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蒙蒙。
一輛精致的馬車行駛在汴京青石鋪就的石板路上,車輪軋過一處窪地,濺起點點水花。蘇拂雲蘇覽月姐妹倆的身形同時晃了一下,隨即坐穩。姐妹兩個皆是神情鬱鬱。
她們這是上哪去呢?
幾日前,朝廷頒布了詔書——邊關要打仗了。
但是京城的百姓並不關心。
畢竟所謂“夏”不像遼那樣有著強大的威脅宋的力量。充其量隻不過一個邊陲蕃邦作亂而已,一旦朝廷出兵,必俯首就擒——這是大多數京城市民的想法。
同樣,又何嚐不是朝堂上大部分官員的想法呢。
因此皇廷詔書已經頒布,但是街井間仍是一片祥和繁榮,沒有什麽人的生活會受此影響。除了街上忽然冒出來的四方奔走的京城衛士,竟感受不到一點戰前的氣氛。
皇帝的詔中還命令樞密甄選京城禁衛中“善騎射者”戎邊。這道命令一下,當真是有人憂愁,有人歡喜了。同樣是京城禁衛,其中不乏怕死畏戰者,暗暗祈禱千萬莫要讓自己被挑中。然而也有那驍勇果敢之人,摩拳擦掌。畢竟對於武人,若存了上進之心,有仗可打亦意味著有機會進身。
然而這些軍人間的事情,隻屬於軍人這個特殊群體。一般的老百姓,誰關心這個?大家更關心的倒是某個官員突然冒出個私生子,某個才子夜宿**結果被家中的母老虎追打了兩條街等等之類的八卦新聞。
而對於京城官宦女眷來說,心目中的八卦聖地自然是非七巧健體館的會所莫屬。在這裏,隻要有心,便可以探聽到上至後宮,下至市井間的各種新聞和消息。且這消息多數真實可靠,這卻是一般地方做不到的了。
蘇家姐妹倆便是剛剛從這“八卦聖地”裏出來,但馬車行駛的方向,卻不是馬行街北蘇家府邸。
一路行來,兩個人都沉悶著不說話。連帶得亦菲和雅芝也大氣都不敢出,不知道兩位主人究竟在健身館裏聽到了什麽壞消息。
馬車忽然開始減速,停穩。車外傳來小六通報的聲音,應答聲和腳步聲。稍待片刻後,車外有人喚道:“蘇小姐……”
馬車幃幕撩開,雅芝和亦菲先行在仆婦的攙扶下步下馬車,隨即回身扶著蘇拂雲下了車。早有仆婦給撐著傘,半點也不敢讓雨給淋著。
門口一個翠綠衫子的丫鬟,撐著一把同樣翠綠的油紙傘,俏生生的候在那兒。卻是王蘭汀的貼身丫鬟小玉兒。
小玉兒跟雅芝亦菲碰個眼神兒,算是打過招呼。隨即上前對蘇拂雲福了一禮,正要開口說話,才看見後麵雅芝正將小蘇覽月抱下車來,不由一怔道:“原來二小姐也來了,我家小姐可該歡喜得緊了。”雖是笑著說,聲音中卻殊無歡喜之意。
“你家小姐可好?”在向府中後園行進的路傷,蘇拂雲開口便問。
小玉兒臉色黯了一下,道:“這幾日沒什麽精神頭兒。以前天天和老爺練功的,也都擱下好幾天了……”
“練功?”
“我們小姐,除了女紅,其實是十八般兵器樣樣都上得了手的。隻是沒什麽機會演給蘇小姐您看…”
蘇拂雲蘇覽月聽了這話,都頗感驚異。
小玉兒心中煩悶了幾日,一直無人訴說,難得今天有人聽,好不容易排解一下心中憋悶,竟把平日裏王蘭汀提也不提得事都兜出來了。
“……您一定要勸慰一下我們小姐,老是這麽悶悶不樂的,對身體可不好……”
小玉兒引著蘇家姐妹,一路行來,直接到了後園的一處蘭亭中。
雨水沿著亭簷滴落在地上,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亭外如酥小雨,淅淅瀝瀝,正是讓人傷懷斷腸的天氣。
王蘭汀倚坐亭中,望著亭外的小雨,怔忡。
“蘭汀……”蘇拂雲喚道。
“蘭汀姐姐……”蘇覽月喚道。
王蘭汀回過頭,片刻間神情又恢複成往日那個笑靨如花的少女,招呼著蘇家姐妹在亭中就座。笑道:“什麽風把你們兩個都吹來了?莫不是又貪圖我這裏什麽好東西?”
“何時動身?”蘇拂雲與王蘭汀乃是閨中最知心的好友,也不兜圈子,直接了當的便問。
王蘭汀揮揮手,小玉兒會意,便引著雅芝和亦菲退下了。亭中便隻剩下她與蘇拂雲、蘇覽月姐妹倆。她從小爐上取下銅壺,揭開蓋子,取出套在裏麵的酒壺,為蘇拂雲斟上,淡淡的道:“消息傳得真快啊……你聽到了什麽?”猶豫一下,給蘇覽月也斟了一杯。
蘇拂雲和蘇覽月對望了一眼,道:“聽說……是改知隨州了?”
今天讓蘇拂雲和蘇覽月在健體館一聽到便急忙趕來的消息,便是王蘭汀的父親王德用,要出知隨州。
王德用現今的職位是知樞密院事,相當於後世的國防部長,讓他離開京城去出任一州的知州,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降”知隨州。蘇拂雲故意避過了這個“降”字,王蘭汀又怎麽能不明白呢。
“蘭汀姐姐,你也要走麽?”蘇覽月忍不住問。
王蘭汀默然點了點頭。
蘇覽月有點難過。畢竟這個時代不像後世那樣隨時可以聯係。之所以會有那麽多傷離別的詩詞,就是因為人們往往一別之後,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能再相見,所以對離別看得極重。
“何時動身?”蘇拂雲默然半晌,問出來的還是那個問題。
“十日後。”
“……通常,可以盤桓兩個月再赴任的。”
“待那麽久幹嗎?朝中有人不願見家父滯留京中,我們又何必留在這惹人厭?”
<a href="http:///"></a>
蘇拂雲低低驚呼一聲,遲疑道:“伯父可是……得罪了朝中什麽人嗎?”
蘇覽月也屏住呼吸,凝神靜聽。
王蘭汀卻沒有回答,反而將一隻白玉似的的手掌探出亭欄,任雨絲打在手心。出神道:“……我記得前年個,大旱。百姓們都到城外的寺廟去求雨,求來求去,一滴雨水也不見。去年大雨,河道都決堤了,百姓們又去求不要下雨,也不見雨停。拂雲……你說……這老天爺真的有眼嗎?能聽見凡人的禱告嗎?為什麽世間凡人明明沒有過錯,老天爺卻不停的放下水災、旱災來難為他們?老天爺不知道他們的虔誠嗎?”
……
――――――――――――――――――――――――――――――――――――
回蘇府的路上。
馬車中,一直未說話的蘇覽月,若有所悟道:“姐姐,前日裏爹爹曾問,你我是否與樞密院的王德用大人的千金相熟。我反問爹爹為何有此一問,爹爹不答我,反倒嘮嘮叨叨的說些什麽王大人在軍中頗有人望,又狀貌雄偉,人傳頗有太祖當年風采雲雲。我那時不懂,今天見了蘭汀姐,才明白了。”
蘇拂雲驚異的睜大眼睛,隨即懂了蘇覽月話裏的意思,不由得默然無語。
蘇覽月撩開窗簾一角,望著街上商鋪林立,行人如織。
這個繁華的帝國,本該是姓柴不姓趙的。但是某一天,柴家的當家人死掉了,姓趙的武將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發起了兵變,硬是把皇帝的位子搶過來自己坐了。
可是姓趙的人也自此落下了心病,總是擔心別的武將也學自己兵變篡位,所以便開始重用文官,壓製武人。
一個掌握兵權的人,在軍隊中人望太高,在皇帝看來,那便是罪。
偏偏這人還相貌英挺,讓人覺得有太祖風範,那便是罪上加罪。
這樣的人自請西征,皇帝敢讓他去嗎?答案是:絕對不敢。非但不敢,皇帝還撤了他的兵權,非把他逐出樞密院才安心。
皇帝的心病傳染給文人,讓文人掌了權之後,文人們更是變態般的壓製武人。今天是王德用,明天是狄武襄,後天便是嶽武穆。
而這種拚命壓製武人的最終結果又是什麽?
一個書生撐著油紙傘走在街上,聽到身後馬車的聲音駛近,便側身避讓。那車子駛過的時候,書生看到車窗的一角,一雙水樣的眸子向外凝望。好美的眸子啊,書生心裏一動。
可是那雙眸子卻沒有看到眼前的書生。那眸子穿越了時空,看到了千年後——
宋少帝陵。
“哥,幹嘛要拜祭一個封建小皇帝啊?”
“不懂別胡說,宋少帝是宋朝最後一個皇帝了。”
“那又怎麽了?”
哥哥終於對妹妹的無知感到無奈:“有句話叫做‘厓山之後無中國’,你好好去讀讀……”
究竟什麽是“厓山之後無中國”,那妹妹是在很久之後才終於明白了。她偶然讀到一篇叫做“靖康之難中悲慘的漢族女性”文章,那是一篇什麽樣的血淚記錄!讓她在炎炎夏日中讀到背脊發涼,目眥盡裂!她於是在哥哥的書架上翻找相關的資料,終於知道所謂厓山,原來是宋王朝與蒙古人最後決戰的地方。那一戰之後,宋王朝滅亡了。年僅九歲的皇帝,由身邊的臣子抱著,跳海殉國。而後追隨在其身後縱身躍入**碧波的臣子百姓,多達數十萬人。
華夏正朔,自此斷絕。
厓山之後無中國。
直到那時候,妹妹才終於明白,為什麽在宋少帝陵,哥哥會那樣虔誠而深沉的拜伏下去。他拜的是一個光輝璀璨的文明,他哀悼的,是這個文明被野蠻無情的摧毀,屍骨無存。
那妹妹的名字,叫做李娜。在一次奇異的轉世之後,她有了一個新名字:蘇覽月。
-----------------------------
五一婆家七日遊,無有電腦上網。偶爾才能借別人的筆記本一用。
見諒。
***(未完待續)
一輛精致的馬車行駛在汴京青石鋪就的石板路上,車輪軋過一處窪地,濺起點點水花。蘇拂雲蘇覽月姐妹倆的身形同時晃了一下,隨即坐穩。姐妹兩個皆是神情鬱鬱。
她們這是上哪去呢?
幾日前,朝廷頒布了詔書——邊關要打仗了。
但是京城的百姓並不關心。
畢竟所謂“夏”不像遼那樣有著強大的威脅宋的力量。充其量隻不過一個邊陲蕃邦作亂而已,一旦朝廷出兵,必俯首就擒——這是大多數京城市民的想法。
同樣,又何嚐不是朝堂上大部分官員的想法呢。
因此皇廷詔書已經頒布,但是街井間仍是一片祥和繁榮,沒有什麽人的生活會受此影響。除了街上忽然冒出來的四方奔走的京城衛士,竟感受不到一點戰前的氣氛。
皇帝的詔中還命令樞密甄選京城禁衛中“善騎射者”戎邊。這道命令一下,當真是有人憂愁,有人歡喜了。同樣是京城禁衛,其中不乏怕死畏戰者,暗暗祈禱千萬莫要讓自己被挑中。然而也有那驍勇果敢之人,摩拳擦掌。畢竟對於武人,若存了上進之心,有仗可打亦意味著有機會進身。
然而這些軍人間的事情,隻屬於軍人這個特殊群體。一般的老百姓,誰關心這個?大家更關心的倒是某個官員突然冒出個私生子,某個才子夜宿**結果被家中的母老虎追打了兩條街等等之類的八卦新聞。
而對於京城官宦女眷來說,心目中的八卦聖地自然是非七巧健體館的會所莫屬。在這裏,隻要有心,便可以探聽到上至後宮,下至市井間的各種新聞和消息。且這消息多數真實可靠,這卻是一般地方做不到的了。
蘇家姐妹倆便是剛剛從這“八卦聖地”裏出來,但馬車行駛的方向,卻不是馬行街北蘇家府邸。
一路行來,兩個人都沉悶著不說話。連帶得亦菲和雅芝也大氣都不敢出,不知道兩位主人究竟在健身館裏聽到了什麽壞消息。
馬車忽然開始減速,停穩。車外傳來小六通報的聲音,應答聲和腳步聲。稍待片刻後,車外有人喚道:“蘇小姐……”
馬車幃幕撩開,雅芝和亦菲先行在仆婦的攙扶下步下馬車,隨即回身扶著蘇拂雲下了車。早有仆婦給撐著傘,半點也不敢讓雨給淋著。
門口一個翠綠衫子的丫鬟,撐著一把同樣翠綠的油紙傘,俏生生的候在那兒。卻是王蘭汀的貼身丫鬟小玉兒。
小玉兒跟雅芝亦菲碰個眼神兒,算是打過招呼。隨即上前對蘇拂雲福了一禮,正要開口說話,才看見後麵雅芝正將小蘇覽月抱下車來,不由一怔道:“原來二小姐也來了,我家小姐可該歡喜得緊了。”雖是笑著說,聲音中卻殊無歡喜之意。
“你家小姐可好?”在向府中後園行進的路傷,蘇拂雲開口便問。
小玉兒臉色黯了一下,道:“這幾日沒什麽精神頭兒。以前天天和老爺練功的,也都擱下好幾天了……”
“練功?”
“我們小姐,除了女紅,其實是十八般兵器樣樣都上得了手的。隻是沒什麽機會演給蘇小姐您看…”
蘇拂雲蘇覽月聽了這話,都頗感驚異。
小玉兒心中煩悶了幾日,一直無人訴說,難得今天有人聽,好不容易排解一下心中憋悶,竟把平日裏王蘭汀提也不提得事都兜出來了。
“……您一定要勸慰一下我們小姐,老是這麽悶悶不樂的,對身體可不好……”
小玉兒引著蘇家姐妹,一路行來,直接到了後園的一處蘭亭中。
雨水沿著亭簷滴落在地上,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音,亭外如酥小雨,淅淅瀝瀝,正是讓人傷懷斷腸的天氣。
王蘭汀倚坐亭中,望著亭外的小雨,怔忡。
“蘭汀……”蘇拂雲喚道。
“蘭汀姐姐……”蘇覽月喚道。
王蘭汀回過頭,片刻間神情又恢複成往日那個笑靨如花的少女,招呼著蘇家姐妹在亭中就座。笑道:“什麽風把你們兩個都吹來了?莫不是又貪圖我這裏什麽好東西?”
“何時動身?”蘇拂雲與王蘭汀乃是閨中最知心的好友,也不兜圈子,直接了當的便問。
王蘭汀揮揮手,小玉兒會意,便引著雅芝和亦菲退下了。亭中便隻剩下她與蘇拂雲、蘇覽月姐妹倆。她從小爐上取下銅壺,揭開蓋子,取出套在裏麵的酒壺,為蘇拂雲斟上,淡淡的道:“消息傳得真快啊……你聽到了什麽?”猶豫一下,給蘇覽月也斟了一杯。
蘇拂雲和蘇覽月對望了一眼,道:“聽說……是改知隨州了?”
今天讓蘇拂雲和蘇覽月在健體館一聽到便急忙趕來的消息,便是王蘭汀的父親王德用,要出知隨州。
王德用現今的職位是知樞密院事,相當於後世的國防部長,讓他離開京城去出任一州的知州,其實正確的說法應該是“降”知隨州。蘇拂雲故意避過了這個“降”字,王蘭汀又怎麽能不明白呢。
“蘭汀姐姐,你也要走麽?”蘇覽月忍不住問。
王蘭汀默然點了點頭。
蘇覽月有點難過。畢竟這個時代不像後世那樣隨時可以聯係。之所以會有那麽多傷離別的詩詞,就是因為人們往往一別之後,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能再相見,所以對離別看得極重。
“何時動身?”蘇拂雲默然半晌,問出來的還是那個問題。
“十日後。”
“……通常,可以盤桓兩個月再赴任的。”
“待那麽久幹嗎?朝中有人不願見家父滯留京中,我們又何必留在這惹人厭?”
<a href="http:///"></a>
蘇拂雲低低驚呼一聲,遲疑道:“伯父可是……得罪了朝中什麽人嗎?”
蘇覽月也屏住呼吸,凝神靜聽。
王蘭汀卻沒有回答,反而將一隻白玉似的的手掌探出亭欄,任雨絲打在手心。出神道:“……我記得前年個,大旱。百姓們都到城外的寺廟去求雨,求來求去,一滴雨水也不見。去年大雨,河道都決堤了,百姓們又去求不要下雨,也不見雨停。拂雲……你說……這老天爺真的有眼嗎?能聽見凡人的禱告嗎?為什麽世間凡人明明沒有過錯,老天爺卻不停的放下水災、旱災來難為他們?老天爺不知道他們的虔誠嗎?”
……
――――――――――――――――――――――――――――――――――――
回蘇府的路上。
馬車中,一直未說話的蘇覽月,若有所悟道:“姐姐,前日裏爹爹曾問,你我是否與樞密院的王德用大人的千金相熟。我反問爹爹為何有此一問,爹爹不答我,反倒嘮嘮叨叨的說些什麽王大人在軍中頗有人望,又狀貌雄偉,人傳頗有太祖當年風采雲雲。我那時不懂,今天見了蘭汀姐,才明白了。”
蘇拂雲驚異的睜大眼睛,隨即懂了蘇覽月話裏的意思,不由得默然無語。
蘇覽月撩開窗簾一角,望著街上商鋪林立,行人如織。
這個繁華的帝國,本該是姓柴不姓趙的。但是某一天,柴家的當家人死掉了,姓趙的武將欺負人家孤兒寡母,發起了兵變,硬是把皇帝的位子搶過來自己坐了。
可是姓趙的人也自此落下了心病,總是擔心別的武將也學自己兵變篡位,所以便開始重用文官,壓製武人。
一個掌握兵權的人,在軍隊中人望太高,在皇帝看來,那便是罪。
偏偏這人還相貌英挺,讓人覺得有太祖風範,那便是罪上加罪。
這樣的人自請西征,皇帝敢讓他去嗎?答案是:絕對不敢。非但不敢,皇帝還撤了他的兵權,非把他逐出樞密院才安心。
皇帝的心病傳染給文人,讓文人掌了權之後,文人們更是變態般的壓製武人。今天是王德用,明天是狄武襄,後天便是嶽武穆。
而這種拚命壓製武人的最終結果又是什麽?
一個書生撐著油紙傘走在街上,聽到身後馬車的聲音駛近,便側身避讓。那車子駛過的時候,書生看到車窗的一角,一雙水樣的眸子向外凝望。好美的眸子啊,書生心裏一動。
可是那雙眸子卻沒有看到眼前的書生。那眸子穿越了時空,看到了千年後——
宋少帝陵。
“哥,幹嘛要拜祭一個封建小皇帝啊?”
“不懂別胡說,宋少帝是宋朝最後一個皇帝了。”
“那又怎麽了?”
哥哥終於對妹妹的無知感到無奈:“有句話叫做‘厓山之後無中國’,你好好去讀讀……”
究竟什麽是“厓山之後無中國”,那妹妹是在很久之後才終於明白了。她偶然讀到一篇叫做“靖康之難中悲慘的漢族女性”文章,那是一篇什麽樣的血淚記錄!讓她在炎炎夏日中讀到背脊發涼,目眥盡裂!她於是在哥哥的書架上翻找相關的資料,終於知道所謂厓山,原來是宋王朝與蒙古人最後決戰的地方。那一戰之後,宋王朝滅亡了。年僅九歲的皇帝,由身邊的臣子抱著,跳海殉國。而後追隨在其身後縱身躍入**碧波的臣子百姓,多達數十萬人。
華夏正朔,自此斷絕。
厓山之後無中國。
直到那時候,妹妹才終於明白,為什麽在宋少帝陵,哥哥會那樣虔誠而深沉的拜伏下去。他拜的是一個光輝璀璨的文明,他哀悼的,是這個文明被野蠻無情的摧毀,屍骨無存。
那妹妹的名字,叫做李娜。在一次奇異的轉世之後,她有了一個新名字:蘇覽月。
-----------------------------
五一婆家七日遊,無有電腦上網。偶爾才能借別人的筆記本一用。
見諒。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