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放登時點頭,也笑道:「鄭先生所說的極合我心。」


    郵驛係統從來沒有義務替百姓傳遞信件,而百姓聽到個「兵部」二字便心裏發怵,自然不敢隨意託付郵驛。


    但是百姓託付他人傳信,卻往往無法控製信的去向,要麽是信件丟失,要麽是重要消息被他人私拆,內容泄露,引起無數糾紛。


    一邊有需求,一邊有能力,卻壓根兒對不上。


    賈放便道:「這簡單,讓郵驛代百姓傳遞信件,同時收取一定郵資,不就可以了?」


    鄭伯宜順著賈放說的往下想:「郵驛在縣與州之間傳遞軍情,如今不傳軍情了,傳遞民間信件。確實可行。但是,百姓寄信時是自己去郵驛那裏,那麽,信件傳到對方郵驛之後,如何送到百姓手裏?」


    賈放胸有成竹:「那自然是每縣的郵驛再聘用一位當地的郵遞員,專門負責將郵驛收到的信件遞到百姓的住處。或者根本不用送到住處,隻要往各村村長家、各裏裏正家中一放,自然會有辦法把信遞到收件人手裏。」這最後一裏的問題解決起來,可一點兒都不困難。


    「我若是百姓,我怎知該給郵驛多少錢?」


    賈放笑道:「本縣之內一個價錢,本州之內一個價錢,出了州是另一個價錢。這中間的價差正好各處郵驛傳遞的費用,先生覺得如何?」


    鄭伯宜一點頭,繼續問:「可若是出了本縣,別處的郵驛接到了這些信件之後,如何知道寄信人已經付了郵資?」


    賈放笑道:「這就更簡單了。假設這縣內寄遞信件,郵資乃是兩文錢,那麽我們就將價值兩文錢的券貼在信封上……」


    鄭伯宜驚訝了:「將流通券貼在信封上?」


    賈放趕緊搖手:「不不不,我不是說將流通券貼在信封上——我是說,幹脆像印流通券一樣,專門印製一種代表郵資的憑證。百姓們在郵驛處出資購買,然後貼在信封上,郵驛收到之後蓋上一個戳,表示確認已經收到過郵資。」


    鄭伯宜聽賈放說的複雜,良久還是沒有繞過來:「……但這不是與將流通券貼在封皮上是一個意思嗎?」


    賈放解釋了兩句,幹脆一拍桌子,說:「那就給這種憑證起一個名字,叫它做——『郵票』!」


    *


    這郵政局的試驗,依舊沒有獲得批準,在南方十個州的全境內馬上推行。


    兵部方麵答應了從十個州的首府到武元境內建十條「急驛」(其實隻有九條,武元到永安州本就有急驛通道),但是郵驛隻管從各縣到永安州之間,和永安州到各縣之間的信件遞送,頻率一概為一天兩次,不管信件傳遞的數量如何,郵驛收取一個固定金額的費用,作為替百姓傳遞信件的勞務收入。


    而賈放則在武元縣城裏了一個「郵政公司」。他感覺自己邁出了一個超大的步子,把郵政直接由國家壟斷轉為了民營。而中間從各縣傳遞到永安州之間的那一程,實質上就是外包給了兵部——


    多麽先進的郵政公司結構啊!賈放自己也沒想到。


    這「郵政公司」由對此非常驚訝且感興趣的鄭伯宜擔了下來,如今永安州的知州剛好與他是舊日同窗,應下了替他在永安州處理一應事務。


    鄭伯宜定下了這「郵政公司」的基本結構與模式之後,就立即開始在各縣物色郵遞員的人選。


    對郵遞員的要求不算高,就是要熟悉從縣城到各鄉、各村、各寨的道路,以及人品端方,最好是各鄉各村各寨當地人,在鄉裏有一定的社會關係,有人能為他作保的。


    很快郵遞員的人選就定下來了。以武元縣為例,縣裏一共僱傭了十個郵遞員,每個郵遞員負責一到兩個鄉,和各鄉下屬的村寨。


    這些郵遞員每天從武元縣的郵驛領取向各鄉投遞的信件,這些信件都會用一個紙包糊住,外麵封上火漆,然後寫上所在村寨的名字。郵遞員就負責把這些郵件包投遞至各村寨的村長和裏長處——這些人自有辦法找到相應的收件人。


    郵遞員同時還會把村寨裏需要投遞的郵件收回來帶到郵驛。他們每個人每月會領取一定數量的「郵票」,並將郵票售賣給各村寨需要郵寄信件的百姓。百姓們給信件貼上郵票之後,才能交給郵遞員。


    如果郵資沒貼或是貼少了,這些信件會被退回去,很是耽誤事,因此百姓們一般都是盡多不盡少,有些人往自己縣內寄信,也直接貼上足以寄往京城的郵資。


    而「郵票」的麵世,還真的引起了不少議論——像桃源、武元這些見慣了流通券的鄉民們,一見到這貼在信封上的「郵票」,還以為真的能把流通券貼在信封上使用,就真的有貼流通券的。


    這令賈放欲哭無淚,畢竟將流通券貼在信封上揭不下來,就失去了其「流通」的作用。他隻能在桃源寨和武元縣內反覆宣傳「郵票」的功用,才漸漸讓鄉民們不再直接貼流通券,轉而主動購買郵票。


    除了日常信件以外,「郵政公司」還推出了一項「投遞gg」的業務,這是專門針對桃源寨這樣的創業中心而開發的特別服務。


    有了這項服務,桃源寨可以在每次市集的前兩天,向臨近的各村寨散發通知,通知即將到來的集市上,桃源寨能夠提供哪些產品,以及桃源寨希望從周邊各村寨獲得哪些急需的原料——


    「蜂蜜,蜂蜜,甜蜜香醇,滋補養生。」——這是蜂場的gg,為了照顧各地的文化水平差異,還在旁邊畫上了一隻蜜罐,和一隻小蜜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靜的九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靜的九喬並收藏[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