甚至往後,在朝堂上懟天懟地,就是因為他不是什麽忠臣,而是良臣,是諍臣,是孤臣,所以說什麽都可。
皇帝也知道魏征是什麽樣的,所以對他一切多有容忍。
可若是魏征私底下與大臣,與皇室宗親有過多的親密往來,那他朝堂上,就站不住腳了。
也就不能無所顧忌的暢所欲言了。
所以,魏征來看李複,李複要正兒八經的接待,中規中矩。
讓人家也知道,涇陽王府對魏征,是以禮相待。
至於私底下留下來吃飯什麽的,李複客氣客氣,魏征也不會同意。
因為魏征也知道,自己要做什麽,要怎麽做。
魏征的聰明,早年在李建成身邊的時候就已經展現出來了。
“明日上午,見一見魏征,剩下的,都改在後天吧。”李複說道。
“好,那我這就去給他們回帖。”老趙應聲。
到了下午的時候,李績帶著夫人和女兒來到了涇陽王府。
老周和老趙兩人都在門口候著,馬車到了之後,兩人更是走下台階去上前迎接。
“你們家郎君可還安好?”李績問道。
“尚且安好,自宮中回來後就一直在家中修養。”老趙回應道。
李績點點頭。
前呼後擁之下,李績一家三口走進了涇陽王府。
到了李複住的院子前,老趙領著李績他們進了院子,老周則是著人去準備茶水送到這邊來。
“你們家郎君,怎麽住在這邊偏院裏?”李績好奇問道。
“夏天的時候,是住在後邊正院的,那邊涼快,但是到了冬日裏,這涇陽王府之中沒有修地龍,因此,為了住的暖和,就專門住在這偏院裏了。”老趙說道:“這院子的屋子裏,有炕,平日裏燒火,炕上都是暖烘烘的。”
一邊說著,來到了廊下,老趙推開房門,請李績他們進去。
一進屋子,一股熱氣撲麵而來,與外麵寒冷的天氣一比較,屋內簡直溫暖如春。
“這屋子裏,確實暖和。”英國公夫人應和了一句。
而李韶則是對老趙所說的炕,比較感興趣。
老趙率先走進內裏的房間。
“郎君,英國公到了。”老趙說道。
今日李複還專門換上一套合適的衣裳,在炕上待著,雖然不能躺不能坐的,但是總歸要見未來老丈人,不能就躲在被窩裏。
屋裏暖和,在炕上也不用蓋被子,雖然動彈著還是疼,但是內外一塊用藥,比昨天強一點了,都能忍。
男人嘛,要麵子的。
李複趕緊讓老趙扶自己起來。
這還沒下炕呢,李績就帶著老婆孩子進來了。
“懷仁,快回去快回去,都是一家人,你這是作甚,你身上的傷還沒好呢。”英國公夫人見李複這般艱難的迎接他們,趕忙上前,和老趙一塊扶著點李複。
“伯父伯母一同來看望我,我.......受寵若驚啊。”李複笑道:“些許小傷,已經用過藥了,不礙事的。”
“那也是傷著了,得好生修養。”英國公夫人說道。
“老趙,快,請伯父伯母坐下。”
“唉,好。”
老趙準備好板凳,讓李績一家三口在炕沿邊落了座。
李複在他們的攙扶下,又回到了炕上。
李韶這是擔憂的看著李複。
他那身子骨,挨了這一頓打,應該會很痛吧?
這一會兒,鼻尖上都冒汗了。
總不能是屋裏熱吧?
那臉色都白了好多。
老周端著茶水進來了,為李績三人奉上了茶水點心。
“昨日下午的時候,我在宮中,聽到了一些消息,就去麵見陛下了。”李績說道:“那會兒,陛下剛從東宮回來,聽說皇後娘娘也去東宮了。”
“關於太子和另外兩位小殿下的教育,陛下和皇後娘娘一直都是很上心的,但是最近半年,因為朝廷裁撤官員的事情,陛下就忽略了東宮那邊,注意力全在朝堂上了,太子讀書,就難免出紕漏了。”李複說道:“於誌寧和杜正倫身為太子的老師,難辭其咎,我這個太子少傅,比起他們來,更是要負更大的責任的。”
這老丈人的譜,要是要有的,老丈人的關心,也是有的。
自家女婿在宮中挨了打,怎麽著也要討個說法的。
人家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雖然還沒有正式成親,但是也不過就差了那個形式而已,兩家的事兒,那是改不了的。
李複英國公女婿的身份,是改不了的。
次日,來涇陽王府遞拜帖的人就多了。
不僅僅是李績知道了自己未來的女婿在宮中受傷了,還有一些與李複關係不錯的朝臣,也聽到消息了。
房玄齡,杜如晦,程咬金,尉遲恭等人,都派遣了家裏的人前來送拜帖。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竟然是魏征家裏的人,也送來了拜帖。
李複瞅著手裏的拜帖。
“這倒是稀奇啊,我與魏征之間,平日裏也沒什麽來往啊。”李複笑道。
“郎君,當初您不是在陛下麵前提過此人嗎?那會兒,魏征的處境艱難,您這一提,讓陛下留意了他,也算是有舉薦之恩吧?”老趙說道:“這幾份拜帖,您看要怎麽安排?”
“將魏征的拜帖跟他們分開。”李複說道:“魏征的話,我要正兒八經的接待,光明正大的接待。”
“至於其他幾份,都安排在一起,等中午,留下大家一塊吃頓飯。”李複說道。
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以前也不是沒在李複家裏吃過飯,與他們相熟,之前是李世民,帶著他們來家裏,或者在莊子上,湊在一起吃過幾頓飯,李複就算是不參政,跟他們也熟悉了。
至於程咬金,長孫無忌,他們之間,都是秦王府出來的人,還有尉遲恭,都是一塊刀口舔血有的今天,都是陛下的親信。
他們要來涇陽王府,必然也是在陛下麵前過了眼的。
所以留他們吃飯,哪怕是親近一些,也無妨。
至於魏征,李複不能與他過於親近,並非李複看人下菜碟,實在是,這樣做的話,對魏征好。
魏征能有今日,甚至往後,在朝堂上懟天懟地,就是因為他不是什麽忠臣,而是良臣,是諍臣,是孤臣,所以說什麽都可。
皇帝也知道魏征是什麽樣的,所以對他一切多有容忍。
可若是魏征私底下與大臣,與皇室宗親有過多的親密往來,那他朝堂上,就站不住腳了。
也就不能無所顧忌的暢所欲言了。
所以,魏征來看李複,李複要正兒八經的接待,中規中矩。
讓人家也知道,涇陽王府對魏征,是以禮相待。
至於私底下留下來吃飯什麽的,李複客氣客氣,魏征也不會同意。
因為魏征也知道,自己要做什麽,要怎麽做。
魏征的聰明,早年在李建成身邊的時候就已經展現出來了。
“明日上午,見一見魏征,剩下的,都改在後天吧。”李複說道。
“好,那我這就去給他們回帖。”老趙應聲。
到了下午的時候,李績帶著夫人和女兒來到了涇陽王府。
老周和老趙兩人都在門口候著,馬車到了之後,兩人更是走下台階去上前迎接。
“你們家郎君可還安好?”李績問道。
“尚且安好,自宮中回來後就一直在家中修養。”老趙回應道。
李績點點頭。
前呼後擁之下,李績一家三口走進了涇陽王府。
到了李複住的院子前,老趙領著李績他們進了院子,老周則是著人去準備茶水送到這邊來。
“你們家郎君,怎麽住在這邊偏院裏?”李績好奇問道。
“夏天的時候,是住在後邊正院的,那邊涼快,但是到了冬日裏,這涇陽王府之中沒有修地龍,因此,為了住的暖和,就專門住在這偏院裏了。”老趙說道:“這院子的屋子裏,有炕,平日裏燒火,炕上都是暖烘烘的。”
一邊說著,來到了廊下,老趙推開房門,請李績他們進去。
一進屋子,一股熱氣撲麵而來,與外麵寒冷的天氣一比較,屋內簡直溫暖如春。
“這屋子裏,確實暖和。”英國公夫人應和了一句。
而李韶則是對老趙所說的炕,比較感興趣。
老趙率先走進內裏的房間。
“郎君,英國公到了。”老趙說道。
今日李複還專門換上一套合適的衣裳,在炕上待著,雖然不能躺不能坐的,但是總歸要見未來老丈人,不能就躲在被窩裏。
屋裏暖和,在炕上也不用蓋被子,雖然動彈著還是疼,但是內外一塊用藥,比昨天強一點了,都能忍。
男人嘛,要麵子的。
李複趕緊讓老趙扶自己起來。
這還沒下炕呢,李績就帶著老婆孩子進來了。
“懷仁,快回去快回去,都是一家人,你這是作甚,你身上的傷還沒好呢。”英國公夫人見李複這般艱難的迎接他們,趕忙上前,和老趙一塊扶著點李複。
“伯父伯母一同來看望我,我.......受寵若驚啊。”李複笑道:“些許小傷,已經用過藥了,不礙事的。”
“那也是傷著了,得好生修養。”英國公夫人說道。
“老趙,快,請伯父伯母坐下。”
“唉,好。”
老趙準備好板凳,讓李績一家三口在炕沿邊落了座。
李複在他們的攙扶下,又回到了炕上。
李韶這是擔憂的看著李複。
他那身子骨,挨了這一頓打,應該會很痛吧?
這一會兒,鼻尖上都冒汗了。
總不能是屋裏熱吧?
那臉色都白了好多。
老周端著茶水進來了,為李績三人奉上了茶水點心。
“昨日下午的時候,我在宮中,聽到了一些消息,就去麵見陛下了。”李績說道:“那會兒,陛下剛從東宮回來,聽說皇後娘娘也去東宮了。”
“關於太子和另外兩位小殿下的教育,陛下和皇後娘娘一直都是很上心的,但是最近半年,因為朝廷裁撤官員的事情,陛下就忽略了東宮那邊,注意力全在朝堂上了,太子讀書,就難免出紕漏了。”李複說道:“於誌寧和杜正倫身為太子的老師,難辭其咎,我這個太子少傅,比起他們來,更是要負更大的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