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下,在這關卡外積壓了大部分流民。飢餓的人們聚集在京師之外,麵對關卡與官軍他們無力對抗,但是卻自發地在原地留了下來,既不離去,也沒法兒進城。


    眼前就是那座象徵國之心髒的黑色城池,但是這座城對於流民而言,不知是能給他們帶來終將獲救的希望,還是會將他們推向更加悲慘的深淵。


    *


    京裏最大的糧行「餘慶行」裏,夥計們早起趕著下門板,大開店門做生意。


    新一天的陽光從剛剛打開的大門外照進來,揚起的細小灰塵被揚起,在晨光中自由地飛舞。


    餘慶行的邵掌櫃背著手,眯著眼,沐浴在這溫暖的晨光裏,心裏卻有點兒麻木——話說,他做這一行已經多少年了?……四十五年,還是四十六年?


    幾乎每天早上,他都會準時站在這裏,迎接糧行的第一位主顧。經過多年風雨,這個習慣從未改變。


    「師父,師父,今兒個的水牌還是照舊嗎?」有小夥計來問邵掌櫃今日的糧價。


    邵掌櫃有個雅號,叫做「百穀嚐」,是說他隻要抓一把糧食,看一眼,聞一聞,嚐一口,就能知道這把糧食的品種、產地、成色,從而精準把握這整批糧食的價值。他從業這麽多年了,可還從沒有出過岔子。


    店裏上上下下的夥計,都管邵掌櫃叫「師父」,個個都將老掌櫃敬若神明。而事實也確實如此:不止京中,全國各大糧行,從掌櫃一直到下頭的夥計,大多是他老邵的徒子徒孫。


    如今在京裏,糧行水牌上的糧價牽動著每一個人心,而餘慶行作為行業領袖,早間掛出去的水牌對於全京城的糧行,甚至全京城的人心,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邵掌櫃的眼神卻似乎在繼續追逐晨曦中那些細小的灰塵,對夥計的問話充耳不聞,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冒出一句:「照舊!」


    夥計們「唉」了一聲,昨日用水粉寫在木板上的糧價也不用改,直接這麽掛了出去。


    外頭登時傳來罵娘聲,等候在店外的人有的大聲抗議、轉身走開,有的則掂了掂兜裏的錢,咬著牙,提著已經見了底的糧袋上前,說:「來,打一鬥米……不,粟子,粟子就好。」


    招呼主顧的夥計們明顯心裏也不那麽好受。有個年長的走近邵掌櫃身邊,小聲問:「師父……糧價這樣高,眼見著店裏那些老主顧都買不起糧了。咱們店裏近日的流水也少了不少……您看,這糧價,是不是需要往下調個幾文?」


    邵掌櫃懶洋洋地抬起眼皮:「咱們餘慶行的情形你也知道,但凡糧價往下調一文錢,那全城的百姓就都湧咱們這兒來了……大旱之年,就這點存糧,經不起這麽折騰。」


    那年長的夥計想著後頭貨棧裏堆積成山的粟米與穀子,一張口,連聲音都變了調:「難道就這麽看著,看著……」


    看著這世上人人煎熬?——邵掌櫃在心裏幫這徒弟補上。


    「活在這世上,本就是人人煎熬。」邵掌櫃滿臉寂寞地說,沒人能明白他。


    「師父……」那夥計又開口懇求了一聲。


    「這不是你我能做主的事。」邵掌櫃改了態度,臉上重新寫滿屬於他「百穀嚐」的精明與果決,伸手拍了拍夥計的肩膀,說:「這件事如果稍有閃失,不止你我要丟了糧行這碗飯,往後在這行都無法再立足。為了一家老小,這種話就不要再說了。」


    年長的夥計聽見,緩緩垂下頭,過了片刻,應了一聲是。


    於是邵掌櫃背著雙手,慢慢踱到餘慶行店麵跟前,親耳聽見前來買糧的主顧在抱怨。他則在臉上掛起那萬年不變的笑容,稍許躬身,說:「小老兒聽聞,官倉眼下正在京中放糧,那糧價大約隻有糧行的一半。若是您嫌這糧行的糧食太貴,去官倉買糧也是使得的。」


    原本罵罵咧咧的主顧登時泄了氣:「官倉那裏賣的,固然是平價糧,每天隻放二百石糧食。就算是限了每人隻買二鬥,可是天不亮就排起了長隊。我試著去買過兩回,好不容易排到近前了,官倉的人就說賣光了。」


    「是呀,如果能買到官倉的糧,誰還來這糧行裏買?」


    「算了,北方大旱絕收,眼下肯定哪裏都缺糧。大家就忍一忍,原本吃幹的,現在喝稀,原本吃白麵的,現在吃小米。熬過這個夏天就好了。」


    「也是啊……」


    「大家都沒法子。」


    邵掌櫃鄭重作揖,謝過了幫他說話的老主顧,然後轉回餘慶行後頭的貨棧。


    十幾個百姓裝扮的夥計這時氣喘籲籲地趕了回來,將背回來的糧食分門別類,倒入糧倉。這幾個毛頭小夥還在一路嬉笑:


    「你前頭的那個,就是裕豐行的夥計,我認得的。」


    「官倉怕也想不到,他們放的平價糧,嘻嘻……全都進了京裏各大糧行的糧倉。」


    *


    賈放在德安縣城住了一晚,在驛站住了兩晚,總共有四天沒能去桃源村。


    一回京他就趕緊去了大觀園,通過稻香村前往桃源村,一路上他隻在想,到底用什麽方式才能將桃源村的糧食神不知鬼不覺地運出來。


    稻香村這條通道看來是必須要使用了。桃源村那裏,從各家糧倉到賢良祠已經修了軌道,而大觀園裏,稻香村到大觀園園門也安上了銅軌。這兩段分別運輸都不是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靜的九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靜的九喬並收藏[紅樓]基建高手在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