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頁
[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 作者:安靜的九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米三刀一拍後腦,道:「小人這真是歡喜傻了,賈三爺,做這個……這個……」
賈放麵無表情地提示:「口紅!」
米三刀馬上學會了這個名詞:「口紅。三爺教教我,該怎麽做。」
這米三刀原本是餘江新移民之中的一個「獨戶」,孑然一身,獨來獨往。但到得這桃源寨,卻得了桃源村一名土著女孩兒的青眼,並且在桃源寨的集體婚禮上成了婚。兩人成親之後,一樣是好得蜜裏調油,沒事便在鄉親麵前膩歪著。這件口紅便是他打算送給媳婦的生辰厚禮。
此外,米三刀還向賈放表達過意願,如果他的蜂場能在產蜂蜜之外,再出產一些其他副產品,最好是他媳婦喜歡的產品,米三刀也樂意去嚐試嚐試。
當日在青坊河對岸發現了蜂巢,賈放想找人養蜂,米三刀就自告奮勇地頂上。他的蜂場從剛開始的兩箱,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幾十箱蜂了,最早飼養的蜂已經開始源源不斷地產蜜——除了蜜以外,米三刀飼養的這些勤勤懇懇的小生靈,還同時出產另一項很重要的原材料:蜂蠟。
而賈放今次帶來的口紅,便是用蜂蠟和紅藍花所做的固體管狀口紅。
他在開始動手做這種口紅之前,先請教了一下雙文,做了一下市場調查,想看看這個時空裏是否已經出現了他那邊二十世紀初才逐漸出現的管狀口紅。
雙文因為她以前在教坊司的經歷,對市麵上的化妝品非常熟悉,便給賈放一一介紹:
時下女子確然都時興畫唇妝,光唇妝樣式就有十幾種。畫唇妝多用胭脂——最常見的胭脂是膏狀胭脂,盛在一隻小小的瓷盒裏,要用的時候用細簪子挑一點點出來,抹在手上,用手指沾了,小心地抹在唇上,剩下在手心裏的就化開了打在頰腮上。
除了這種胭脂以外,還有一種薄片胭脂,是用紙片或者金箔浸染了紅藍花汁做成的,攜帶比膏狀胭脂要方便,但缺點是上色的效果未必特別好,畢竟使用的時候女子們隻是將唇在那紙片般的胭脂上抿一抿,固然能沾上顏色,但是卻難以起到膏狀胭脂那種特別潤澤護唇的效果。
因此最為風靡且常用的,就是那些膏狀胭脂。
但是作為一個現代人,賈放當然知道這種胭脂有一種致命的缺陷——有毒。
胭脂的成分是辰砂,《齊民要術》中曾經記述過胭脂的做法,就是將丁香、藿香這兩種香料捲入新收的棉花裏,浸到熱酒中,夏日浸一晝夜,春秋兩晝夜,冬季三晝夜,等酒吸足了香氣,就把牛油放到這種香酒裏,用大火滾沸,幾滾以後,改小火煎,同時慢慢地放進磨得細細的辰砂粉末,再加清油攪拌,最後滅火冷卻,這些油膏便做成香滑艷麗的紅膏了。
紅樓原著中也曾借寶玉之口,提過大戶人家在外麵市賣胭脂的基礎上進行再加工的過程,大致是將市賣的上好胭脂擰出汁子,淘澄淨渣滓,配上花露蒸疊而成1——但實質上胭脂的原材料不變,那就還是使用丹砂的胭脂。
辰砂中含有汞這種重金屬,將辰砂使用在唇妝中恐會縮短使用者的壽命。賈放以為,這個時空的女性就算是再愛美,甚至願意為美妝折損壽命——但她們也一定不會拒絕接受一種同樣美艷、使用便捷,同時還安全無毒的健康化妝品。
因此賈放花了點時間,研究了一下口紅的配方,最終選擇了紅藍花、蜂蠟、蓖麻子油,以及少量香料。
具體做法則是將蜂蠟用小火慢慢融化,然後加入浸過紅藍花和香料的蓖麻子油,徹底混合均勻之後,將材料離火入模,等到完全冷卻之後再脫模,裝入事先準備好的銅製口紅管,就做成了。
蜂蠟是米三刀蜂場的出產、蓖麻子油是「錦花紡織廠」收集原材料時收集到的副產品,紅藍花及香料需要從外地購入,但是這兩樣的用量都不算巨大。賈放還想過,可以考慮發動群眾,在桃源寨附近的大山裏搜尋一下胭脂蟲的蹤跡,萬一真能找到,還可以考慮胭脂蟲養殖,那麽口紅的各種原材料就都能由桃源寨自給自足了。
望著眼前米三刀認認真真地將口紅的材料與做法一項一項地記下來,賈放很滿意。
他之所以會主動支持米三刀進軍美妝行業,一方麵確實是看他心誠,另一方麵也是覺得:桃源寨可以考慮發展一些附加值高的奢侈品商品了。
這個道理和他鼓勵「紅香糖坊」的田友明父子做手工黑糖和高端冰糖是一樣的道理。商品的附加值高,容易加速財富的回流。
另外他自己也想在京裏找個法子多賺點真金白銀——早先他在桃源寨發行「流通券」,承諾了有充足的準備金,但實際上他手上的全部資產都來自於水憲當初給他的八萬兩白銀。其中這八萬兩還要供應大觀園這麽個無底洞的建設。
如今,「流通券」已經有了向周邊鄉鎮流通的趨勢,這些看起來花花俏俏,但是攜帶使用非常方便的小麵額紙幣,已經不再隻是供應四五千人的一個小經濟體,而是漸漸正向幾萬人、幾十萬人的使用規模拓展。
金融辦的老塗也曾經提過,現在來金融辦兌換流通券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紙幣在使用過程中有損耗,現在金融辦對新印紙幣的需要量越來越大,保證金也時常需要填充。
因此,賈放的打算是,鼓勵米三刀多做、做好管狀口紅,然後他送到京裏去發售。
賈放麵無表情地提示:「口紅!」
米三刀馬上學會了這個名詞:「口紅。三爺教教我,該怎麽做。」
這米三刀原本是餘江新移民之中的一個「獨戶」,孑然一身,獨來獨往。但到得這桃源寨,卻得了桃源村一名土著女孩兒的青眼,並且在桃源寨的集體婚禮上成了婚。兩人成親之後,一樣是好得蜜裏調油,沒事便在鄉親麵前膩歪著。這件口紅便是他打算送給媳婦的生辰厚禮。
此外,米三刀還向賈放表達過意願,如果他的蜂場能在產蜂蜜之外,再出產一些其他副產品,最好是他媳婦喜歡的產品,米三刀也樂意去嚐試嚐試。
當日在青坊河對岸發現了蜂巢,賈放想找人養蜂,米三刀就自告奮勇地頂上。他的蜂場從剛開始的兩箱,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幾十箱蜂了,最早飼養的蜂已經開始源源不斷地產蜜——除了蜜以外,米三刀飼養的這些勤勤懇懇的小生靈,還同時出產另一項很重要的原材料:蜂蠟。
而賈放今次帶來的口紅,便是用蜂蠟和紅藍花所做的固體管狀口紅。
他在開始動手做這種口紅之前,先請教了一下雙文,做了一下市場調查,想看看這個時空裏是否已經出現了他那邊二十世紀初才逐漸出現的管狀口紅。
雙文因為她以前在教坊司的經歷,對市麵上的化妝品非常熟悉,便給賈放一一介紹:
時下女子確然都時興畫唇妝,光唇妝樣式就有十幾種。畫唇妝多用胭脂——最常見的胭脂是膏狀胭脂,盛在一隻小小的瓷盒裏,要用的時候用細簪子挑一點點出來,抹在手上,用手指沾了,小心地抹在唇上,剩下在手心裏的就化開了打在頰腮上。
除了這種胭脂以外,還有一種薄片胭脂,是用紙片或者金箔浸染了紅藍花汁做成的,攜帶比膏狀胭脂要方便,但缺點是上色的效果未必特別好,畢竟使用的時候女子們隻是將唇在那紙片般的胭脂上抿一抿,固然能沾上顏色,但是卻難以起到膏狀胭脂那種特別潤澤護唇的效果。
因此最為風靡且常用的,就是那些膏狀胭脂。
但是作為一個現代人,賈放當然知道這種胭脂有一種致命的缺陷——有毒。
胭脂的成分是辰砂,《齊民要術》中曾經記述過胭脂的做法,就是將丁香、藿香這兩種香料捲入新收的棉花裏,浸到熱酒中,夏日浸一晝夜,春秋兩晝夜,冬季三晝夜,等酒吸足了香氣,就把牛油放到這種香酒裏,用大火滾沸,幾滾以後,改小火煎,同時慢慢地放進磨得細細的辰砂粉末,再加清油攪拌,最後滅火冷卻,這些油膏便做成香滑艷麗的紅膏了。
紅樓原著中也曾借寶玉之口,提過大戶人家在外麵市賣胭脂的基礎上進行再加工的過程,大致是將市賣的上好胭脂擰出汁子,淘澄淨渣滓,配上花露蒸疊而成1——但實質上胭脂的原材料不變,那就還是使用丹砂的胭脂。
辰砂中含有汞這種重金屬,將辰砂使用在唇妝中恐會縮短使用者的壽命。賈放以為,這個時空的女性就算是再愛美,甚至願意為美妝折損壽命——但她們也一定不會拒絕接受一種同樣美艷、使用便捷,同時還安全無毒的健康化妝品。
因此賈放花了點時間,研究了一下口紅的配方,最終選擇了紅藍花、蜂蠟、蓖麻子油,以及少量香料。
具體做法則是將蜂蠟用小火慢慢融化,然後加入浸過紅藍花和香料的蓖麻子油,徹底混合均勻之後,將材料離火入模,等到完全冷卻之後再脫模,裝入事先準備好的銅製口紅管,就做成了。
蜂蠟是米三刀蜂場的出產、蓖麻子油是「錦花紡織廠」收集原材料時收集到的副產品,紅藍花及香料需要從外地購入,但是這兩樣的用量都不算巨大。賈放還想過,可以考慮發動群眾,在桃源寨附近的大山裏搜尋一下胭脂蟲的蹤跡,萬一真能找到,還可以考慮胭脂蟲養殖,那麽口紅的各種原材料就都能由桃源寨自給自足了。
望著眼前米三刀認認真真地將口紅的材料與做法一項一項地記下來,賈放很滿意。
他之所以會主動支持米三刀進軍美妝行業,一方麵確實是看他心誠,另一方麵也是覺得:桃源寨可以考慮發展一些附加值高的奢侈品商品了。
這個道理和他鼓勵「紅香糖坊」的田友明父子做手工黑糖和高端冰糖是一樣的道理。商品的附加值高,容易加速財富的回流。
另外他自己也想在京裏找個法子多賺點真金白銀——早先他在桃源寨發行「流通券」,承諾了有充足的準備金,但實際上他手上的全部資產都來自於水憲當初給他的八萬兩白銀。其中這八萬兩還要供應大觀園這麽個無底洞的建設。
如今,「流通券」已經有了向周邊鄉鎮流通的趨勢,這些看起來花花俏俏,但是攜帶使用非常方便的小麵額紙幣,已經不再隻是供應四五千人的一個小經濟體,而是漸漸正向幾萬人、幾十萬人的使用規模拓展。
金融辦的老塗也曾經提過,現在來金融辦兌換流通券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紙幣在使用過程中有損耗,現在金融辦對新印紙幣的需要量越來越大,保證金也時常需要填充。
因此,賈放的打算是,鼓勵米三刀多做、做好管狀口紅,然後他送到京裏去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