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有舍才有得
大唐:天上掉下個銅板都得姓李 作者:錢富貴er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趙坐在李複的對麵,看著自家郎君沉思。
今日自家郎君可是弄了不少安排出來,要將這些安排都做起來的話,時間,錢財,人員,各方麵都不能少。
本身家裏沒有什麽底蘊,時間和錢都好說,現在莊子那邊有進項了,府上庫房也充裕,即便是錢花完了,還有一些財帛呢。
都是宮中送來的硬貨。
“木匠的事情,得辦,眼下茶葉的買賣,得等到明年才能做起來,想要快速的看見回頭錢,就得指望著家具作坊。”李複說道:“秋收馬上就結束了,莊子上還要蓋屋子,也要用錢,庫房裏的財帛,花銷可以,但是用於給幹活的人結工錢,那就不方便了。
至於長安城中的木匠,我知道手藝好的木匠不缺活,但是有活做和有錢掙,這是兩碼事。
跟咱們合作,給咱們幹活,能掙得更多!
這,就是咱們的底氣!”
李複接著說道:“圖紙我來給,等到接到長安城裏達官顯貴們的單子的時候,剩下的,靠他們的手藝去發揮,一筆訂單,價錢越高,我給他們的提成越高,底薪,每個月一貫錢!”
“底薪?”老趙不解。
“就是不管活多活少,哪怕是沒有活兒做,隻要在咱們的作坊裏上工,一個成手的木匠,一個月就能拿一貫錢,木匠帶的學徒,一個月二百文,出師之後一年內,漲到三百文,兩年內,五百文,五年之後,跟他們師父的工錢一樣。”李複說道:“這樣,總能吸引到手藝不錯的木匠了吧?”
老趙點點頭,這般優待,的確是能招攬到人。
如此條件,可以說是獨一份了。
但是對於作坊來說,是不是支出的開銷,就大了許多。
畢竟,要養活這麽多人呢。
“等到日進鬥金的時候,你就覺得,這點開銷,也就算不得什麽了。”李複語重心長的笑道:“老趙,找人得往前看啊,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要是前期不砸錢進去,咱們可是連攤子都支不起來,連人帶作坊帶著木料,都是要花錢的。”
老趙也認同李複的說法。
知道要花錢,但是眼下一點點的看著府上的庫房越來越空,他這個當管家的,心都在滴血。
原先的銅板都運出去了,這倒也罷,現在連庫房裏的錦帛都要花銷出去,當真是要掏家底了。
大唐立國之後,在武德四年之前,天下流通的依舊是隋五銖錢和其他南北朝時期的古錢。
後來大唐一統,武德四年之後,李淵便開鑄開元通寶錢,隋朝的五銖錢和其他古錢便隨著時間流逝,開始漸漸的退出了交易,但是天下這麽大,徹底的將這些錢淘換掉,還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
因此,除卻銅錢,還有錦帛絲綢,都是交易中的硬通貨,在市場上能夠流通起來的。
“郎君,馬掌櫃到了長安城之後,鋪子的事情是好說,但是作坊的話?怎麽辦?咱們是放在長安城,還是放在莊子上?”老趙問道:“若是放在莊子上的話,還是要蓋新的作坊,若是放在長安城中的話,那其中的花銷,就更大一些了。”
“家具作坊是一定要放在長安城的。”李複說道:“掙錢的單子,都在長安,若是從涇陽縣往這邊來回折騰,可就太麻煩了了,能花錢解決掉的麻煩,就直接花錢解決。”
“如此的話,除卻鋪子,咱們還需要找個寬敞一些的作坊,用來安置木匠們。”老趙說道。
他也默默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記下了一筆。
這又是一大筆開支啊。
管家管家,當管家也不容易啊。
“是啊,這些要提前操辦好了,人家木匠才肯來咱們這安頓下。”李複說道:“所以,這些事兒,你交代下去,看著辦,另外,若是有像馬十三那樣,會做買賣的掌櫃的,也留意一些,有了家具作坊,到時候還是需要一個領頭的掌櫃的,若是木匠當中有這樣的能人,也能破格任用。”
“是。”老趙拱手應聲。
本來做一樁買賣,也是很麻煩的事情,但是架不住李複手底下有人,像今天這般,將事情都吩咐給老趙,剩下的事情,老趙會幫著操持的。
而李複自己,就隻需要等著手底下的人來匯報,自己知道個結果就是了,中途若是有什麽偏差,也能及時調整。
莫要看李複隻是個動嘴皮子的,實際上,若是沒有李複這個動嘴皮子的,底下的人什麽也辦不成。
明麵上是動嘴皮子,實際上是動腦子。
用想法來掙錢。
實際行動是工匠的,想法是李複的,最值錢的,是想法。
搞投資的,就是投資別人的想法,聽別人吹牛逼,吹的越厲害,越得投資人的喜歡。
因為點啥?
因為要是連吹牛逼的本事和膽量都沒有,還指望著他有膽量去賺錢?
連餅都不會畫,還會幹點啥?
“如今庫房裏的東西,能支撐起這個攤子嗎?”李複問道:“就單說家具作坊。”
老趙仔細思索了一番。
“連帶著鋪麵加上作坊的話,是夠的。”老趙回應道。
不管是李淵還是李世民,都給了李複不少東西,若是這麽大的一個涇陽王宅,連個鋪麵和作坊都置辦不下來,說出去讓人笑話。
庫房裏的東西是有的,但是有的玩意兒不好拿出去變賣,畢竟是皇帝賞賜的,從宮中出來的東西,拿著當個傳家寶或者是,找個商人,私底下換成錢還好說,但是就是不能明麵上折算錢財。
皇室丟不起那個人。
長安城這邊老趙將信著人送去了莊子上,送到了馬十三的手上,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馬十三便帶著人,乘坐著馬車來長安城了,隨著他一塊來的,後頭還有一輛馬車,馬車上放著兩口大箱子,裏麵放的全都是已經數好了的銅錢。
李複最近沒看過作坊的賬本,見到馬十三帶著這麽多錢來了,他還是挺驚訝的。
他以為,作坊裏就算是有餘錢,也不會太多。
今日自家郎君可是弄了不少安排出來,要將這些安排都做起來的話,時間,錢財,人員,各方麵都不能少。
本身家裏沒有什麽底蘊,時間和錢都好說,現在莊子那邊有進項了,府上庫房也充裕,即便是錢花完了,還有一些財帛呢。
都是宮中送來的硬貨。
“木匠的事情,得辦,眼下茶葉的買賣,得等到明年才能做起來,想要快速的看見回頭錢,就得指望著家具作坊。”李複說道:“秋收馬上就結束了,莊子上還要蓋屋子,也要用錢,庫房裏的財帛,花銷可以,但是用於給幹活的人結工錢,那就不方便了。
至於長安城中的木匠,我知道手藝好的木匠不缺活,但是有活做和有錢掙,這是兩碼事。
跟咱們合作,給咱們幹活,能掙得更多!
這,就是咱們的底氣!”
李複接著說道:“圖紙我來給,等到接到長安城裏達官顯貴們的單子的時候,剩下的,靠他們的手藝去發揮,一筆訂單,價錢越高,我給他們的提成越高,底薪,每個月一貫錢!”
“底薪?”老趙不解。
“就是不管活多活少,哪怕是沒有活兒做,隻要在咱們的作坊裏上工,一個成手的木匠,一個月就能拿一貫錢,木匠帶的學徒,一個月二百文,出師之後一年內,漲到三百文,兩年內,五百文,五年之後,跟他們師父的工錢一樣。”李複說道:“這樣,總能吸引到手藝不錯的木匠了吧?”
老趙點點頭,這般優待,的確是能招攬到人。
如此條件,可以說是獨一份了。
但是對於作坊來說,是不是支出的開銷,就大了許多。
畢竟,要養活這麽多人呢。
“等到日進鬥金的時候,你就覺得,這點開銷,也就算不得什麽了。”李複語重心長的笑道:“老趙,找人得往前看啊,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要是前期不砸錢進去,咱們可是連攤子都支不起來,連人帶作坊帶著木料,都是要花錢的。”
老趙也認同李複的說法。
知道要花錢,但是眼下一點點的看著府上的庫房越來越空,他這個當管家的,心都在滴血。
原先的銅板都運出去了,這倒也罷,現在連庫房裏的錦帛都要花銷出去,當真是要掏家底了。
大唐立國之後,在武德四年之前,天下流通的依舊是隋五銖錢和其他南北朝時期的古錢。
後來大唐一統,武德四年之後,李淵便開鑄開元通寶錢,隋朝的五銖錢和其他古錢便隨著時間流逝,開始漸漸的退出了交易,但是天下這麽大,徹底的將這些錢淘換掉,還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
因此,除卻銅錢,還有錦帛絲綢,都是交易中的硬通貨,在市場上能夠流通起來的。
“郎君,馬掌櫃到了長安城之後,鋪子的事情是好說,但是作坊的話?怎麽辦?咱們是放在長安城,還是放在莊子上?”老趙問道:“若是放在莊子上的話,還是要蓋新的作坊,若是放在長安城中的話,那其中的花銷,就更大一些了。”
“家具作坊是一定要放在長安城的。”李複說道:“掙錢的單子,都在長安,若是從涇陽縣往這邊來回折騰,可就太麻煩了了,能花錢解決掉的麻煩,就直接花錢解決。”
“如此的話,除卻鋪子,咱們還需要找個寬敞一些的作坊,用來安置木匠們。”老趙說道。
他也默默的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記下了一筆。
這又是一大筆開支啊。
管家管家,當管家也不容易啊。
“是啊,這些要提前操辦好了,人家木匠才肯來咱們這安頓下。”李複說道:“所以,這些事兒,你交代下去,看著辦,另外,若是有像馬十三那樣,會做買賣的掌櫃的,也留意一些,有了家具作坊,到時候還是需要一個領頭的掌櫃的,若是木匠當中有這樣的能人,也能破格任用。”
“是。”老趙拱手應聲。
本來做一樁買賣,也是很麻煩的事情,但是架不住李複手底下有人,像今天這般,將事情都吩咐給老趙,剩下的事情,老趙會幫著操持的。
而李複自己,就隻需要等著手底下的人來匯報,自己知道個結果就是了,中途若是有什麽偏差,也能及時調整。
莫要看李複隻是個動嘴皮子的,實際上,若是沒有李複這個動嘴皮子的,底下的人什麽也辦不成。
明麵上是動嘴皮子,實際上是動腦子。
用想法來掙錢。
實際行動是工匠的,想法是李複的,最值錢的,是想法。
搞投資的,就是投資別人的想法,聽別人吹牛逼,吹的越厲害,越得投資人的喜歡。
因為點啥?
因為要是連吹牛逼的本事和膽量都沒有,還指望著他有膽量去賺錢?
連餅都不會畫,還會幹點啥?
“如今庫房裏的東西,能支撐起這個攤子嗎?”李複問道:“就單說家具作坊。”
老趙仔細思索了一番。
“連帶著鋪麵加上作坊的話,是夠的。”老趙回應道。
不管是李淵還是李世民,都給了李複不少東西,若是這麽大的一個涇陽王宅,連個鋪麵和作坊都置辦不下來,說出去讓人笑話。
庫房裏的東西是有的,但是有的玩意兒不好拿出去變賣,畢竟是皇帝賞賜的,從宮中出來的東西,拿著當個傳家寶或者是,找個商人,私底下換成錢還好說,但是就是不能明麵上折算錢財。
皇室丟不起那個人。
長安城這邊老趙將信著人送去了莊子上,送到了馬十三的手上,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馬十三便帶著人,乘坐著馬車來長安城了,隨著他一塊來的,後頭還有一輛馬車,馬車上放著兩口大箱子,裏麵放的全都是已經數好了的銅錢。
李複最近沒看過作坊的賬本,見到馬十三帶著這麽多錢來了,他還是挺驚訝的。
他以為,作坊裏就算是有餘錢,也不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