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皇帝名叫趙禎,廟號仁宗,是大宋開國以來的第四位皇帝。他不是開國太祖趙匡胤的孫子,而是趙匡胤他弟趙光義的孫子。
趙匡胤死後,皇位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德芳,而是傳給了弟弟趙光義。關於這一段曆史,各種正史、野史、歪史中有各種各樣的說法。而“燭光斧影”的故事,更是成了千古不解之迷。
趙光義呢,當年曾在杜老太後的麵前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許諾說他如果當了皇帝,在死的時候一定再把皇位還給侄子德芳,這才獲得了杜太後的鼎立襄助。可惜杜太後死得早,她並沒有看到小兒子非但不能承兌當年得諾言,還把自己的長房孫子給逼死了,然後終於傳位給了他自己的兒子。如果杜太後當年能預知這樣的結局,不知道她是否還會答應幫小兒子獲得皇位了?
<a href="http:///"></a>
但是,不管怎樣,時至今日,百官也好百姓也好,坐在他們頭頂上的皇帝反正是姓趙的。至於是趙家長房也好,二房也好,也不會再有人去質疑他繼承皇位的正統性了。
那個繼承了趙光義皇位的人,就是趙禎他爹趙恒,大家比較熟悉的稱呼是“真宗”皇帝。
說起這個宋真宗趙恒,沒幹過啥太好的事情,庸庸碌碌的守成之主而已。
他曾經跟遼國打了一仗,並且還是禦駕親征。可別誤會,這並不是說明趙恒有多勇武。事實上,恰好相反。趙恒可沒有後世明代朱家皇帝“天子守國門”的覺悟。當遼國二十萬大軍襲來的消息傳到汴京的時候,趙恒這小子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掏錢包,打算花錢買和平。
這時候一曆史牛人出現了!該牛人指著趙恒一通口沫橫飛的演說,連哄帶嚇的,愣是把趙恒給逼上了戰場!
這牛人說起來不陌生,外號寇老西兒——寇準是也!
別說,禦駕親征這種事,雖然也有過一敗塗地的前例,但是真宗趙恒這一次親征倒真的管用了。前線士氣大振,愣是把遼軍攔在了檀洲城下不得前進半分。
說起來,遼軍其實也是禦駕親征。而且人這邊兒來的不止一個,當朝的蕭太後和遼主隆緒都在前線。人母子倆一看這情勢,倒也識時務,也不硬抗著,直接就派人來求和了。
按說這種情形,宋占著上風,又是遼主動求和,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該怎麽做。偏偏真宗就是一傻子,愣是不聽寇準的,非得“大方”的許給人家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這個數字還是寇準拚命攔著的結果,本來照趙恒那意思,隻不要不過百萬,人老先生都能接受。
總之,就這樣,這一仗打得,勝利得一方反而要從此以後年年給敗的一方進攻“歲幣”。不了解情況的人,還真不知道究竟哪邊勝了,哪邊輸了呢。
總之,蕭太後的嘴是差點笑歪了。
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檀淵之盟”。
按說這事,功勞最大的莫過於寇準。一開始趙恒也是這麽想的。可是有人心裏不樂意啊。誰呢?這人是一位副宰相,叫王欽若。本來遼軍打過來那會兒,寇準主戰,王欽若是主和的。結果寇準使了點小計謀,把這廝給發到前線去了。王欽若心裏這恨啊!
仇是一定要報的?可是怎麽才能向深受皇帝寵信的又剛剛立了這麽大功勞的寇準報仇呢?奸臣都知道,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向皇帝進讒言!
王欽若就跑到趙禎跟前開始忽悠:陛下啊,您讓老寇給騙了。但凡賭徒將輸盡之時,往往傾其所有,孤注一擲。陛下您就讓寇準給當成那“孤注”了。寇準哪有什麽必勝的把握啊,他就是拿陛下您賭命啊。也就是陛下您福大命大,這才僥幸得勝了啊。要不然啊……
趙恒本來就耳根子軟,讓王若欽這麽一忽悠,自己也覺得是讓寇準騙著去玩了把命。趙恒不由得心裏暗暗恨起寇準來了,再加上他自己也覺得檀淵之盟說起來有點臉上無光,趙恒因此產生了心理障礙,開始抑鬱起來了。
疏遠並罷免了寇準之後,趙恒的抑鬱症也不見起色。他心裏鬱悶啊,想著怎麽才能給自己長長臉。王欽若別的不行,“揣摩上意”是拿手的。當下倆人就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密謀了一下,還真鼓搗出一“上策”來。
這上策是什麽呢?說起來其實很多皇帝都搞過——人工製造“祥瑞”。
於是某一天夜裏,趙恒和王欽若偷偷派個人爬到宮城左承天門上,把事先準備好的一副黃帛掛在簷角。天一亮,一群早就埋伏好的太監侍衛什麽的,就跳出來咋咋呼呼的嚷嚷這是“天降祥瑞”。
趙恒早上“醒”過來,聽到這個消息,假裝吃驚的說:朕昨夜夢見室有異光,一神人降臨,欲以天書賜我,這難道就是天書不成?
於是搞了一大套繁瑣的儀式,把“天書”恭恭敬敬給請了下來,打開一看,裏麵有二十一個篆字:
趙受命,興於宋,付於眷。居其器,守於正,世七七,九九定。
後麵還有《大中祥符》三篇。
趙恒又是謝天又是叩地的把“天書”給收了起來,大張旗鼓的祭告宗廟、天地、社稷,並改元為大中祥符。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打這時候起,大宋境內,突然到處都出現了“祥瑞”!什麽枯井湧泉啦,什麽死了十年的老樹上結出了千年靈芝啦,其他諸如什麽嘉禾、瑞木、靈禽,更是遍地開花,數不勝數!那些把文章作得花團錦簇,為皇帝和“祥瑞”大唱讚歌得官員,得到了皇帝的褒獎和快速的晉升,一時間朝野上下,人人想求富貴,到處搜尋祥瑞,居然成了一種風氣!
不僅如此,為了供奉“天書”,趙恒還修建了玉清昭應宮一座,富麗奢華一時無雙。而廣修寺廟、道觀的風氣由此興起,一時間大宋朝“真人”“天師”滿天飛。
這種風氣,一直到趙恒嗝了之後,劉後垂簾,才得以中止。劉後雖然是一介女流,卻是個有見識的女人。這些年趙恒修建宮殿、建造道觀廟宇、又跑到泰山去封禪,到底耗費多少,這筆帳是沒人算得清的。但是要照這麽下去,大宋朝就得活活給拖跨了。
所以劉後相當有魄力得把那些勞什子“天書”“祥瑞”一咕腦塞到趙恒棺材裏給他陪葬去了,這股祥瑞之風才終於被刹住了。
而後一場原因不明的火災,更是將諾大的一座玉清昭應宮燒成了殘桓斷壁,劉後借此機會宣布不再重建玉清昭應宮,隻是略加修繕。那些往日裏在趙恒跟前裝神弄鬼的“仙道”“真人”們,也從此風光不再。
時至今日,道家也好,佛門也好,都再無當年大中祥符年間的鼎盛局麵了。
但是京中的貴人卻都知道,汴京城外大概一裏地開外的地方,一座建在小山包上的不起眼的道觀裏,卻有一位於皇家歡喜甚為親密的真人在那裏修練。
這座規模不大的道觀,正是上清觀。
那位真人,自然就是曾經為蘇家姐妹倆批過生辰八字的李真人了。
***(未完待續)
趙匡胤死後,皇位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德芳,而是傳給了弟弟趙光義。關於這一段曆史,各種正史、野史、歪史中有各種各樣的說法。而“燭光斧影”的故事,更是成了千古不解之迷。
趙光義呢,當年曾在杜老太後的麵前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許諾說他如果當了皇帝,在死的時候一定再把皇位還給侄子德芳,這才獲得了杜太後的鼎立襄助。可惜杜太後死得早,她並沒有看到小兒子非但不能承兌當年得諾言,還把自己的長房孫子給逼死了,然後終於傳位給了他自己的兒子。如果杜太後當年能預知這樣的結局,不知道她是否還會答應幫小兒子獲得皇位了?
<a href="http:///"></a>
但是,不管怎樣,時至今日,百官也好百姓也好,坐在他們頭頂上的皇帝反正是姓趙的。至於是趙家長房也好,二房也好,也不會再有人去質疑他繼承皇位的正統性了。
那個繼承了趙光義皇位的人,就是趙禎他爹趙恒,大家比較熟悉的稱呼是“真宗”皇帝。
說起這個宋真宗趙恒,沒幹過啥太好的事情,庸庸碌碌的守成之主而已。
他曾經跟遼國打了一仗,並且還是禦駕親征。可別誤會,這並不是說明趙恒有多勇武。事實上,恰好相反。趙恒可沒有後世明代朱家皇帝“天子守國門”的覺悟。當遼國二十萬大軍襲來的消息傳到汴京的時候,趙恒這小子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掏錢包,打算花錢買和平。
這時候一曆史牛人出現了!該牛人指著趙恒一通口沫橫飛的演說,連哄帶嚇的,愣是把趙恒給逼上了戰場!
這牛人說起來不陌生,外號寇老西兒——寇準是也!
別說,禦駕親征這種事,雖然也有過一敗塗地的前例,但是真宗趙恒這一次親征倒真的管用了。前線士氣大振,愣是把遼軍攔在了檀洲城下不得前進半分。
說起來,遼軍其實也是禦駕親征。而且人這邊兒來的不止一個,當朝的蕭太後和遼主隆緒都在前線。人母子倆一看這情勢,倒也識時務,也不硬抗著,直接就派人來求和了。
按說這種情形,宋占著上風,又是遼主動求和,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該怎麽做。偏偏真宗就是一傻子,愣是不聽寇準的,非得“大方”的許給人家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這個數字還是寇準拚命攔著的結果,本來照趙恒那意思,隻不要不過百萬,人老先生都能接受。
總之,就這樣,這一仗打得,勝利得一方反而要從此以後年年給敗的一方進攻“歲幣”。不了解情況的人,還真不知道究竟哪邊勝了,哪邊輸了呢。
總之,蕭太後的嘴是差點笑歪了。
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檀淵之盟”。
按說這事,功勞最大的莫過於寇準。一開始趙恒也是這麽想的。可是有人心裏不樂意啊。誰呢?這人是一位副宰相,叫王欽若。本來遼軍打過來那會兒,寇準主戰,王欽若是主和的。結果寇準使了點小計謀,把這廝給發到前線去了。王欽若心裏這恨啊!
仇是一定要報的?可是怎麽才能向深受皇帝寵信的又剛剛立了這麽大功勞的寇準報仇呢?奸臣都知道,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向皇帝進讒言!
王欽若就跑到趙禎跟前開始忽悠:陛下啊,您讓老寇給騙了。但凡賭徒將輸盡之時,往往傾其所有,孤注一擲。陛下您就讓寇準給當成那“孤注”了。寇準哪有什麽必勝的把握啊,他就是拿陛下您賭命啊。也就是陛下您福大命大,這才僥幸得勝了啊。要不然啊……
趙恒本來就耳根子軟,讓王若欽這麽一忽悠,自己也覺得是讓寇準騙著去玩了把命。趙恒不由得心裏暗暗恨起寇準來了,再加上他自己也覺得檀淵之盟說起來有點臉上無光,趙恒因此產生了心理障礙,開始抑鬱起來了。
疏遠並罷免了寇準之後,趙恒的抑鬱症也不見起色。他心裏鬱悶啊,想著怎麽才能給自己長長臉。王欽若別的不行,“揣摩上意”是拿手的。當下倆人就聚在一起嘀嘀咕咕密謀了一下,還真鼓搗出一“上策”來。
這上策是什麽呢?說起來其實很多皇帝都搞過——人工製造“祥瑞”。
於是某一天夜裏,趙恒和王欽若偷偷派個人爬到宮城左承天門上,把事先準備好的一副黃帛掛在簷角。天一亮,一群早就埋伏好的太監侍衛什麽的,就跳出來咋咋呼呼的嚷嚷這是“天降祥瑞”。
趙恒早上“醒”過來,聽到這個消息,假裝吃驚的說:朕昨夜夢見室有異光,一神人降臨,欲以天書賜我,這難道就是天書不成?
於是搞了一大套繁瑣的儀式,把“天書”恭恭敬敬給請了下來,打開一看,裏麵有二十一個篆字:
趙受命,興於宋,付於眷。居其器,守於正,世七七,九九定。
後麵還有《大中祥符》三篇。
趙恒又是謝天又是叩地的把“天書”給收了起來,大張旗鼓的祭告宗廟、天地、社稷,並改元為大中祥符。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打這時候起,大宋境內,突然到處都出現了“祥瑞”!什麽枯井湧泉啦,什麽死了十年的老樹上結出了千年靈芝啦,其他諸如什麽嘉禾、瑞木、靈禽,更是遍地開花,數不勝數!那些把文章作得花團錦簇,為皇帝和“祥瑞”大唱讚歌得官員,得到了皇帝的褒獎和快速的晉升,一時間朝野上下,人人想求富貴,到處搜尋祥瑞,居然成了一種風氣!
不僅如此,為了供奉“天書”,趙恒還修建了玉清昭應宮一座,富麗奢華一時無雙。而廣修寺廟、道觀的風氣由此興起,一時間大宋朝“真人”“天師”滿天飛。
這種風氣,一直到趙恒嗝了之後,劉後垂簾,才得以中止。劉後雖然是一介女流,卻是個有見識的女人。這些年趙恒修建宮殿、建造道觀廟宇、又跑到泰山去封禪,到底耗費多少,這筆帳是沒人算得清的。但是要照這麽下去,大宋朝就得活活給拖跨了。
所以劉後相當有魄力得把那些勞什子“天書”“祥瑞”一咕腦塞到趙恒棺材裏給他陪葬去了,這股祥瑞之風才終於被刹住了。
而後一場原因不明的火災,更是將諾大的一座玉清昭應宮燒成了殘桓斷壁,劉後借此機會宣布不再重建玉清昭應宮,隻是略加修繕。那些往日裏在趙恒跟前裝神弄鬼的“仙道”“真人”們,也從此風光不再。
時至今日,道家也好,佛門也好,都再無當年大中祥符年間的鼎盛局麵了。
但是京中的貴人卻都知道,汴京城外大概一裏地開外的地方,一座建在小山包上的不起眼的道觀裏,卻有一位於皇家歡喜甚為親密的真人在那裏修練。
這座規模不大的道觀,正是上清觀。
那位真人,自然就是曾經為蘇家姐妹倆批過生辰八字的李真人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