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頁
我的夫君是傅恆(清穿) 作者:小香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幹隆的決策令東珊怒火叢生!先前的金川之戰隻是地形險要,隻要會用兵,便有取勝的機會,可是緬甸不同,東珊雖未去過,卻也知曉緬甸多瘴氣,任憑你再怎麽驍勇善戰,身強體健,也捱不過瘴氣的侵襲!一旦沾染,便藥石無醫啊!
更何況,如今的傅恆已四十有八,不再是年富力強的青壯年,如何還能再經長途跋涉的折磨?
自從得知這個消息後,東珊便心惶神亂,總有種不祥的預感在腦海翻騰,她不同意他去督軍,態度十分堅決,
「你若再年輕十歲,我可以不管你,但你的年紀擺在那兒,在軍機處安穩做官即可,為何非得冒險上戰場?你可有想過我,可有為孩子們考量?」
第176章 終章
為什麽?那個因由, 他一直藏在心底, 未曾明言,隻因東珊心底的傷口才結痂, 傅恆實不願再去揭她的傷疤, 但她攔著不許他出征,他唯有把話講明,
「因為咱們的兒子和侄子皆因緬甸之戰而亡,此戰若不停歇, 將會有更多的人犧牲,更多的家庭因此而破碎,所以我必須去, 於公於私都得去, 唯有擊敗緬甸,邊陲方能清淨,兒子才能瞑目!」
兩年前, 福靈安出征緬甸, 死於外地, 嫡長子身亡, 東珊痛徹心扉, 很長一段時日都走不出陰影。
福靈安自六歲起便入宮讀書,長大後開始做侍衛,再大些被派至外地,待在家中的時日甚少,算起來, 這幾個孩子中,東珊與大兒子相處最短。
她總覺得對不住兒子,不希望他外派,盼著他能回京任職。然而福隆安已在京中,那麽總有一個兒子會在外地,隻是她怎麽也沒想到,福靈安年紀輕輕竟會就此喪命,天人永隔!
煎熬了兩年,她的傷痛才漸漸淡化,今日驟然提及,東珊的心再一次被戳傷,緊擁著傅恆哀聲悲泣,
「我已經失去一個兒子,不能再失去丈夫!傅恆,就當我求你,不要去緬甸,不要再去打仗,一旦有什麽意外,你讓我怎麽辦?」
回擁著她,傅恆眸色堅定,鄭重承諾,「我答應你,這一路上我會照顧好自己,量力而行,定然平安歸來,與你和孩子們團聚。」
盡管他再三保證,東珊依舊難以安心,隻因她清楚傅恆的性子,辦什麽事都會全力以赴,此戰不成他是不會回來的。然而傅恆拿兒子說事兒,她又有什麽理由拒絕?
幹隆三十五年二月二十日,傅恆身披皇帝所賜的盔甲,率領一眾將士踏著早春的輕寒自京師啟程。
目送傅恆離去的那一日清晨,大霧瀰漫,濃霧遮擋他的容顏,他的背影越來越模糊,她看不真切,入目一片灰白,空茫摻雜著懼意,同時席捲她心扉,仿佛這一走,便是生離死別!
盡管她不願承認,可她心底的不祥預感越發強烈,心如鼓錘,咚咚作響,既疾且密,擾得她焦慮難安。
她多麽希望這次能向上回那樣,傅恆才出京城就收到捷報,就此返回,隻可惜她等了很多天都沒有等到他回程,看來這一仗勢在必行。
時隔二十年,傅恆再次帶兵,依舊日行兩百餘裏,不曾有任何耽擱。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三月二十四日到達雲南地界。
四月初九,傅恆抵達騰越,增調貴州士兵兩千人,外加雲南昭通士兵一千人。
行軍途中,傅恆觀察地形圖後決定水陸並進,但緬甸多江河,江水湍急,士兵欲渡江需大量船隻,而翁古山上多林木,巨樹參天,晝楠和夜槐皆適宜造船,於是傅恆命傅顯率清軍兩千人,又調湖廣工匠四百六十餘人秘密奔赴野牛壩,趕造船隻。
安排妥當後,傅恆祭纛誓師,兵發騰越,突襲緬軍,初戰告捷,士氣大振!
時值七月盛夏,傅恆繼續率軍南下,若遇江河,士兵們隻能搭橋以渡,多日來雨水連綿,河水上漲,他卻不顧艱辛,時常冒雨進軍。
在此期間,廣廷亦率軍疾行,終於在十月初二這天與傅恆的軍隊匯合,與此同時,野牛壩戰船造成,船隻畢集,傅恆清點兵力,縱然隻有一萬四千人,也要與緬軍硬槓!
為嘉許傅恆進軍神速,幹隆特賜三眼花翎,命其即刻佩戴。
這三眼花翎歷來隻有王爺才有被賞賜的資格,傅恆自認尚未功成,再三推辭,隻道等功成之後再行佩戴。
十月初五,清軍一舉攻克之前被緬軍攻占的軍事重鎮新街,連日行軍打仗,時冷時熱,使得傅恆患了病,廣廷勸他留營養病,他卻不肯,渾把對東珊的承諾拋諸腦後,隻因他認為這是緊要關頭,身為經略,他必須一馬當先,才能鼓舞士氣。
五天後,清軍分路進攻,傅恆與廣廷在東岸,阿裏袞在西岸,水陸並進,共同擊潰緬甸水軍。
十月二十,清軍壓境,抵達老官屯。此處乃是南北水陸交通要地,易守難攻,緬軍在此設立木寨與水寨,守備異常堅固,清軍連攻三日,皆未有成效。
傅恆就此駐守,命水師進逼西岸沙洲,切斷緬軍的補給。
緬軍欲求和,傅恆不允,派人嚴密監視,又命海蘭察領兵截剿潛至江岸構巢的緬軍。
傅恆心懷壯誌,誓要攻克賊砦,奈何老官屯被毒霧環繞,水土惡劣,瘴氣濃密,滿洲士兵水土不服,將士們紛紛病倒,就連傅恆也難逃此劫!
到得嚴冬,大雪紛揚,天寒地凍,傅恆的病情日漸加重,廣廷上奏皇帝,說傅恆被瘴氣侵襲,腹瀉不止,已然精神恍惚,不能指揮。
更何況,如今的傅恆已四十有八,不再是年富力強的青壯年,如何還能再經長途跋涉的折磨?
自從得知這個消息後,東珊便心惶神亂,總有種不祥的預感在腦海翻騰,她不同意他去督軍,態度十分堅決,
「你若再年輕十歲,我可以不管你,但你的年紀擺在那兒,在軍機處安穩做官即可,為何非得冒險上戰場?你可有想過我,可有為孩子們考量?」
第176章 終章
為什麽?那個因由, 他一直藏在心底, 未曾明言,隻因東珊心底的傷口才結痂, 傅恆實不願再去揭她的傷疤, 但她攔著不許他出征,他唯有把話講明,
「因為咱們的兒子和侄子皆因緬甸之戰而亡,此戰若不停歇, 將會有更多的人犧牲,更多的家庭因此而破碎,所以我必須去, 於公於私都得去, 唯有擊敗緬甸,邊陲方能清淨,兒子才能瞑目!」
兩年前, 福靈安出征緬甸, 死於外地, 嫡長子身亡, 東珊痛徹心扉, 很長一段時日都走不出陰影。
福靈安自六歲起便入宮讀書,長大後開始做侍衛,再大些被派至外地,待在家中的時日甚少,算起來, 這幾個孩子中,東珊與大兒子相處最短。
她總覺得對不住兒子,不希望他外派,盼著他能回京任職。然而福隆安已在京中,那麽總有一個兒子會在外地,隻是她怎麽也沒想到,福靈安年紀輕輕竟會就此喪命,天人永隔!
煎熬了兩年,她的傷痛才漸漸淡化,今日驟然提及,東珊的心再一次被戳傷,緊擁著傅恆哀聲悲泣,
「我已經失去一個兒子,不能再失去丈夫!傅恆,就當我求你,不要去緬甸,不要再去打仗,一旦有什麽意外,你讓我怎麽辦?」
回擁著她,傅恆眸色堅定,鄭重承諾,「我答應你,這一路上我會照顧好自己,量力而行,定然平安歸來,與你和孩子們團聚。」
盡管他再三保證,東珊依舊難以安心,隻因她清楚傅恆的性子,辦什麽事都會全力以赴,此戰不成他是不會回來的。然而傅恆拿兒子說事兒,她又有什麽理由拒絕?
幹隆三十五年二月二十日,傅恆身披皇帝所賜的盔甲,率領一眾將士踏著早春的輕寒自京師啟程。
目送傅恆離去的那一日清晨,大霧瀰漫,濃霧遮擋他的容顏,他的背影越來越模糊,她看不真切,入目一片灰白,空茫摻雜著懼意,同時席捲她心扉,仿佛這一走,便是生離死別!
盡管她不願承認,可她心底的不祥預感越發強烈,心如鼓錘,咚咚作響,既疾且密,擾得她焦慮難安。
她多麽希望這次能向上回那樣,傅恆才出京城就收到捷報,就此返回,隻可惜她等了很多天都沒有等到他回程,看來這一仗勢在必行。
時隔二十年,傅恆再次帶兵,依舊日行兩百餘裏,不曾有任何耽擱。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三月二十四日到達雲南地界。
四月初九,傅恆抵達騰越,增調貴州士兵兩千人,外加雲南昭通士兵一千人。
行軍途中,傅恆觀察地形圖後決定水陸並進,但緬甸多江河,江水湍急,士兵欲渡江需大量船隻,而翁古山上多林木,巨樹參天,晝楠和夜槐皆適宜造船,於是傅恆命傅顯率清軍兩千人,又調湖廣工匠四百六十餘人秘密奔赴野牛壩,趕造船隻。
安排妥當後,傅恆祭纛誓師,兵發騰越,突襲緬軍,初戰告捷,士氣大振!
時值七月盛夏,傅恆繼續率軍南下,若遇江河,士兵們隻能搭橋以渡,多日來雨水連綿,河水上漲,他卻不顧艱辛,時常冒雨進軍。
在此期間,廣廷亦率軍疾行,終於在十月初二這天與傅恆的軍隊匯合,與此同時,野牛壩戰船造成,船隻畢集,傅恆清點兵力,縱然隻有一萬四千人,也要與緬軍硬槓!
為嘉許傅恆進軍神速,幹隆特賜三眼花翎,命其即刻佩戴。
這三眼花翎歷來隻有王爺才有被賞賜的資格,傅恆自認尚未功成,再三推辭,隻道等功成之後再行佩戴。
十月初五,清軍一舉攻克之前被緬軍攻占的軍事重鎮新街,連日行軍打仗,時冷時熱,使得傅恆患了病,廣廷勸他留營養病,他卻不肯,渾把對東珊的承諾拋諸腦後,隻因他認為這是緊要關頭,身為經略,他必須一馬當先,才能鼓舞士氣。
五天後,清軍分路進攻,傅恆與廣廷在東岸,阿裏袞在西岸,水陸並進,共同擊潰緬甸水軍。
十月二十,清軍壓境,抵達老官屯。此處乃是南北水陸交通要地,易守難攻,緬軍在此設立木寨與水寨,守備異常堅固,清軍連攻三日,皆未有成效。
傅恆就此駐守,命水師進逼西岸沙洲,切斷緬軍的補給。
緬軍欲求和,傅恆不允,派人嚴密監視,又命海蘭察領兵截剿潛至江岸構巢的緬軍。
傅恆心懷壯誌,誓要攻克賊砦,奈何老官屯被毒霧環繞,水土惡劣,瘴氣濃密,滿洲士兵水土不服,將士們紛紛病倒,就連傅恆也難逃此劫!
到得嚴冬,大雪紛揚,天寒地凍,傅恆的病情日漸加重,廣廷上奏皇帝,說傅恆被瘴氣侵襲,腹瀉不止,已然精神恍惚,不能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