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女白問月,絳唇映日,巧笑嫣然,倒是少見的天香國色。
兩人的差別,高下立見。
他心中暗道,縱是納娶這樣的事,太後也是要圧皇上一頭的,這白家二位小姐,她偏偏欽點了艷圧一籌的白二小姐指給魏將軍。
可他轉念又一想,太後久居深宮,這白二小姐又無風評,她如何得知小姐的傾城絕色?
況且,這白四小姐也是皇上欽點冊封的,中間似乎也無爭論。
元木百思不得其解。
他也未深加揣測兩位主子的用意,在宮中做事,講究的便是半分明白,太過糊塗與太過清楚,都會招來殺身之禍。
白府出手闊綽,大力行了賞,元木與白慕石寒暄了幾句,又交代說二位小姐若是顧慮年紀,聖上特意囑託吩咐,也可同日成婚與進宮。
白四小姐的進宮之事全麵由他來料理,需要的籌備與封賞,後續也會一一送上府。
至於白二小姐的婚事,方公公會與將軍府接手,所需的納吉、采征、送聘一事,全由太後親手操辦。
臨走時,元公公笑的春花燦爛,同白慕石道:「白大人,可喜可賀啊,結了皇家與魏家兩門親,往後定是官運亨通。」
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誰又不懂呢?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白慕石,轉而打道回宮。
伴君如伴虎,何況是一山不容的二虎之鬥。
白大人心裏還是精明啊。
第4章 鎮國將軍
北紹謝氏,位於大榆以北,與西羌比鄰而居。
先帝謝寧淵 有勇有謀,大將軍魏榮延驍勇善戰。
謝寧淵登基十多年,東征西討,一心執迷於開疆拓土,統一中原。
那段時期兵荒馬亂,不管是哪國的皇帝,聽到謝寧淵與魏榮延這兩個名字,都要頭疼上好一陣。
北紹征戰頻繁,列國諸侯被戰事逼得太緊,走投無路。正欲準備聯手抗北。
結果謝寧淵同大榆在潁州一戰時,不幸戰死了。
謝寧淵的死讓人措手不及,北紹大亂,天下皆喜。
這場內亂以魏榮延的妹妹魏皇後為首。
魏皇後在消息未傳開前,當機立斷決定聯合外戚,集結西平所有的兵馬,殺了謝氏的三個親王。
等到謝寧淵戰死沙場的消息傳到西平人盡皆知時,這能繼承大統的,隻剩下魏皇後名下撫養的一名五歲幼子。
謝歡。
謝寧淵一死,北紹的幾十萬兵馬,全都落到了唯一的大將軍魏榮延手中。
依仗著魏榮延手中的兵權,謝歡的登基之路暢通無阻,連帶著魏皇後親政輔佐一事,也一通百通。
謝歡登基,國號改字天和,尊皇後魏氏為聖母皇太後,大將軍魏榮延封一等鎮國將軍。
魏太後攜幼皇登基,稚子年幼手無實權,朝中大小事務皆由太後暫理;而魏榮延又握著幾十萬的兵權,一時間,魏氏宗族權傾朝野,無人能與之抗衡。
謝寧淵的死,讓周國有了喘息之機,鄰國周邦皆都認為此時應乘虛而入,攻其不備,將北紹分吞幹淨
於是。
北紹很快陷入了四麵楚歌,腹背受敵的局麵。
可北紹能領兵應戰的,隻魏榮延一人。
他獨自肩挑起北紹的數杆大旗,從大榆至陳國,再從陳國到燕國,麵對四起的狼煙,他金戈鐵馬,縱橫沙場,生生扭轉了局麵。
謝歡登基的十幾年裏,魏榮延大多都在外抗敵,說是將軍輔國,實則朝中真正大權在握的,隻有魏太後一人。
魏央五歲時母親因病故去,彼時魏榮延還遠在廊平同吳國打得難解難分。
魏榮延隻這一個兒子,魏太後也隻這一個親侄兒。
母親病逝,父親在外征戰,偌大的鎮國將軍府,隻剩他一個五歲的稚子當家做主。
太後對他疼愛有加,心中又多番不忍,於是在魏夫人病故不到半月,她親自將魏央接到了太宜宮,日日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地精養在身邊。
這一養,就是三年。
直到過了三年之久,魏榮延才分出身來回京悼念亡妻。
他隻身回到西平,在太宜宮待了一宿。
誰也不知他同太後說了什麽,隻知第二日他將魏央從皇宮裏接了出來。
並同魏央道:「男兒應挽弓提槍,提刀上馬平天下。在這深宮內院裏養尊處優,是無法保家衛國的。」
他牽著魏央的手,望著十丈宮牆,踩著長巷青石,走的很慢。
「策馬渡懸崖,彎弓射胡月,當為大丈夫。」
——
魏央八歲同他父親投身軍營,十二歲上陣殺敵,十五歲便能衝鋒陷陣,橫掃千軍。
等到了他十八歲的這一年,便已經是封侯拜將,家喻戶曉的少將軍了。
也是這一年,魏榮延積勞成疾,身心交瘁,死於同大榆的潁州之戰。
十五年前,謝寧淵與大榆交戰敗北亡故,北紹失去潁州。
十五年後,魏榮延同兒子魏央奪回潁州,魏榮延戰死。
一個邊城小池,葬送了北紹的一位賢王與一名大將。
是命運使然,也是天命為之。
魏榮延死後,魏氏的兵權自然傳到了魏央的手上。
烽火連年,北紹數百年積攢下的國底幾乎消之殆盡,幾十萬的兵馬也死傷無數,等到魏央接到兵權時,所有的新兵老將加在一起,不到八萬人。
兩人的差別,高下立見。
他心中暗道,縱是納娶這樣的事,太後也是要圧皇上一頭的,這白家二位小姐,她偏偏欽點了艷圧一籌的白二小姐指給魏將軍。
可他轉念又一想,太後久居深宮,這白二小姐又無風評,她如何得知小姐的傾城絕色?
況且,這白四小姐也是皇上欽點冊封的,中間似乎也無爭論。
元木百思不得其解。
他也未深加揣測兩位主子的用意,在宮中做事,講究的便是半分明白,太過糊塗與太過清楚,都會招來殺身之禍。
白府出手闊綽,大力行了賞,元木與白慕石寒暄了幾句,又交代說二位小姐若是顧慮年紀,聖上特意囑託吩咐,也可同日成婚與進宮。
白四小姐的進宮之事全麵由他來料理,需要的籌備與封賞,後續也會一一送上府。
至於白二小姐的婚事,方公公會與將軍府接手,所需的納吉、采征、送聘一事,全由太後親手操辦。
臨走時,元公公笑的春花燦爛,同白慕石道:「白大人,可喜可賀啊,結了皇家與魏家兩門親,往後定是官運亨通。」
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誰又不懂呢?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白慕石,轉而打道回宮。
伴君如伴虎,何況是一山不容的二虎之鬥。
白大人心裏還是精明啊。
第4章 鎮國將軍
北紹謝氏,位於大榆以北,與西羌比鄰而居。
先帝謝寧淵 有勇有謀,大將軍魏榮延驍勇善戰。
謝寧淵登基十多年,東征西討,一心執迷於開疆拓土,統一中原。
那段時期兵荒馬亂,不管是哪國的皇帝,聽到謝寧淵與魏榮延這兩個名字,都要頭疼上好一陣。
北紹征戰頻繁,列國諸侯被戰事逼得太緊,走投無路。正欲準備聯手抗北。
結果謝寧淵同大榆在潁州一戰時,不幸戰死了。
謝寧淵的死讓人措手不及,北紹大亂,天下皆喜。
這場內亂以魏榮延的妹妹魏皇後為首。
魏皇後在消息未傳開前,當機立斷決定聯合外戚,集結西平所有的兵馬,殺了謝氏的三個親王。
等到謝寧淵戰死沙場的消息傳到西平人盡皆知時,這能繼承大統的,隻剩下魏皇後名下撫養的一名五歲幼子。
謝歡。
謝寧淵一死,北紹的幾十萬兵馬,全都落到了唯一的大將軍魏榮延手中。
依仗著魏榮延手中的兵權,謝歡的登基之路暢通無阻,連帶著魏皇後親政輔佐一事,也一通百通。
謝歡登基,國號改字天和,尊皇後魏氏為聖母皇太後,大將軍魏榮延封一等鎮國將軍。
魏太後攜幼皇登基,稚子年幼手無實權,朝中大小事務皆由太後暫理;而魏榮延又握著幾十萬的兵權,一時間,魏氏宗族權傾朝野,無人能與之抗衡。
謝寧淵的死,讓周國有了喘息之機,鄰國周邦皆都認為此時應乘虛而入,攻其不備,將北紹分吞幹淨
於是。
北紹很快陷入了四麵楚歌,腹背受敵的局麵。
可北紹能領兵應戰的,隻魏榮延一人。
他獨自肩挑起北紹的數杆大旗,從大榆至陳國,再從陳國到燕國,麵對四起的狼煙,他金戈鐵馬,縱橫沙場,生生扭轉了局麵。
謝歡登基的十幾年裏,魏榮延大多都在外抗敵,說是將軍輔國,實則朝中真正大權在握的,隻有魏太後一人。
魏央五歲時母親因病故去,彼時魏榮延還遠在廊平同吳國打得難解難分。
魏榮延隻這一個兒子,魏太後也隻這一個親侄兒。
母親病逝,父親在外征戰,偌大的鎮國將軍府,隻剩他一個五歲的稚子當家做主。
太後對他疼愛有加,心中又多番不忍,於是在魏夫人病故不到半月,她親自將魏央接到了太宜宮,日日噓寒問暖,關懷備至地精養在身邊。
這一養,就是三年。
直到過了三年之久,魏榮延才分出身來回京悼念亡妻。
他隻身回到西平,在太宜宮待了一宿。
誰也不知他同太後說了什麽,隻知第二日他將魏央從皇宮裏接了出來。
並同魏央道:「男兒應挽弓提槍,提刀上馬平天下。在這深宮內院裏養尊處優,是無法保家衛國的。」
他牽著魏央的手,望著十丈宮牆,踩著長巷青石,走的很慢。
「策馬渡懸崖,彎弓射胡月,當為大丈夫。」
——
魏央八歲同他父親投身軍營,十二歲上陣殺敵,十五歲便能衝鋒陷陣,橫掃千軍。
等到了他十八歲的這一年,便已經是封侯拜將,家喻戶曉的少將軍了。
也是這一年,魏榮延積勞成疾,身心交瘁,死於同大榆的潁州之戰。
十五年前,謝寧淵與大榆交戰敗北亡故,北紹失去潁州。
十五年後,魏榮延同兒子魏央奪回潁州,魏榮延戰死。
一個邊城小池,葬送了北紹的一位賢王與一名大將。
是命運使然,也是天命為之。
魏榮延死後,魏氏的兵權自然傳到了魏央的手上。
烽火連年,北紹數百年積攢下的國底幾乎消之殆盡,幾十萬的兵馬也死傷無數,等到魏央接到兵權時,所有的新兵老將加在一起,不到八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