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天下遼闊
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 作者:天天吹泡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一月一號,最新情報送回,敵軍全殲,隻有少數逃走。
鄴城內,軍民歡呼,袁紹開心的馬上召開宴會,一副歡慶的氣象。
郭嘉主動邀請,希望韓星河一起回城,還可以化解雙方之間的矛盾。
但這個時候,哪有心情進去喝酒啊,所以,韓星河直接拒絕了。
整場誘敵殲滅戰,耗時一個月,都是各大將領自由發揮。
是太平道十二萬騎兵,死死牽製住了敵軍。
為了第一時間得知戰損情況,韓星河告別了郭嘉,迅速前往戰場。
為國赴死的戰爭,還夾雜著個人情感,而並不是那麽純粹。
從頭到尾,自己這個聖子都不敢多說,唯恐人心渙散。
隻能下達命令,強製執行,並且從始至終,不參與不指揮。
十年了,太平道起起伏伏,已經被折磨的沒有了銳氣,更沒了當初那種血性。
眼睜睜看著最後的十萬將士損失殆盡,是在每一個將領心口拉了一刀。
韓星河自知理虧,無顏麵對眾人,故而躲了一個月。
一路南下,途經每個戰場,都能看到太平道將士的屍體。
他們無愧國家民族,是一個個合格的軍人,嚴謹的執行了命令。
不管在哪裏發生的戰爭,都有太平道騎兵在纏著鮮卑大軍。
漳河大橋是最殘酷的戰場,是鮮卑大軍發起決戰的地點。
這場戰役,也完美複刻了曆史上的界橋之戰。
鞠義的先登死士守著橋的一端,還有大量玩家配合。
沒有補給,人困馬乏,鮮卑軍不得不拚死突圍。
一直拖到文醜南下,完成最後的決戰。
望著被戰馬踩成肉泥的屍體,根本無法想象戰爭的殘酷程度。
第一個找到的是張遼,他正孤零零的躺在一堆幹草裏睡覺。
破爛的盔甲,布滿汙穢的臉龐,讓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英氣不在。
他過往引以為傲的騎兵,全員戰死,存活之數不到五十。
等了三個小時,張遼醒來,一時間還有些迷糊,眼睛裏滿是紅血絲,恍惚了好半天。
“主公?”
韓星河搭手過去,回道:“是我,你快起來吃點東西。”
張遼眨了眨眼問道:“贏了嗎?”
眾人點頭回應,眼神中皆是複雜的意味,崇敬又傷感。
韓星河苦笑著問道:“文遠,你可曾後悔過?”
張遼搖頭:“隻要主公覺得正確,那就無悔。”
雖然言不達意,但這個回答可以少許的寬慰人心。
隨後,眾人分散而去,尋找落單的隊伍,傳達鄴城外集合的消息。
戰場區域比較大,鮮卑騎兵逃走的也有一小部分。
打掃戰場的難度增加,蓋英雄那邊不得不派出上百萬人收拾戰利品。
回去的路上,隨處可見結伴而行的玩家小隊。
與之前相比,這些人的態度大為改觀。
以前見了太平道得軍隊是謾罵不停,即便不敢罵,也沒什麽好臉色。
這場戰役下來,太平道算是頭功,更是堅定了立場,對外反擊。
自證清白,博得路人的讚許,好似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一路上,韓星河都在招手回應,感受著前後的態度落差。
間諜漢奸,如過街老鼠,報效國家,享世人美譽。
可這一切,都是拚上全部家底換來的,冷暖自知。
將士們連戰一個月,應該好好補補身子,好酒好菜必須安排。
這點要求,袁紹沒理由不同意,但郭嘉想讓存活的士兵進城去。
韓星河再次拒絕,不是不信他,而是信不過袁紹。
按張遼的估算,至少能活著回來三四萬人吧。
隨後,郭嘉準備了四萬人的食物,還安排人送出了城。
當天夜裏,波才,何曼等人歸來,隨行士兵不足千人。
天亮後,徐晃,梁興趕回,身邊不足百人。
緊接著,武安國,樂進,管亥都陸續趕回,但他們的情況也是很慘,隨行士兵不足千人。
至此,韓星河坐立不安,內心開始有些慌亂。
直到劉譽回來,終於有個可以說上話的人了。
劉譽當即表示,不要太過樂觀,要正視發生過的事情,不能心存幻想。
說的很現實,確實也是這樣,做出決定之前,就應該想到是什麽結果。
又等了兩天,送回來幾具屍體,龔都,何儀,卞喜...
直到一周後,華雄,徐榮,牛輔終於出現,而他們這行人,損失很小,依舊存活上萬騎兵。
出發前一萬六,回來一萬三,整整一個月,隻戰死了三千。
這個數據不合理,甚至讓人覺得他們在劃水。
太平道十萬騎兵,存活不過八千之數,幾乎可以說是全軍覆沒。
四十多萬鮮卑騎兵,戰力非凡,即便是鑽進了口袋陣,也堅持了半個多月。
論單兵實力,雙方相差無幾,為什麽西涼兵可以保持較低的戰損比?
韓星河不可置信的將情緒擺在了臉上。
“你們沒參與戰鬥嗎?”
“為什麽還活著這麽多人?”
問題直接甩出,徐榮的臉很快就掛不住了。
而劉譽聽到後,馬上過來小聲道:“穩住情緒,不要亂說話!”
而這時,波才,管承迅速放下手中的事,往過走了幾步。
韓星河當即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本來隻是不太相信這個數據,可說出來就變成了質疑。
質疑西涼軍的忠誠度,質疑他們在劃水,好似死的更多一些才對。
華雄有些尷尬,但沒有解釋,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管承。
好似有隱情,並不是他們故意為之。
管承也意識到了問題,馬上解釋道:“是我安排的!”
“我讓他們跟在我們後麵,打掃戰場,所以傷亡小一些。”
聽聞此言,眾將更是迷惑。
波才也清楚內情,開口道:“主公勿怪!他們西涼兵,本就數量不多。”
“青州遭遇劫難,我軍將士們都清楚,下次回去,六親九族已無,所以...死戰之事,就讓他們上吧。”
這一刻,眾人都明白了兩個老渠帥的良苦用心。
死戰之事,他們選擇了犧牲太平道,保留西涼軍。
卜已也歎氣道:“自天師起事以來,已有十載,我軍幾經覆滅,苟活於世,授人話柄。”
“如今能體麵的結束這一切,也難說是樁美事。”
“風起雲湧,豪傑四起,踏遍九州,方知天下之遼闊,問鼎中原,睥睨八方,何其之難!”
“主公切莫心生他意,此事是我等商議後決定的。”
這一刻,眾人淚目,連同華雄也上前拍了拍卜已的肩膀。
韓星河聽傻了,呆若木雞的站在原地,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是好。
太平道最初的三個大渠帥,借著這次行動,結束了屬於黃巾軍的時代。
是一種妥協,也是一種放棄,從此以後,心中再無執念。
太平道沒能力顛覆漢室,更沒可能治理好天下。
強大的外敵入境,讓人直接認清現實。
即便山河破碎,漢室凋零,天下百姓心中依舊認定自己是漢人。
為了家國安危,拋頭顱灑熱血,舍身成仁。
朝廷崩壞,但大漢的魂還在,引導世人萬眾一心,共赴國難。
大漢前後四百年,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百年朝代,沉澱下來的東西深入骨髓,是太平道永遠無法替代的。
鄴城內,軍民歡呼,袁紹開心的馬上召開宴會,一副歡慶的氣象。
郭嘉主動邀請,希望韓星河一起回城,還可以化解雙方之間的矛盾。
但這個時候,哪有心情進去喝酒啊,所以,韓星河直接拒絕了。
整場誘敵殲滅戰,耗時一個月,都是各大將領自由發揮。
是太平道十二萬騎兵,死死牽製住了敵軍。
為了第一時間得知戰損情況,韓星河告別了郭嘉,迅速前往戰場。
為國赴死的戰爭,還夾雜著個人情感,而並不是那麽純粹。
從頭到尾,自己這個聖子都不敢多說,唯恐人心渙散。
隻能下達命令,強製執行,並且從始至終,不參與不指揮。
十年了,太平道起起伏伏,已經被折磨的沒有了銳氣,更沒了當初那種血性。
眼睜睜看著最後的十萬將士損失殆盡,是在每一個將領心口拉了一刀。
韓星河自知理虧,無顏麵對眾人,故而躲了一個月。
一路南下,途經每個戰場,都能看到太平道將士的屍體。
他們無愧國家民族,是一個個合格的軍人,嚴謹的執行了命令。
不管在哪裏發生的戰爭,都有太平道騎兵在纏著鮮卑大軍。
漳河大橋是最殘酷的戰場,是鮮卑大軍發起決戰的地點。
這場戰役,也完美複刻了曆史上的界橋之戰。
鞠義的先登死士守著橋的一端,還有大量玩家配合。
沒有補給,人困馬乏,鮮卑軍不得不拚死突圍。
一直拖到文醜南下,完成最後的決戰。
望著被戰馬踩成肉泥的屍體,根本無法想象戰爭的殘酷程度。
第一個找到的是張遼,他正孤零零的躺在一堆幹草裏睡覺。
破爛的盔甲,布滿汙穢的臉龐,讓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將軍英氣不在。
他過往引以為傲的騎兵,全員戰死,存活之數不到五十。
等了三個小時,張遼醒來,一時間還有些迷糊,眼睛裏滿是紅血絲,恍惚了好半天。
“主公?”
韓星河搭手過去,回道:“是我,你快起來吃點東西。”
張遼眨了眨眼問道:“贏了嗎?”
眾人點頭回應,眼神中皆是複雜的意味,崇敬又傷感。
韓星河苦笑著問道:“文遠,你可曾後悔過?”
張遼搖頭:“隻要主公覺得正確,那就無悔。”
雖然言不達意,但這個回答可以少許的寬慰人心。
隨後,眾人分散而去,尋找落單的隊伍,傳達鄴城外集合的消息。
戰場區域比較大,鮮卑騎兵逃走的也有一小部分。
打掃戰場的難度增加,蓋英雄那邊不得不派出上百萬人收拾戰利品。
回去的路上,隨處可見結伴而行的玩家小隊。
與之前相比,這些人的態度大為改觀。
以前見了太平道得軍隊是謾罵不停,即便不敢罵,也沒什麽好臉色。
這場戰役下來,太平道算是頭功,更是堅定了立場,對外反擊。
自證清白,博得路人的讚許,好似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一路上,韓星河都在招手回應,感受著前後的態度落差。
間諜漢奸,如過街老鼠,報效國家,享世人美譽。
可這一切,都是拚上全部家底換來的,冷暖自知。
將士們連戰一個月,應該好好補補身子,好酒好菜必須安排。
這點要求,袁紹沒理由不同意,但郭嘉想讓存活的士兵進城去。
韓星河再次拒絕,不是不信他,而是信不過袁紹。
按張遼的估算,至少能活著回來三四萬人吧。
隨後,郭嘉準備了四萬人的食物,還安排人送出了城。
當天夜裏,波才,何曼等人歸來,隨行士兵不足千人。
天亮後,徐晃,梁興趕回,身邊不足百人。
緊接著,武安國,樂進,管亥都陸續趕回,但他們的情況也是很慘,隨行士兵不足千人。
至此,韓星河坐立不安,內心開始有些慌亂。
直到劉譽回來,終於有個可以說上話的人了。
劉譽當即表示,不要太過樂觀,要正視發生過的事情,不能心存幻想。
說的很現實,確實也是這樣,做出決定之前,就應該想到是什麽結果。
又等了兩天,送回來幾具屍體,龔都,何儀,卞喜...
直到一周後,華雄,徐榮,牛輔終於出現,而他們這行人,損失很小,依舊存活上萬騎兵。
出發前一萬六,回來一萬三,整整一個月,隻戰死了三千。
這個數據不合理,甚至讓人覺得他們在劃水。
太平道十萬騎兵,存活不過八千之數,幾乎可以說是全軍覆沒。
四十多萬鮮卑騎兵,戰力非凡,即便是鑽進了口袋陣,也堅持了半個多月。
論單兵實力,雙方相差無幾,為什麽西涼兵可以保持較低的戰損比?
韓星河不可置信的將情緒擺在了臉上。
“你們沒參與戰鬥嗎?”
“為什麽還活著這麽多人?”
問題直接甩出,徐榮的臉很快就掛不住了。
而劉譽聽到後,馬上過來小聲道:“穩住情緒,不要亂說話!”
而這時,波才,管承迅速放下手中的事,往過走了幾步。
韓星河當即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本來隻是不太相信這個數據,可說出來就變成了質疑。
質疑西涼軍的忠誠度,質疑他們在劃水,好似死的更多一些才對。
華雄有些尷尬,但沒有解釋,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管承。
好似有隱情,並不是他們故意為之。
管承也意識到了問題,馬上解釋道:“是我安排的!”
“我讓他們跟在我們後麵,打掃戰場,所以傷亡小一些。”
聽聞此言,眾將更是迷惑。
波才也清楚內情,開口道:“主公勿怪!他們西涼兵,本就數量不多。”
“青州遭遇劫難,我軍將士們都清楚,下次回去,六親九族已無,所以...死戰之事,就讓他們上吧。”
這一刻,眾人都明白了兩個老渠帥的良苦用心。
死戰之事,他們選擇了犧牲太平道,保留西涼軍。
卜已也歎氣道:“自天師起事以來,已有十載,我軍幾經覆滅,苟活於世,授人話柄。”
“如今能體麵的結束這一切,也難說是樁美事。”
“風起雲湧,豪傑四起,踏遍九州,方知天下之遼闊,問鼎中原,睥睨八方,何其之難!”
“主公切莫心生他意,此事是我等商議後決定的。”
這一刻,眾人淚目,連同華雄也上前拍了拍卜已的肩膀。
韓星河聽傻了,呆若木雞的站在原地,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是好。
太平道最初的三個大渠帥,借著這次行動,結束了屬於黃巾軍的時代。
是一種妥協,也是一種放棄,從此以後,心中再無執念。
太平道沒能力顛覆漢室,更沒可能治理好天下。
強大的外敵入境,讓人直接認清現實。
即便山河破碎,漢室凋零,天下百姓心中依舊認定自己是漢人。
為了家國安危,拋頭顱灑熱血,舍身成仁。
朝廷崩壞,但大漢的魂還在,引導世人萬眾一心,共赴國難。
大漢前後四百年,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百年朝代,沉澱下來的東西深入骨髓,是太平道永遠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