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 作者:安靜的九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有點兒明白為啥夏省身今天這麽不高興了。
但是看到最後一道題,賈放完全傻了眼:他的確沒有想到皇帝陛下竟然會這樣出題。
這第三道題是一道應用題,或者情景模擬分析題。這道題假設貢士們突然成為了南方大山深處某一個小縣城的主官,並且麵臨如下難題:
下轄居民的土地原本是足夠的,但是新遷入了超過原本居民人數三倍的移民,土地不夠分配;同時該地居民麵臨諸如自然環境惡劣、身處瘴癘之地、與外界道路不通、缺少可流通之銅錢、民風尚未開化等等諸多問題。
這道題要求考生假設自己成為了當地的主官,按照自己所知與所想,為當地製定新政。
除了針對題目之中提出的諸多問題之外,考生也允許自行想像當地民生之艱,提出問題並且自行製定解決方案。
於是,在場的所有禮部官員都看見了這位臨時空降的年輕「閱卷官」麵對出題的小冊子就皺緊了眉頭。
「知道厲害了吧?曉得我們這次有多艱難了吧?」有些禮部官員忍不住心頭找了一點平衡:今次閱卷,簡直是要在矮子裏麵拔將軍,別提多艱難了——最關鍵的是,最後一道題,他們這些閱卷官,幾乎都隻能憑感覺閱卷,誰也不知道這些學生寫下來的答案是不是對的。
賈放卻完全不知道他們想的都是這些。他隻是為皇帝陛下在這最重要的殿試試卷裏挾帶了那麽多的「私貨」而感到驚奇。
同時他也明白為啥那位要讓戴權把他找來了,最後一道題,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做的,所有在場的閱卷官員裏,隻有他有資格通過考生的答案,判斷這些人是否有在基層工作的能力,想法是否切合實際。
一場殿試,三道題,考生必須選擇兩道作答,否則答卷會被判無效。因此第一道論述「經世致用」的論述題一定是人人必選。
第二道與第三道,無論選哪一道都要冒很大風險:選第二道題的,考生們都已經一路走到這裏了,卻還不得不被迫抨擊現有的考試製度,甚至變相指責自己的房師與座師,怎麽寫都是得罪人。
而選第三道的,如果沒有對基層有過深入的認識,或者見聞不廣博,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麵對這道題目,恐怕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因為必須三選二,所有考生都會在第二道與第三道之中,按照對自己的了解,選擇一道認真作答。每個人都要冒一點風險,從這一點來說,倒也相當公平。
看到這裏,賈放終於明白為什麽早些時候賈政會和會試完結時一樣,一回家就癱倒在床,直接昏睡過去——估計所有考生考完這一場,都會覺得心神消耗太甚,用腦用得太厲害了。
賈放把這齣題冊放在手中看了一陣,便陸陸續續有試卷送到他手邊。一名禮部的小吏好心告訴賈放他的評卷規則——規則很簡單,將試卷分成三堆:一塌糊塗的一類,平平無奇但是偶有亮點的一類,非常精彩、令人拍案的一類。
賈放謝過這名小吏,開始閱卷。這時他覺得禮部諸官員其實根本不需要自己幫忙閱卷,所有的卷子上都已經批註了旁人看過之後的批語:上、中上、中下之類的。而賈放這邊,根本沒有人讓他往卷子上寫評分。
很快他開始看卷子,這些卷子上,絕大多數人都答了第一道。但若是這第一道隻是花團錦簇地泛泛而談,言之無物的,賈放就跳過去,根本不浪費時間。
他的注意力都在第二道與第三道上。
第二道吐槽題,賈放大致看了一下,見答得五花八門,有些人明確提出應當擴大科舉考試的規模,降低門檻,並且引入「特種」考試;也有些人認為應當改革當前考試的內容,將八股所占的比重降低,多考策論,甚至還有人拍起了皇帝的馬屁,認為應當多考像第三道題那樣的「情景模擬題」。
但凡是言之有物的答卷,賈放就都劃分在了「偶有亮點」一類。
他也看了不少第三道題的答卷,心裏不由得感慨,這些考到國家最頂層的舉子們,將被作為股肱棟樑之才被朝廷錄取的人,對基層的了解確實太少。
針對土地不夠的問題,幾乎所有人提出的解決辦法都是「均分」,實行「均田製」,絲毫不提已經占用了耕地的如何肯讓出現有土地,讓出之後又如何補償。
也有人一味推行教化,鼓吹在州縣之中興辦縣學,傳播聖人之道,卻完全不提辦學的錢糧從何處來,學習了孔孟之道的百姓們又如何解決餓肚子的問題。
這些回答給人的感覺是,一概懸在空中,不能落地。
但賈放不得不說,這種試題完全開放,號召大家集思廣益的題目,也讓他看到了很多天馬行空一般的主意。例如他見到有人提出南方山寨中時常有盜賊出沒,州縣駐軍往往是遠水救不得近火,一縣之主應當組織起當地的民防民兵,並且建築堡壘,囤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正是賈放想要看到的,那些他在桃源寨沒有想到的,現在都從試卷上反饋了給他。
想到這裏,賈放突然有點兒想感謝皇帝陛下,這位竟然用這種方式,在殿試的試卷中挾帶私貨,又用讓自己閱卷這種匪夷所思的方式,了解這個國家中精英級別的學子在同一問題上的觀點。
不管這些題目何等樣地折磨了早先殿試的考生,但現在那些人各種各樣的想法都啟發了賈放。
但是看到最後一道題,賈放完全傻了眼:他的確沒有想到皇帝陛下竟然會這樣出題。
這第三道題是一道應用題,或者情景模擬分析題。這道題假設貢士們突然成為了南方大山深處某一個小縣城的主官,並且麵臨如下難題:
下轄居民的土地原本是足夠的,但是新遷入了超過原本居民人數三倍的移民,土地不夠分配;同時該地居民麵臨諸如自然環境惡劣、身處瘴癘之地、與外界道路不通、缺少可流通之銅錢、民風尚未開化等等諸多問題。
這道題要求考生假設自己成為了當地的主官,按照自己所知與所想,為當地製定新政。
除了針對題目之中提出的諸多問題之外,考生也允許自行想像當地民生之艱,提出問題並且自行製定解決方案。
於是,在場的所有禮部官員都看見了這位臨時空降的年輕「閱卷官」麵對出題的小冊子就皺緊了眉頭。
「知道厲害了吧?曉得我們這次有多艱難了吧?」有些禮部官員忍不住心頭找了一點平衡:今次閱卷,簡直是要在矮子裏麵拔將軍,別提多艱難了——最關鍵的是,最後一道題,他們這些閱卷官,幾乎都隻能憑感覺閱卷,誰也不知道這些學生寫下來的答案是不是對的。
賈放卻完全不知道他們想的都是這些。他隻是為皇帝陛下在這最重要的殿試試卷裏挾帶了那麽多的「私貨」而感到驚奇。
同時他也明白為啥那位要讓戴權把他找來了,最後一道題,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做的,所有在場的閱卷官員裏,隻有他有資格通過考生的答案,判斷這些人是否有在基層工作的能力,想法是否切合實際。
一場殿試,三道題,考生必須選擇兩道作答,否則答卷會被判無效。因此第一道論述「經世致用」的論述題一定是人人必選。
第二道與第三道,無論選哪一道都要冒很大風險:選第二道題的,考生們都已經一路走到這裏了,卻還不得不被迫抨擊現有的考試製度,甚至變相指責自己的房師與座師,怎麽寫都是得罪人。
而選第三道的,如果沒有對基層有過深入的認識,或者見聞不廣博,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麵對這道題目,恐怕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因為必須三選二,所有考生都會在第二道與第三道之中,按照對自己的了解,選擇一道認真作答。每個人都要冒一點風險,從這一點來說,倒也相當公平。
看到這裏,賈放終於明白為什麽早些時候賈政會和會試完結時一樣,一回家就癱倒在床,直接昏睡過去——估計所有考生考完這一場,都會覺得心神消耗太甚,用腦用得太厲害了。
賈放把這齣題冊放在手中看了一陣,便陸陸續續有試卷送到他手邊。一名禮部的小吏好心告訴賈放他的評卷規則——規則很簡單,將試卷分成三堆:一塌糊塗的一類,平平無奇但是偶有亮點的一類,非常精彩、令人拍案的一類。
賈放謝過這名小吏,開始閱卷。這時他覺得禮部諸官員其實根本不需要自己幫忙閱卷,所有的卷子上都已經批註了旁人看過之後的批語:上、中上、中下之類的。而賈放這邊,根本沒有人讓他往卷子上寫評分。
很快他開始看卷子,這些卷子上,絕大多數人都答了第一道。但若是這第一道隻是花團錦簇地泛泛而談,言之無物的,賈放就跳過去,根本不浪費時間。
他的注意力都在第二道與第三道上。
第二道吐槽題,賈放大致看了一下,見答得五花八門,有些人明確提出應當擴大科舉考試的規模,降低門檻,並且引入「特種」考試;也有些人認為應當改革當前考試的內容,將八股所占的比重降低,多考策論,甚至還有人拍起了皇帝的馬屁,認為應當多考像第三道題那樣的「情景模擬題」。
但凡是言之有物的答卷,賈放就都劃分在了「偶有亮點」一類。
他也看了不少第三道題的答卷,心裏不由得感慨,這些考到國家最頂層的舉子們,將被作為股肱棟樑之才被朝廷錄取的人,對基層的了解確實太少。
針對土地不夠的問題,幾乎所有人提出的解決辦法都是「均分」,實行「均田製」,絲毫不提已經占用了耕地的如何肯讓出現有土地,讓出之後又如何補償。
也有人一味推行教化,鼓吹在州縣之中興辦縣學,傳播聖人之道,卻完全不提辦學的錢糧從何處來,學習了孔孟之道的百姓們又如何解決餓肚子的問題。
這些回答給人的感覺是,一概懸在空中,不能落地。
但賈放不得不說,這種試題完全開放,號召大家集思廣益的題目,也讓他看到了很多天馬行空一般的主意。例如他見到有人提出南方山寨中時常有盜賊出沒,州縣駐軍往往是遠水救不得近火,一縣之主應當組織起當地的民防民兵,並且建築堡壘,囤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正是賈放想要看到的,那些他在桃源寨沒有想到的,現在都從試卷上反饋了給他。
想到這裏,賈放突然有點兒想感謝皇帝陛下,這位竟然用這種方式,在殿試的試卷中挾帶私貨,又用讓自己閱卷這種匪夷所思的方式,了解這個國家中精英級別的學子在同一問題上的觀點。
不管這些題目何等樣地折磨了早先殿試的考生,但現在那些人各種各樣的想法都啟發了賈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