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根究底仔細說來,不管是如何,到底也是一件好事。
在謝歡有所發現和動作之前,皆可行一步,是一步。
大暑當頭,烘烤餘夢。
園裏的百花又凋又綻,稠密的枝林裏隱約聽有蟬意。
鳴聲不斷。
這一日她正窩坐在書房裏捧一本野史消暑,從香找了些冰塊,製了些冰果。
魏央坐於案上,仔細批覆太後送來的密折。
前些日子魏央同她說起,北境七月陰雨不斷,太後憂慮又是天災,拉著他商議了許久一事。
這件事本無特殊,天或旱或雨,乃為常事,各國皆有。
若不逢時,撞上這些天不好德之事,朝廷便極力撥款賑災罷了。
既不尋常,又是尋常。
而太後之所以憂慮,所為其二。
一是賑災的銀兩,二是忽起的民怨。
往年,朝中國庫的銀兩,多數都花在了軍營裏作了糧餉和招兵買馬。
因著近年來,北紹一直處於危困邊緣,戰事不斷,這得了兩年的休整更是要大力補兵補馬,以防互生的變數。
征戰的這些年裏,便隻遭遇了天和三年的那一回的幹旱瘟疫,彼時尚有陳郡王府殷實的家底,得以安然度過,力挽了狂瀾。
如今若是再生天變,錢並非是拿不出,隻道是須得拆了東牆補西牆。
三軍禁兵這裏的糧餉補給,不得不停了。
兵力既是國力,兵力不足,便是國力不足。
此一時大榆尚還算安穩,未有再生事的苗頭,可若他趁機行兵,又如何應對?
如此令人頭困的抉擇,尚還隻是其一。
太後同魏央仔細商議一番,且還能得有對策。
真正令她愁眉不展的,是因陰雨所激發的民怨。
女人治國,天道多年,年年無為,隻衰無盛。
這一聲聲的指責,太後並不能當做充耳未聞,事實上,她所掌權的十七八年來。
除卻守住了北紹這一條,再無其他功績。
國逢難時,百姓安家不聞,便隻憂心家安國泰,可如今戰火已熄,國之安危已無可憂,百姓自然要念著家平後的生存飽腹。
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誰之錯。
自是朝廷的錯,掌政之人的錯。
常言道,貧窮同日積月累的壓抑,自會生出動亂。
這樣的民怨想用武力壓製並非難事。
可魏榮芊的心裏終究是有一絲的傲氣和使命職責,自知有愧百姓,便也想著如何解局。
無處可解,適才頭痛。
魏央自同她一起出宮返身後,已經接連多日坐落在這書房裏處理軍務。
為接下來的撥款賑災一事做好籌謀與預防。
宮中也無其他新事傳來,白問月便日日同他待在書房,陪伴左右。
一本書翻完,瞧著這落筆的著名,隻覺得這野史寫的索然無味,字裏行間皆透露出一股女無二用的氣息。
她草草閱罷,宋書便又端著一盤冰果走了進來,將桌子上的換下。
輕使了個眼色,讓他從榻桌上挪去了魏央的身旁。
宋書心領神會,輕手輕腳地將果盤放置在將軍左右,之後再退身欲同白問月回話,又瞧見將軍正專心致誌的模樣,恐擾了他心緒。
噤聲未敢再言,卻也未走。
望見他一副欲言止了又止的模樣,瞧出他的顧慮,白問月便漫不經心地率先出聲問了一句。
「你今日一早出府,怎的此刻才回?」
宋書心如明鏡,知曉了夫人的深意,隨即點了點頭,回道:「回夫人的話,早間我跑了一趟監廷司,借齊謂之名替賀夫人送東西去了。」
「聽了些事,有些耽擱了。」
無聲頷首,她抬了抬下巴,示意宋書繼續。
宋書道:「到了監廷司後未見賀大人,遇到了來迎的齊謂,從他口中聽了一樁新事。」
白問月微微挑眉:「何事?」
見夫人來了興致,宋書便一五一十仔細同她說起:「是奉常大人家的事。」
二品奉常趙穀。
凝著眉頭,心中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這個趙穀,不是段聽蘭的公公嗎?
「是何事?」
宋書答道:「說是昨日裏,趙大人同自己的夫人,在自家的別院裏,捉了段小姐的奸。」
果然是,不好的事。
白問月有些不敢置信,繼而追問:
「當場拿獲?」
宋書點頭:「正是,那名男子也並非外人,本是趙府的一名管家,年歲比我小些。」
「名叫孟開。」
「聽齊謂說,他自小長在趙府,祖上四代皆是趙家的奴僕,倒也稱得上是忠僕。」
白問月微微疑惑,即使如此,怎會幹出這樣的荒唐事?
此時段升同丞相府皆是非常時期,段聽蘭做出這樣的事,無異於是火上添油,為謝歡助力。
謝歡?!
她忽又想到,那日宴上,朱大人家的夫人所說之事。
這件事並非是空穴來風,一日突成!
謝歡正想著如何分解段升手上的政權,不可能對段聽蘭偷情一事聞所聞問。
所以,此事是謝歡借了風?
還是這趙奉常與朱宗正皆都倒戈了謝歡,合力設計段升呢。
仔細一想,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謝歡有所發現和動作之前,皆可行一步,是一步。
大暑當頭,烘烤餘夢。
園裏的百花又凋又綻,稠密的枝林裏隱約聽有蟬意。
鳴聲不斷。
這一日她正窩坐在書房裏捧一本野史消暑,從香找了些冰塊,製了些冰果。
魏央坐於案上,仔細批覆太後送來的密折。
前些日子魏央同她說起,北境七月陰雨不斷,太後憂慮又是天災,拉著他商議了許久一事。
這件事本無特殊,天或旱或雨,乃為常事,各國皆有。
若不逢時,撞上這些天不好德之事,朝廷便極力撥款賑災罷了。
既不尋常,又是尋常。
而太後之所以憂慮,所為其二。
一是賑災的銀兩,二是忽起的民怨。
往年,朝中國庫的銀兩,多數都花在了軍營裏作了糧餉和招兵買馬。
因著近年來,北紹一直處於危困邊緣,戰事不斷,這得了兩年的休整更是要大力補兵補馬,以防互生的變數。
征戰的這些年裏,便隻遭遇了天和三年的那一回的幹旱瘟疫,彼時尚有陳郡王府殷實的家底,得以安然度過,力挽了狂瀾。
如今若是再生天變,錢並非是拿不出,隻道是須得拆了東牆補西牆。
三軍禁兵這裏的糧餉補給,不得不停了。
兵力既是國力,兵力不足,便是國力不足。
此一時大榆尚還算安穩,未有再生事的苗頭,可若他趁機行兵,又如何應對?
如此令人頭困的抉擇,尚還隻是其一。
太後同魏央仔細商議一番,且還能得有對策。
真正令她愁眉不展的,是因陰雨所激發的民怨。
女人治國,天道多年,年年無為,隻衰無盛。
這一聲聲的指責,太後並不能當做充耳未聞,事實上,她所掌權的十七八年來。
除卻守住了北紹這一條,再無其他功績。
國逢難時,百姓安家不聞,便隻憂心家安國泰,可如今戰火已熄,國之安危已無可憂,百姓自然要念著家平後的生存飽腹。
衣不蔽體,食不果腹,誰之錯。
自是朝廷的錯,掌政之人的錯。
常言道,貧窮同日積月累的壓抑,自會生出動亂。
這樣的民怨想用武力壓製並非難事。
可魏榮芊的心裏終究是有一絲的傲氣和使命職責,自知有愧百姓,便也想著如何解局。
無處可解,適才頭痛。
魏央自同她一起出宮返身後,已經接連多日坐落在這書房裏處理軍務。
為接下來的撥款賑災一事做好籌謀與預防。
宮中也無其他新事傳來,白問月便日日同他待在書房,陪伴左右。
一本書翻完,瞧著這落筆的著名,隻覺得這野史寫的索然無味,字裏行間皆透露出一股女無二用的氣息。
她草草閱罷,宋書便又端著一盤冰果走了進來,將桌子上的換下。
輕使了個眼色,讓他從榻桌上挪去了魏央的身旁。
宋書心領神會,輕手輕腳地將果盤放置在將軍左右,之後再退身欲同白問月回話,又瞧見將軍正專心致誌的模樣,恐擾了他心緒。
噤聲未敢再言,卻也未走。
望見他一副欲言止了又止的模樣,瞧出他的顧慮,白問月便漫不經心地率先出聲問了一句。
「你今日一早出府,怎的此刻才回?」
宋書心如明鏡,知曉了夫人的深意,隨即點了點頭,回道:「回夫人的話,早間我跑了一趟監廷司,借齊謂之名替賀夫人送東西去了。」
「聽了些事,有些耽擱了。」
無聲頷首,她抬了抬下巴,示意宋書繼續。
宋書道:「到了監廷司後未見賀大人,遇到了來迎的齊謂,從他口中聽了一樁新事。」
白問月微微挑眉:「何事?」
見夫人來了興致,宋書便一五一十仔細同她說起:「是奉常大人家的事。」
二品奉常趙穀。
凝著眉頭,心中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這個趙穀,不是段聽蘭的公公嗎?
「是何事?」
宋書答道:「說是昨日裏,趙大人同自己的夫人,在自家的別院裏,捉了段小姐的奸。」
果然是,不好的事。
白問月有些不敢置信,繼而追問:
「當場拿獲?」
宋書點頭:「正是,那名男子也並非外人,本是趙府的一名管家,年歲比我小些。」
「名叫孟開。」
「聽齊謂說,他自小長在趙府,祖上四代皆是趙家的奴僕,倒也稱得上是忠僕。」
白問月微微疑惑,即使如此,怎會幹出這樣的荒唐事?
此時段升同丞相府皆是非常時期,段聽蘭做出這樣的事,無異於是火上添油,為謝歡助力。
謝歡?!
她忽又想到,那日宴上,朱大人家的夫人所說之事。
這件事並非是空穴來風,一日突成!
謝歡正想著如何分解段升手上的政權,不可能對段聽蘭偷情一事聞所聞問。
所以,此事是謝歡借了風?
還是這趙奉常與朱宗正皆都倒戈了謝歡,合力設計段升呢。
仔細一想,可能性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