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 作者:安靜的九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百工坊的這位老工匠姓婁,賈放管他叫婁師傅。問了一下婁師傅的從業經歷和過往履歷,賈放發現這位婁師傅的專業鄰域在建築結構方麵,相當於後世構造工程師一類的角色。把他請來,確實是專業對口。婁師傅在上房東屋外一張,就告訴賈放:「那書架是嵌在牆裏的,拆不出來。」
賈放登時想起,《紅樓》一書裏描寫瀟湘館裏的陳設家具,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看來古人很早就開始做整體式家居了。
既然書架拆不出來,賈放想:那就把書架上的書都搬出來吧。
婁師傅卻婉言勸阻:「在整座屋子修完之前,最好別進人。」
工程建設,安全第一。賈放深知這個道理,為了讓他手下的這群小工們每天都能夠「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他採納了婁師傅的建議,並且決定在東屋上方,用毛竹搭一個臨時性的防雨棚,防止在工程施工期間,再發生類似今日的下雨事件。
防雨棚搭起來以後,賈放和婁師傅又一起研究了東屋的結構,一致認為東屋的承重柱結構尚好,沒有問題。而東屋的山牆也沒有問題,可以保留。
於是兩人做出了大膽的安排,在保留最東麵一堵山牆的基礎上,重新給瀟湘館的整體建築上樑,搭好主體結構,最後再考慮如何安置東屋裏的書架。
保留原有建築的一部分牆體、一部分材料,將其他部分換新,這是維修古建時常見的手法。但在建築主體之內還保留著重要物品的情況之下,這種手法並不多見。因此賈放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了整天都懸著心,生怕施工過程中出了什麽紕漏。
但也可能是因為他的運氣就是比較好,很快,瀟湘館上了主梁,轉眼間金檁、脊檁、花架椽、簷椽之類的木排架全上了,立即開始屋頂的瓦作。
這時,賈放也終於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進入東屋,麵對這座書架了。
賈放給自己戴上了一頂「安全帽」,然後進入瀟湘館上房的東屋。他這頂帽子是竹編安全帽,是賈放特地去打銅巷找了手藝高超的篾匠用竹篾編的,裏麵是一層帽襯,外頭是一個半圓形光滑的帽殼。
雖然材料比不上後世,但是多少能提高一些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係數。
賈放進了東屋,先讓自己適應了一會兒這裏的光線。
這座東屋相對明間顯得很昏暗——主要是因為屋內三麵牆麵全部打成了書架,架上應當是磊著滿滿的書。光線隻能從隔壁明間投過來,自然顯得昏暗。
賈放抬頭看看頭頂即將開始的瓦作,心裏已經在盤算著將東屋的一部分屋瓦改成「明瓦」——這也是建築中經常使用的採光手法,從四周採光有困難的時候,可以考慮採用天光,增加室內的亮度。
現在市麵上沒有可靠的大型平麵玻璃出現,賈放也騰不出手「發明」這種穿越神器,但他知道,有一種叫做明瓦的東西,往往被古代富戶用作玻璃的替代品,主要材料為海洋貝類的貝殼、羊角、天然透明雲母片。
他打算在瀟湘館的這間「藏書室」內引入這種設計,直接從屋頂上引入天光,用以改善現下東屋光線昏暗的問題。
但是那些都是後話,現在賈放打算看看,這座聞名遐邇的「瀟湘館」裏,到底藏了什麽樣重要的書籍。
這藏書室的書架上,放眼望去,所有的書看起來都一模一樣——都包著封皮,書脊上也都沒有字,唯一的區別便是厚薄有所不同。
也不曉得是不是光線變化的緣故,賈放走進藏書室之後,整座書架瞬間似乎亮了一點,書本與書本之間的間隙也清晰了些。
賈放深吸一口氣,隨手抽出一本,翻了一下扉頁,突然喜不自勝地跳了起來,隨即走出昏暗的藏書室,來到光線明亮的空曠地帶,打量著手中的書籍。
隻見扉頁上明明白白寫著「營造法式」四個大字——作為一個對中國古建有濃厚興趣的建築師,賈放對這四個字再熟悉不過了。
《營造法式》是北宋時朝廷主管土木工程部門「將作監」的管理李誡奉旨修編的「土木工程做法和工料定額」,可以說是古代中國建築業從業者最重要也是最實用的一本工具書。
早先離奇穿來紅樓世界的時候,賈放就想過,早曉得要穿越,他應該備一本《營造法式》隨時帶在身邊的。現在他主持大觀園的修復工程,雖然他本人對各種建築結構都爛熟於胸,但苦於術語不會,另外中國古代的度量衡與後世不同,換算起來也非常頭疼。
但是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他手裏竟然有了一本《營造法式》。
賈放當真有種「心花怒放」的感覺。
不過,冷靜下來之後,賈放不禁又想起,《營造法式》這書,他也派人在京裏的書局書肆打聽過,根本買不著。店裏的夥計要麽完全沒聽說過這個名兒,要麽聽說過但從未見過真本。
「這樣的書,多是工部裏的匠人才用吧,平日裏從沒見人要買這種書的。」書肆的掌櫃振振有詞地解釋,「咱們書局裏多的是各種經、傳,以及當世大儒的註解……這位小公子,可是在進學,有沒有功名在身,是否要參加考試?」
每每到這種時候,賈放就總會被書局掌櫃勸退。他對子曰詩雲和科舉考試並不感興趣,考科舉,他們家有個賈政應該就夠了。
賈放登時想起,《紅樓》一書裏描寫瀟湘館裏的陳設家具,都是「合著地步打就的」,看來古人很早就開始做整體式家居了。
既然書架拆不出來,賈放想:那就把書架上的書都搬出來吧。
婁師傅卻婉言勸阻:「在整座屋子修完之前,最好別進人。」
工程建設,安全第一。賈放深知這個道理,為了讓他手下的這群小工們每天都能夠「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他採納了婁師傅的建議,並且決定在東屋上方,用毛竹搭一個臨時性的防雨棚,防止在工程施工期間,再發生類似今日的下雨事件。
防雨棚搭起來以後,賈放和婁師傅又一起研究了東屋的結構,一致認為東屋的承重柱結構尚好,沒有問題。而東屋的山牆也沒有問題,可以保留。
於是兩人做出了大膽的安排,在保留最東麵一堵山牆的基礎上,重新給瀟湘館的整體建築上樑,搭好主體結構,最後再考慮如何安置東屋裏的書架。
保留原有建築的一部分牆體、一部分材料,將其他部分換新,這是維修古建時常見的手法。但在建築主體之內還保留著重要物品的情況之下,這種手法並不多見。因此賈放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了整天都懸著心,生怕施工過程中出了什麽紕漏。
但也可能是因為他的運氣就是比較好,很快,瀟湘館上了主梁,轉眼間金檁、脊檁、花架椽、簷椽之類的木排架全上了,立即開始屋頂的瓦作。
這時,賈放也終於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進入東屋,麵對這座書架了。
賈放給自己戴上了一頂「安全帽」,然後進入瀟湘館上房的東屋。他這頂帽子是竹編安全帽,是賈放特地去打銅巷找了手藝高超的篾匠用竹篾編的,裏麵是一層帽襯,外頭是一個半圓形光滑的帽殼。
雖然材料比不上後世,但是多少能提高一些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係數。
賈放進了東屋,先讓自己適應了一會兒這裏的光線。
這座東屋相對明間顯得很昏暗——主要是因為屋內三麵牆麵全部打成了書架,架上應當是磊著滿滿的書。光線隻能從隔壁明間投過來,自然顯得昏暗。
賈放抬頭看看頭頂即將開始的瓦作,心裏已經在盤算著將東屋的一部分屋瓦改成「明瓦」——這也是建築中經常使用的採光手法,從四周採光有困難的時候,可以考慮採用天光,增加室內的亮度。
現在市麵上沒有可靠的大型平麵玻璃出現,賈放也騰不出手「發明」這種穿越神器,但他知道,有一種叫做明瓦的東西,往往被古代富戶用作玻璃的替代品,主要材料為海洋貝類的貝殼、羊角、天然透明雲母片。
他打算在瀟湘館的這間「藏書室」內引入這種設計,直接從屋頂上引入天光,用以改善現下東屋光線昏暗的問題。
但是那些都是後話,現在賈放打算看看,這座聞名遐邇的「瀟湘館」裏,到底藏了什麽樣重要的書籍。
這藏書室的書架上,放眼望去,所有的書看起來都一模一樣——都包著封皮,書脊上也都沒有字,唯一的區別便是厚薄有所不同。
也不曉得是不是光線變化的緣故,賈放走進藏書室之後,整座書架瞬間似乎亮了一點,書本與書本之間的間隙也清晰了些。
賈放深吸一口氣,隨手抽出一本,翻了一下扉頁,突然喜不自勝地跳了起來,隨即走出昏暗的藏書室,來到光線明亮的空曠地帶,打量著手中的書籍。
隻見扉頁上明明白白寫著「營造法式」四個大字——作為一個對中國古建有濃厚興趣的建築師,賈放對這四個字再熟悉不過了。
《營造法式》是北宋時朝廷主管土木工程部門「將作監」的管理李誡奉旨修編的「土木工程做法和工料定額」,可以說是古代中國建築業從業者最重要也是最實用的一本工具書。
早先離奇穿來紅樓世界的時候,賈放就想過,早曉得要穿越,他應該備一本《營造法式》隨時帶在身邊的。現在他主持大觀園的修復工程,雖然他本人對各種建築結構都爛熟於胸,但苦於術語不會,另外中國古代的度量衡與後世不同,換算起來也非常頭疼。
但是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他手裏竟然有了一本《營造法式》。
賈放當真有種「心花怒放」的感覺。
不過,冷靜下來之後,賈放不禁又想起,《營造法式》這書,他也派人在京裏的書局書肆打聽過,根本買不著。店裏的夥計要麽完全沒聽說過這個名兒,要麽聽說過但從未見過真本。
「這樣的書,多是工部裏的匠人才用吧,平日裏從沒見人要買這種書的。」書肆的掌櫃振振有詞地解釋,「咱們書局裏多的是各種經、傳,以及當世大儒的註解……這位小公子,可是在進學,有沒有功名在身,是否要參加考試?」
每每到這種時候,賈放就總會被書局掌櫃勸退。他對子曰詩雲和科舉考試並不感興趣,考科舉,他們家有個賈政應該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