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手摸了摸趙胤承的腦袋,沉默片刻,道,「你……父親既然想見朕,怎麽不早派人去找?」
趙胤承實在止不住自己的眼淚,卻也還記得父親交代的話,道,「午時便去了,可,可是,沒有人應。」
嘉鈺帝默了默。他最近心情煩躁,午時休息,交代了侍衛不允許任何人打擾。想來趙瀾鏡就是那個時候病危的。
趙胤承抽泣著,從床榻上拿出來一封信,小心地遞給嘉鈺帝:「皇爺爺,這是父親讓我交給你的。」
嘉鈺帝打開了信紙。
這封信並不長。甚至很簡短。
寫信的人身體虛弱,筆力不濟,幾個字雖然寫的俊秀,卻帶著些潦草,中氣不足。嘉鈺帝喜愛書法,對於此道頗有研究,自然也看得出來,寫封信,應當是趙瀾鏡終末之時,強撐著留給他的。
嘉鈺帝看了看那個沒有聲息的人一眼,留在房中瀏覽了這不長的一封信。
父皇
兒臣不孝,未能侍奉終老,若有來生,牛馬相報,亦不達拳拳之情。兒武不達至,文不達極,於朝政唯有愚見。然近來事務頻發,兒雖愚鈍,憂慮存心。前有靖江事,後有程晚舟。黨派之爭,兒臣難以定言。然李韞,貪婪與否,父皇心中自有明鏡。且兒臣觀之,朝中六部,三部歸其下,戶工二部,資給充裕,財物經貪人之手,或可一窺。且兒臣偶耳聞,李之財物,亦送某主,以長其勢。或早日六部歸一,方無此憂慮。兒臣愚見,望能為父皇排憂一二。
望父皇千秋萬載,福高壽長。
不孝兒瀾鏡 敬上
嘉鈺帝一陣子沉默。
六部歸一麽……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瀾鏡本身便無心皇位,多年來更是安安分分,除了當年宋家一事,再未曾有過出格的做法。
甚至於相比最近給他添堵的太子與三皇子,簡直是省心得讓人讚嘆。
他不知道趙瀾鏡怎麽知道的這些事情,但是抹黑李韞,對於趙瀾鏡來說,沒有一點好處。那麽為什麽他會這麽說?這究竟是誤會還是……李韞真的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嘉鈺帝眼眸沉了沉。
若是當真如此,李韞這個人,便留不得了。他知道李韞貪,但誰能沒有缺點,隻要不觸及他的底線,貪一些也沒什麽。
至於皇子間的爭鬥,他自然不會放在心上,最後誰能走到最後,那是他自己的本事。每一代皇帝都是這麽過來的,沒有什麽大不了。
可是在他不能允許有人觸犯他的權威,觸犯他的底線。
黨派之爭,拉攏朝臣都是正常的。但李韞,若是把工部戶部的錢拿出去,補給太子,那麽李韞與太子兩個人,就太過了。
從嘉鈺帝手裏批下去的,國家的錢,不是誰想動就能動的。國計民生,若有閃失,百姓必有怨言。他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換句話說,作為皇帝,在大的方向上,絕對不能出現差錯。若是有人膽敢做出一些在他掌控之外的事情,引起他的憂慮,他就隻能將其抹殺。
這件事要是真的,他絕對不能容他。
嘉鈺帝心思百轉,又回到趙瀾鏡身上,他嘆息一聲,沖蘇常安道,「幫著大皇子準備後事。」
蘇常安應了一聲「是」。
京都是個無情的地方,一個生前不受寵的皇子去世,並沒有引起什麽大的波瀾。
或許是出於某種複雜的心情,在嘉鈺帝的交代下,趙瀾鏡的後事辦的比較隆重。可是即便再隆重,逝去的人仍然是再也不可能回來,真正悲痛的人也不會有所紓解。
真正令人在意的,是與此有關的另一件事。
大皇子趙瀾鏡下葬後的第一天,他的兒子很傷心,小小的一隻,在路上直哭的背過氣去。卻恰巧遇上了出來遛彎的祭司大人,好巧不巧地暈倒在祭司大人的腳下。
祭司大人瞧了一會兒,把小孩子抱了回去。
隔天,搖光閣裏傳出話來,祭司大人與胤承小殿下有機緣,收下他,做了徒弟。
消息一出,眾人譁然。
第52章 番外·大皇子趙瀾鏡
青玄殿。
青玄殿一向門庭冷落, 直到這個時候也沒有幾個人。
趙瀾鏡躺在床上,麵色青白,似乎每一口呼吸都要耗費全身的力氣。
大楚的規矩奇怪, 皇子要有自己的一番功績才能單獨立府。可是趙瀾鏡身體孱弱, 又遭人排擠,再加上他自己的一些複雜的心思, 所以到了最後, 下麵幾個兄弟都出了宮有了自己的府邸,隻有自己還待在從小的青玄殿裏,愈發地讓人瞧不起。
可是他真的就像所有人認為的那樣無能嗎?不是的。在他很小很小的時候,太傅還曾經誇過, 幾個皇子裏屬他的文思敏捷,聰穎過人。他很開心,終於有人認可他誇讚他了, 可是還沒等他把這件事情告訴從小照顧他長大的珠兒姐姐,就被人套上了黑袋子扯到角落裏拳打腳踢,他身體不好, 經不住這樣的對待, 回去之後便生了一場大病。珠兒姐姐一邊哭一邊給他上藥,他自己也覺得心都疼了。後來他病好了,再去上學,不知道誰和太傅說了些什麽,太傅看待他的眼神裏也不再有欣賞。
彼時他還年少,自然是覺得委屈難過的, 幸虧還有欒珠安慰他。從那以後,他便知道,自己笨拙無能一些,才能好過一點。
他想要好過一些。也想要自己身邊的人好過一些。
趙胤承實在止不住自己的眼淚,卻也還記得父親交代的話,道,「午時便去了,可,可是,沒有人應。」
嘉鈺帝默了默。他最近心情煩躁,午時休息,交代了侍衛不允許任何人打擾。想來趙瀾鏡就是那個時候病危的。
趙胤承抽泣著,從床榻上拿出來一封信,小心地遞給嘉鈺帝:「皇爺爺,這是父親讓我交給你的。」
嘉鈺帝打開了信紙。
這封信並不長。甚至很簡短。
寫信的人身體虛弱,筆力不濟,幾個字雖然寫的俊秀,卻帶著些潦草,中氣不足。嘉鈺帝喜愛書法,對於此道頗有研究,自然也看得出來,寫封信,應當是趙瀾鏡終末之時,強撐著留給他的。
嘉鈺帝看了看那個沒有聲息的人一眼,留在房中瀏覽了這不長的一封信。
父皇
兒臣不孝,未能侍奉終老,若有來生,牛馬相報,亦不達拳拳之情。兒武不達至,文不達極,於朝政唯有愚見。然近來事務頻發,兒雖愚鈍,憂慮存心。前有靖江事,後有程晚舟。黨派之爭,兒臣難以定言。然李韞,貪婪與否,父皇心中自有明鏡。且兒臣觀之,朝中六部,三部歸其下,戶工二部,資給充裕,財物經貪人之手,或可一窺。且兒臣偶耳聞,李之財物,亦送某主,以長其勢。或早日六部歸一,方無此憂慮。兒臣愚見,望能為父皇排憂一二。
望父皇千秋萬載,福高壽長。
不孝兒瀾鏡 敬上
嘉鈺帝一陣子沉默。
六部歸一麽……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瀾鏡本身便無心皇位,多年來更是安安分分,除了當年宋家一事,再未曾有過出格的做法。
甚至於相比最近給他添堵的太子與三皇子,簡直是省心得讓人讚嘆。
他不知道趙瀾鏡怎麽知道的這些事情,但是抹黑李韞,對於趙瀾鏡來說,沒有一點好處。那麽為什麽他會這麽說?這究竟是誤會還是……李韞真的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嘉鈺帝眼眸沉了沉。
若是當真如此,李韞這個人,便留不得了。他知道李韞貪,但誰能沒有缺點,隻要不觸及他的底線,貪一些也沒什麽。
至於皇子間的爭鬥,他自然不會放在心上,最後誰能走到最後,那是他自己的本事。每一代皇帝都是這麽過來的,沒有什麽大不了。
可是在他不能允許有人觸犯他的權威,觸犯他的底線。
黨派之爭,拉攏朝臣都是正常的。但李韞,若是把工部戶部的錢拿出去,補給太子,那麽李韞與太子兩個人,就太過了。
從嘉鈺帝手裏批下去的,國家的錢,不是誰想動就能動的。國計民生,若有閃失,百姓必有怨言。他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
換句話說,作為皇帝,在大的方向上,絕對不能出現差錯。若是有人膽敢做出一些在他掌控之外的事情,引起他的憂慮,他就隻能將其抹殺。
這件事要是真的,他絕對不能容他。
嘉鈺帝心思百轉,又回到趙瀾鏡身上,他嘆息一聲,沖蘇常安道,「幫著大皇子準備後事。」
蘇常安應了一聲「是」。
京都是個無情的地方,一個生前不受寵的皇子去世,並沒有引起什麽大的波瀾。
或許是出於某種複雜的心情,在嘉鈺帝的交代下,趙瀾鏡的後事辦的比較隆重。可是即便再隆重,逝去的人仍然是再也不可能回來,真正悲痛的人也不會有所紓解。
真正令人在意的,是與此有關的另一件事。
大皇子趙瀾鏡下葬後的第一天,他的兒子很傷心,小小的一隻,在路上直哭的背過氣去。卻恰巧遇上了出來遛彎的祭司大人,好巧不巧地暈倒在祭司大人的腳下。
祭司大人瞧了一會兒,把小孩子抱了回去。
隔天,搖光閣裏傳出話來,祭司大人與胤承小殿下有機緣,收下他,做了徒弟。
消息一出,眾人譁然。
第52章 番外·大皇子趙瀾鏡
青玄殿。
青玄殿一向門庭冷落, 直到這個時候也沒有幾個人。
趙瀾鏡躺在床上,麵色青白,似乎每一口呼吸都要耗費全身的力氣。
大楚的規矩奇怪, 皇子要有自己的一番功績才能單獨立府。可是趙瀾鏡身體孱弱, 又遭人排擠,再加上他自己的一些複雜的心思, 所以到了最後, 下麵幾個兄弟都出了宮有了自己的府邸,隻有自己還待在從小的青玄殿裏,愈發地讓人瞧不起。
可是他真的就像所有人認為的那樣無能嗎?不是的。在他很小很小的時候,太傅還曾經誇過, 幾個皇子裏屬他的文思敏捷,聰穎過人。他很開心,終於有人認可他誇讚他了, 可是還沒等他把這件事情告訴從小照顧他長大的珠兒姐姐,就被人套上了黑袋子扯到角落裏拳打腳踢,他身體不好, 經不住這樣的對待, 回去之後便生了一場大病。珠兒姐姐一邊哭一邊給他上藥,他自己也覺得心都疼了。後來他病好了,再去上學,不知道誰和太傅說了些什麽,太傅看待他的眼神裏也不再有欣賞。
彼時他還年少,自然是覺得委屈難過的, 幸虧還有欒珠安慰他。從那以後,他便知道,自己笨拙無能一些,才能好過一點。
他想要好過一些。也想要自己身邊的人好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