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怪事?”
“他們竟然說這個消息不賣。”
高拱一聽也覺得奇怪,和順齋或許有沒有的消息,卻沒有不賣的消息。他問:“他們可說了為什麽不能賣?”
郭樸道:“說是東家有規矩在先,再問他們也不肯再多說了。”
高拱一聽更奇怪了,東家有規矩在先?和順齋東家的身份本就是個謎,這個人能有這麽多消息,定是來頭不小。隻是今日的事怎麽會提前有規矩,難不成這個東家還有未卜先知的本事?難不成和順齋的人與徐階有什麽交情?但想來想去也不可能,若徐階認識這麽個人,那便等於為自己打通了一條命脈,想要扳倒打壓誰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隻要有準確的消息來源。
郭樸也覺得奇怪,但也打探不到原由。
高拱道:“這件事日後再派人好好查查,定能查出個所以來,如今當務之急是遺詔的事。質夫,說實話有些事我心裏還沒底,今日你便給我放個實話,你覺得這遺詔的事,徐階他究竟會怎麽做?”
查?要想查和順齋談何容易?背後還不知要牽扯出多少人來。就是高拱和自己不怕得罪人,恐怕裕王也是不肯的。郭樸在心裏苦笑,聽高拱問遺詔的事,這件事他心裏倒大致有底,於是道:“李春芳捅出這麽個簍子,徐階自是要幫著收場的。隻是他無論怎麽走,這都是步險棋。不過徐階在內閣這麽多年,看別人做首輔和自己做首輔又過了這麽多年,他太清楚帝王的心思。所以他也很清楚一個道理,瞞誰都不能瞞皇上。而眼前的皇上,就是現在的裕王。”
“你是說他會對裕王說實話?”高拱不是沒想過這個可能,但聽郭樸也是這個意思,卻又如同急於求證般又問了一次。
郭樸點了點頭:“裕王恐怕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明麵上也不會責罰徐階。畢竟徐階在朝中這麽多年,朝野上下很多他的人。裕王剛登極,還要樹立威望,所以這個時候就更加動不得徐階了。所以即便他有什麽過錯,私下裏也會暫不追究,甚至於幫著他一起隱瞞朝臣。對李春芳也是如此。”
高拱點了點頭,聽郭樸這麽一說他也有底了許多:“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件事捅出來。”
“不錯。”郭樸點頭。
“隻是......”高拱欲言又止。
郭樸見他眉頭微蹙,知他說話向來喜歡直來直去,不禁問:“隻是什麽?”
<a href="http:///"></a>
高拱並不立刻回答,沉默了一下,忽然歎了口氣:“我也說不上個所以來,隻是覺得到時會有那麽一道遺詔出來。”他也知自己的話說的不明不白,接著又解釋,“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會這麽想,隻是直覺而已,其實也做不得真。”
郭樸不說話,隻是低頭看著蓋碗中茶湯上漂浮的茶葉,也不知在想些什麽。高拱也不說話,氣氛一度又陷入沉默。
此時內閣中,徐階正在為這時辰的事煩惱。裕王下這道旨原本也是體恤百官,卻不想欽天監卻死咬著不放,鬧得李春芳也知道了這件事,今日還特地從禮部趕來了內閣一趟,詢問自己究竟如何。
李春芳讓徐階找那監正談談,徐階麵上沒有說不,心裏卻不肯的。這個時候這麽做的確不妥,何況那監正竟敢說跪在午門外不起的話,想來是做好了堅持到底的準備,豈是談談便能勸得了的?他並沒有將心裏想的告訴李春芳,也是想著李春芳如今正忙著禮部的事,已然焦頭爛額,若再為別的事分神,又不知道要惹出什麽亂子來。當初若不是為此,徐階也不會答應幫他處理遺詔的事。
欽天監這道本子自己還有意壓著,這件事不是沒人知道,但他也不擔心有人會告訴裕王,既知裕王知道此事會動怒,因此誰也不會沒事找事去觸這個黴頭。隻是怎麽處理卻又成了個天大的難題。更讓徐階擔心的是,高拱今日一早便在內閣中,這件事他未必一點也不知道。
再過三日便是裕王登極大典,今日李春芳來時他也已問過,所有禮儀都準備好了,就等著三日後的到來。那麽現在唯一的問題,便是這個時辰了。
徐階本想將這事先壓壓,處理完今日的奏疏後再處理這件事。誰知過了午後,竟有人來報信兒,徐階見是個內侍裝扮的人,還沒來得及開口便見他先行了一禮,然後道:“元輔,小人是奉黃爺的命來的。”
徐階一聽也心知定是出了什麽事,先說了句“等等”,不讓他再繼續說下去。然後快步走到門前,朝外麵望了一眼,見沒有人,這才關上門,坐回書案旁,指了指屋子西南麵的一排椅子:“公公請坐。”
那內侍隨便挑了把椅子坐下,嘴上客氣道:“多謝元輔。”
“公公有什麽話,現在可以說了。”那日徐階見了黃錦後便沒了黃錦的信兒,看來他也是想置身事外了,徐階既知道,也不再去問。不過他清楚的記得,上次黃錦曾答應過自己,若裕王有讓高拱取代自己的打算,那便立刻派人來支會自己一聲。徐階雖不確定黃錦是否真的會將消息傳到,但想他好歹是一直跟著大行皇帝的人,想來既答應了也不會食言。徐階原本想著即便裕王有心讓高拱取而代之,也至少是登極之後的事,現下黃錦的人來了,他心裏也有些急了,卻不想偏偏在這個時候,欽天監的事還沒個了結,還有那遺詔。
不過黃錦的人既來了,徐階不想聽也隻能聽了,隻是那內侍剛一開口,徐階便吃了一驚,他怎麽也沒想到,對方說的竟是欽天監監正的事。原來方才欽天監監正去了午門外,竟想要擊登聞鼓,請求裕王對時辰一事給與答複。還好被司禮監的人及時攔下,報給了黃錦,黃錦立刻趕到午門外見了這監正,一問之下才知他昨日已上了本子,勸裕王收回成命。(未完待續)
“他們竟然說這個消息不賣。”
高拱一聽也覺得奇怪,和順齋或許有沒有的消息,卻沒有不賣的消息。他問:“他們可說了為什麽不能賣?”
郭樸道:“說是東家有規矩在先,再問他們也不肯再多說了。”
高拱一聽更奇怪了,東家有規矩在先?和順齋東家的身份本就是個謎,這個人能有這麽多消息,定是來頭不小。隻是今日的事怎麽會提前有規矩,難不成這個東家還有未卜先知的本事?難不成和順齋的人與徐階有什麽交情?但想來想去也不可能,若徐階認識這麽個人,那便等於為自己打通了一條命脈,想要扳倒打壓誰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隻要有準確的消息來源。
郭樸也覺得奇怪,但也打探不到原由。
高拱道:“這件事日後再派人好好查查,定能查出個所以來,如今當務之急是遺詔的事。質夫,說實話有些事我心裏還沒底,今日你便給我放個實話,你覺得這遺詔的事,徐階他究竟會怎麽做?”
查?要想查和順齋談何容易?背後還不知要牽扯出多少人來。就是高拱和自己不怕得罪人,恐怕裕王也是不肯的。郭樸在心裏苦笑,聽高拱問遺詔的事,這件事他心裏倒大致有底,於是道:“李春芳捅出這麽個簍子,徐階自是要幫著收場的。隻是他無論怎麽走,這都是步險棋。不過徐階在內閣這麽多年,看別人做首輔和自己做首輔又過了這麽多年,他太清楚帝王的心思。所以他也很清楚一個道理,瞞誰都不能瞞皇上。而眼前的皇上,就是現在的裕王。”
“你是說他會對裕王說實話?”高拱不是沒想過這個可能,但聽郭樸也是這個意思,卻又如同急於求證般又問了一次。
郭樸點了點頭:“裕王恐怕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明麵上也不會責罰徐階。畢竟徐階在朝中這麽多年,朝野上下很多他的人。裕王剛登極,還要樹立威望,所以這個時候就更加動不得徐階了。所以即便他有什麽過錯,私下裏也會暫不追究,甚至於幫著他一起隱瞞朝臣。對李春芳也是如此。”
高拱點了點頭,聽郭樸這麽一說他也有底了許多:“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件事捅出來。”
“不錯。”郭樸點頭。
“隻是......”高拱欲言又止。
郭樸見他眉頭微蹙,知他說話向來喜歡直來直去,不禁問:“隻是什麽?”
<a href="http:///"></a>
高拱並不立刻回答,沉默了一下,忽然歎了口氣:“我也說不上個所以來,隻是覺得到時會有那麽一道遺詔出來。”他也知自己的話說的不明不白,接著又解釋,“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會這麽想,隻是直覺而已,其實也做不得真。”
郭樸不說話,隻是低頭看著蓋碗中茶湯上漂浮的茶葉,也不知在想些什麽。高拱也不說話,氣氛一度又陷入沉默。
此時內閣中,徐階正在為這時辰的事煩惱。裕王下這道旨原本也是體恤百官,卻不想欽天監卻死咬著不放,鬧得李春芳也知道了這件事,今日還特地從禮部趕來了內閣一趟,詢問自己究竟如何。
李春芳讓徐階找那監正談談,徐階麵上沒有說不,心裏卻不肯的。這個時候這麽做的確不妥,何況那監正竟敢說跪在午門外不起的話,想來是做好了堅持到底的準備,豈是談談便能勸得了的?他並沒有將心裏想的告訴李春芳,也是想著李春芳如今正忙著禮部的事,已然焦頭爛額,若再為別的事分神,又不知道要惹出什麽亂子來。當初若不是為此,徐階也不會答應幫他處理遺詔的事。
欽天監這道本子自己還有意壓著,這件事不是沒人知道,但他也不擔心有人會告訴裕王,既知裕王知道此事會動怒,因此誰也不會沒事找事去觸這個黴頭。隻是怎麽處理卻又成了個天大的難題。更讓徐階擔心的是,高拱今日一早便在內閣中,這件事他未必一點也不知道。
再過三日便是裕王登極大典,今日李春芳來時他也已問過,所有禮儀都準備好了,就等著三日後的到來。那麽現在唯一的問題,便是這個時辰了。
徐階本想將這事先壓壓,處理完今日的奏疏後再處理這件事。誰知過了午後,竟有人來報信兒,徐階見是個內侍裝扮的人,還沒來得及開口便見他先行了一禮,然後道:“元輔,小人是奉黃爺的命來的。”
徐階一聽也心知定是出了什麽事,先說了句“等等”,不讓他再繼續說下去。然後快步走到門前,朝外麵望了一眼,見沒有人,這才關上門,坐回書案旁,指了指屋子西南麵的一排椅子:“公公請坐。”
那內侍隨便挑了把椅子坐下,嘴上客氣道:“多謝元輔。”
“公公有什麽話,現在可以說了。”那日徐階見了黃錦後便沒了黃錦的信兒,看來他也是想置身事外了,徐階既知道,也不再去問。不過他清楚的記得,上次黃錦曾答應過自己,若裕王有讓高拱取代自己的打算,那便立刻派人來支會自己一聲。徐階雖不確定黃錦是否真的會將消息傳到,但想他好歹是一直跟著大行皇帝的人,想來既答應了也不會食言。徐階原本想著即便裕王有心讓高拱取而代之,也至少是登極之後的事,現下黃錦的人來了,他心裏也有些急了,卻不想偏偏在這個時候,欽天監的事還沒個了結,還有那遺詔。
不過黃錦的人既來了,徐階不想聽也隻能聽了,隻是那內侍剛一開口,徐階便吃了一驚,他怎麽也沒想到,對方說的竟是欽天監監正的事。原來方才欽天監監正去了午門外,竟想要擊登聞鼓,請求裕王對時辰一事給與答複。還好被司禮監的人及時攔下,報給了黃錦,黃錦立刻趕到午門外見了這監正,一問之下才知他昨日已上了本子,勸裕王收回成命。(未完待續)