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親王開口了:「本王聽了半日,真覺得你們胡攪蠻纏。喬大人太不講究,徐大人太講究,與其夾纏不清,不如先擱置,等徐大人有了憑據在說。」
大臣們一聽,資歷最老的順親王都開口了,便紛紛附和。
「對啊,先擱置吧。反正這何元菱當不當總管也不急這一天嘛。」
「徐尚書說《內廷綱紀》裏有記載,那就查閱了再說唄。」
「但太祖皇帝這口諭也就是徐尚書自己說說,內官任命豈能兒戲,沒有祖製與綱紀,終究貽笑大方。」
「細品之下,的確甚是蹊蹺,為何偏偏在丟失的二十六卷,豈不是由著他胡說?」
秦栩君不說
話,轉動著左手食指上的翠玉戒指。
下麵大臣們又不解了。
「皇上究竟是什麽態度?怎麽一言不發?」
「皇上當然是想何宮女上任的意思。」
「可眼下這情勢,大家都有意見,何宮女肯定沒法上任啊。」
「不解其意……」
秦栩君的表情,看不出著急,也看不出得意,像他小時候上朝,神遊太虛那樣始終淡淡的,偶爾還牽動嘴角,泛出微微一笑。
他才不會出言阻止。
反正他坐著,大臣們站著;他年輕,大臣們年長。你們愛爭論就盡管爭論,看誰熬得過誰。
而且,越是爭論得激烈,就越是看得出人心。
哪些大臣是程博簡一黨的,哪些大臣是暗中不服已久的,哪些大臣是剛正不阿的,哪些大臣是騎牆觀望的,秦栩君冷眼旁觀,瞧得清清楚楚。
終於朝堂上的交頭接耳在皇帝的沉默中慢慢停歇。大臣們竊竊私語良久,突然發現一個恐怖的事實,這才是今天早朝議的頭一件奏摺啊,就牽牽扯扯這麽久,又是賣酒、又是爭禮議。這樣下去,二十件事到明天也奏不完。
大臣們有些著急了。
一著急,閑談的心也沒了,紛紛安靜下來,眼巴巴望著皇帝,等他發言。
當然,如果皇帝的發言和徐尚書一樣口說無憑、任性妄為,他們也不介意繼續窮追不捨。
大正殿安靜了,秦栩君轉動翠玉戒指的速度也越來越慢,終於緩緩地停了下來。
「說完了?」一道犀利的眼神,從他低垂的眼簾下驀然射出,「還有誰要說話,現在趕緊。再不說可就沒機會了。」
這眼神銳利如千萬年堅冰雕琢成的利箭,將整個大殿的人掃視一遍。
被他掃到者,無不凜然,縱然心中還有憤懣之言,一時也不敢再說口,乖乖地垂下眼睛,盯住自己的腳尖,等皇帝發話。
秦栩君冷聲道:「《內廷綱紀》,是我大靖朝開國以來,對內廷秩序進行約束的最高訓製。身為內閣閣臣,無視綱紀,公然說出不要計較用詞這樣無知的言論,朕很是震驚。
「法度乃立國之本。國力有發展變化、國運有興衰起伏,法度規製亦非一成不變。身為禮部尚書,徐瑞所舉乃修訂後的最新綱
紀,就應該是內廷行止之依據。」
秦栩君豁然起身,玉立於龍椅寶座之前,一手扶著寶座上的龍頭,冷然望著殿中諸人。
「諸位愛卿,你們不就是要徐瑞拿出依據嘛。你們不就是咬定《太祖實錄》第二十六卷已經毀於大火嘛。不要緊,能證明太祖皇帝曾經有意修訂『女子不得幹政』之條法,倒也不一定要拿出《太祖實錄》……」
秦栩君手指著徐瑞:「徐尚書,事到如今,也不要再與這些泯頑不靈之人多糾纏。朕昨夜命人送到你府上的那份先帝手詔,拿出來給大家看看吧。」
手詔?
眾大臣又吃一記轟雷。
今天這不是上朝來的,今天這是挨劈來的,轟雷一道接一道,簡直太夢幻了。
隻有程博簡已是藏不住的笑意。
手詔?嗬嗬,不好意思,本太師已經先到先得,現在正在太師府裏供著。再說了,一道廢後的詔書,跟何元菱當總管又有什麽關係?
小皇帝這是病急亂投醫了吧。
程博簡得意洋洋望向徐瑞,心想,你有本事變一個詔書出來啊,沒詔書還敢大鬧早朝,你徐瑞這個尚書是當膩了。今天抓到你這把柄,一定把你往死裏打,打到你再也翻不了身、當不了尚書。
徐瑞卻皺著眉頭,在懷裏掏了半日,左掏掏、右掏掏,卻掏不出個物事來。
程博簡更認定徐瑞是在作狀,哪裏還忍得住。
他假裝替皇帝著急,催徐瑞:「是啊,徐大人若有詔書,拿出來便是。隻要能證明太祖皇帝確有修訂《內廷綱紀》的口諭,何宮女上任這難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嘛。」
說罷,揚眉望著徐瑞。
話音未落,徐瑞懷裏「啪嗒」掉下一個素色小布卷,落在地麵上。
這素色小布卷,正與程博簡早上剛剛到手的廢後遺詔一模一樣。
程博簡臉色微微一變,心裏隱隱覺得有些不妥。可再轉念一想,徐瑞今天早朝遲到那麽久,難道是丟了遺詔,立即想法子偽造去了?
卻見徐瑞已經慌張地伏倒在地,對著那素色小布卷恭恭敬敬地叩了三個頭,才滿臉惶恐地雙手捧起,高舉過頭頂,呈給皇帝。
程博簡滿心鄙夷,甚至想罵一句:嗬,戲做得真足,這誠惶誠恐的樣
子,跟真的似的。
大臣們一聽,資歷最老的順親王都開口了,便紛紛附和。
「對啊,先擱置吧。反正這何元菱當不當總管也不急這一天嘛。」
「徐尚書說《內廷綱紀》裏有記載,那就查閱了再說唄。」
「但太祖皇帝這口諭也就是徐尚書自己說說,內官任命豈能兒戲,沒有祖製與綱紀,終究貽笑大方。」
「細品之下,的確甚是蹊蹺,為何偏偏在丟失的二十六卷,豈不是由著他胡說?」
秦栩君不說
話,轉動著左手食指上的翠玉戒指。
下麵大臣們又不解了。
「皇上究竟是什麽態度?怎麽一言不發?」
「皇上當然是想何宮女上任的意思。」
「可眼下這情勢,大家都有意見,何宮女肯定沒法上任啊。」
「不解其意……」
秦栩君的表情,看不出著急,也看不出得意,像他小時候上朝,神遊太虛那樣始終淡淡的,偶爾還牽動嘴角,泛出微微一笑。
他才不會出言阻止。
反正他坐著,大臣們站著;他年輕,大臣們年長。你們愛爭論就盡管爭論,看誰熬得過誰。
而且,越是爭論得激烈,就越是看得出人心。
哪些大臣是程博簡一黨的,哪些大臣是暗中不服已久的,哪些大臣是剛正不阿的,哪些大臣是騎牆觀望的,秦栩君冷眼旁觀,瞧得清清楚楚。
終於朝堂上的交頭接耳在皇帝的沉默中慢慢停歇。大臣們竊竊私語良久,突然發現一個恐怖的事實,這才是今天早朝議的頭一件奏摺啊,就牽牽扯扯這麽久,又是賣酒、又是爭禮議。這樣下去,二十件事到明天也奏不完。
大臣們有些著急了。
一著急,閑談的心也沒了,紛紛安靜下來,眼巴巴望著皇帝,等他發言。
當然,如果皇帝的發言和徐尚書一樣口說無憑、任性妄為,他們也不介意繼續窮追不捨。
大正殿安靜了,秦栩君轉動翠玉戒指的速度也越來越慢,終於緩緩地停了下來。
「說完了?」一道犀利的眼神,從他低垂的眼簾下驀然射出,「還有誰要說話,現在趕緊。再不說可就沒機會了。」
這眼神銳利如千萬年堅冰雕琢成的利箭,將整個大殿的人掃視一遍。
被他掃到者,無不凜然,縱然心中還有憤懣之言,一時也不敢再說口,乖乖地垂下眼睛,盯住自己的腳尖,等皇帝發話。
秦栩君冷聲道:「《內廷綱紀》,是我大靖朝開國以來,對內廷秩序進行約束的最高訓製。身為內閣閣臣,無視綱紀,公然說出不要計較用詞這樣無知的言論,朕很是震驚。
「法度乃立國之本。國力有發展變化、國運有興衰起伏,法度規製亦非一成不變。身為禮部尚書,徐瑞所舉乃修訂後的最新綱
紀,就應該是內廷行止之依據。」
秦栩君豁然起身,玉立於龍椅寶座之前,一手扶著寶座上的龍頭,冷然望著殿中諸人。
「諸位愛卿,你們不就是要徐瑞拿出依據嘛。你們不就是咬定《太祖實錄》第二十六卷已經毀於大火嘛。不要緊,能證明太祖皇帝曾經有意修訂『女子不得幹政』之條法,倒也不一定要拿出《太祖實錄》……」
秦栩君手指著徐瑞:「徐尚書,事到如今,也不要再與這些泯頑不靈之人多糾纏。朕昨夜命人送到你府上的那份先帝手詔,拿出來給大家看看吧。」
手詔?
眾大臣又吃一記轟雷。
今天這不是上朝來的,今天這是挨劈來的,轟雷一道接一道,簡直太夢幻了。
隻有程博簡已是藏不住的笑意。
手詔?嗬嗬,不好意思,本太師已經先到先得,現在正在太師府裏供著。再說了,一道廢後的詔書,跟何元菱當總管又有什麽關係?
小皇帝這是病急亂投醫了吧。
程博簡得意洋洋望向徐瑞,心想,你有本事變一個詔書出來啊,沒詔書還敢大鬧早朝,你徐瑞這個尚書是當膩了。今天抓到你這把柄,一定把你往死裏打,打到你再也翻不了身、當不了尚書。
徐瑞卻皺著眉頭,在懷裏掏了半日,左掏掏、右掏掏,卻掏不出個物事來。
程博簡更認定徐瑞是在作狀,哪裏還忍得住。
他假裝替皇帝著急,催徐瑞:「是啊,徐大人若有詔書,拿出來便是。隻要能證明太祖皇帝確有修訂《內廷綱紀》的口諭,何宮女上任這難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嘛。」
說罷,揚眉望著徐瑞。
話音未落,徐瑞懷裏「啪嗒」掉下一個素色小布卷,落在地麵上。
這素色小布卷,正與程博簡早上剛剛到手的廢後遺詔一模一樣。
程博簡臉色微微一變,心裏隱隱覺得有些不妥。可再轉念一想,徐瑞今天早朝遲到那麽久,難道是丟了遺詔,立即想法子偽造去了?
卻見徐瑞已經慌張地伏倒在地,對著那素色小布卷恭恭敬敬地叩了三個頭,才滿臉惶恐地雙手捧起,高舉過頭頂,呈給皇帝。
程博簡滿心鄙夷,甚至想罵一句:嗬,戲做得真足,這誠惶誠恐的樣
子,跟真的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