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郎立即把人一扭,推出去詢問,但這人都不是桃源寨的人,最終結果應該都是以桃源寨的名義,押出去交給各州縣的官府處置。


    也有那真的吃不準的,往往是買家和賣家一起過來。老塗拿著那流通券對光看了半天,說:「是真的,隻不過用的次數有點兒多,表麵的油墨都磨損了。這樣吧,我給你換張新的,這張舊的就作廢了。」


    於是買賣雙方換到了簇新的流通券,高高興興地去了。老金那裏則需要登記一下作廢的流通券編號與麵值,這一張周轉了無數人手的流通券便終於壽終正寢。


    一天下來,桃源集熱熱鬧鬧地開始,熱熱鬧鬧地結束。寨子裏的百姓們都挺滿意,各自都在算賺了多少錢,又或是買到了什麽便宜貨。


    誰知這攤位費的故事還沒完——第二天村裏貼出了告示,竟然是昨日收的攤位費的使用明細,衛生清潔崗領了多少津貼、金融辦領了多少津貼、稽查隊員領了多少津貼,有多少結餘,即將用於修繕攤位和平整場地之類的後續保養工作……以及記帳人員本次記帳領取了多少津貼。


    底下署名是「桃源寨公共事務部」。


    這告示貼出來之後,無論是土著還是新移民,都直接看傻了。


    「這真是……」鄉民們大多數都覺得言語太蒼白了,不知該怎麽表達,「太新鮮了。」


    收費就收了,竟然還把每一文錢花在哪裏都亮出來了。


    「嘖嘖嘖,我昨兒掏了十文,感覺這錢一點兒都沒白花。」


    「是呀,至少知道他們把錢都用在了刀刃上。」


    「昨兒個二郎他們幾個稽查隊的,四處巡查了一天,到晚間,連嗓子都喊啞了。這些孩子們得些個……津貼,該!」


    「可是為什麽要把這些都亮出來呀?」


    「聽說這是賈三爺的意思,賈三爺說,大家一起交上來的錢,不是什麽官府的錢,而是大傢夥兒的錢,錢都應該用在刀刃上;而且,那些為大家出了力的人,不應該白白出力,應該得到相應的報償。」


    「把這份帳貼出來,就是想讓大家能好好看看,大家的錢是怎麽用的,公共事務部一文錢不會貪,但是真正做事的人也應當有回報。」


    「這個法子好!」


    「……」


    *


    自從公共事務部公布了一回公共事務明細之後,第二回 再公布桃源寨的「公共事務」,鄉民們便都有了預期,知道一定是細節滿滿令人信服的實證與明細。


    誰知這第二回 公布,便是石破天驚的消息:


    賈放賈三爺,給公共事務部劃撥了一筆修橋基金,支援大家在冬季枯水的時節裏,在青坊河上修一座橋。這筆錢用於買材料和支付人工,也就是說,所有參與修橋的青壯,都能按照出工的次數獲得津貼。


    這下寨子裏沸騰了。


    桃源村的土著們感慨:「賈三爺對咱們太好了,咱們為他做什麽他說一聲就好啦,人家竟然給咱們付報償——必須支持。賈三爺說什麽咱們就做什麽。」


    外頭餘江來的新移民們卻一臉蒙圈:「這裏沒有勞役的嗎?真沒有勞役的嗎?」他們在餘江的時候,都習慣了官府征徭役,像修橋這樣的大事,向來是冬閑的時候各家各戶出徭役,大戶可免——可是到了這裏,一起修橋,竟然有工錢?


    家中富有的農戶們稍許流露出一點可惜:他們揚名的機會、立功德碑的機會被賈放賈三爺剝奪了——他們當然也沒有這個膽子去和賈放爭,但是這也不需要他們花錢免役了,也算是撿了個便宜。


    總之賈放新成立的這個「公共事務部」,第二次露臉就得到了大把的好評。


    但也有人看出了賈放的深意,那秦裏正……現在是秦村長了,偶爾與家人閑坐的時候才嘆息一聲:「看著樣子,往後賈三爺是要徵稅的。」


    旁人問他為什麽這麽說,秦村長說:「他的意思是,大家拿出來聚在一起的錢,是大家的錢,要用在刀刃上。」


    「這次修橋,他見大家初來乍到的,又都不富裕,所以這修橋的錢他先出了,以後再有什麽,就要靠大家出錢。他這是要把咱這桃源寨,養成一隻會下蛋的雞,用雞蛋換的錢,繼續來養這桃源寨。」


    秦村長的話令人沉思,終於有家裏小輩鼓足勇氣問:「可是……咱們以前在餘江的時候,官府不也收稅的嗎?而且稅收上去到底做了什麽,咱也不知道啊!」


    這不就是桃源寨和外頭的區別嗎?


    秦村長一怔,點著頭道:「說的也有道理。」


    這關於未來稅收的討論,隻在桃源寨的極小一部分家庭裏被討論,討論得最熱烈的,卻是賈放聽取意見,問寨子裏的人,他們這橋想修成什麽樣。


    「能走牛,能推小車!」


    「我看這地方挺潮濕的,時常下雨,建個帶廊的風雨橋吧?」


    「風雨橋?你知道修一座風雨橋要多久?咱們就隻有一個冬天,修一座石板橋就得了。」


    「石板橋不行,這青坊河裏上下遊時常要走竹筏子,中間卡著一座石板橋,咋走?」


    「橋麵架高一點嘍?」


    「那也不行,漲水漲起來把橋麵修得再高也沒用。但平時枯水時候把橋修那麽高……爬著不累嗎?」


    五個村的村長負責收集這些意見和建議,並且原原本本地返回給了賈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靜的九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靜的九喬並收藏[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