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元菱遞上狀紙,卓北簡單看了一下,鋪開紙筆,開始做記錄。
「為何苦主周向文自己不來,卻是何姑娘前來申訴?」卓北例行公事地問。
「包樞光每每在半路攔截,周向文已遭受過四五次毒打,完全到不了省城,無奈之下,才由我前來代他申訴。」
何元菱說得清楚,卓北也點點頭,在紙上認真地記錄著。
那邊塗興安開口了:「你是周向文什麽人?」
何元菱道:「算是半個街坊吧。」
塗興安立刻抓住機會,眉頭一皺:「這不行啊。申訴也有申訴的規矩,要麽是苦主親自來,要麽是苦主的家人來,你非親非故的,與規矩不合。」
說著,塗興安還一伸手,指了指牆上貼著的一張紙。
那紙上張貼的是一些申訴流程,大概算是大靖朝的公示方式。隻是公示時間太過久遠,那張紙不僅發黃,而且發脆,上麵的字跡都已經模糊,一派搖搖欲墜的模樣。
不用問,那張紙上肯定有相關的規矩。
但同樣也不用問,何元菱一定是有備而來。
她挑了挑眉毛,向那張紙斜睨一眼,笑了。
「文宣五年,河東省禮峰縣冤殺屠夫一案,申訴人是禮峰縣衙一名小小的仵作。據說,申訴之初也曾被冠以不合規的帽子,這名小仵作一路從省路言驛申訴到京城通政司下屬路言驛,最後成功為屠夫翻案,河東省上上下下三十餘名官員涉
案革職。文宣帝曾在奏摺上批,規矩是助人的、不是害人的,誰拿規矩害人,便是濫用規矩……」
何元菱頓了一頓,望向塗興安:「塗主簿覺得,文宣皇帝說得對不對?」
塗興安頓時愣住。
文宣皇帝便是靖寧宗,文宣五年,離現在也不過二十多年,這麽重大一件案子,塗興安自然聽衙門裏的前輩們說過。
但他沒想到,這個除了美貌驚人、其餘皆不驚人的一個小小民女,竟然知道這一段秘聞。
誰敢說大靖朝的先帝們說得不對?塗興安肯定沒這個膽子。
卓北也是暗暗震驚,不由對何元菱刮目想看。
但塗興安亦是他同門師兄,不能讓人家太難看,於是卓北道:「事從緊急,亦可以破例。既然周向文無法前來,由何姑娘代為申訴遞狀,也行得通。塗師兄,對吧?」
塗興安哼一聲,轉過臉去,恢復了後仰的姿勢,繼續摳他的鼻子。
終於等何元菱這邊說完,卓北也已經紀錄完畢,何元菱問道:「不知申訴之後,幾日內會重啟審理?」
卓北道:「姑娘申訴的案件,所涉之人為陽湖縣典史,需得報由省通政司衙門,獲準後我們會簽重審令,派人前往陽湖縣督查重審。」
聽上去還有點複雜,何元菱略一沉吟,問道:「七日之內能重審麽?」
卓北還未說話,塗興安已跳了出來。
「七日?姑娘你站著說話不腰疼。省通政司衙門那是什麽地方?出納帝命,通達下情,那是千頭萬緒皆在一處。你這小小的民間案事,能報通政司衙門已是天大的福分,還好意思提什麽要求,回家候著吧,啥時候傳你和周向文去縣衙,啥時候就是重審了。」
卓北一看,塗師兄這說話也太沖了。正要開口打圓場,何元菱已是柳眉倒豎。
她豁地站起,冷冷地望著塗興安。
「百姓申冤、衙門辦案,此乃應盡之責,塗主簿竟用『福分』」二字,未免也太高高在上,將職責當施捨了麽?」
塗興安一臉賊眉鼠眼,此時更加不堪。
「我話便說在這兒,你這申訴,就算報上去,七日內我也有法子叫它下不來,你不信就試試,誰硬得過誰!」
第32章 上頭有人
何元菱怕高、怕出醜,偏偏倒是不怕威脅,是個吃軟不吃硬的。見塗興安越說越不像話,何元菱都被逗笑了。
「按章申訴,便是我命由天,若七日內果然下不來,自然無話可說。可塗主簿竟然說『有法子叫它下不來』,這草民就聽不懂了。是塗主簿要公報私仇,故意拖延攪局麽?」
頓一頓,何元菱皺眉,好奇地望著他:「也不對啊,草民與塗主簿無怨無仇,何至於啊。」
塗興安被她說得一愣,明明心裏蠻多歪念頭,被她一點穿,竟被堵在那裏。
卓北打圓場:「塗師兄是好意提醒何姑娘,這程序繁雜,亦不是人力可控,七日之言,何姑娘操之過急了。」
「就是,說天書呢。七日……你當通政司是你家開的麽?」塗興安接連冷哼了好幾下,才覺得緩過氣來。
「倒也沒有啦。」何元菱放鬆了表情,站起身子,在破舊的屋子裏踱起步來。
踱了半圈,她突然停下腳步,向卓北道:「不過,我是特殊情形。特殊情形可以向省通政司申請緊急狀令,是不是?」
卓北一時不能決斷,不由望向塗興安。
塗興安一條腿已經蹬到了椅子上,身子仰得更厲害了。
「特殊情形是有,不過,你這事兒,是謀逆啊,還是造反啊?一個小小的縣衙典史,還用得上緊急狀令?別笑死人了。」
他說的是實情。卓北向何元菱抱歉地笑了笑,雖然同為主簿,但他在路言驛的資歷不比塗興安。
雖說他很想幫助何元菱,但也隻能在符合路言驛律例的情況下,斷不敢自作主張。
「為何苦主周向文自己不來,卻是何姑娘前來申訴?」卓北例行公事地問。
「包樞光每每在半路攔截,周向文已遭受過四五次毒打,完全到不了省城,無奈之下,才由我前來代他申訴。」
何元菱說得清楚,卓北也點點頭,在紙上認真地記錄著。
那邊塗興安開口了:「你是周向文什麽人?」
何元菱道:「算是半個街坊吧。」
塗興安立刻抓住機會,眉頭一皺:「這不行啊。申訴也有申訴的規矩,要麽是苦主親自來,要麽是苦主的家人來,你非親非故的,與規矩不合。」
說著,塗興安還一伸手,指了指牆上貼著的一張紙。
那紙上張貼的是一些申訴流程,大概算是大靖朝的公示方式。隻是公示時間太過久遠,那張紙不僅發黃,而且發脆,上麵的字跡都已經模糊,一派搖搖欲墜的模樣。
不用問,那張紙上肯定有相關的規矩。
但同樣也不用問,何元菱一定是有備而來。
她挑了挑眉毛,向那張紙斜睨一眼,笑了。
「文宣五年,河東省禮峰縣冤殺屠夫一案,申訴人是禮峰縣衙一名小小的仵作。據說,申訴之初也曾被冠以不合規的帽子,這名小仵作一路從省路言驛申訴到京城通政司下屬路言驛,最後成功為屠夫翻案,河東省上上下下三十餘名官員涉
案革職。文宣帝曾在奏摺上批,規矩是助人的、不是害人的,誰拿規矩害人,便是濫用規矩……」
何元菱頓了一頓,望向塗興安:「塗主簿覺得,文宣皇帝說得對不對?」
塗興安頓時愣住。
文宣皇帝便是靖寧宗,文宣五年,離現在也不過二十多年,這麽重大一件案子,塗興安自然聽衙門裏的前輩們說過。
但他沒想到,這個除了美貌驚人、其餘皆不驚人的一個小小民女,竟然知道這一段秘聞。
誰敢說大靖朝的先帝們說得不對?塗興安肯定沒這個膽子。
卓北也是暗暗震驚,不由對何元菱刮目想看。
但塗興安亦是他同門師兄,不能讓人家太難看,於是卓北道:「事從緊急,亦可以破例。既然周向文無法前來,由何姑娘代為申訴遞狀,也行得通。塗師兄,對吧?」
塗興安哼一聲,轉過臉去,恢復了後仰的姿勢,繼續摳他的鼻子。
終於等何元菱這邊說完,卓北也已經紀錄完畢,何元菱問道:「不知申訴之後,幾日內會重啟審理?」
卓北道:「姑娘申訴的案件,所涉之人為陽湖縣典史,需得報由省通政司衙門,獲準後我們會簽重審令,派人前往陽湖縣督查重審。」
聽上去還有點複雜,何元菱略一沉吟,問道:「七日之內能重審麽?」
卓北還未說話,塗興安已跳了出來。
「七日?姑娘你站著說話不腰疼。省通政司衙門那是什麽地方?出納帝命,通達下情,那是千頭萬緒皆在一處。你這小小的民間案事,能報通政司衙門已是天大的福分,還好意思提什麽要求,回家候著吧,啥時候傳你和周向文去縣衙,啥時候就是重審了。」
卓北一看,塗師兄這說話也太沖了。正要開口打圓場,何元菱已是柳眉倒豎。
她豁地站起,冷冷地望著塗興安。
「百姓申冤、衙門辦案,此乃應盡之責,塗主簿竟用『福分』」二字,未免也太高高在上,將職責當施捨了麽?」
塗興安一臉賊眉鼠眼,此時更加不堪。
「我話便說在這兒,你這申訴,就算報上去,七日內我也有法子叫它下不來,你不信就試試,誰硬得過誰!」
第32章 上頭有人
何元菱怕高、怕出醜,偏偏倒是不怕威脅,是個吃軟不吃硬的。見塗興安越說越不像話,何元菱都被逗笑了。
「按章申訴,便是我命由天,若七日內果然下不來,自然無話可說。可塗主簿竟然說『有法子叫它下不來』,這草民就聽不懂了。是塗主簿要公報私仇,故意拖延攪局麽?」
頓一頓,何元菱皺眉,好奇地望著他:「也不對啊,草民與塗主簿無怨無仇,何至於啊。」
塗興安被她說得一愣,明明心裏蠻多歪念頭,被她一點穿,竟被堵在那裏。
卓北打圓場:「塗師兄是好意提醒何姑娘,這程序繁雜,亦不是人力可控,七日之言,何姑娘操之過急了。」
「就是,說天書呢。七日……你當通政司是你家開的麽?」塗興安接連冷哼了好幾下,才覺得緩過氣來。
「倒也沒有啦。」何元菱放鬆了表情,站起身子,在破舊的屋子裏踱起步來。
踱了半圈,她突然停下腳步,向卓北道:「不過,我是特殊情形。特殊情形可以向省通政司申請緊急狀令,是不是?」
卓北一時不能決斷,不由望向塗興安。
塗興安一條腿已經蹬到了椅子上,身子仰得更厲害了。
「特殊情形是有,不過,你這事兒,是謀逆啊,還是造反啊?一個小小的縣衙典史,還用得上緊急狀令?別笑死人了。」
他說的是實情。卓北向何元菱抱歉地笑了笑,雖然同為主簿,但他在路言驛的資歷不比塗興安。
雖說他很想幫助何元菱,但也隻能在符合路言驛律例的情況下,斷不敢自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