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多地洪災泛濫已非一日,地方官員上書災情,朝廷調遣撥款,這前後加起來也周折了不少時間。
魏央道:「災情日益嚴峻,非同小可,我前後撥調了三次,遣了兩批駐城軍分散各城,耽誤了些時日。」
「北境路遙,多水難行,可決議好對策?」頓了頓,白問月又繼續道,「我曾聽聞父親說起過,北臨的夏代燕三國一直虎視眈眈,當年諸國來犯時,響應大榆分割北紹,夏代燕便是首當其衝。」
「如今北境多城被淹,軍行不及,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時機,他們未必會安分守己。」
音落抬首,便瞧見魏央目不轉睛地望著她,眉眼隱含笑意。
「你思慮的很周全。」忍不住讚賞了一句。
「我正是思及至此,所以又另調了兩千精兵待命。」
白問月不解:「待命?」
幽幽地望了她一眼,魏央品著長樂宮的新茶,緩緩答道:「正是。」
「不同賑災軍一同前往北境嗎?」
「不同。」
微微一愣,思索了半晌,未明其深意。
魏央放下杯子,同她解釋:「我方才不是剛與你說過,我遣調了京中的兵力,分散各城駐守。」
「這各城裏,便有北境十二城裏的八城。」他沉了沉嗓子,蘊藏不住滿身的威嚴:
「我等的就是他們起事。」
他暗下行調兵力分散北境各處,屆時三國來犯,一紙奏請,北境八城兵力集結,無需行兵援軍,大可將計就計,反攻他們個措手不及。
魏央心中所謀劃的,是借北境洪災為誘,引夏代燕入甕,再趁機一舉吞掉這三個邊境小國。
扮豬引蛇。
話言至此,白問月便明白了他的用意,謀事高遠,輕易不可招惹,正是魏央。
瞧著他這副萬事在握,不怒自威的模樣,白問月麵上有些忍俊不禁。
不著痕跡地飲了杯茶,忽又想起:「那此次賑災的派遣官員名單擬定了?」
涉及的賑災金額數目龐大,她心裏猜測過,太後許是會欽點段升或者自己的父親前往北境,然而魏央卻搖了搖頭,同她道:
「調了魏府的魏榮恆。」
魏央的族叔,太後的族弟。
「魏大人?」未曾掩飾話中的驚訝,滿臉困惑,「怎的是他?」
她倒不是質疑魏大人的能力,無法勝任此次賑災,隻是魏家人一直以來,走的都是金戈鐵馬的路數,這文差功夫,比起段白二人,還是差了那麽一些。
但轉念一想,魏央方才的意思,是要藉機吞併夏代燕,那讓魏大人前往北境,難道是為了此事而打算?
哪曾想,魏央似是猜到她所想,又直言出口否認了她的猜測。
「調遣魏大人賑災,是謝歡的主意。」
與他的謀劃無關。
他道:「太後原是想派段升去,可皇上卻極力舉薦了魏大人。」
「賑災銀兩數額巨大,賑災事宜環環相扣,事事繁瑣,此事又關國體,太後心底信得過的也隻有丞相和太尉兩位大人。」
「可謝歡卻指命讓魏大人去。」
話聲戛然而止,兩人四目相對,知曉對方也未猜出謝歡究竟有何用意。
「那最後是定了誰呢?」白問月問。
「魏大人。」魏央道,「前有鎮國將軍府,後有段白二府,太後總歸是要避一些嫌,所以魏榮恆這些年手中雖握權,可並未得過什麽重用。」
「太後起初有些猶豫,但最後還是定下了魏大人。」
終歸是魏家的人,出不了什麽岔子。
事無奇亂,也無不妥,唯一令人在意的,是無人知曉謝歡打的是什麽算盤,白問月皺著眉頭思索了半晌,也沒琢磨出什麽由頭。
上一世前望北境賑災的是白慕石,並無魏府何事,也無魏央調兵北境八城的事宜,而這一世顯然因她嫁了將軍府,而多了許多變數。
魏榮恆賑災北境,既是謝歡的心思,那事出必定有因,可因從何來?
前世或今生,不可逆的事皆都可知,可逆之事也有處可推,唯有謝歡心裏的謀算,隨著時間的增長,越來越深不可測,測無可知。
暑熱當頭,午時將至,臨近用膳時分。
夫妻二人閑話結束,魏央又囑咐了幾句,便準備離宮回府。
依照宮中的規矩,白問月與皇後也未多留,說了幾句禮話,差人去送,魏將軍這便走了。
午膳午休,夕落月升,直至夜風吹起,白問月坐在長樂宮的宮亭裏消食,這才忽然想起,白日裏隻顧著說賑災的事情,倒是忘了問他,賀大人那邊,段聽蘭的事如何了。
夜幕籠罩,宮燈燃起,蟬聲未減半分。宮人拿著蒲扇圍涼一圈驅蚊,從香從殿內點了一支驅蟲香,端爐行來。
夜風不似平常清涼,空氣中隱隱有層悶熱,從香放下熏爐,忍不住抱怨:「七月過半,北境泛濫成災,怎的京裏就不落一滴雨呢。」
一旁驅蚊的宮女跟著附和:「自進了夏日後,七零八落地下了那麽幾場雨,比起往年的暴風疾雨實在不盡人意。」
另一個宮女又道:「這才哪兒跟哪兒,總歸是要下的,大雨的日子,還在後麵呢。」
她們你一言,我一語,說的起勁,白問月擺弄桌上的棋盤,靜靜地聽著,含笑不語。
魏央道:「災情日益嚴峻,非同小可,我前後撥調了三次,遣了兩批駐城軍分散各城,耽誤了些時日。」
「北境路遙,多水難行,可決議好對策?」頓了頓,白問月又繼續道,「我曾聽聞父親說起過,北臨的夏代燕三國一直虎視眈眈,當年諸國來犯時,響應大榆分割北紹,夏代燕便是首當其衝。」
「如今北境多城被淹,軍行不及,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時機,他們未必會安分守己。」
音落抬首,便瞧見魏央目不轉睛地望著她,眉眼隱含笑意。
「你思慮的很周全。」忍不住讚賞了一句。
「我正是思及至此,所以又另調了兩千精兵待命。」
白問月不解:「待命?」
幽幽地望了她一眼,魏央品著長樂宮的新茶,緩緩答道:「正是。」
「不同賑災軍一同前往北境嗎?」
「不同。」
微微一愣,思索了半晌,未明其深意。
魏央放下杯子,同她解釋:「我方才不是剛與你說過,我遣調了京中的兵力,分散各城駐守。」
「這各城裏,便有北境十二城裏的八城。」他沉了沉嗓子,蘊藏不住滿身的威嚴:
「我等的就是他們起事。」
他暗下行調兵力分散北境各處,屆時三國來犯,一紙奏請,北境八城兵力集結,無需行兵援軍,大可將計就計,反攻他們個措手不及。
魏央心中所謀劃的,是借北境洪災為誘,引夏代燕入甕,再趁機一舉吞掉這三個邊境小國。
扮豬引蛇。
話言至此,白問月便明白了他的用意,謀事高遠,輕易不可招惹,正是魏央。
瞧著他這副萬事在握,不怒自威的模樣,白問月麵上有些忍俊不禁。
不著痕跡地飲了杯茶,忽又想起:「那此次賑災的派遣官員名單擬定了?」
涉及的賑災金額數目龐大,她心裏猜測過,太後許是會欽點段升或者自己的父親前往北境,然而魏央卻搖了搖頭,同她道:
「調了魏府的魏榮恆。」
魏央的族叔,太後的族弟。
「魏大人?」未曾掩飾話中的驚訝,滿臉困惑,「怎的是他?」
她倒不是質疑魏大人的能力,無法勝任此次賑災,隻是魏家人一直以來,走的都是金戈鐵馬的路數,這文差功夫,比起段白二人,還是差了那麽一些。
但轉念一想,魏央方才的意思,是要藉機吞併夏代燕,那讓魏大人前往北境,難道是為了此事而打算?
哪曾想,魏央似是猜到她所想,又直言出口否認了她的猜測。
「調遣魏大人賑災,是謝歡的主意。」
與他的謀劃無關。
他道:「太後原是想派段升去,可皇上卻極力舉薦了魏大人。」
「賑災銀兩數額巨大,賑災事宜環環相扣,事事繁瑣,此事又關國體,太後心底信得過的也隻有丞相和太尉兩位大人。」
「可謝歡卻指命讓魏大人去。」
話聲戛然而止,兩人四目相對,知曉對方也未猜出謝歡究竟有何用意。
「那最後是定了誰呢?」白問月問。
「魏大人。」魏央道,「前有鎮國將軍府,後有段白二府,太後總歸是要避一些嫌,所以魏榮恆這些年手中雖握權,可並未得過什麽重用。」
「太後起初有些猶豫,但最後還是定下了魏大人。」
終歸是魏家的人,出不了什麽岔子。
事無奇亂,也無不妥,唯一令人在意的,是無人知曉謝歡打的是什麽算盤,白問月皺著眉頭思索了半晌,也沒琢磨出什麽由頭。
上一世前望北境賑災的是白慕石,並無魏府何事,也無魏央調兵北境八城的事宜,而這一世顯然因她嫁了將軍府,而多了許多變數。
魏榮恆賑災北境,既是謝歡的心思,那事出必定有因,可因從何來?
前世或今生,不可逆的事皆都可知,可逆之事也有處可推,唯有謝歡心裏的謀算,隨著時間的增長,越來越深不可測,測無可知。
暑熱當頭,午時將至,臨近用膳時分。
夫妻二人閑話結束,魏央又囑咐了幾句,便準備離宮回府。
依照宮中的規矩,白問月與皇後也未多留,說了幾句禮話,差人去送,魏將軍這便走了。
午膳午休,夕落月升,直至夜風吹起,白問月坐在長樂宮的宮亭裏消食,這才忽然想起,白日裏隻顧著說賑災的事情,倒是忘了問他,賀大人那邊,段聽蘭的事如何了。
夜幕籠罩,宮燈燃起,蟬聲未減半分。宮人拿著蒲扇圍涼一圈驅蚊,從香從殿內點了一支驅蟲香,端爐行來。
夜風不似平常清涼,空氣中隱隱有層悶熱,從香放下熏爐,忍不住抱怨:「七月過半,北境泛濫成災,怎的京裏就不落一滴雨呢。」
一旁驅蚊的宮女跟著附和:「自進了夏日後,七零八落地下了那麽幾場雨,比起往年的暴風疾雨實在不盡人意。」
另一個宮女又道:「這才哪兒跟哪兒,總歸是要下的,大雨的日子,還在後麵呢。」
她們你一言,我一語,說的起勁,白問月擺弄桌上的棋盤,靜靜地聽著,含笑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