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 作者:安靜的九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這是……」賈放覺得自己舌頭和牙齒打架,話都說不清楚了。
竟然直接刻板刊印,這是要……
「還不止如此,皇上連夜傳了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命他們將那條陳抄寫出來,明日就下發到南方各州去。」
賈放登時興奮不已,感覺自己渾身的血液都在發熱:「是,少耽擱一刻,南方的百姓便能少受些苦楚。」
賈代善卻盯著賈放:「放兒,為父問你,這張友士可是真有其人?」
賈放:……?
他馬上反應過來,估計賈代善也是跟後世一樣,生出了「我的朋友=我」的疑心。
「為父在回來的路上才想起這事。這張友士若是有任何不妥……放兒啊,你此舉便是欺君。」賈代善很嚴肅地盯著賈放。
賈放連忙保證:「父親,絕對有此人,這份條陳和報告也是他自己寫的。孩兒隻不過……隻不過是稍許給了他一些提點。」
賈代善:「真不是從瀟湘館裏隨便找了本書,然後抄出來的嗎?」
賈放:敢情您也知道這事兒啊!
他使勁兒搖頭:「父親,盡信書不如無書,如果隻是書上寫著的,沒有經過實驗證明,孩兒哪裏敢把這條陳拿出來——畢竟事關生死。」
賈代善長舒了一口氣,露出笑容,道:「父親看了那份《報告》,知道你們究竟花了多少心思……嘿嘿,不過就是隨口一問。」
說到這裏,賈代善終於放賈放回去休息,臨去之前,沒忘了提醒賈放:「你對瀟湘館的藏書……那態度我很喜歡,盡信書不如無書。那些書籍……看書的人決定了能看到什麽書,也決定了怎麽用這些書。此事你擁有決定權,但切記一定要謹慎。」
離開之後,賈放在心內默默回想賈代善最後說的話——「看書的人決定了能看到什麽書」,這解釋了為啥大家能從架上找出不同內容的書籍;「也決定了怎麽用這些書」,賈代善似乎在指看書人的態度對書的效用會有極大的影響,把《血防手冊》拿出來直接用和全盤消化之後寫成《血防報告》明顯是兩碼事。
而「此事你有決定權」,也可能是說,隻有賈放本人在場的時候,才能有人把書從瀟湘館的書架上拿出來?——不得不說,有這個可能。
賈放:我隻是隨便猜想哈!
*
在「金銀稻」風波之中小小地傷了點元氣的三皇子,近來看上了南方製糖的生意。他坐在自在堂裏,麵前的案幾上放著一塊完整的棕黃色糖晶,糖晶通體透明,看起來沒什麽雜質。
「這品相是不錯。」三皇子點頭,「隻是從南方運到北麵,路稅就要交掉不少?」
對麵幕僚趕緊解釋:「您難道忘了監國太子的新政?」
糧行的事還有個副作用,就是讓削減運轉稅的新政順利開始「試行」。這件事現在就隻有幾個以往路稅收了個盆板缽滿的州縣還在反對著。
三皇子「哦」了一聲,笑道:「別人要交是一回事,落到自己頭上,交多少都是肉疼。」
話是這麽說,但若真有人問起三皇子,他還是會搬出「聖人之訓,農桑為本」這一類的套話,爭取站在輿論的高地反對新政。這就是手一伸賺錢,嘴一張說漂亮話。
「那不如試試海運?」幕僚提出建議,「從泉州出海,沿海岸線北上,再從上江入海口進來,沿運河送到京中。」
走海運三皇子卻有些不放心,說:「現在海路安全不安全?早年間聽說有海盜,現在怎麽樣了?」
那幕僚隻答:「時有時無,近兩年來聽說消停了好些。」
三皇子聽說:「那就試試吧!先分兩成的貨出來走海路,然後再看成本如何再說。」
幕僚趕緊應下了,心說這位主家真是個謹慎人兒。
「南方……」三皇子突然想起什麽事,「上回父皇賞了賈放一塊封地,叫桃源寨?」
「是——」
「桃源寨……多好的名字,聽著就令人神往。」三皇子感慨完了話鋒一轉,「我記得當時太子下令填了餘江受鼓脹病所困的三千鄉民去那塊封地,現在怎樣了?」
那幕僚心中腹誹:這位是自己做過的事連自己都不記著,明明是您先提議,太子才被迫點頭的,怎麽現在就都成太子幹的好事了?
但明麵上卻隻能回答:「鄉民們已經送到地頭了,但這千裏之遙的……具體如何還不得而知。眼下還沒傳出風聲說那邊需要賑濟。」
三皇子想了想,說:「這算是看看老爺子的態度吧。看他究竟有多偏向賈放。」藉此來判斷一下傳言是不是真的。
「聽說那桃源寨原本隻有一千人,老爺子給這塊封地,應當是要給國公府的庶子撐一撐腰。現在因為太子下令填了三千難民,這封地黃了,看看老爺子之後對那少年還會有什麽補償吧。」
「餘江的鼓脹病聽說也挺嚇人的,不論男女老少,肚子都鼓得跟孕婦似的,拖不了太久人就沒了。而且聽說會過人,餘江那裏出了好些滅門的,一家都沒了。」那幕僚估計也覺得賈放的封地前景有些不太妙。
「太子說是把人遷出餘江,病就會好了。我隻覺此事可笑。既然會過人,這難道不是把人散到南方各處,讓更多的人得這病嗎?」
「將來若是這病傳開,天下生民受此病荼毒,本王必定在朝上仗義執言,痛斥太子之非,就算是他好心,怕也是辦了壞事。」
竟然直接刻板刊印,這是要……
「還不止如此,皇上連夜傳了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命他們將那條陳抄寫出來,明日就下發到南方各州去。」
賈放登時興奮不已,感覺自己渾身的血液都在發熱:「是,少耽擱一刻,南方的百姓便能少受些苦楚。」
賈代善卻盯著賈放:「放兒,為父問你,這張友士可是真有其人?」
賈放:……?
他馬上反應過來,估計賈代善也是跟後世一樣,生出了「我的朋友=我」的疑心。
「為父在回來的路上才想起這事。這張友士若是有任何不妥……放兒啊,你此舉便是欺君。」賈代善很嚴肅地盯著賈放。
賈放連忙保證:「父親,絕對有此人,這份條陳和報告也是他自己寫的。孩兒隻不過……隻不過是稍許給了他一些提點。」
賈代善:「真不是從瀟湘館裏隨便找了本書,然後抄出來的嗎?」
賈放:敢情您也知道這事兒啊!
他使勁兒搖頭:「父親,盡信書不如無書,如果隻是書上寫著的,沒有經過實驗證明,孩兒哪裏敢把這條陳拿出來——畢竟事關生死。」
賈代善長舒了一口氣,露出笑容,道:「父親看了那份《報告》,知道你們究竟花了多少心思……嘿嘿,不過就是隨口一問。」
說到這裏,賈代善終於放賈放回去休息,臨去之前,沒忘了提醒賈放:「你對瀟湘館的藏書……那態度我很喜歡,盡信書不如無書。那些書籍……看書的人決定了能看到什麽書,也決定了怎麽用這些書。此事你擁有決定權,但切記一定要謹慎。」
離開之後,賈放在心內默默回想賈代善最後說的話——「看書的人決定了能看到什麽書」,這解釋了為啥大家能從架上找出不同內容的書籍;「也決定了怎麽用這些書」,賈代善似乎在指看書人的態度對書的效用會有極大的影響,把《血防手冊》拿出來直接用和全盤消化之後寫成《血防報告》明顯是兩碼事。
而「此事你有決定權」,也可能是說,隻有賈放本人在場的時候,才能有人把書從瀟湘館的書架上拿出來?——不得不說,有這個可能。
賈放:我隻是隨便猜想哈!
*
在「金銀稻」風波之中小小地傷了點元氣的三皇子,近來看上了南方製糖的生意。他坐在自在堂裏,麵前的案幾上放著一塊完整的棕黃色糖晶,糖晶通體透明,看起來沒什麽雜質。
「這品相是不錯。」三皇子點頭,「隻是從南方運到北麵,路稅就要交掉不少?」
對麵幕僚趕緊解釋:「您難道忘了監國太子的新政?」
糧行的事還有個副作用,就是讓削減運轉稅的新政順利開始「試行」。這件事現在就隻有幾個以往路稅收了個盆板缽滿的州縣還在反對著。
三皇子「哦」了一聲,笑道:「別人要交是一回事,落到自己頭上,交多少都是肉疼。」
話是這麽說,但若真有人問起三皇子,他還是會搬出「聖人之訓,農桑為本」這一類的套話,爭取站在輿論的高地反對新政。這就是手一伸賺錢,嘴一張說漂亮話。
「那不如試試海運?」幕僚提出建議,「從泉州出海,沿海岸線北上,再從上江入海口進來,沿運河送到京中。」
走海運三皇子卻有些不放心,說:「現在海路安全不安全?早年間聽說有海盜,現在怎麽樣了?」
那幕僚隻答:「時有時無,近兩年來聽說消停了好些。」
三皇子聽說:「那就試試吧!先分兩成的貨出來走海路,然後再看成本如何再說。」
幕僚趕緊應下了,心說這位主家真是個謹慎人兒。
「南方……」三皇子突然想起什麽事,「上回父皇賞了賈放一塊封地,叫桃源寨?」
「是——」
「桃源寨……多好的名字,聽著就令人神往。」三皇子感慨完了話鋒一轉,「我記得當時太子下令填了餘江受鼓脹病所困的三千鄉民去那塊封地,現在怎樣了?」
那幕僚心中腹誹:這位是自己做過的事連自己都不記著,明明是您先提議,太子才被迫點頭的,怎麽現在就都成太子幹的好事了?
但明麵上卻隻能回答:「鄉民們已經送到地頭了,但這千裏之遙的……具體如何還不得而知。眼下還沒傳出風聲說那邊需要賑濟。」
三皇子想了想,說:「這算是看看老爺子的態度吧。看他究竟有多偏向賈放。」藉此來判斷一下傳言是不是真的。
「聽說那桃源寨原本隻有一千人,老爺子給這塊封地,應當是要給國公府的庶子撐一撐腰。現在因為太子下令填了三千難民,這封地黃了,看看老爺子之後對那少年還會有什麽補償吧。」
「餘江的鼓脹病聽說也挺嚇人的,不論男女老少,肚子都鼓得跟孕婦似的,拖不了太久人就沒了。而且聽說會過人,餘江那裏出了好些滅門的,一家都沒了。」那幕僚估計也覺得賈放的封地前景有些不太妙。
「太子說是把人遷出餘江,病就會好了。我隻覺此事可笑。既然會過人,這難道不是把人散到南方各處,讓更多的人得這病嗎?」
「將來若是這病傳開,天下生民受此病荼毒,本王必定在朝上仗義執言,痛斥太子之非,就算是他好心,怕也是辦了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